徐志荣;陆义春;李艳华;张树兰;邓琼升;颜蓉
目的 了解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毒品知识、态度、行为的状况,为对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大一、大二6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毒品的认识肤浅,对待毒品的态度令人担忧,有34.76%的人拒绝了解毒品知识;7.93%的人对毒品抱有好奇心和冒险心,有机会想尝试毒品;8.32%的人认为摇头丸不是毒品.结论 在大学阶段对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是必要的.
作者:张燕翔;王清华;张立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舟山市当地与外地息过敏性鼻炎的小学生变应原的差异,为儿童过敏性鼻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依籍贯对诊断为过敏性鼻炎的217名8~12岁小学生进行分组,用复旦大学医学院变应原刺点检测试剂盒检测变应原,通过问卷调查患儿家庭饮食及居住情况,分析变应原差异的原因.结果 患过敏性鼻炎的舟山当地儿童变应原的检出率高于外地患儿(P<0.05);当地患儿变应原的前4位分别为艾蒿(34.7%)、花生(22.0%)、海蟹(21.8%)和带鱼(15.2%),影响外地患儿的4种变应原分别是艾蒿(38.3%)、花生(28.2%)、带鱼(15.1%)和粉尘螨(13.1%),其中在海蟹、粉尘螨2种变应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患过敏性鼻炎的舟山当地儿童变应原的检出率高于外地患儿.由于生活方式的差异,2组之间的变应原谱有所不同.
作者:张兆焕;严小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A型行为模式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特征,为对高校学生进行时间管理倾向引导提供依据.方法 对598名大学生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A型行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A型行为模式的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在性别、年级与学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A型行为模式的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的总分及各因子上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一与大二年级在时间监控观与总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科生与专科生时间价值感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针对A型行为模式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特征对其进行合理引导.
作者:唐名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兰州市3~6岁儿童零食消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保健与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参考地域分布、经济因素,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兰州市城区5所幼儿园981名3~6岁儿童的抚养人进行零食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97.1%的调查对象有食用零食的习惯,其中限制食用的零食(糖果及果冻、膨化食品、腌制食品、冰淇淋及雪糕等)是该人群主要的零食种类,可经常食用零食中新鲜水果食用频率为65.2%;零食食用频率明确影响正餐的摄入(P<0.05).零食消费行为无性别、年龄及家庭月收入的差异(P值均>0.05),但抚养人的零食相关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与零食选择的关系密切(P值均<0.05).结论 兰州市学龄前儿童零食消费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正确引导其零食消费行为除加强市场监管外,关键在于加强儿童抚养人的零食理念教育.
作者:卢慧兰;张格祥;刘清;王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为了解近年来绍兴市区高考学生丙氨酸氨基移换酶(ALT)异常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笔者对绍兴市区2006-2008年参加高考体检学生的ALT检测结果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何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2008年9月15日-10月11日,昆明市官渡区某职业技术学院出现92例以发热、头痛、腹痛为主要症状的病例.经过流行病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确认是一起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徐志荣;陆义春;李艳华;张树兰;邓琼升;颜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高血压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同时也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一些研究表明,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肥胖的年龄越早,肥胖的程度越高,发生高血压的危险越大,而且使发病的年龄提前[1-3].因此,研究儿童青少年发生肥胖的危险因素,探讨体质量指数与血压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刘玉梅;贾丽娟;武光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依恋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的研究是依恋研究意义的根本所在[1],依恋的安全感对儿童的环境适应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基础意义.该研究探求不同依恋类型的中学生在学校这个对他们非常重要的环境里的适应情况,考察中学生的依恋风格对其在学校适应上的影响,以期为家庭与学校教育提供参考.
作者:陈丽君;程利国;钟佑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急性鼻窦炎是鼻窦粘膜的一种急性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为观察中成药治疗该病的疗效,笔者采用口服新癀片治疗急性鼻窦炎92例,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明;刘新生;夏自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不同成长环境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规律,为开展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天津大学2006级全体新生3 716名,使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CSPA 1.0中的心理健康量表进行测查.结果 大城市大学生与中小城市大学生仅在社交退缩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农村大学生在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性心理障碍、强迫、依赖与精神病倾向方面与大城市、中小城市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社交退缩方面与小城镇大学生差异有统汁学意义.结论 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小城镇和农村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成长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作者:詹启生;苏慧丽;刘亚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波及广大周边地区,许多地区有明显震感.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余震不断,给当地及有震感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以及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为了解有震感地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稳定教学秩序,进行相关研究十分必要.
作者:覃思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教养方式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病率的关系,为预防和控制ADH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深圳市龙岗区3 520名幼儿父母的行为习惯、教养方式进行调查.按教养方式不同将幼儿分为暴露组(不良教养方式)和非暴露组进行3 a的追踪,比较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儿童ADHD患病率.结果 学龄前儿童ADHD患病率为14.4%,其中男童为16.6%,高于女童的11.7%(P<0.01).x2检验显示,母亲吸烟、饮酒,溺爱、父母打骂孩子等16个因素对儿童ADHD患病率有影响(P值均<0.05).多元Cox回归分析表明,母亲吸烟(RR=4.409)、溺爱(RR=1.428)、父亲责骂孩子(RR=1.404)、母亲打孩子(RR=1.401)、母亲心情不好骂孩子(RR=1.376),对儿童ADHD患病率有显著影响(P值均<0.01).结论 父母不良教养方式是儿童ADHD患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任路忠;刘贵敏;童卫红;王为实;邓顺莲;钱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中学生网络成瘾现况及相关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其形成机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在合肥市区采用方便抽样选取5所中学,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取初一、初二、高一和高二年级共76个班级的3 79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中学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网络使用情况、网络成瘾情况、自尊和自杀意念情况.结果 在所有使用网络的3 507(92.3%)名学生中,有182(5.2%)名学生被诊断为网络成瘾;网络成瘾的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上网年限长、平均每周上网次数多、平均每次上网时间长、在网吧上网和有自杀意念均是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而自尊得分高是网络成瘾的保护因素.结论 在控制学生上网时间、上网地点的同时,关心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防止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
作者:张志华;黄芬;杨林胜;张秀军;郝加虎;程慧;孙业桓;陶芳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其未成年子女被留在家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人群.农村留守儿童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6~16岁)[1].
作者:金英良;吴秀娟;张训保;黄水平;赵华硕;孙桂香;徐继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以精确概率劝导模型对青少年进食障碍健康教育信息进行实施前评价,为提高青少年进食障碍的健康教育效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样本,在北京市城区3所不同类型中学的初二和高二整班抽取473名学生进行调查.让被试使用信息评价表对健康教育核心信息进行评价.结果 学生的不同信息得分存在差异.说服性信息与非说服性信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适用性方面,信息5、信息10和信息11 显著高于信息1、信息4和信息7;信息9显著高于信息1.在总分上,信息5显著高于信息7.结论 青少年对预防进食障碍的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的评价有差异.在预防进食障碍的健康教育中,应根据青少年的接受性来设置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作者:苏小路;余小鸣;潘勇平;高爱钰;王嘉;石晓燕;高素红;马亚婷;袁博成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嘉兴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嘉兴市2005-2007年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7年嘉兴市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4 351例,年平均发病率71.96/10万;全年每月均有发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春末夏初和冬季为2个发病高峰;患者男、女比例为2.34∶1,人群发病主要集中在5-14岁,占全部病例的91.18%;病例主要分布在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3个群体中,占97.00%.结论 应对重点人群接种腮腺炎疫苗,加强疫情监测和开展健康教育降低腮腺炎发病率.
作者:吴健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安徽省大学生患病后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的干预措施,促进身体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安徽省3所高校9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病后就诊率女生(79.9%)高于男生(72.1%),城镇(81.8%)高于农村(74.1%),老生(80.2%)高于新生(6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病后约有25%的学生坦言受经济拮据影响,怕花钱,故不能及时就诊;学校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差,对患者的及时就诊率也有影响;患病后大部分学生首选校医院就诊,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及新老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门诊病例中,精神卫生方面问题占4.0%.结论 大学生的就医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政府应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同时学校医疗机构要加强自身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作者:孙国梅;张冬梅;王法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掌握海宁市农村学校生活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为改善农村学校环境卫生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海宁市90所农村学校的卫生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取10所学校做现场调查及饮用水水质检测,并对其中300名学生蛔虫、钩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全市90所农村学校卫生厕所符合率为93.6%,供水全部为集中式,洗手设施、垃圾收集设施完备,排污水设施符合率为97.8%;10份水样检测指标合格率为90.5%,300份粪便蛔虫、钩虫感染检测全部阴性.结论 尚有部分农村学校生活饮用水与环境卫生设施不完善.建议学校供水与城镇水厂并网实现城乡一体化.
作者:杨文康;王娟芬;周伟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莺庆市中小学生2000年与2005年形态、机能及体能素质指标变化情况,为中小学校开展体育、卫生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0年和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重庆市学生数据资料,对学生的形态、机能、体质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重庆市城乡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呈明显增长趋势,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但反映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的多项指标呈下降趋势.结论 重庆市城乡中小学生形态、机能、素质指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农村学生形态发育改善明显.
作者:曹型远;曹型厚;窦义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某高校不同性别及年龄组退休人员血脂、体质量指数、脂肪肝情况,为促进高校退休人员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以某高校2006年参加体检的退休人员812人为对象.将其分为45~59岁和≥60岁2个年龄组,对其进行身高、体重、血三酰甘油(TG)和胆固醇(TC)检测以及肝脏B超检查.结果 不同性别、年龄组退休人员之间BMI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之间TC、TG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不同年龄组之间TC、TG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不同年龄组脂肪肝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高校退休人员体质量指数、脂肪肝、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同年龄的国内平均水平.
作者:张素敏;周荐姣;何平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