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清;孟羽俊;郭巍
目的 了解南宁市大学生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探讨适合南宁市在校大学生特点的艾滋病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南宁市3所高校2 176名学生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年龄在24岁以下的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1.07%;196名有过性行为的学生中,近1 a每次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的占26.79%;94.99%的学生认为艾滋病病人应该得到关怀.结论 大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不够全面,应开展各种形式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
作者:陈世海;杨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透明胶纸粘贴法治疗蠕形螨感染的效果,为蠕形螨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河南大学医学院在校大学生282名,采用挤压法取鼻尖及两侧鼻翼部皮脂,镜检并鉴定虫种,同时记录感染度和皮脂量,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治疗感染者.结果 轻度感染者的疗效高于中、重度感染者(P<0.05或P<0.01);皮脂量较少、中等者的疗效高于皮脂量较多者的疗效(P<0.01);毛囊蠕形螨与皮脂蠕形螨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明胶纸粘贴法对蠕形螨感染具有一定的疗效,疗效与感染者的感染度和皮脂量有关,与感染虫种无关.
作者:王国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与研究生吸烟、饮酒和体育锻炼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按性别、年级段分层,抽取北京市8所不同类型高校在校大学生及研究生4 236名进行问卷调查,对不同性别、年级段及高校类型学生的吸烟、饮酒行为和体育锻炼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被调查大学生与研究生现在吸烟率为5.1%,现在吸烟者开始吸烟年龄为(18.30±2.96)岁,平均每日吸烟量为(7.13±5.66)支.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高年级段、研究生、普通综合性高校及现在饮酒为现在吸烟的危险因素.被调查者现在饮酒率为26.2%.经常锻炼(每周≥3次,每次>30 min)者占23.0%,男生经常锻炼的比例(29.0%)高于女生(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被调查大学生与研究生现在吸烟率低于中国人群平均水平,现在饮酒现象普遍,体育锻炼情况不佳.高校应对大学生与研究生加强控烟、限酒、加强体力活动的健康教育,促进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者:王子昕;张秋香;马乐;徐锐;吴双胜;张伋;林晓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聋哑学生的孤独感和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为聋哑学生的心理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咸宁市4所特殊教育学校的10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聋哑男女学生的内外向(E)分、说谎(L)分明显低于常模组(P值均<0.01),情绪(N)分、精神质(P)分明显高于常模组(P值均<0.01);孤独水平明显高于常模组(P<0.01);艾森克(EPQ)的各维度得分、孤独量表(CLS)的得分在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E分和N分存在正相关(P<0.01),和L分存在负相关(P<0.05),N分和P分、L分、CIS分之间存在负相关(P值均<0.05).父母陪伴、顺从是孤独感的保护因素.结论 聋哑学生的人格特征和孤独水平明显偏离正常.聋哑学生的孤独水平与人格、家庭因素可能相关.
作者:熊昌娥;陈晓;陈子敏;熊虎;喻嫦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湛江师范学院在校生膳食摄入情况,探讨不同生源的营养素摄入量的差异.方法 选取湛江师范学院在校学生626名,采用24 h回顾法进行3 d膳食调查,依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ls)>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E、除磷与铁外的重要矿物质的摄入量,均低于该年龄段的推荐摄入量的比例都在50%以上.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能量摄入量达到RNI水平的分别只有8.8%与5.7%.脂肪摄入量城镇生源大于农村生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维生素C摄入量农村生源高于城镇生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 湛江师范学院在校生大部分营养素摄入量不足,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大力开展营养知识宣教,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
作者:李恒;文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运动疗法结合耳穴贴压疗法对医学生睡眠问题的改善效果,为改善医学生睡眠问题提供简便易行、易于接受、行之有效的手段与方法.方法 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大学生睡眠状况,将有睡眠问题的医学生分为运动疗法组、运动结合耳穴贴压疗法组和空白组进行实验,比较不同方法对改善医学生睡眠问题的疗效.结果 共调查医学生491名,检出睡眠状况差的学生72人(14.9%),男、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改善睡眠上,运动疗法组与运动结合耳穴贴压疗法组实验前后PSQI总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且2个实验组与空白组PSQI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运动疗法组与运动结合耳穴贴压疗法组比较,在PSQX总分值、入睡时间、日间功能3个成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运动疗法与运动结合耳穴贴压疗法对改善大学生睡眠问题均显示了较好的疗效,且运动结合耳穴贴压疗法比运动疗法对失眠的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尹辉;王丽娜;肖亮;李卫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绥化地区青春期女性学生贫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绥化市3所中专学校956名15~18岁在校女生进行血红蛋白(Hb)检测及相关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绥化地区青春期女性贫血患病率为19.25%;营养不良与较低体重组、超重组的贫血患病率均高于正常组(P值均<0.05);Pearson检验显示,Hb水平与BMI呈正相关(r=0.122,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营养状态正常是贫血发生的保护因素(OR=0.584),月经量过多是贫血的危险因素(OR=1.270).结论 绥化地区青春期女性的贫血问题较为严重,应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作者:王佳;夏薇;张鑫;梁爽;吴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我国艾滋病疫情增长迅速,正面临着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严峻形势[1].大学生生理上正处于青春晚期,生殖系统日趋完善,性意识逐渐成熟.近几十年以来,大学生性行为、性观念呈多元化、开放化趋势[2].
作者:蔡高峰;潘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CSE)与主观幸福感(SWB)之间的关系,为跨文化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3所高校大学生951名,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积极情感(PA)存在显著性别和民族差异,消极情感(NA)存在民族和来源地差异.CSE不同组别在生活满意度(SWL)、PA和N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SWL和PA方面,CSE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P<0.01);在NA方面,CSE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P<0.01).CSE与SWL和PA显著正相关,与NA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SE是SWL,PA和NA的佳预测变量,其解释变异量分别为24%,18%和15%.结论 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可以作为预测主观幸福感的显著变量.
作者:杨晓峰;李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2008年3月20日-4月30日某学院发生甲肝暴发疫情.该学院是一所市属、面向全同招生的寄宿式综合大专院校,共有15个系274个班;学生9 992名,教职工700名;宿舍12栋,分为一宿舍区和二宿舍区.为了解疫情发生的原因,笔者进行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黄艳;王定明;李昭毅;余春;庄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高校留级生的抑郁水平与社会支持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湖北、陕西3所高校96名留级生,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选取的留级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校留级生的抑郁情绪女生高于男生,其中SDS总分、抑郁的心理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校留级生获得了较低的社会支持,对于支持的利用程度更低;高校留级生的社会支持与抑郁水平有着明显的相关.结论 留级大学生的抑郁问题值得关注;应提高他们的社会支持感,以促进其心理健康.
作者:周喜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齐齐哈尔市城乡小学生零食行为的现状及问题,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齐齐哈尔市三至六年级724名小学生近1 a的零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城乡小学生经常吃的零食种类、经常喝的饮料种类以及选择零食的依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家长及学校的态度、明星效应等是小学生零食行为的影响因素,农村小学生选择明星代言零食的比例高于城区小学生,营养知识回答的正确率则低于城区小学生.结论 齐齐哈尔市小学生零食行为有城乡差异.干预零食行为的重点是农村小学生,关键在于家长,但学校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作者:孙要武;秦颖;张凤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艾滋病主要侵犯青年人,一半以上的新感染出现在15~24岁的年轻人,而其中大多数通过性途径传播[1-2].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7年中国艾滋病联合评估报告显示:我国艾滋病流行因素广泛存在,性传播途径逐渐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报告病例中通过性途径传播的百分构成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同时近年来,梅毒发病率迅速增长,全国梅毒报告发病率从1987年到2006年,年均增长30.7%[3].
作者:马瞧勤;丛黎明;潘晓红;张丹丹;闵自强;傅利军;徐文贤;蔡高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高校新生弓形虫(Tox)的感染情况,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对某医学院2007级408名新生进行血清Tox抗体检测.结果 新生Tox抗体阳性率为4.41%,其中男生为4.05%,女生为4.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05);陕西籍新生Tox抗体阳性率为4.25%,其他省籍新生为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P>0.05);家住城镇和农村的新生Tox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35%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P<0.05).结论 来自城镇与农村的学生Tox感染率有所不同,农村高于城镇.
作者:景彩霞;薛亚娟;艾彩莲;惠清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青少年学生通过网络搜寻健康信息的类别和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设计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上海市2 577名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中学生的上网行为和健康危险行为(吸烟、饮酒、不健康体重控制行为和两性亲密行为).结果 被调查对象上网较为普遍,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8.66 h,1/3以上对象的每周上网时间超过20 h;吸烟、饮酒和两性亲密接触的自我报告率分别为10.7%,21.6%和40.1%.通过网络搜寻健康信息的内容和频度与性别、上网时间长短、母亲受教育程度、平均每月零花钱和自觉学习成绩相关.具有健康危险行为的青少年比没有危险行为的青少年更多地利用网络搜寻相关行为信息.结论 青少年网络信息寻求行为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应当给予关注和理解.有必要探索利用网络等新兴通信技术手段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
作者:余春艳;史慧静;张丕业;安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防治学生近视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徐汇区5所小学三~五年级小学生2 143名进行近视相关的行为及环境因素问卷调查,通过多水平模型分析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结果 小学生近视个体水平的影响因素为年级、父母近视情况、家长对孩子眼放松行为的督导等,学校水平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校外每周户外活动时间、校外读写时间、校外娱乐视近时间、读写姿势等.结论 小学生近视的干预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学校应将重点放在学生读写姿势的指导和督导上,家长则应加强对孩子眼放松行为和习惯的督促培养.
作者:凌红;谭晖;汪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体质健康差异与个性特征的关系,为发展大学生个性和体育教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试表(16PF)等进行心理测验,并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进行对应研究分析,比较体质优生与差生的个性特征与运动能力方面的关系.结果 体质优生的乐群外向、恃强好胜、精明能干、聪明才智等个件特征明显优于体质差生;体质差生稳定性、谨慎性、智慧性等方面的个性特征则优于体质优生.结论 大学生个性特征与健康和运动能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作者:邓永明;马红地;陈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中学生自杀意念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评价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浙江省30个县区221所学校249个班级的11 638名初一至高三中学生采用自我管理式问卷进行集中调查.结果 中学生自杀意念率为13.05%,自杀计划率为3.89%.自杀未遂率为4.1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学校类型、性别、自身健康状况、孤独、失眠、学习成绩、离家出走、吸烟、饮酒、打架、被别人威胁是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结论 浙江省中学生自杀意念率较高,应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作者:王浩;俞敏;胡如英;王立新;张新卫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青春期肥胖儿童血清瘦素(LEP)与空腹血清胰岛素(INS)的关系,为有效开展儿童肥胖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73对13~14岁青春期肥胖儿童和体重正常儿童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血清LEP和INS.结果 青春期肥胖组男、女儿童平均血清LEP(20.35±6.88和28.21±3.65 μg/L)均高于对照组(8.10±4.28和17.64±4.78 μg/L),且男童LEP低于女童(P<0.01);肥胖组男、女儿童平均血清INS(29.40±14.08和25.20±11.72 mIU/L)均高于对照组(17.23±7.13和16.85±5.08 mIU/L),但未发现性别间差异(P>0.05).在控制BMI后,LEP与INS在肥胖组和对照组男童中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在女童中均未发现相关性(P>0.05).结论 青春期肥胖儿童存在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肥胖儿童血清LEP女童高于男童,血清INS无性别差异.LEP与INS的相关性存在性别差异.
作者:陈新岭;WANG Hui-zhen;王会贞;张红;陈姜;胡巧云;娄晓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学校及托幼机构是一个特殊场所,人口密集.学龄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自我保健意识淡薄,容易受到各种传染病的侵袭,历来是各种急性传染病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危人群.
作者:陈万庚;杨书宏;岳艳萍;王其伦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