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昌娥;陈晓;陈子敏;熊虎;喻嫦娥
目的 了解湛江师范学院在校生膳食摄入情况,探讨不同生源的营养素摄入量的差异.方法 选取湛江师范学院在校学生626名,采用24 h回顾法进行3 d膳食调查,依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ls)>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E、除磷与铁外的重要矿物质的摄入量,均低于该年龄段的推荐摄入量的比例都在50%以上.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能量摄入量达到RNI水平的分别只有8.8%与5.7%.脂肪摄入量城镇生源大于农村生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维生素C摄入量农村生源高于城镇生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 湛江师范学院在校生大部分营养素摄入量不足,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大力开展营养知识宣教,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
作者:李恒;文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与研究生吸烟、饮酒和体育锻炼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按性别、年级段分层,抽取北京市8所不同类型高校在校大学生及研究生4 236名进行问卷调查,对不同性别、年级段及高校类型学生的吸烟、饮酒行为和体育锻炼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被调查大学生与研究生现在吸烟率为5.1%,现在吸烟者开始吸烟年龄为(18.30±2.96)岁,平均每日吸烟量为(7.13±5.66)支.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高年级段、研究生、普通综合性高校及现在饮酒为现在吸烟的危险因素.被调查者现在饮酒率为26.2%.经常锻炼(每周≥3次,每次>30 min)者占23.0%,男生经常锻炼的比例(29.0%)高于女生(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被调查大学生与研究生现在吸烟率低于中国人群平均水平,现在饮酒现象普遍,体育锻炼情况不佳.高校应对大学生与研究生加强控烟、限酒、加强体力活动的健康教育,促进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者:王子昕;张秋香;马乐;徐锐;吴双胜;张伋;林晓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小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现状、免疫效果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为进一步开展乙肝疫苗有效接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大兴安岭地区5所小学6~14岁1 749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血液标本,应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Anti - HBs).结果 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小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2.2%,HBsAg阳性率为0.6%,Anti - HBs阳性率为63.2%;Anti - HBs阳性率有随免疫时间延长而减少的趋势(P<0.01),未免疫和免疫5 a后的HBsAg阳性占HBsAg总阳性数的87.5%.结论 大兴安岭地区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取得了良好免疫效果,但应在乙肝疫苗接种3~5 a检测乙肝表面抗体后,再次加强免疫.
作者:杜彦丹;李寅雁;姚林军;祁冬冬;赵彤;王秀芹;吴平平;蔡淑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2008年3月20日-4月30日某学院发生甲肝暴发疫情.该学院是一所市属、面向全同招生的寄宿式综合大专院校,共有15个系274个班;学生9 992名,教职工700名;宿舍12栋,分为一宿舍区和二宿舍区.为了解疫情发生的原因,笔者进行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黄艳;王定明;李昭毅;余春;庄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防治学生近视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徐汇区5所小学三~五年级小学生2 143名进行近视相关的行为及环境因素问卷调查,通过多水平模型分析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结果 小学生近视个体水平的影响因素为年级、父母近视情况、家长对孩子眼放松行为的督导等,学校水平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校外每周户外活动时间、校外读写时间、校外娱乐视近时间、读写姿势等.结论 小学生近视的干预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学校应将重点放在学生读写姿势的指导和督导上,家长则应加强对孩子眼放松行为和习惯的督促培养.
作者:凌红;谭晖;汪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青少年心率的年龄、性别特征与极量负荷后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合理指导学生体育锻炼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长沙市2所中学10,13,16岁男、女生共129名,采用与心肺功能气体分析仪及四导生理记录仪相配套的跑台对其进行测试.结果 青少年心率贮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生在13~16岁的增长有统计学意义;静息心率13~16岁下降速度较快,心率恢复率无性别差异;极量负荷后大心率以13岁组高.结论 10~16岁青少年有氧能力及心率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应特别加强13岁前后青少年心功能的训练.
作者:蔡秋;陈伟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对方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选取的太原市859名城市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部分积极应对行为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有些则相反;大多数消极应对行为不利于心理健康,而有些则具有保护作用.结论 应从行为角度出发,具体研究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育与训练策略.
作者:姬成伟;窦路明;刘华平;赵志一;贾志强;管明艳;王小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体质健康差异与个性特征的关系,为发展大学生个性和体育教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试表(16PF)等进行心理测验,并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进行对应研究分析,比较体质优生与差生的个性特征与运动能力方面的关系.结果 体质优生的乐群外向、恃强好胜、精明能干、聪明才智等个件特征明显优于体质差生;体质差生稳定性、谨慎性、智慧性等方面的个性特征则优于体质优生.结论 大学生个性特征与健康和运动能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作者:邓永明;马红地;陈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重庆三峡库区中学生肺结核病相关知识、态度与行为现状,为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重庆市某库区县4所乡镇中学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 639名初一和高一学生进行肺结核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 中学生肺结核知识得分为(5.95±3.47),态度得分为(5.60±2.21),行为得分为(3.27±1.65).肺结核病主要症状的知晓率为37.5%,有结核病症状后应到结防所就诊的知晓率为54.4%,治愈结核病关键在于规律服药的知晓率为50.3%.影响肺结核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年级、城乡、家人是否曾患结核病、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结论 库区中学生肺结核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均有待改善.应加强肺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及宣传活动,促进中学生正确态度及行为的形成.
作者:王宏;黄睿睿;张专;刘晓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我国艾滋病疫情增长迅速,正面临着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严峻形势[1].大学生生理上正处于青春晚期,生殖系统日趋完善,性意识逐渐成熟.近几十年以来,大学生性行为、性观念呈多元化、开放化趋势[2].
作者:蔡高峰;潘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CSE)与主观幸福感(SWB)之间的关系,为跨文化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3所高校大学生951名,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积极情感(PA)存在显著性别和民族差异,消极情感(NA)存在民族和来源地差异.CSE不同组别在生活满意度(SWL)、PA和N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SWL和PA方面,CSE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P<0.01);在NA方面,CSE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P<0.01).CSE与SWL和PA显著正相关,与NA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SE是SWL,PA和NA的佳预测变量,其解释变异量分别为24%,18%和15%.结论 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可以作为预测主观幸福感的显著变量.
作者:杨晓峰;李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湛江市区小学生学习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学习障碍(LD)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湛江市区4所小学一~六年级学生3 991名,应用修订版<学习障碍儿童筛查量表>(PRS)进行调查.结果 共检出学习障碍儿童407名,LD检出率为10.3%,其中言语型LD、非言语型LD、混合型LD检出率分别为3.1%,3.1%和4.1%;男童LD检出率为14.0%,女童为5.0%.男童显著高于女童(P<0.01);LD检出率随年级、年龄升高呈总体下降的趋势(P<0.01);不同类别学校学生LD检出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女童LD检出率各年级或各年龄段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言语型LD和混合型LD检出率各年级或各年龄段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D检出率呈现随学校类别降低而增高的现象.结论 湛江市区儿童LD并不少见,且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应及早对LD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补偿教育.
作者:王忠;静进;陈赵;陈汉汛;林矫;艾素英;喻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青春期肥胖儿童血清瘦素(LEP)与空腹血清胰岛素(INS)的关系,为有效开展儿童肥胖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73对13~14岁青春期肥胖儿童和体重正常儿童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血清LEP和INS.结果 青春期肥胖组男、女儿童平均血清LEP(20.35±6.88和28.21±3.65 μg/L)均高于对照组(8.10±4.28和17.64±4.78 μg/L),且男童LEP低于女童(P<0.01);肥胖组男、女儿童平均血清INS(29.40±14.08和25.20±11.72 mIU/L)均高于对照组(17.23±7.13和16.85±5.08 mIU/L),但未发现性别间差异(P>0.05).在控制BMI后,LEP与INS在肥胖组和对照组男童中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在女童中均未发现相关性(P>0.05).结论 青春期肥胖儿童存在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肥胖儿童血清LEP女童高于男童,血清INS无性别差异.LEP与INS的相关性存在性别差异.
作者:陈新岭;WANG Hui-zhen;王会贞;张红;陈姜;胡巧云;娄晓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全,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场所,任何事件的发生都会迅速成为社会的焦点.
作者:徐文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艾滋病主要侵犯青年人,一半以上的新感染出现在15~24岁的年轻人,而其中大多数通过性途径传播[1-2].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7年中国艾滋病联合评估报告显示:我国艾滋病流行因素广泛存在,性传播途径逐渐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报告病例中通过性途径传播的百分构成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同时近年来,梅毒发病率迅速增长,全国梅毒报告发病率从1987年到2006年,年均增长30.7%[3].
作者:马瞧勤;丛黎明;潘晓红;张丹丹;闵自强;傅利军;徐文贤;蔡高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聋哑学生的孤独感和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为聋哑学生的心理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咸宁市4所特殊教育学校的10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聋哑男女学生的内外向(E)分、说谎(L)分明显低于常模组(P值均<0.01),情绪(N)分、精神质(P)分明显高于常模组(P值均<0.01);孤独水平明显高于常模组(P<0.01);艾森克(EPQ)的各维度得分、孤独量表(CLS)的得分在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E分和N分存在正相关(P<0.01),和L分存在负相关(P<0.05),N分和P分、L分、CIS分之间存在负相关(P值均<0.05).父母陪伴、顺从是孤独感的保护因素.结论 聋哑学生的人格特征和孤独水平明显偏离正常.聋哑学生的孤独水平与人格、家庭因素可能相关.
作者:熊昌娥;陈晓;陈子敏;熊虎;喻嫦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中学生自杀意念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评价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浙江省30个县区221所学校249个班级的11 638名初一至高三中学生采用自我管理式问卷进行集中调查.结果 中学生自杀意念率为13.05%,自杀计划率为3.89%.自杀未遂率为4.1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学校类型、性别、自身健康状况、孤独、失眠、学习成绩、离家出走、吸烟、饮酒、打架、被别人威胁是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结论 浙江省中学生自杀意念率较高,应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作者:王浩;俞敏;胡如英;王立新;张新卫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青少年学生通过网络搜寻健康信息的类别和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设计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上海市2 577名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中学生的上网行为和健康危险行为(吸烟、饮酒、不健康体重控制行为和两性亲密行为).结果 被调查对象上网较为普遍,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8.66 h,1/3以上对象的每周上网时间超过20 h;吸烟、饮酒和两性亲密接触的自我报告率分别为10.7%,21.6%和40.1%.通过网络搜寻健康信息的内容和频度与性别、上网时间长短、母亲受教育程度、平均每月零花钱和自觉学习成绩相关.具有健康危险行为的青少年比没有危险行为的青少年更多地利用网络搜寻相关行为信息.结论 青少年网络信息寻求行为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应当给予关注和理解.有必要探索利用网络等新兴通信技术手段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
作者:余春艳;史慧静;张丕业;安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医学本科新生入学时的健康商数状况及其分布特点,为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健商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中南大学2008级5 a制医学本科新生242名,采用健商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医学本科新生自我保健、健康知识、精神状态、生活技能4个分量表均比较理想,健康知识因子得分(5.37±1.34)为警惕分值.20项分类健商指数中,对身心健康的看法得分(5.67±1.25)、医疗保健系统知识得分(4.27±1.75)、维护健康的知识得分(4.81±1.74)、危害健康的因素和健康检测工具的知识得分(5.40±1.61)较低,值得警惕.结论 学校应重视新生健商状况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帮助医学生提高自身的健商状况.
作者:孙玫;张开利;杨如美;唐四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透明胶纸粘贴法治疗蠕形螨感染的效果,为蠕形螨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河南大学医学院在校大学生282名,采用挤压法取鼻尖及两侧鼻翼部皮脂,镜检并鉴定虫种,同时记录感染度和皮脂量,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治疗感染者.结果 轻度感染者的疗效高于中、重度感染者(P<0.05或P<0.01);皮脂量较少、中等者的疗效高于皮脂量较多者的疗效(P<0.01);毛囊蠕形螨与皮脂蠕形螨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明胶纸粘贴法对蠕形螨感染具有一定的疗效,疗效与感染者的感染度和皮脂量有关,与感染虫种无关.
作者:王国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