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形势下中小医院图书馆的改革与发展

林鼎建

关键词:医院图书馆, 图书馆改革, 信息网络
摘要:当今世界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信息业已成为现代发展的主导产业。图书馆是收藏、传播文献信息资源的主体。作为图书馆来说,应当将自身放在整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体系中加以考虑,进一步更新观念,加快改革,强化其社会职能和社会化服务,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满足广大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下面就中小医院图书馆的现状与改革发展作一探讨。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相关文献
  • 浅论当前中医院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

    结合当前中医药院校图书馆文献入库的实际情况,阐述了现代中医药文献信息的特点、需求与发展趋势,提出了加强中医药文献信息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作者:李政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医学信息资源共享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更好地满足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是摆在各级基层医院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我院对信息服务的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实施步骤1.1 开通远程会诊,实现医疗资源共享从1997年10月开始,我院率先在武警部队开展远程医疗,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通信技术,与解放军总医院等多家医院建立了计算机通信网络远程会诊系统。此网开通以来,先后为30余例疑难病人的病理图片进行了远程会诊;为16例病人进行了双向可视会诊,其结果均较满意。此外,我们还将该系统服务于本地区其他医院需要转诊、转院治疗的疑难危重病人,也取得良好效果。同时,该系统还可以进行远程教学,使医师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看到和聆听远方专家的指导和授课。另外利用因特网上电子论坛发布和获得医学信息等,加强医院同国内、国际的医学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作者:张丹;王学恩;张安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面向新世纪情报工作的新挑战

    世纪之交,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迈入了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代。这一时代显著的标志就是全球范围内网络革命以及这场革命所组成的网络环境。尽管人们对“知识经济”的研究还刚刚开始,但作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标志的知识与信息的资源地位日益突出,它们在社会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价值愈来愈大。在这种形势下,有必要思考如何适应新世纪情报工作的新挑战。

    作者:徐文怡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工作的思考

    作为医院图书馆,要利用医院信息网,使医务人员能自主进行医学信息检索,是提高医学信息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前医院图书馆面临的重要任务。我馆在这方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1 现代信息服务要求医学图书馆利用网络服务 医院图书馆,由于经费有限,仅仅收藏很有限的印刷型书、刊资料。这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医护人员对医学信息的需求。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不仅是编制专题索引、书目等,而是要将网络信息资源和馆藏信息资源结合起来进行开发利用,大限度地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就医学图书馆而言,计算机检索已成为各医院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医护人员也逐渐掌握了计算机检索技术,计算机检索的人数激增。但由于图书馆场地和设备有限,图书馆应将有限的馆内机检扩大到在各科室进行,这是医院图书馆的主要任务。

    作者:王正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生物医学期刊的合作订购协调

    全国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的“医学期刊资源建设与共享协作组”,负责组织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的期刊订购协调工作。在全国实现了重要外文期刊基本上不再盲目减削,尖端与实用性强的新刊自觉引进的目的。另外,还对期刊合作订购协调的目的、协调中的分工原则与选刊范围及工作步骤、未来的展望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作者:刘树春;熊第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文医学主题词表检索系统

    在简要介绍“中文医学主题词表检索系统”开发研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该系统的功能和特点,描述了数据结构及内容,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和改进的建议。

    作者:李丹亚;胡铁军;诸文雁;钱庆;任慧玲;李军莲;杨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数字化图书馆与信息资源共享

    世界正进入信息时代,数字化图书馆已成为现代化图书馆追寻的目标。美国正以巨额投资兴建数字化图书馆,向全国学生提供所有馆藏资源。在我国,国家图书馆建立在因特网上的网站,至1999年6月底,提供各类书目数据500万条,日均网上用户访问量达50万人次。此外,各类院校、机关、科研单位的信息中心,现代化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也已经有了空前的提高,网络环境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一种主要渠道。目前,全世界很多图书馆正在建立数字化的馆藏,以期实现信息资源的全球化。

    作者:王淑秀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征文通知(附医院信息化建设培训班)

    作者:刘文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读者服务多元化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信息时代,各种计算机网络系统提供的快捷、准确的知识和信息服务,对图书馆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给读者服务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医院图书馆在信息时代的读者工作。

    作者:史志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论现代图书馆的新功能

    提出了图书馆的发展与其本身功能有关,论述了现代图书馆具有科技发展的咨询导向,运营知识资本产生经济效应,集散信息优化信息资源配置的功能。

    作者:罗晓梅;林德龙;李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阅读读治疗与病人图书馆

    1 阅读治疗 “阅读治疗”(bibliotherapy)一词源于希腊语,是“书籍”与“治疗”两词的合成,因此又称“图书治疗”。第三版《韦氏新国际词典》将其定义为“在医学、精神病学领域,利用精选的阅读材料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同时可通过有目的地阅读来指导人们解决一些有关人本身的、内在的问题”。

    作者:马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西部医院图书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本文就西部医院图书馆存在主要问题和对策加以探讨。1 主要问题1.1 观念陈旧、认识不足观念陈旧是影响发展的主要因素,西部是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改革开放20多年来,西部地区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也不断地更新。但西部人传统的观念却仍根深蒂固,在医学情报信息工作中明显滞后于东南沿海各省市。西部各级医院对图书馆普遍重视不够,对图书情报信息工作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已成为时代的特征。我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医学图书馆所面临的这一新特点。当今信息服务的时间、空间、类型、范围及提供信息服务的质量和价值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改变原有工作方式、管理方式和知识结构显得非常必要。发展面向网络化的医学情报事业,加快步伐向数字化图书馆进军,才能适应知识经济和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作者:李宝兴;何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专业图书馆应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1 采用信息技术的必然性1.1 大环境已具备据不完全统计,因特网已有600多个大型联网图书馆,400多个联网学术数据库,2000多种网上杂志。1994年我国以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核心的北京中关村地区书目文献信息共享系统NCFC(又称“中国国家计算机网络设施”)为标志,使中国成为第71个国家级网络联入因特网。到1997年4月,已建成四大骨干网CSTNET(中国科学技术网),CERNET(中国教育科研研网),ChinaNET(中国公众多媒体信息网),ChinaGBN(中国金桥信息网)。1998年,STINET(中国科技信息网)也建成。另外,光盘电子出版物从数量和质量上,取得了迅猛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已达806个,其中较大类型的就有300 多个。这些都为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资源共享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江丽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学术会议论文分析

    中华医学会信息学分会于1993年成立以来,已召开5次全国学术会议。为我国医学情报图书工作者提供了交流经验、展示科研成果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医学信息事业的发展水平。本文从5次学术会议的论文作者的地区、单位、核心作者、主题等几方面进行分析,以便了解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医学情报图书工作的现状。

    作者:李维碧;孟晓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对我馆发展的思考

    1 我馆寻求发展的背景 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创造了宽松的条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许多图书馆都已经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网络化管理系统和服务方式建设自己的图书馆,以适应时代的步伐。我所作为药品监督管理的一个法定专业检验机构,为保证人民用药安全,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知识武装我们的队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促进药检工作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要求。我馆作为药检所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药检文献资料的集散地,要跟上改革步伐,就必须实现现代化管理。

    作者:楼玲;张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我国残疾与康复文献信息建设

    随着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残疾人康复的文献信息工作也发展起来。“残疾与康复”的文献信息工作从无到有,从零散到系统化建设;从传统化建设到应用现代化手段服务,对加速我国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谢德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21世纪中小型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爆发了以因特网为基础,以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第五次信息传播革命。作为收集、整理和保存文献资料并向读者提供利用的图书馆便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与挑战,若不随之而变,便很难适应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人们社会生活模式的发展变化要求,将被新的信息机构所取代。目前,我国的国家图书馆、科学院图书馆、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省市图书馆以及被列入“211工程”的重点大学图书馆在国家的重点投资下,已纷纷接入因特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网络环境中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我国数量众多的中小图书馆,由于资金紧张与人才匮乏,绝大多数都还在以被动的传统模式运作,陷入了困境。面对新世纪,中小图书馆如何发展变化以顺应信息时代的大潮呢?

    作者:冯玉冰;殷占先;朱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论网络时代的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

    网络革命,引发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变革已成燎燃之势。以知识增值服务和读者价值为导向的图书馆运作模式已渐露端倪。但网络环境中的知识增值服务与读者价值为核心的运作模式,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首先需要图书馆管理者更新观念,将图书馆人、财、物管理的中心移向以服务为中心,激发人的创新活力,从对物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关怀,求得“人力资本”能量的充分释放。也就是说,要有较高素质的图书馆管理人员。这是一个挑战,也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一次机遇。其次衡量一个图书馆的标准已不再是藏书量多寡,而是图书馆能否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自己的馆藏,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实现服务增值与读者价值优化。为此,图书馆员的素质必须有一个质的飞跃,不仅要具有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理论知识及信息服务的技能;更要一专多能,既能满足读者的一般需求,又能根据读者的特殊需求,快捷实时提供服务。只有这样,图书馆工作者才能真正立于学科专业前沿,搜集、分析与研究各专业学科发展态势,为专业人员解答问题,提供专业化服务,实现信息资源的活化与价值的优化,进而实现服务的增值与知识的创新。

    作者:陆枫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浅谈医院科学研究中的情报信息服务

    情报信息是决定医院科研、教学、临床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更显重要。我院情报信息工作遵循知识创新的理念,结合医院科研工作对情报信息的需求,围绕立项、研究、总结、申报成果等环节及时提供新颖、科学、实用的情报信息服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较好地发挥了知识和情报信息集散地的作用。如何更好开展情报信息服务,促进医院科学研究是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

    作者:李宝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主题词和关键词的配合使用

    通过分析几个检索实例的检索过程,探讨了如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选择和配合使用主题词和关键词,从而找出佳检索策略,获得佳检索效果。

    作者:常傲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解放军医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