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
在新的信息环境中,各种类型的文献和信息愈来愈丰富,图书馆读者和用户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给图书馆采访人员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特别是近年来电子信息资源的不断涌现,“实体馆藏+虚拟馆藏”已成为馆藏这一概念的完整含义。要利用有限的经费建成佳馆藏文献体系,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和用户的需求,迫切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遵循文献工作内在规律,根据读者需求的特点,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馆藏发展政策。
作者:龙旭梅;李亚萍;郝继英;佘丽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在图书馆的藏书建设中,藏书剔除工作是藏书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既要重视文献的精选精购,又要根据用户需求对现有馆藏进行剔除,使藏书永远处于佳状态,并使馆藏图书得到充分利用,才能使图书馆充满活力。但藏书剔旧工作涉及的问题较多,比较复杂。因此,在剔除之前要组织专职的藏书剔除人员,制定藏书剔除的原则、范围、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和剔出后的处理等。切实可行的藏书剔除措施是提高藏书活力,优化藏书结构的重要措施。
作者:符加广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针对授权影印版西文图书的一般特征,结合西文文献编目规则和CNMARC著录格式,初步探讨了此类文献的编目方法和注意事项。
作者:朱虹;高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在简要介绍“中文医学主题词表检索系统”开发研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该系统的功能和特点,描述了数据结构及内容,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和改进的建议。
作者:李丹亚;胡铁军;诸文雁;钱庆;任慧玲;李军莲;杨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华医学会信息学分会于1993年成立以来,已召开5次全国学术会议。为我国医学情报图书工作者提供了交流经验、展示科研成果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医学信息事业的发展水平。本文从5次学术会议的论文作者的地区、单位、核心作者、主题等几方面进行分析,以便了解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医学情报图书工作的现状。
作者:李维碧;孟晓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当今世界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信息业已成为现代发展的主导产业。图书馆是收藏、传播文献信息资源的主体。作为图书馆来说,应当将自身放在整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体系中加以考虑,进一步更新观念,加快改革,强化其社会职能和社会化服务,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满足广大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下面就中小医院图书馆的现状与改革发展作一探讨。
作者:林鼎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信息产业作为社会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得到空前发展。其中,信息服务业将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音像资料(主要指录像带,VCD,D VD等)作为知识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以其形象生动,声形并茂的特点,在众多信息服务方式中占据愈来愈重要的位置。尤其在医学信息的传播和教育中,日益受到图书馆工作者的重视和广大读者的青睐。但是,目前音像资料在出版、采集、编目等多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给音像资料管理和服务带来诸多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学信息的传播和利用,妨碍了新技术、新成果的迅速推广和应用。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使这一颇具优势的信息载体发挥其应有的效益,是音像资料管理者的迫切任务。
作者:赵苏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本文就西部医院图书馆存在主要问题和对策加以探讨。1 主要问题1.1 观念陈旧、认识不足观念陈旧是影响发展的主要因素,西部是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改革开放20多年来,西部地区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也不断地更新。但西部人传统的观念却仍根深蒂固,在医学情报信息工作中明显滞后于东南沿海各省市。西部各级医院对图书馆普遍重视不够,对图书情报信息工作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已成为时代的特征。我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医学图书馆所面临的这一新特点。当今信息服务的时间、空间、类型、范围及提供信息服务的质量和价值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改变原有工作方式、管理方式和知识结构显得非常必要。发展面向网络化的医学情报事业,加快步伐向数字化图书馆进军,才能适应知识经济和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作者:李宝兴;何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馆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书馆开始逐渐成为文化的殿堂、信息的枢纽、没有围墙的大学、继续教育培训中心、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优质服务的窗口、文化活动的中心,体现出了现代图书馆多功能的发展趋势。图书馆的这些重大进展为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开辟了新的领域、新的途径和新的方法,使现代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发生了重大改变。
作者:郝俊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为医院图书馆,要利用医院信息网,使医务人员能自主进行医学信息检索,是提高医学信息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前医院图书馆面临的重要任务。我馆在这方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1 现代信息服务要求医学图书馆利用网络服务 医院图书馆,由于经费有限,仅仅收藏很有限的印刷型书、刊资料。这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医护人员对医学信息的需求。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不仅是编制专题索引、书目等,而是要将网络信息资源和馆藏信息资源结合起来进行开发利用,大限度地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就医学图书馆而言,计算机检索已成为各医院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医护人员也逐渐掌握了计算机检索技术,计算机检索的人数激增。但由于图书馆场地和设备有限,图书馆应将有限的馆内机检扩大到在各科室进行,这是医院图书馆的主要任务。
作者:王正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是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开发的医学文献目录型数据库。该数据库具有信息容量大、收录范围广、更新周期短、文献检出率高、检索速度快等优点,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我院已把CMCC列入医学文献检索课的内容,并设专门实习课,指定图书馆工作人员带教,对教师分期分批地进行上机培训。现将我院2000年CMCC机检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李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刘文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 必要性和可能性1.1 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国图书馆界应用计算机愈来愈普遍,其中绝大多数图书馆都实现了计算机编目。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一直未能形成书目网络,没有实现网络编目,各馆都以自行编目为主。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有些地区成立了联合采编中心,国家图书馆也提供集中编目数据,但仍然不能满足也没法满足各图书馆的需求。自动化与网络不可分,只有在实现自动化的同时实现网络化才能大限度地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信息情报的需求。
作者:郭海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通过分析几个检索实例的检索过程,探讨了如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选择和配合使用主题词和关键词,从而找出佳检索策略,获得佳检索效果。
作者:常傲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指示,由原佳木斯医学院、佳木斯工学院、佳木斯师专和佳木斯大学4所院校合并,成立了新佳木斯大学。合并后,原4所院校的图书馆也随即合并,组建为佳木斯大学图书馆。从历史和现实的情况出发,设总馆,总馆下设3个分馆,一个直属阅览室和8个职能部门,典藏部是这次组馆后新设立的部门。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我们对高校图书馆典藏部的工作性质及主要职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吴国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随着现代检索手段日臻完善和国内外各种数据库的开发,获取二次文献已比较方便。但医学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依赖于一次文献。因此,全面、快捷地提供一次文献成为当前军队医学图书馆文献服务的重要课题。
作者:曾艳彩;黄正东;高月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日本山口大学图书馆医学院分馆,是山口大学医学院与医疗技术专科学院的专业图书馆。该馆的主要利用者包括教师与职员、研究生、本科生与专科生和其他人员共计4?200人。该图书馆从提高本院学生利用率的目的出发,于1999年5月开始对读者实行24? h开馆服务。为此,图书馆引入了一套自动进出图书馆控制系统和BDS与自动外借系统,以作为无人开馆期间使用,并为实施24?h开馆服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作者:李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世纪之交,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迈入了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代。这一时代显著的标志就是全球范围内网络革命以及这场革命所组成的网络环境。尽管人们对“知识经济”的研究还刚刚开始,但作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标志的知识与信息的资源地位日益突出,它们在社会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价值愈来愈大。在这种形势下,有必要思考如何适应新世纪情报工作的新挑战。
作者:徐文怡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本文就如何适应新的医学模式,建设“病区图书馆”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1 何为“病区图书馆” “病区图书馆”是指病区小范围内建设有病区特色的小型图书馆或服务网点。与其他类型图书馆一样,具有社会性、教育性、服务性等特点。以小规模、病区化、实用性强、针对性强、方便病人为办馆宗旨,为病区病人及家属服务。
作者:江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通过对医学院校图书馆现状的分析,论述了21世纪医学院校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继续教育的措施。
作者:王晴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