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晴
论述了新环境下信息资源除印刷型载体外,电子出版物整合进入图书馆,改变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类型,信息服务将以印刷型为主,逐步转变为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资源为主。
作者:黄秀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是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开发的医学文献目录型数据库。该数据库具有信息容量大、收录范围广、更新周期短、文献检出率高、检索速度快等优点,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我院已把CMCC列入医学文献检索课的内容,并设专门实习课,指定图书馆工作人员带教,对教师分期分批地进行上机培训。现将我院2000年CMCC机检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李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通过分析几个检索实例的检索过程,探讨了如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选择和配合使用主题词和关键词,从而找出佳检索策略,获得佳检索效果。
作者:常傲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世纪之交,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迈入了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代。这一时代显著的标志就是全球范围内网络革命以及这场革命所组成的网络环境。尽管人们对“知识经济”的研究还刚刚开始,但作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标志的知识与信息的资源地位日益突出,它们在社会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价值愈来愈大。在这种形势下,有必要思考如何适应新世纪情报工作的新挑战。
作者:徐文怡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信息产业作为社会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得到空前发展。其中,信息服务业将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音像资料(主要指录像带,VCD,D VD等)作为知识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以其形象生动,声形并茂的特点,在众多信息服务方式中占据愈来愈重要的位置。尤其在医学信息的传播和教育中,日益受到图书馆工作者的重视和广大读者的青睐。但是,目前音像资料在出版、采集、编目等多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给音像资料管理和服务带来诸多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学信息的传播和利用,妨碍了新技术、新成果的迅速推广和应用。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使这一颇具优势的信息载体发挥其应有的效益,是音像资料管理者的迫切任务。
作者:赵苏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信息时代,各种计算机网络系统提供的快捷、准确的知识和信息服务,对图书馆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给读者服务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医院图书馆在信息时代的读者工作。
作者:史志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结合当前中医药院校图书馆文献入库的实际情况,阐述了现代中医药文献信息的特点、需求与发展趋势,提出了加强中医药文献信息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作者:李政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通过对医学院校图书馆现状的分析,论述了21世纪医学院校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继续教育的措施。
作者:王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科研成果的重要部分,是宝贵的科技资料,也是一种特色文献。但由于其馆藏分散,难以为大家共享。全军各医学院校图书馆联合开发这部分资源,共同构建“全军医学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
作者:王桂枝;颜世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本文就西部医院图书馆存在主要问题和对策加以探讨。1 主要问题1.1 观念陈旧、认识不足观念陈旧是影响发展的主要因素,西部是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改革开放20多年来,西部地区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也不断地更新。但西部人传统的观念却仍根深蒂固,在医学情报信息工作中明显滞后于东南沿海各省市。西部各级医院对图书馆普遍重视不够,对图书情报信息工作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已成为时代的特征。我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医学图书馆所面临的这一新特点。当今信息服务的时间、空间、类型、范围及提供信息服务的质量和价值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改变原有工作方式、管理方式和知识结构显得非常必要。发展面向网络化的医学情报事业,加快步伐向数字化图书馆进军,才能适应知识经济和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作者:李宝兴;何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世界正进入信息时代,数字化图书馆已成为现代化图书馆追寻的目标。美国正以巨额投资兴建数字化图书馆,向全国学生提供所有馆藏资源。在我国,国家图书馆建立在因特网上的网站,至1999年6月底,提供各类书目数据500万条,日均网上用户访问量达50万人次。此外,各类院校、机关、科研单位的信息中心,现代化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也已经有了空前的提高,网络环境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一种主要渠道。目前,全世界很多图书馆正在建立数字化的馆藏,以期实现信息资源的全球化。
作者:王淑秀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前,高校文检课的教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绝大多数院校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范围狭窄,严重阻碍了学生对其他学科的了解和掌握。近几年我们在总结以往文检课的基础上,对不同内容的文检课实习题编写出实习手册,通过实践,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1 本科生教学内容及实习题选择 我校对本科生开设文检课已成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文献检索学基础、中文医学检索工具、医学专利文献索引、 IM、CA和BA以及计算机检索等。其中教学的重点内容和实习部分为:《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简称《中目*医》),IM,CA和计算机检索。对在校生中的本科生在教学中要求初步树立他们的情报意识,熟悉情报检索的原理以及掌握各种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
作者:陈志强;王小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当今世界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信息业已成为现代发展的主导产业。图书馆是收藏、传播文献信息资源的主体。作为图书馆来说,应当将自身放在整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体系中加以考虑,进一步更新观念,加快改革,强化其社会职能和社会化服务,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满足广大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下面就中小医院图书馆的现状与改革发展作一探讨。
作者:林鼎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 阅读治疗 “阅读治疗”(bibliotherapy)一词源于希腊语,是“书籍”与“治疗”两词的合成,因此又称“图书治疗”。第三版《韦氏新国际词典》将其定义为“在医学、精神病学领域,利用精选的阅读材料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同时可通过有目的地阅读来指导人们解决一些有关人本身的、内在的问题”。
作者:马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 必要性和可能性1.1 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国图书馆界应用计算机愈来愈普遍,其中绝大多数图书馆都实现了计算机编目。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一直未能形成书目网络,没有实现网络编目,各馆都以自行编目为主。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有些地区成立了联合采编中心,国家图书馆也提供集中编目数据,但仍然不能满足也没法满足各图书馆的需求。自动化与网络不可分,只有在实现自动化的同时实现网络化才能大限度地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信息情报的需求。
作者:郭海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华医学会信息学分会于1993年成立以来,已召开5次全国学术会议。为我国医学情报图书工作者提供了交流经验、展示科研成果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医学信息事业的发展水平。本文从5次学术会议的论文作者的地区、单位、核心作者、主题等几方面进行分析,以便了解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医学情报图书工作的现状。
作者:李维碧;孟晓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针对授权影印版西文图书的一般特征,结合西文文献编目规则和CNMARC著录格式,初步探讨了此类文献的编目方法和注意事项。
作者:朱虹;高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笔者认真分析了医药院校图书馆的特点,并对国外医学图书馆开展的服务项目进行了研究,认为医药院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还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可以大力开展以下几项工作。1 根据循证医学原理,开展检索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服务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指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应用所获得的好的客观证据,对病人个体作出合理的临床决策,即制订、实施有科学依据的诊断治疗方案。EBM是20世纪90年代医药学领域的新兴学科,它的产生是现代信息学、流行病学、临床医学结合的典范。
作者:马路;王杰贞;赵琼瑶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 入世后基层医学图书馆受到的影响 作为地市级基层医学图书馆,在发展医学科学、预防与控制疾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方面的作用愈来愈明显。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渠道不断拓展,信息量剧增,信息全球化给基层医学图书馆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包含着机遇。基层医学图书馆由于发展缓慢,多数仍停留在落后的传统管理方式和服务水平上;其设备、人员和现有文献信息服务手段满足不了用户日益增高的要求。这给基层医学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工作带来了压力。
作者:黄和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高校依托教育科研网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而图书馆网络又是校园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校园网上信息资源的主要提供者。作为收集和整理信息资料的图书馆,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为使用户在网上更快地获取更多、更新、更有用的信息资源,应该努力做好图书馆网络的建设和文献数据库的建设。
作者:李小刚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