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芳;哈森高娃;佟伟军;张壮伟
目的 了解蒙古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20 a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5年7~18岁蒙古族学生的体质调研资料与1985年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慨率单位同归法及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及性发育与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 20 a间,蒙古族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城、乡分别提前0.87岁与1.36岁,平均每10 a分别提前0.44岁和0.68岁.蒙、汉族之间月经初潮年龄差别在乡村相差0.60岁(P<0.05).城市女生月经初潮年龄与年龄、身高及维尔维克指数3个因素相关;乡村女生月经初潮年龄与年龄、身高、握力及维尔维克指数4个因素相关.结论 蒙古族学生月经初潮年龄与形态和力量因素关系密切.蒙古族城乡女生月经初潮均呈提前趋势,提示青春期健康教育应适时提前.
作者:李明芳;哈森高娃;佟伟军;张壮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月经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初潮是女性青春期发育的重要标志,月经正常与否关系女性的身心健康.为了解漳平市城区初中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及围经期身心症状情况,为开展女生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于2008年11月对漳平三中初中女生初潮年龄进行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苏庆英;陈文金;郑淑妹;蒋香桃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高校贫困生血浆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评价高校贫困生营养健康状况,为贫困生的管理和营养健康促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别选取某高校贫困生和非贫困生224名和112名,采用双缩脲法和溴甲酚绿法测血浆蛋白含量,氰化高铁比色法测血红蛋白质量体积分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特困组学生的总蛋白和白蛋白均值分别为60.48 g/L和40.18g/L,一般贫困组学生的血红蛋白均值为125.81 g/L,特困组学生的血红蛋白均值为121.90 g/L;与对照组比较,一般贫困组和特困组大学生的Hb均显著偏低(P值均<0.01).结论 贫困生的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偏低,贫血率明显偏高.
作者:张丙伟;徐哲;王文房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高校新生入学后所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军训,而军训时的身体健康状况是能否参加军训的关键.为了解农业高校新生入学期间的发病特点、规律及主要病闪,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疗保健服务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入学期间新生就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范洪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海南省黎、汉族中小学生早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别抽取海南省黎族中小学生502名和汉族中小学生968名,利用自填问卷方法收集早餐情况资料.结果 黎族与汉族中小学生每天都吃早餐的分别为56.8%和66.2%,黎族与汉族中小学生对进食早餐的看法、早餐行为及不吃早餐的原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黎族学生早上起床时间、对一日三餐中早餐重要性排位与1周内早餐进餐次数有关,汉族学生对一日三餐中早餐重要性排位、对进食早餐的看法及不吃早餐影响的认识与1周内早餐进餐次数有关.结论 黎、汉族中小学生的早餐就餐率均较低.提供合理的作息时间、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是提高黎、汉族中小学生早餐就餐率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海溶;汤小兰;唐忠波;周虹;杨金花;夏真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学龄儿童身体活动的家庭影响因素,为儿童身体活动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成都市城区2所小学9~12岁儿童及其家长1 225对,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过去7 d内身体活动状况及儿童身体活动家庭环境信息,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身体活动影响因素.结果 家长常与儿童一起活动、家长有时与儿童一起活动、家长有运动特长和家长对儿童体重判断正确是儿童活动充足的保护性因素;家长常送儿童到活动场所和家长认为自己运动量不足是男童活动充足的保护性因素,家长静坐活动时间不过长、家长对儿童体重判断正确、社区运动设施好和一般是女童活动充足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家庭环境对学龄儿童身体活动有显著影响,且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
作者:程改平;曾果;刘婧;冯敏;郭宏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青少年健康危险感知水平、锻炼决策平衡与闲暇锻炼间的关系,为制定中学生健康行为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按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长沙市普通中学与重点中学各1所初一至高三年级706名中学生,采用锻炼利弊决策平衡量表、健康危险感知自评量表及跨理论模型锻炼阶段量表对其进行间卷调查.结果 男生健康危险感知水平、锻炼获益分数高于女生(t=2.34,P<0.05),锻炼损弊分数低于女生(t=4.21,P<0.05);中学生所处锻炼阶段与锻炼态度呈正相关(r=0.38,P<0.01),与危险感知、锻炼损弊呈负相关(r=-0.25,-0.20,P值均<0.01).危险感知、锻炼态度、锻炼损弊3个变量进入锻炼所处阶段的回归方程,能解释总变量的18.20%.结论 中学生健康危险感知水平较低,锻炼态度对闲暇锻炼状况有强预测作用.中学生在遇到锻炼困难与冲突时倾向于中断锻炼.
作者:曹佃省;谢光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漯河市城乡肥胖儿童家长的健康知识状况,为开展儿童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漯河市252名城市肥胖儿童家长(A组)及168名农村肥胖儿童的家长(B组)进行相关健康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A组家长一般健康知识平均得分为(22.98±2.83)分,B组家长平均得分为(17.22±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1.P<0.05).A组家长健康知识的主要来源由高到低依次为社会、家庭和学校,B组则依次为学校、社会、家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7,P<0.05).31.75%的A组家长的和26.19%的B组家长认为儿童肥胖需要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7,P<0.05).结论 城乡肥胖儿童家长有关肥胖症及相关疾病的一般健康知识普遍缺乏,乡村肥胖儿童家长尤为明显.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提高其健康知识水平.
作者:王建国;崔明辰;王凤枝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学校饮用水卫生状况,为制定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策略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按地区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浙江省867所学校进行水质检验,对使用自备水的学校进行卫生学调查.结果 学校饮用水总合格率较低,仅为48.44%,二次供水和自备水的合格率低.学校中市政供水首位不合格指标是锰,农村乡镇供水和学校自备供水首位不合格指标是总大肠菌群,二次供水首位不合格指标是余氯.结论 浙江省学校饮用水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应针对不同供水类型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作者:和蓉;张振荣;应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对男大学生吸烟行为干预的效果,探讨适合大学生的控烟策略与干预措施.方法 以教师为干预者,采取集体与个人的健康教育活动、制定和实施控烟计划的方法,对某高校现在吸烟的62名男大学生进行吸烟行为干预,并比较其干预前、后吸烟认识与行为的变化.结果 干预活动对干预对象的吸烟行为有减少和控制作用.干预后,干顶对象对吸烟的认识提高,态度转变,87.1%的男大学生吸烟主动性下降,75.8%尝试了戒烟,85.5%日均吸烟量明显减少,27.4%达到了预期的戒烟目标.结论 健康教育仍是男大学生控烟的有效方法.教师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有助于男大学生在控烟中得到有效的社会支持.
作者:印爱平;贺尚荣;张晓方;王博恺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高校在校学生传染病患病状况及流行特征,探讨高校传染病防控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北京林业大学在校学生传染病患病资料.结果 北京林业大学在校学生2005-2008年传染病的患病率分别为5.70‰,4.76‰,4.03‰.4.34‰;水痘、肺结核、感染性腹泻为高发的前3种疾病,其患病构成比分别为64.23%,21.92%,13.85%.患病学生中,男生占69.73%,女生占30.27%;农村生源占61.90%,城镇生源占38.10%.患病率高的季节是第四季度,为38.78%;高的年级是大一年级,为42.18%.结论 呼吸道传染病为高校的高发传染病,冬春季节为高发季节.应针对高校学生的传染病发病特点,开展学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
作者:江新;贺刚;龚学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状况及其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高校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皖西学院1 650名本科大学生,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Beck自杀意念调查表(BSSI)、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自杀意念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 皖西学院大学生1周内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4.4%,低年级、单亲家庭、有躯体残疾的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年级、较高的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是自杀意念的保护性因素,而经济状况差和较高的负性生活事件则是自杀意念产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自杀意念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应采取多种预防措施,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
作者:鲍东霞;范引光;叶冬青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营养不良与肥胖不仅能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身体的其他功能,还会严重阻碍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并引发部分成年期疾病[1].为了解三亚地区黎族和汉族学生的营养状况,以便为制订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6年9-12月对三亚地区黎族和汉族7~18岁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莲芬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高校医疗保健机构是指设在高等学校内、主要为师生员工及社区居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机构.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看,高校设立比较完整、配套的医疗保健服务机构,是高校建设与发展的需求.
作者:王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2001年以来河北省人民医院先后组织参与了2起儿童暴发性细菌性痢疾事件的救治工作[1].通过积极有效的组织,及时的诊断和救治,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病例发生,收治患儿的各病区内未发生交叉感染和医疗差错及纠纷,伞部患儿均痊愈出院.经过对2起突发事件的处理,对儿童类似突发事件的应对有了深刻认识和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建英;张新平;曹静;程亚颖;王鑫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食品消费安全意识及卫生行为习惯,为实施食品安全教育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问卷,对2 100名深圳市小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 随着年级的增高,被调查的小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向好的趋势,男、女生在食品安全知识得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品安全行为总体情况较好,但也存在食用不安全食品、有不卫生的饮食习惯的情况.结论 应尽早、系统地对小学生实施食品安全教育计划,同时把家长纳入配合监督的教育行动中.
作者:沈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豫北高校教师自评健康状况与其相关因素,为进一步改善高校教师的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量表,对豫北地区高校708名教师进行自评健康状况调查,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高校教师的自评健康状况不良率为59.18%,其中女教师的自评健康状况不良率明显高于男教师;中级职称、副高级职称或35~54岁的中青年教师的自评健康状况不良率相对较高;每周课时在14学时以上、工作压力达到中等及以上程度教师的自评健康状况不良率较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教师的自评健康状况不良率显著下降.结论 豫北地区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各高校应对自评健康状况不良的教师及早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尚保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宝鸡市0~14岁儿童微量元素状况,为合理补充微量元素和预防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电位溶出法检测宝鸡市1142例儿童末梢血Zn,Fe,Cu,Mg,Ca,Pb含量.结果 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以Zn,Ca缺乏为主,缺乏率分别为46.58%和31.09%,铅中毒发生率为12.43%;男、女儿童血铅中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儿童血Zn缺乏率、血铅中毒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缺Zn、缺Ca儿童吏易铅中毒.结论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平衡膳食,合理营养,远离铅污染,是预防儿童微量元素缺乏和铅中毒的主要措施.
作者:贾敏;梁文革;杨海峰;何朝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特点,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广州市首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小学的每一个病例进行问卷调查.对发病3 d内的现症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使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对密切接触者进行7 d的医学观察.收集学校所在社区部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结果 疫情持续14 d,共发生流感样病例96例,罹患率为5.90%.采集21份现症患者咽拭子标本,其中14份甲型H1N1核酸为阳性.302名密切接触者经过7 d医学观察,未发生被感染病例.采集275份社区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甲型H1N1流感核酸阳性率为5.81%.结论 此次疫情为广州市首起小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感染来源为社区.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相似.
作者:柳洋;陆剑云;陈庆良;伍业健;李铁钢;王玉林;王鸣;杨智聪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运动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exercise induced acute renal failure,EIARF)较少见,多因短时剧烈厌氧运动所致,如体能训练等,但日常工作引起的复发性急性肾衰竭也有个别报道.
作者:秦苇;肖兰香;陈爱中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