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河南省4个地区705名初中生的自我意识评定

魏俊彪;胡春博;王体明

关键词:自我慨念, 对比研究, 学生
摘要:自我意识是个性发展的核心成分,其发展水平是人格成熟度的标志,与心理健康存在明显的正相关[1-2].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哈尔滨市香坊区1997-2006年0~14岁儿童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香坊区儿童死亡原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哈尔滨市香坊区1997-2006年0-14岁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0-14岁儿童年平均死亡率为68.82/10万(占全人群死亡数的1.59%),男性儿童死亡率(79.44/10万)高于女童(57.64/10万).0~岁组死亡率(1 115.24/10万)高,10~14岁组(23.03/10万)低,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先天畸形、变性、染色体异常和伤害是导致儿童死亡的前3位原因.伤害是5~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其中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淹死和意外中毒是伤害的前3位原因.结论 有效控制1岁以下婴儿的死亡率及较大年龄儿童伤害和恶性肿瘤的发生,可以降低儿童的死亡率.

    作者:田文静;范清;孙彦杰;王双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上海市松江区2000-2006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少年的营养状况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解上海市松江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和发展动态,科学地指导学生营养工作,笔者对该区2000-2006年中小学生健康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居康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北京市海淀区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健康危险行为发生情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分别选取北京市海淀区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集中的小学各3所共3 265名学生,对健康危险行为发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流动儿童交通和游泳相关危险行为以及经常被打骂的发生率均高于本地儿童;本地儿童喝饮料的比例(82.1%)高于流动儿童(75.8%)(P<0.01),喝牛奶和每天摄取不同营养食物的情况也优于流动儿童;本地儿童每天不运动比例(6.1%)低于流动儿童(12.3%)(P<0.01),受伤的发生率(39.9%)高于流动儿童(31.5%)(P<0.01),本地儿童玩游戏机和上网等行为发生率高于流动儿童,但流动儿童去游戏机房和网吧的比例较高.结论 北京市海淀区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健康危险行为发生情况有所差别,均不容忽视.需要尽快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翟蕾;黄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唐山市634名小学生超声波骨密度水平及其相关因素

    目的 了解学龄儿童超声波骨密度水平及其相关因素,为促进儿童发育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唐山市2所小学634名6~12岁学生.进行超声波骨密度测定,并结合身体测量和膳食等一般情况调查.结果 小学生超声波骨密度SOS值为(1 532.0±24.5)m/s,并随年龄增长呈先降后升的态势;小学生超声波骨密度SOS水平与钙摄人量,营养状况及运动情况有一定关系.结论 必须加强学龄儿童对运动和钙营养重要性的认识,调整膳食结构,为达到峰值骨量打下基础.

    作者:唐咏梅;周会;朱骄峰;张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山市高一年级学生血脂水平分析

    目的 了解中山市高一年级学生的血脂水平,为青少年预防和控制血脂异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中山市4所学校的高一年级学生691名,进行空腹血脂水平检测,检测项目包括TC,TG,LDL-C,HDL-C.结果 TC,LDL-C,HDL-C水平女生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C,LDL-C异常率女生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年龄高中生TC,TG,L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DL-C水平城区学生高于镇区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DL-C水平镇区学生高于城区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C,TG,LDL-C,HDL-C异常率城区均高于镇区,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女生和城区学生的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率较高.应加强营养知识宣传教育,改正不良饮食习惯,降低成年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作者:郭艳;何伦发;高赛珍;李兆琦;吴衍恒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台州市学校食堂卫生状况分析

    为加强学校和幼儿园(以下简称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障师生身体健康,2006年9月台州市对辖区内的学校进行了联合执法抽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胡敏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与青少年卫生系列述评(5)心理社会应激与青春发动时相提前

    社会因素可通过心理中介机制影响人的情绪、行为、身心发育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社会因素也称之为心理社会因素(psychosocial factors).

    作者:陶芳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苏州大学学生视疲劳患者人格特征及生活事件分析

    视疲劳又称眼疲劳(asthenopia),临床诊断常以患者眼部自觉症状为主,表现为双眼或单眼酸胀、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无法持久地阅读,甚至恶心、头痛.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视疲劳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

    作者:凌红;童辉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南昌市学校周边网吧计算机键盘鼠标微生物污染情况

    目的 了解南昌市学校周边网吧计算机键盘、鼠标微生物污染情况,为控制疾病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南昌市学校周边500 m以内网吧,对键盘和鼠标用无菌棉拭子采样.对165份样品检测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180份样品用ELISA法检测HBsAg.结果 键盘、鼠标细菌总数均值为182.23 cfu/cm2,细菌总数超标率为56.97%(94/165),大肠菌群阳性率为16.36%(27/165),HBsAg检出率为4.44%(8/180).结论 南昌市学校周边网吧卫生状况不容乐观,键盘、鼠标微生物污染严重,缺乏有效的消毒和监管措施.

    作者:周跃平;闫冀;刘伟新;李小群;王国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适应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在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上仍存在问题,这一点在大学新生中表现尤为突出.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该研究试图通过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与适应之间关系的探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提供更广的思路.

    作者:姜峰;张淑媛;郭秀丽;段秋红;关旺;栗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兰州市10~18岁中小学生血清叶酸水平分析

    叶酸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主要通过食物摄入,人体内的肠道细菌也可以合成一部分叶酸,但吸收很少叶酸缺乏与神经精神疾病密切相关[1~2].青少年由于生长发育迅速,可造成叶酸缺乏而产生巨细胞性贫血,引起生长发育滞后.为此笔者对兰州市1 208名10~18岁中小学生的血清叶酸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梅澍;董峰;牛继国;李文燕;曾贤伍;魏志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兰州市3所高校教室空气质量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教室空气质量,为保护学生健康、改善教室环境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兰州市3所高校的40间教室,对室内的温度、湿度、风速、CO、CO2、甲醛、可吸人颗粒物、空气细菌总数共8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检测期间,教室内污染较严重的是可吸入颗粒物和CO2,污染较轻的是甲醛和空气细菌总数.结论 应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措施改善教室空气质量,保护学生健康.

    作者:余志琪;李万伟;任彩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抚宁县农村学校生活饮用水水质现状调查

    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杨国颖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广州市某高校在读医科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某高校在读医科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医科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广州市某高校医科研究生321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测.结果 该校医科研究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0.87%;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得分高于全国常模;躯体化、人际关系、偏执得分低于全国青年常模,焦虑得分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医科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性别及培养类型之间的差异.结论 医科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焦虑、强迫等,且与学科类型、性别有关.

    作者:杨文翰;静进;卢锦华;程杰;陈颖;司菡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吉林朝鲜族与汉族学生1985-2005年身高发育水平比较

    目的 了解朝鲜族、汉族学生身高生长发育的变化规律,探讨民族性差异.方法 对1985-2005年吉林省朝鲜族、汉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中身高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 a来,朝鲜族、汉族学生身高发育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随年龄的增长,2个民族学生身高发育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2个民族学生身高发育仍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整体发育水平不断缩小,不同发育过程发育水平差异突出.朝鲜族学生身高发育的交叉年龄早于汉族学生.20 a间朝鲜族学生身材高度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朝鲜族、汉族学生身高发育存在明显的同一性和民族差异性.

    作者:李刚;赵文昌;张秀莲;苏晓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探索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对改变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的作用,为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营养健康知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在南京市4所中小学分别设立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前对所有选择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干预组进行营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第2次调查.结果 通过营养宣教,中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显著提高,饮食行为也有所改变,早餐质量有所提高,饭前洗手等行为习惯也有所改善.结论 营养宣教可以使中小学生获得更多的营养知识,改正不良的饮食行为.

    作者:王少康;池红;胡永桢;罗海燕;黄杰;杨瑾;周源苑;孙桂菊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石家庄市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堂卫生状况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在校就餐的中小学生越来越多,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堂的卫生状况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逐步成为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为了解石家庄市中小学校、幼儿园的食堂卫生状况,有效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石家庄市卫生防疫站于2005年3-7月对市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食堂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常晖;安兰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宁波市2005-20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宁波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规律,为预防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宁波市2005-20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7年宁波市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1起,以传染病爆发疫情为主,占95.1%;发生起数较多的为水痘(34起)、流行性感冒(15起)、流行性腮腺炎(15起);乡村中小学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好发场所;学校突发事件信息主要来源于属地医疗机构,占61.7%;从首例病例发生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平均为13.1 d.结论 应加强对各类学校保健部门督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及时性.

    作者:王海波;许国章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重庆市北碚城区小学生课业安排卫生学调查

    学习活动的合理安排是教育卫生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论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的效果,都取决于当时大脑皮层的机能状态.

    作者:周珺赟;李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十堰地区学生斯氏狸殖吸虫感染情况

    目的 了解十堰地区学生斯氏狸殖吸虫感染情况,为防治肺吸虫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十堰地区大、中、小学学生血清标本1 262份,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斯氏狸殖吸虫IgG抗体.结果 斯氏狸殖吸虫IgG阳性率为8.2%.其中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的阳性率依次为16.1%,5.0%和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乡学生的阳性率分别为4.2%和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生阳性率分别为8.4%和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斯氏狸殖吸虫感染者以无症状为主,仅少数出现咳嗽、腹痛、头痛等症状.结论 十堰地区学生斯氏狸殖吸虫感染较为多见,有关部门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肺吸虫病的预防控制.

    作者:朱名胜;耿家荣;宋明华;王绍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