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王馨竹;赵亮

关键词:行为, 成瘾, 人格评价, 学生
摘要: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但过度使用网络会对人格产生消极作用,影响人格的适应和发展[1].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笔者对东北财经大学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上海市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现状与对策

    目的 了解上海市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现状,为加强学校传染病监督管理,建立有效监管模式提供对策.方法 采用调查表对上海市1 002所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托幼机构和中小学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多数规范,大中专学校及职业技术学校相对较差,外来民工子弟学校隐患多.各类学校传染病管理组织和疫情登记报告工作较完善,但制度措施的落实和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相对较差,校医院或卫生保健室传染病管理工作差.结论 应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法制化建设,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宣传,建立长效监管模式.

    作者:杨艰萍;王频;莫伟文;郑朝军;顾莲芬;顾雅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贵港市中小学生2003-2005年营养状况

    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营养不良与肥胖不但能降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身体的其他功能,还会严重阻碍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并引发部分成年期疾病[1-4].贵港市地处广西东南部,经济、生活状况处于全国中下水平.为了解贵港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指导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笔者对该市2003-2005年14所中小学学生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格珍;韦海标;徐志良;陆汉明;蒲善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南京市2所大学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关注健康现状,而且关注健康倾向.为了解在校大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现状,笔者于2005年10-11月对南京市2所院校一~四年级学生进行了自填式问卷调查.

    作者:周建芳;宗占红;夏媛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校学生医疗保障体系探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政府正逐渐构建各项社会保障体系,其中面向社会各阶层成员的医疗保障制度也得到了充分重视,备受国民关注.高等院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是未来生产力的主力军,在法律意义上已属于成人,但尚未独立参与并服务于社会.目前,高校学生医疗保障体系虽然对这一群体起着一定的保障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且这些问题有逐渐对社会、家庭产生负面影响的趋势.若不予以足够重视,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障就有被排除在构建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之外,成为不被关注的盲点,存在逐渐边缘化的危险.

    作者:杨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北京市通州区民工子弟小学学生常见病患病现况

    营养不良、肥胖、视力低下、沙眼、贫血等是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常见疾病.为了解民工子女的健康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更好的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笔者于2005年11月对通州区民工子弟小学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周凤梅;杨冬梅;常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幼儿园教师心理幸福感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幼儿教师心理幸福感状况,为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河北省11所幼儿园437名教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已婚教师的总体幸福感、自主幸福感、掌握环境、生活目标、自我接纳幸福感显著高于未婚教师;有子女幼儿教师的自主性和掌握环境幸福感水平高于无子女幼儿教师;幼儿园管理及辅助人员的自主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保育员和教养员;不带班教师的自主幸福感高于带班教师.在自主性因子上,城乡来源与学历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30):农村教师学历越高自主幸福感越低;中专及以下与大专学历教师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本科及以上学历城市教师显著高于农村教师.结论 婚姻、子女、岗位、带班情况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幸福感.

    作者:王艳芝;朱全友;李素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上海市372例学生伤害特征分析

    伤害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不仅可导致儿童死亡、残疾,而且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生长发育和学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为了解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的现状,以便进一步开展伤害干预,笔者对2004学年闵行区372例学生伤害特征进行了分析.

    作者:屠月珍;孙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北京市朝阳区中学生道路安全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健康促进活动对中学生预防道路交通伤害的干预效果,以便为学校开展预防和控制交通伤害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北京市朝阳区4所中学的1 492名中学生进行预防道路交通伤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基线调查,在干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促进活动,比较干预前后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知识得分比干预前上升了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行为得分干预后比干预前上升了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听说过交通法的学生比例较干预前上升了8.3个百分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对于交通安全负责者的态度变化不大;干预活动对于交通事故发生率和受伤情况有一定影响,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结论 对中学生进行道路安全知识和行为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学生交通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作者:杨军;郭向晖;薛春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一起学校水源污染事故的调查

    2004年5月通辽市卫生监督所接到群众举报,市区某校存在水源污染,随后立即对该校的自备水井和供水管网及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田野;马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学生早餐状况

    目的 了解学生早餐行为,为进行合理膳食营养教育提供资料.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2 74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有8.23%的学生从不吃早餐,早餐质量达优者只占7.30%;68.57%的学生早餐质量不达标.时间不够和没有食欲为不吃早餐的主要原因.只有11.20%的学生了解营养早餐应包括哪些内容.结论 学生对早餐不够重视,其营养知识较欠缺,对学生开展合理膳食指导十分必要.

    作者:安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包头市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

    目的 了解包头市各类高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为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包头市医科、工科、师范3类院校1 513名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知、信、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院校大学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及树立预防艾滋病健康行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医科院校学生优于其他院校学生.结论 不同高校在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时,宜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以及学生需求和教育目标制定教育内容和策略.

    作者:霍建勋;杨翠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医学新生家庭环境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目的 探讨医学新生的家庭环境状况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医科大学新生655名进行调查.结果 家庭环境除了亲密度因子外,其余因子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家庭环境因素中亲密度、知识性、成功性和娱乐性对积极应对影响较大,而组织性、控制性和道德宗教对消极应对影响较明显.结论 家庭环境与子女的应对方式关系密切,应注意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其积极的应对方式.

    作者:付海荣;陈学彬;秦晓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青少年肥胖与某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我国青少年肥胖与单核苷酸多态性rs7566605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rs7566605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生情况提供参考.方法 在北京市东城区选择919名14~17岁初中生,进行身体测量和rs7566605基因型鉴定.结果 919名青少年rs7566605突变率(G>C)为35.9%,与欧美人接近.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体重正常和重度肥胖组[体质量指数(BMI)≥30]发现,重度肥胖青少年C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组,分别为18.5%,10.3%,CC基因型携带者比GC/CC基因型更容易发生重度肥胖(OR=1.101,P<0.05).CC基因型携带者的BMI平均比GG/GC基因型者高0.88 kg/m2(P<0.05).结论 单核苷酸多态性rs7566605与我国青少年重度肥胖发生有关,CC基因型携带者发生重度肥胖的危险性更大.

    作者:王海俊;马军;阿布都艾尼·吾布力;王燕;尹遵栋;潘勇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某市3 196名未婚高校女生生殖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不同教育程度的未婚高校女生的生殖健康状况,为高校医疗机构开展生殖保健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市高校女生3 196名进行妇科普查及问卷调查.结果 生殖道感染率为21.62%,性病检出率为1.60%.13.89%的学生知道生殖道感染的传播途径与防治方法,64.21%的学生知道性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为42.27%,非意愿性妊娠人工流产(含引产)率为12.80%.避孕措施使用率分别为:体外排精30.88%,安全期避孕29.35%,避孕套27.38%,紧急避孕药17.43%,口服避孕药4.66%,女性节育器0.84%.结论 高校医疗保健机构应有目的地为未婚高校女生提供生殖保健服务,建立妊娠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心理教育体系.

    作者:张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辽宁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环境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辽宁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环境影响因素,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对辽宁省初一至高三年级学生4 593人进行调查.结果 有心理问题者占26.3%,其中有严重心理问题者占5.0%.高一和高三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高.女生的抑郁和恐惧检出率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偏执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父母离异、父亲下岗和校外补习是心理问题增加的相关因素.家庭温暖有很强的保护作用.结论 辽宁省中学生心理问题随着年级升高而增加.家庭环境和校外补课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作者:于连政;侯书文;刘奇男;潘百灵;林刚;李建平;刘黎明;徐肇翊;冯毅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一起学校B型流感爆发情况分析

    2006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广州市某小学发生B型流感爆发.现就此次B型流感发生和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改进和完善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校医务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群体性疾病的认识及处理能力.

    作者:闫垣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江苏省高校学生卫生服务利用与医疗保障问题研究

    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招生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短短几年就实现了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2005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506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已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1].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达1 562万人,居世界第一.在高校扩招背景下,高校学生卫生服务需求与医疗保障状况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为此,南京医科大学有关专家组成课题组,于2005年5-7月进行了江苏省高校学生卫生服务需求与医疗保障现状专题调研.

    作者:冷明祥;胡月;王兴东;王鹏飞;冀明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河北省15岁以下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河北省15岁以下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流行病学特点,为相关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1-200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GBS的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河北省15岁以下儿童GBS年平均发病率为0.89/10万,以散发为主,<5岁儿童病例较多,以5-10月为发病高峰.残留麻痹率为28.7%,病死率为1.6%.结论 应加强对GBS病因的研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发病率,提高麻痹恢复率.

    作者:宋慧军;张振国;李静;张俊棉;孙印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贵州省4所高校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

    目的 了解贵州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及其态度和行为特征,为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于2005年11-12月对贵州省部分高校1 000名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贵州大学生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基本了解,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认知存在误区;被调查学生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70%以上来源于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来源于学校健康教育的相对较少;大多数学生对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有强烈需求.结论 应对贵州省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促进科学预防艾滋病行为的形成.

    作者:杨爱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兰州大学医学新生自尊及控制水平与心理健康状况

    目的 了解医学新生自尊、控制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特征,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兰州某大学2005级医学新生700名进行自尊量表(SES)、心理控制源(IPC)、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 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5.08%,主要症状为强迫、人际敏感和抑郁;男生与女生在自尊、控制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可以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区分为高危-不成熟型和普通-不成熟型.结论 不同自尊、控制水平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同.较高自尊和控制水平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更好;而较低自尊和控制水平的新生,心理问题更严重.

    作者:陈学彬;付海荣;秦晓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