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学生献血反应73例原因分析及干预对策

沈志坤

关键词:献血, 干预性研究, 学生保健服务
摘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个体有偿献血逐步被无偿献血取代,献血者主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无偿献血具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和公益性,是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因而许多大学生踊跃加入了献血行列.2003年5月至2005年10月,湖州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共有3 562人次参加了无偿献血,其中73名学生在献血过程中发生反应.为探讨有效预防和应对措施,笔者就大学生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如下.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江苏省高校学生卫生服务利用与医疗保障问题研究

    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招生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短短几年就实现了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2005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506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已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1].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达1 562万人,居世界第一.在高校扩招背景下,高校学生卫生服务需求与医疗保障状况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为此,南京医科大学有关专家组成课题组,于2005年5-7月进行了江苏省高校学生卫生服务需求与医疗保障现状专题调研.

    作者:冷明祥;胡月;王兴东;王鹏飞;冀明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西安市学龄儿童睡眠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西安市学龄儿童睡眠状况,为针对性地开展学龄儿童睡眠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西安市小学生2 037名,采用修订后的《学龄儿童家庭社会环境与睡眠健康问卷》对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西安市学龄儿童睡眠障碍总检出率为33.9%,其中前3位为失眠(57.3%)、说梦话(15.3%)、打鼾(11.9%).学龄儿童的睡眠时间随年级升高而逐渐减少(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睡前饮用咖啡、长期或近期服用药物、扁桃体炎或腺样体肥大、孩子非独立卧房、更换照养人、入睡需要安慰物、常感鼻堵塞或通气不畅等为儿童睡眠障碍的危险性因素.结论 西安市学龄儿童睡眠时间不足,睡眠障碍的检出率较高,主要影响因素为学业繁重、学校及家庭施加压力过大等.

    作者:雷晓梅;杨玉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唐山市区中小学生2003年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

    目的 了解唐山市区中小学生2003年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为促进中小学生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对唐山市卫生防疫站2003年的监测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小学生身高下等者比例(5.22%)比中学生(4.05%)高,体重下等者比例(1.34%)明显低于中学生(2.82%);中学生营养不良者比例(21.11%)比小学生(11.84%)高,营养过剩者比例(34.23%)低于小学生(37.79%).结论 小学生身高下等者和营养过剩者比中学生高,中学生营养不良者占多数,应注意营养均衡搭配.

    作者:汤玉杰;范红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北京市西城区2002-2005年中学新生营养与血压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近年来北京市西城区中学生营养与血压现状,为开展平衡膳食教育及早期预防成年期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北京市西城区初一和高一年级学生入学体检资料中的身高、体重、血压3项指标,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分析其血压水平.结果 2002-2005年超重、肥胖和血压偏高检出率除高一年级女生出现下降趋势外,其他学生总体呈上升趋势;男女生收缩压和舒张压及血压偏高检出率为肥胖组>超重组>体重正常组.结论 应及早预防青少年营养过剩的发生发展,加强儿童青少年时期血压检测工作.

    作者:王俊丽;李步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学生踝关节扭伤情况分析

    踝关节扭伤是十分常见的运动损伤,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为了解体育专业学生踝关节扭伤的发生规律和特点,预防体育专业学生踝关节扭伤,更好地促进伤后的功能恢复,笔者对华南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学生踝关节扭伤情况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光;黄进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幼儿园教师心理幸福感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幼儿教师心理幸福感状况,为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河北省11所幼儿园437名教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已婚教师的总体幸福感、自主幸福感、掌握环境、生活目标、自我接纳幸福感显著高于未婚教师;有子女幼儿教师的自主性和掌握环境幸福感水平高于无子女幼儿教师;幼儿园管理及辅助人员的自主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保育员和教养员;不带班教师的自主幸福感高于带班教师.在自主性因子上,城乡来源与学历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30):农村教师学历越高自主幸福感越低;中专及以下与大专学历教师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本科及以上学历城市教师显著高于农村教师.结论 婚姻、子女、岗位、带班情况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幸福感.

    作者:王艳芝;朱全友;李素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一起学校B型流感爆发情况分析

    2006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广州市某小学发生B型流感爆发.现就此次B型流感发生和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改进和完善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校医务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群体性疾病的认识及处理能力.

    作者:闫垣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北京市朝阳区中学生道路安全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健康促进活动对中学生预防道路交通伤害的干预效果,以便为学校开展预防和控制交通伤害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北京市朝阳区4所中学的1 492名中学生进行预防道路交通伤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基线调查,在干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促进活动,比较干预前后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知识得分比干预前上升了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行为得分干预后比干预前上升了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听说过交通法的学生比例较干预前上升了8.3个百分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对于交通安全负责者的态度变化不大;干预活动对于交通事故发生率和受伤情况有一定影响,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结论 对中学生进行道路安全知识和行为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学生交通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作者:杨军;郭向晖;薛春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武汉市中小学生耐力素质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武汉市中小学生耐力素质的变化趋势,为中小学生体能素质的评价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中武汉市2000年、1995年7~18岁学生的耐力素质指标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年与1995年资料比较,武汉市城乡男女中小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总体呈显著下降趋势,但2000年城乡15岁男女学生的耐力素质普遍较14岁有大幅增长.从横向看,除11岁前的乡村学生及城区初中男生外,城、乡其余各年龄组学生的耐力素质总体上均显著差于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13岁年龄组及高中阶段的学生,差距较大.结论 应加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尤其是长时间的耐力训练.

    作者:万琼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浏阳市某小学近6年恶性血液与淋巴系统疾病分析

    1998年至2004年4月,浏阳市某完小有5名师生死于恶性血液、淋巴系统疾病.为查明发病情况,笔者于2004年4月上旬进行了调查.

    作者:龙湘泉;熊子惠;魏建国;谭西顺;刘爱忠;李秋成;唐立成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校学生医疗保障体系探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政府正逐渐构建各项社会保障体系,其中面向社会各阶层成员的医疗保障制度也得到了充分重视,备受国民关注.高等院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是未来生产力的主力军,在法律意义上已属于成人,但尚未独立参与并服务于社会.目前,高校学生医疗保障体系虽然对这一群体起着一定的保障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且这些问题有逐渐对社会、家庭产生负面影响的趋势.若不予以足够重视,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障就有被排除在构建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之外,成为不被关注的盲点,存在逐渐边缘化的危险.

    作者:杨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浙江某高校大学生共情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共情特点,以便为共情实证性研究提供必要的借鉴.方法 以436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人际反应性指标(台湾修订版)测量,进行方差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男女大学生在身心忧急维度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文理科学生在观点取替维度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在幻想力、同情关怀2个维度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同情关怀维度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家住城镇与家在乡村的大学生各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人口特征大学生人际反应性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

    作者:魏源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甘肃省2005年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

    目的 了解甘肃省儿童青少年龋齿患病情况,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7,9,12,14,17岁5个年龄组共3 493名城乡男女学生的患龋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甘肃省中小学生龋患率为39.71%,乡村学生的龋患率高于城市学生(u=11.68,P<0.01),女生的龋患率高于男生(u=3.62,P<0.01);小学生的龋患率高于中学生(u=16.68,P<0.01),城市学生乳龋补和恒龋补的构成比高于乡村学生,女生乳龋补和恒龋补的构成比高于男生.结论 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降低儿童青少年的龋患率,提高龋齿的充填率.

    作者:杲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学龄期儿童弱视集体干预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集体干预治疗对学龄期儿童弱视综合治疗效果的影响,为提高弱视儿童视力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将122例弱视患者(164眼)分为2组,弱视综合治疗组69例89眼,集体干预治疗组53例75眼,观察起效时间、顺应性及疗效.结果 1月内起效例数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88,P<0.05),3个月内起效例数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35,P>0.05),集体干预治疗起效时间短于综合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集体干预治疗的顺应性好于综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2,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集体干预治疗的有效率与综合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16,P>0.05);集体干预治疗的治愈率高于综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5,P<0.05).结论 集体干预治疗可以提高学龄期儿童弱视治疗效果,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赵勇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海淀区中小学教师2005年糖尿病患病情况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增长.资料显示,我国现有糖尿病人已超过4千万,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为了解海淀区中小学教师糖尿病(DM)患病情况,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笔者对该区2005年教师血糖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作者:徐秀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校医院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思考

    高校是人口比较集中的社区,高校医院服务质量关系到高校学生、教职工及家属的生存质量.由于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多,药学服务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模式,以提高高校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潘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某市3 196名未婚高校女生生殖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不同教育程度的未婚高校女生的生殖健康状况,为高校医疗机构开展生殖保健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市高校女生3 196名进行妇科普查及问卷调查.结果 生殖道感染率为21.62%,性病检出率为1.60%.13.89%的学生知道生殖道感染的传播途径与防治方法,64.21%的学生知道性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为42.27%,非意愿性妊娠人工流产(含引产)率为12.80%.避孕措施使用率分别为:体外排精30.88%,安全期避孕29.35%,避孕套27.38%,紧急避孕药17.43%,口服避孕药4.66%,女性节育器0.84%.结论 高校医疗保健机构应有目的地为未婚高校女生提供生殖保健服务,建立妊娠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心理教育体系.

    作者:张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一起水源污染引起的学校细菌性痢疾爆发流行

    2005年10月26日上午,浙江省某镇中心小学学生出现发热、头痛、恶心、腹痛、腹泻等症状,截止11月3日共有报告病例44例.经调查,确认为一起饮用水源污染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爆发疫情.

    作者:徐兴洪;蓝丽芳;石观平;陈晓耕;叶英姿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某中学住宿生膳食营养状况

    目的 了解中学住宿生膳食营养状况,为指导住宿生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5 d称重法和记帐法对某中学1 874名住宿生进行膳食调查.结果 住宿生的能量摄入量不足,且三餐能量分配比例不合适,早餐明显不足;谷类食品摄入量符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但豆及豆制品、奶及奶制品、肉类、蛋类、蔬菜及水果的摄入量均低于推荐摄入量.结论 该中学住宿生膳食营养状况较差,应增加乳类、豆类、肉类、蛋类、蔬菜及水果的摄入量,增加早餐营养,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作者:辛长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上海市372例学生伤害特征分析

    伤害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不仅可导致儿童死亡、残疾,而且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生长发育和学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为了解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的现状,以便进一步开展伤害干预,笔者对2004学年闵行区372例学生伤害特征进行了分析.

    作者:屠月珍;孙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