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雪山;袁志刚;张玉华;李向阳
目的 了解不同教育程度的未婚高校女生的生殖健康状况,为高校医疗机构开展生殖保健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市高校女生3 196名进行妇科普查及问卷调查.结果 生殖道感染率为21.62%,性病检出率为1.60%.13.89%的学生知道生殖道感染的传播途径与防治方法,64.21%的学生知道性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为42.27%,非意愿性妊娠人工流产(含引产)率为12.80%.避孕措施使用率分别为:体外排精30.88%,安全期避孕29.35%,避孕套27.38%,紧急避孕药17.43%,口服避孕药4.66%,女性节育器0.84%.结论 高校医疗保健机构应有目的地为未婚高校女生提供生殖保健服务,建立妊娠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心理教育体系.
作者:张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招生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短短几年就实现了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2005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506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已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1].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达1 562万人,居世界第一.在高校扩招背景下,高校学生卫生服务需求与医疗保障状况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为此,南京医科大学有关专家组成课题组,于2005年5-7月进行了江苏省高校学生卫生服务需求与医疗保障现状专题调研.
作者:冷明祥;胡月;王兴东;王鹏飞;冀明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2006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广州市某小学发生B型流感爆发.现就此次B型流感发生和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改进和完善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校医务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群体性疾病的认识及处理能力.
作者:闫垣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增长.资料显示,我国现有糖尿病人已超过4千万,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为了解海淀区中小学教师糖尿病(DM)患病情况,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笔者对该区2005年教师血糖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作者:徐秀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肥胖和血压偏高儿童的生长发育和体质特点,为开展成年期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 777名7~9岁儿童分为肥胖血压偏高组、肥胖血压正常组、不肥胖血压偏高组和不肥胖血压正常组,比较其生长发育和体质状况.结果 肥胖检出率为9.11%(男12.65%,女5.63%),血压偏高检出率为26.29%(男28.07%,女24.54%).肥胖血压偏高检出率为4.43%,肥胖血压正常检出率为4.68%;不肥胖血压偏高检出率为21.86%,不肥胖血压正常检出率为69.04%.肥胖和血压偏高儿童形态发育水平较高,肺功能和运动素质较差.结论 成年病的一级预防应从学龄儿童开始,肥胖和血压偏高儿童应作为一级预防的重点人群.
作者:张迎修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学生早餐行为,为进行合理膳食营养教育提供资料.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2 74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有8.23%的学生从不吃早餐,早餐质量达优者只占7.30%;68.57%的学生早餐质量不达标.时间不够和没有食欲为不吃早餐的主要原因.只有11.20%的学生了解营养早餐应包括哪些内容.结论 学生对早餐不够重视,其营养知识较欠缺,对学生开展合理膳食指导十分必要.
作者:安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庆阳市中小学生健康状况,为制定该地区学生预防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庆阳市城区5所中小学3 728名学生进行测查,评价学生发育水平及健康状况.结果 被调查的3 728名中小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高(60.83%);身高、体重、营养均以中等为主,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庆阳市城区中小学生形态发育及营养状况良好,但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同时存在,视力低下检出率较高,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杭小平;魏彩娥;耿会宝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辽宁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环境影响因素,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对辽宁省初一至高三年级学生4 593人进行调查.结果 有心理问题者占26.3%,其中有严重心理问题者占5.0%.高一和高三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高.女生的抑郁和恐惧检出率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偏执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父母离异、父亲下岗和校外补习是心理问题增加的相关因素.家庭温暖有很强的保护作用.结论 辽宁省中学生心理问题随着年级升高而增加.家庭环境和校外补课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作者:于连政;侯书文;刘奇男;潘百灵;林刚;李建平;刘黎明;徐肇翊;冯毅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上海电力学院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其特点,探讨大学生运动损伤的防控措施.方法 对963例运动损伤病例的损伤原因、损伤部位和损伤性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损伤主要发生在课外,引起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操作性错误和运动前准备不足,损伤部位以足踝部多见,损伤性质以骨折为严重.结论 加强对大学生课外运动的指导和管理,认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工作,提高大学生的运动技能,是减少运动损伤的有效途径.
作者:肖南;赵洪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医学新生自尊、控制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特征,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兰州某大学2005级医学新生700名进行自尊量表(SES)、心理控制源(IPC)、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 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5.08%,主要症状为强迫、人际敏感和抑郁;男生与女生在自尊、控制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可以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区分为高危-不成熟型和普通-不成熟型.结论 不同自尊、控制水平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同.较高自尊和控制水平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更好;而较低自尊和控制水平的新生,心理问题更严重.
作者:陈学彬;付海荣;秦晓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区,其主体是学生.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出现心理、社会方面的健康问题逐年增多[1].为探讨新生家庭功能筛检的意义和健康促进的效果,笔者以部分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测评量表[2](APGAR问卷)1 a内分别进行3次家庭功能筛检,通过家庭功能构成比的变化,探讨家庭功能筛检和健康促进的意义.
作者:韦文洁;蓝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近年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很多调查和中学生的自我报告表明,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退缩、学习不良、考试焦虑、吸烟饮酒等心理行为问题[1],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有大量心理学家及教育工作者从事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而心理健康测量工具的使用在这些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文旨在通过回顾近10 a的研究文献,分析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测量工具编制及使用方面的成就及不足,并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
作者:甘甜;毕重增;阮昆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一直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因素.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解白银区城区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白银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5年9-11月对该区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乾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高校是人口比较集中的社区,高校医院服务质量关系到高校学生、教职工及家属的生存质量.由于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多,药学服务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模式,以提高高校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潘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中学住宿生膳食营养状况,为指导住宿生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5 d称重法和记帐法对某中学1 874名住宿生进行膳食调查.结果 住宿生的能量摄入量不足,且三餐能量分配比例不合适,早餐明显不足;谷类食品摄入量符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但豆及豆制品、奶及奶制品、肉类、蛋类、蔬菜及水果的摄入量均低于推荐摄入量.结论 该中学住宿生膳食营养状况较差,应增加乳类、豆类、肉类、蛋类、蔬菜及水果的摄入量,增加早餐营养,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作者:辛长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关注健康现状,而且关注健康倾向.为了解在校大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现状,笔者于2005年10-11月对南京市2所院校一~四年级学生进行了自填式问卷调查.
作者:周建芳;宗占红;夏媛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儿童青少年龋齿患病情况,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7,9,12,14,17岁5个年龄组共3 493名城乡男女学生的患龋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甘肃省中小学生龋患率为39.71%,乡村学生的龋患率高于城市学生(u=11.68,P<0.01),女生的龋患率高于男生(u=3.62,P<0.01);小学生的龋患率高于中学生(u=16.68,P<0.01),城市学生乳龋补和恒龋补的构成比高于乡村学生,女生乳龋补和恒龋补的构成比高于男生.结论 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降低儿童青少年的龋患率,提高龋齿的充填率.
作者:杲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个体有偿献血逐步被无偿献血取代,献血者主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无偿献血具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和公益性,是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因而许多大学生踊跃加入了献血行列.2003年5月至2005年10月,湖州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共有3 562人次参加了无偿献血,其中73名学生在献血过程中发生反应.为探讨有效预防和应对措施,笔者就大学生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沈志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现状,为加强学校传染病监督管理,建立有效监管模式提供对策.方法 采用调查表对上海市1 002所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托幼机构和中小学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多数规范,大中专学校及职业技术学校相对较差,外来民工子弟学校隐患多.各类学校传染病管理组织和疫情登记报告工作较完善,但制度措施的落实和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相对较差,校医院或卫生保健室传染病管理工作差.结论 应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法制化建设,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宣传,建立长效监管模式.
作者:杨艰萍;王频;莫伟文;郑朝军;顾莲芬;顾雅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江苏省初中学生2 625名和高中学生2 495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5.35%,自杀意念的产生与年龄、性别、地区有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可能的危险因素为父亲文化程度高、与父亲交流时间少、家庭成员关系不融洽、自觉学习上有压力、认为父母在学习上施加压力、饮酒、使用过成瘾性药物等.结论 江苏省中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较高,应引起社会与家庭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干预.
作者:张熳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