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校医院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思考

潘红

关键词:学生保健服务, 医院, 院校
摘要:高校是人口比较集中的社区,高校医院服务质量关系到高校学生、教职工及家属的生存质量.由于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多,药学服务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模式,以提高高校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学生踝关节扭伤情况分析

    踝关节扭伤是十分常见的运动损伤,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为了解体育专业学生踝关节扭伤的发生规律和特点,预防体育专业学生踝关节扭伤,更好地促进伤后的功能恢复,笔者对华南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学生踝关节扭伤情况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光;黄进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江苏省中学生自杀意念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江苏省初中学生2 625名和高中学生2 495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5.35%,自杀意念的产生与年龄、性别、地区有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可能的危险因素为父亲文化程度高、与父亲交流时间少、家庭成员关系不融洽、自觉学习上有压力、认为父母在学习上施加压力、饮酒、使用过成瘾性药物等.结论 江苏省中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较高,应引起社会与家庭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干预.

    作者:张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山西省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目的 了解山西省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改善贫困地区学生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和Broca改良公式,应用现场测试、问卷调查和24 h回顾法对山西省3个贫困县10~15岁中小学生3 501名进行调查.结果 学生营养不良率为37.17%;学生和家长饮食行为较差、营养意识薄弱、营养知识缺乏,但学习知识的态度较好;膳食结构不平衡,质量较差,多以粮谷类为主.结论 应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对贫困地区学生和家长营养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

    作者:白彩琴;王斐;刘晓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幼儿园教师心理幸福感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幼儿教师心理幸福感状况,为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河北省11所幼儿园437名教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已婚教师的总体幸福感、自主幸福感、掌握环境、生活目标、自我接纳幸福感显著高于未婚教师;有子女幼儿教师的自主性和掌握环境幸福感水平高于无子女幼儿教师;幼儿园管理及辅助人员的自主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保育员和教养员;不带班教师的自主幸福感高于带班教师.在自主性因子上,城乡来源与学历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30):农村教师学历越高自主幸福感越低;中专及以下与大专学历教师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本科及以上学历城市教师显著高于农村教师.结论 婚姻、子女、岗位、带班情况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幸福感.

    作者:王艳芝;朱全友;李素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浙江省2所高校学生运动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运动状况,为高校学生运动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浙江省2所高校学生533名进行Baecke体育运动习惯问卷调查.结果 医科和工科高校学生的Baecke体育运动习惯问卷4项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部分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锻炼指数与总运动指数均高于女生(P值均<0.01),男生的体育运动参加率(77.71%)显著高于女生(52.97%)(P<0.01),男、女生运动项目和运动目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高校学生体育锻炼情况不容乐观,应有针对性地对重点人群进行运动行为干预.

    作者:戴苡;宋见惠;沈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某学院2005级学生体重指数与血压关系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也日益严重,这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对成年后的健康也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解学生超重、肥胖与血压之间的关系,以便为学生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依据,笔者于2005年9-10月对河北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05级新生进行了调查.

    作者:邬雪山;袁志刚;张玉华;李向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贵州省4所高校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

    目的 了解贵州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及其态度和行为特征,为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于2005年11-12月对贵州省部分高校1 000名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贵州大学生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基本了解,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认知存在误区;被调查学生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70%以上来源于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来源于学校健康教育的相对较少;大多数学生对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有强烈需求.结论 应对贵州省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促进科学预防艾滋病行为的形成.

    作者:杨爱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南京市2所大学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关注健康现状,而且关注健康倾向.为了解在校大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现状,笔者于2005年10-11月对南京市2所院校一~四年级学生进行了自填式问卷调查.

    作者:周建芳;宗占红;夏媛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上海市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现状与对策

    目的 了解上海市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现状,为加强学校传染病监督管理,建立有效监管模式提供对策.方法 采用调查表对上海市1 002所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托幼机构和中小学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多数规范,大中专学校及职业技术学校相对较差,外来民工子弟学校隐患多.各类学校传染病管理组织和疫情登记报告工作较完善,但制度措施的落实和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相对较差,校医院或卫生保健室传染病管理工作差.结论 应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法制化建设,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宣传,建立长效监管模式.

    作者:杨艰萍;王频;莫伟文;郑朝军;顾莲芬;顾雅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医学新生家庭环境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目的 探讨医学新生的家庭环境状况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医科大学新生655名进行调查.结果 家庭环境除了亲密度因子外,其余因子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家庭环境因素中亲密度、知识性、成功性和娱乐性对积极应对影响较大,而组织性、控制性和道德宗教对消极应对影响较明显.结论 家庭环境与子女的应对方式关系密切,应注意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其积极的应对方式.

    作者:付海荣;陈学彬;秦晓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包头市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

    目的 了解包头市各类高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为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包头市医科、工科、师范3类院校1 513名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知、信、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院校大学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及树立预防艾滋病健康行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医科院校学生优于其他院校学生.结论 不同高校在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时,宜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以及学生需求和教育目标制定教育内容和策略.

    作者:霍建勋;杨翠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校医院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思考

    高校是人口比较集中的社区,高校医院服务质量关系到高校学生、教职工及家属的生存质量.由于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多,药学服务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模式,以提高高校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潘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但过度使用网络会对人格产生消极作用,影响人格的适应和发展[1].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笔者对东北财经大学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馨竹;赵亮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一起水源污染引起的学校细菌性痢疾爆发流行

    2005年10月26日上午,浙江省某镇中心小学学生出现发热、头痛、恶心、腹痛、腹泻等症状,截止11月3日共有报告病例44例.经调查,确认为一起饮用水源污染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爆发疫情.

    作者:徐兴洪;蓝丽芳;石观平;陈晓耕;叶英姿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上海市372例学生伤害特征分析

    伤害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不仅可导致儿童死亡、残疾,而且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生长发育和学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为了解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的现状,以便进一步开展伤害干预,笔者对2004学年闵行区372例学生伤害特征进行了分析.

    作者:屠月珍;孙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上海电力学院学生运动损伤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上海电力学院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其特点,探讨大学生运动损伤的防控措施.方法 对963例运动损伤病例的损伤原因、损伤部位和损伤性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损伤主要发生在课外,引起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操作性错误和运动前准备不足,损伤部位以足踝部多见,损伤性质以骨折为严重.结论 加强对大学生课外运动的指导和管理,认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工作,提高大学生的运动技能,是减少运动损伤的有效途径.

    作者:肖南;赵洪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武汉市中小学生耐力素质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武汉市中小学生耐力素质的变化趋势,为中小学生体能素质的评价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中武汉市2000年、1995年7~18岁学生的耐力素质指标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年与1995年资料比较,武汉市城乡男女中小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总体呈显著下降趋势,但2000年城乡15岁男女学生的耐力素质普遍较14岁有大幅增长.从横向看,除11岁前的乡村学生及城区初中男生外,城、乡其余各年龄组学生的耐力素质总体上均显著差于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13岁年龄组及高中阶段的学生,差距较大.结论 应加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尤其是长时间的耐力训练.

    作者:万琼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儿少卫生学科研应面向学校卫生工作实际需要

    我国儿少卫生学与新中国的发展相伴随,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学科建设风雨历程.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奋力拼搏,至今已发展成集教学、科研、学校卫生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理论基础坚实,应用前景广阔,队伍阵容可观的预防医学主干学科之一.作为应用学科,儿少卫生学的任务是研究儿童少年的身体与学习、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提出卫生学要求、卫生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育的目的.本学科的主要内容有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学校常见病流行病学、学习生活和学习环境卫生、体育锻炼、儿童营养、儿童少年心理卫生及健康教育等.可见,本学科研究的主要对象、目标、内容与学校卫生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作者:刘宝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白银市白银区城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一直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因素.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解白银区城区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白银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5年9-11月对该区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乾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一起学校水源污染事故的调查

    2004年5月通辽市卫生监督所接到群众举报,市区某校存在水源污染,随后立即对该校的自备水井和供水管网及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田野;马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