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英慧;邱丽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关注健康现状,而且关注健康倾向.为了解在校大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现状,笔者于2005年10-11月对南京市2所院校一~四年级学生进行了自填式问卷调查.
作者:周建芳;宗占红;夏媛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唐山市区中小学生2003年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为促进中小学生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对唐山市卫生防疫站2003年的监测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小学生身高下等者比例(5.22%)比中学生(4.05%)高,体重下等者比例(1.34%)明显低于中学生(2.82%);中学生营养不良者比例(21.11%)比小学生(11.84%)高,营养过剩者比例(34.23%)低于小学生(37.79%).结论 小学生身高下等者和营养过剩者比中学生高,中学生营养不良者占多数,应注意营养均衡搭配.
作者:汤玉杰;范红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我国儿少卫生学与新中国的发展相伴随,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学科建设风雨历程.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奋力拼搏,至今已发展成集教学、科研、学校卫生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理论基础坚实,应用前景广阔,队伍阵容可观的预防医学主干学科之一.作为应用学科,儿少卫生学的任务是研究儿童少年的身体与学习、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提出卫生学要求、卫生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育的目的.本学科的主要内容有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学校常见病流行病学、学习生活和学习环境卫生、体育锻炼、儿童营养、儿童少年心理卫生及健康教育等.可见,本学科研究的主要对象、目标、内容与学校卫生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作者:刘宝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2005年10月26日上午,浙江省某镇中心小学学生出现发热、头痛、恶心、腹痛、腹泻等症状,截止11月3日共有报告病例44例.经调查,确认为一起饮用水源污染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爆发疫情.
作者:徐兴洪;蓝丽芳;石观平;陈晓耕;叶英姿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包头市各类高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为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包头市医科、工科、师范3类院校1 513名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知、信、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院校大学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及树立预防艾滋病健康行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医科院校学生优于其他院校学生.结论 不同高校在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时,宜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以及学生需求和教育目标制定教育内容和策略.
作者:霍建勋;杨翠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现状,为加强学校传染病监督管理,建立有效监管模式提供对策.方法 采用调查表对上海市1 002所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托幼机构和中小学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多数规范,大中专学校及职业技术学校相对较差,外来民工子弟学校隐患多.各类学校传染病管理组织和疫情登记报告工作较完善,但制度措施的落实和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相对较差,校医院或卫生保健室传染病管理工作差.结论 应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法制化建设,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宣传,建立长效监管模式.
作者:杨艰萍;王频;莫伟文;郑朝军;顾莲芬;顾雅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肥胖和血压偏高儿童的生长发育和体质特点,为开展成年期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 777名7~9岁儿童分为肥胖血压偏高组、肥胖血压正常组、不肥胖血压偏高组和不肥胖血压正常组,比较其生长发育和体质状况.结果 肥胖检出率为9.11%(男12.65%,女5.63%),血压偏高检出率为26.29%(男28.07%,女24.54%).肥胖血压偏高检出率为4.43%,肥胖血压正常检出率为4.68%;不肥胖血压偏高检出率为21.86%,不肥胖血压正常检出率为69.04%.肥胖和血压偏高儿童形态发育水平较高,肺功能和运动素质较差.结论 成年病的一级预防应从学龄儿童开始,肥胖和血压偏高儿童应作为一级预防的重点人群.
作者:张迎修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幼儿教师心理幸福感状况,为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河北省11所幼儿园437名教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已婚教师的总体幸福感、自主幸福感、掌握环境、生活目标、自我接纳幸福感显著高于未婚教师;有子女幼儿教师的自主性和掌握环境幸福感水平高于无子女幼儿教师;幼儿园管理及辅助人员的自主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保育员和教养员;不带班教师的自主幸福感高于带班教师.在自主性因子上,城乡来源与学历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30):农村教师学历越高自主幸福感越低;中专及以下与大专学历教师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本科及以上学历城市教师显著高于农村教师.结论 婚姻、子女、岗位、带班情况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幸福感.
作者:王艳芝;朱全友;李素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踝关节扭伤是十分常见的运动损伤,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为了解体育专业学生踝关节扭伤的发生规律和特点,预防体育专业学生踝关节扭伤,更好地促进伤后的功能恢复,笔者对华南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学生踝关节扭伤情况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光;黄进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健康促进活动对中学生预防道路交通伤害的干预效果,以便为学校开展预防和控制交通伤害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北京市朝阳区4所中学的1 492名中学生进行预防道路交通伤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基线调查,在干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促进活动,比较干预前后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知识得分比干预前上升了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行为得分干预后比干预前上升了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听说过交通法的学生比例较干预前上升了8.3个百分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对于交通安全负责者的态度变化不大;干预活动对于交通事故发生率和受伤情况有一定影响,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结论 对中学生进行道路安全知识和行为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学生交通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作者:杨军;郭向晖;薛春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增长.资料显示,我国现有糖尿病人已超过4千万,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为了解海淀区中小学教师糖尿病(DM)患病情况,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笔者对该区2005年教师血糖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作者:徐秀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我国学生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中生活技能的需求情况,为今后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5所初中、3所高中和2所大学的1 20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无论初中、高中还是大学生,多数学生都认为这些生活技能要素在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不同学段学生对9类技能的认知重要程度不同,初中生认为认识和解决问题能力重要,高中生认为创造性思维能力重要,大学生认为批判性思维能力重要.结论 根据学生年龄有所侧重地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十分重要.
作者:马迎华;王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集体干预治疗对学龄期儿童弱视综合治疗效果的影响,为提高弱视儿童视力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将122例弱视患者(164眼)分为2组,弱视综合治疗组69例89眼,集体干预治疗组53例75眼,观察起效时间、顺应性及疗效.结果 1月内起效例数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88,P<0.05),3个月内起效例数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35,P>0.05),集体干预治疗起效时间短于综合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集体干预治疗的顺应性好于综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2,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集体干预治疗的有效率与综合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16,P>0.05);集体干预治疗的治愈率高于综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5,P<0.05).结论 集体干预治疗可以提高学龄期儿童弱视治疗效果,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赵勇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伤害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不仅可导致儿童死亡、残疾,而且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生长发育和学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为了解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的现状,以便进一步开展伤害干预,笔者对2004学年闵行区372例学生伤害特征进行了分析.
作者:屠月珍;孙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营养不良、肥胖、视力低下、沙眼、贫血等是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常见疾病.为了解民工子女的健康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更好的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笔者于2005年11月对通州区民工子弟小学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周凤梅;杨冬梅;常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医学新生的家庭环境状况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医科大学新生655名进行调查.结果 家庭环境除了亲密度因子外,其余因子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家庭环境因素中亲密度、知识性、成功性和娱乐性对积极应对影响较大,而组织性、控制性和道德宗教对消极应对影响较明显.结论 家庭环境与子女的应对方式关系密切,应注意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其积极的应对方式.
作者:付海荣;陈学彬;秦晓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2004年5月通辽市卫生监督所接到群众举报,市区某校存在水源污染,随后立即对该校的自备水井和供水管网及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田野;马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一直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因素.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解白银区城区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白银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5年9-11月对该区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乾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运动状况,为高校学生运动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浙江省2所高校学生533名进行Baecke体育运动习惯问卷调查.结果 医科和工科高校学生的Baecke体育运动习惯问卷4项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部分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锻炼指数与总运动指数均高于女生(P值均<0.01),男生的体育运动参加率(77.71%)显著高于女生(52.97%)(P<0.01),男、女生运动项目和运动目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高校学生体育锻炼情况不容乐观,应有针对性地对重点人群进行运动行为干预.
作者:戴苡;宋见惠;沈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政府正逐渐构建各项社会保障体系,其中面向社会各阶层成员的医疗保障制度也得到了充分重视,备受国民关注.高等院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是未来生产力的主力军,在法律意义上已属于成人,但尚未独立参与并服务于社会.目前,高校学生医疗保障体系虽然对这一群体起着一定的保障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且这些问题有逐渐对社会、家庭产生负面影响的趋势.若不予以足够重视,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障就有被排除在构建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之外,成为不被关注的盲点,存在逐渐边缘化的危险.
作者:杨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