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承德市学校食堂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情况

姜明杰;李彩云;高洁;高群;卢国际;王翠华

关键词:利斯特菌, 单核细胞增生, 食品污染, 学生保健服务
摘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进食被污染的食物后,一般8~24h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的可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等,也可引起心内膜炎.近年来,由食物传播的Lm在人群和动物中已引起多次爆发流行,也引起世界各国食品卫生界的高度重视,20世纪90年代WHO将其列为食源性四大致病菌之一.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北京市智力落后学生青春期发育及家庭性教育情况

    目的 了解智力落后学生性发育及家长对其进行性教育的状况,为做好智力落后学生青春期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区6所培智学校567名学生进行性发育检查,同时对家长进行有关青春期性教育问卷调查.结果 智力落后学生的青春期发育较正常学生晚2~4岁,个体差异较大,21.3%的学生有手淫现象.家长对子女的青春期教育比较简单,仅限于性问题的基本护理等.94.6%的家长支持学校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结论 智力落后学生的青春期发育较特殊,应进行适时、适度、适当的个体化性教育,家长应提高对子女进行性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作者:孙军玲;季成叶;何忠虎;王伟;王莹;李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补充维生素B2对女大学生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充维生素B2对女大学生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预防和控制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某学院高护专业女大学生253名,按谷胱苷肽还原酶活性系数分为维生素B2正常组和缺乏组,测定抗氧化指标.缺乏组补充维生素B2 1.0mg/d,6周后再次测定.结果 缺乏组丙二醛(MDA)高于正常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明显低于正常组,干预后BGRAC明显上升,MDA明显降低(P<0.05);SOD,GSH-Px均明显上升(P值均<0.05).结论 女大学生维生素B2缺乏与脂质过氧化有关,补充维生素B2可增强其抗氧化功能.

    作者:杨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一起中学生腹泻疫情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2006年6月14-18日,宁波市江北区某中学发生52例以发热、头晕、腹痛、腹泻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疫情,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为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多因素引起的爆发疫情,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元国平;姜桂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北京市东城区中学生情绪和行为能力分析

    目的 了解中学生的情绪和行为能力现状,探索能够有效评价中学生心理社会能力的评估工具.方法 采用优势与劣势问卷和情商问卷,对北京市东城区8所中学1211名学生进行情绪和行为问题调查.结果 6.3%的学生行为劣势得分处在危险/问题范围.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中学生的情绪和行为能力得分不同,女生情感症状问题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品行问题和同伴问题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初中生品行问题和同伴问题得分显著高于高中生,高中生的情感和过度活跃问题得分显著高于初中生.无论性别还是年级,只有约50%的中学生情商总分处于正常范围内.中学生行为劣势与情商水平呈负相关,行为优势与情商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学生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有所不同,进行健康教育时要有所侧重.

    作者:王超;马迎华;潘勇平;高爱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我国南方地区中小学生生活质量状况研究

    目的 比较南方地区中小学生生活质量的区域性差异,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对南方地区进行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分别从南部沿海区、南中部区和西南区抽取江苏、广东、湖北和贵州4个省的农村和城市,7~18岁中小学生6 708名为研究对象.结果 南部沿海区、南中部区和西南区的中小学生生活质量状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城市学生生活质量状况除其他维度外,均为西南区>南部沿海区>南中部区;农村学生除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自我概念、生活便利性和运动能力外,均为南部沿海区>西南区>南中部区.结论 南方地区中小学生的生活质量水平不平衡,应根据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等特点分别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吴汉荣;曾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武汉市3340名中小学教师心理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中小学教师心理亚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小学教师心理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调查问卷,对武汉市某区所属62所中小学校的全部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中小学教师心理亚健康检出率为66.17%,<40岁青年女教师心理亚健康检出率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的男教师(χ2=15.181,P<0.01 ).影响该人群心理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睡眠时间不足、感到工作繁忙、没有知心朋友、对工作条件不满意、缺乏体育锻炼、对家庭生活不满意、感到事业无成就等.结论 中小学教师的心理亚健康状况检出率较高.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采取各种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刘晴;刘文华;向浩;刘长娜;王增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大学生人际依恋风格特点及其与焦虑情绪的关系

    目的 探索大学生人际依恋风格及其与焦虑情绪的关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人际依恋风格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对某大学学生854名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在逃避依恋风格上存在性别和专业差异,男生明显高于女生(P<0.01),理科生明显高于文科生(P<0.05).大学生的4种人际依恋风格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有显著相关(P值均<0.01).与低分组相比,逃避依恋和焦虑依恋高分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较低,而安全依恋和排除依恋高分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较高.结论 大学生的人际依恋风格与人格有关,而且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李彦章;魏世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石景山区民工子弟学校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民工子弟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为民工子弟学校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石景山区2所民工子弟学校三~六年级学生进行0.5a的健康干预,对干预前后2次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的效果评估.结果 干预后,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多数项目干预前、后差异显著.结论 在民工子弟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应广泛推广.

    作者:史平;石文惠;任福秀;马兰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大学男生首次性行为与关联性行为研究

    目的 了解大学生首次性行为与有关性行为关联情况,探索首次性行为对以后性行为的可能影响.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对浙江省2所大学所有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对其中1505名报告已经发生性行为并回答了所有有关性行为的男生问卷进行分析.结果 在1505名有性行为的大学男生中,194名(12.9%)首次性行为与非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而1311名(87.1%)与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首次性行为是与非固定性伴发生的,在此后的性经历中,更可能有2个和2个以上的性伴侣,更可能与非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更可能曾经被诊断为性病,更可能曾经在娱乐场所发生性关系.首次性行为时,有1005名男生(66.8%)没有使用安全套.首次性行为没有使用安全套的学生在过去的1a中,更可能从未或者很少使用安全套;更可能在后一次性生活中,没有使用安全套.结论 首次性行为的性伴侣为非固定性伴以及没有使用安全套与今后性病/艾滋病的危险因素有关联.

    作者:马瞧勤;丛黎明;潘晓红;许国章;余飞颖;张丹丹;邹艳;杨介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及UCP2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关系

    目的 研究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的Trp64Arg变异与UCP2基因Ala55Val变异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是否存在交互作用,为儿童单纯性肥胖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UCP2基因Ala55Val及β3-AR基因Trp64Arg的多态性,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各基因型的发生频率以及不同基因型之间BMI、血液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 β3-AR的变异频率在单纯性肥胖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UCP2基因的变异频率在2组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45).当只有单一的UCP2或β3-AR变异基因型时,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当UCP2 和β3-AR基因同时发生变异时,病例组的变异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组(OR=4.002,95%可信区间为1.636~9.884).结论 UCP2基因Ala55Val变异与β3-AR基因Trp64Arg变异同时发生时,会明显增加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发生的危险性.

    作者:李芹;徐济达;张云;莫宝庆;敖淑清;刘思浚;何云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浅析教与学的和谐在健康教育课中的优化作用

    学校健康教育指通过学校、家长和学校所属社区内所有成员的共同奋斗,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积极的健康经验和知识结构[1].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高等院校已相继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如何有效地对大学生实施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课的质量,是需要探讨的课题.

    作者:孟协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上海市杨浦区小学生伤害状况流行病学调查

    伤害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2].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其自身特点,是伤害的高发人群.笔者通过对上海市杨浦区部分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了解相关方面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小学生伤害预防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王颖丽;夏倩;黄惠敏;林沪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洛阳市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流行趋势

    目的 了解和掌握洛阳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流行趋势,为探讨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1989-2004年洛阳市城区7~18岁中小学生4次横断面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9-2004年学生营养不良率平均为23.07%,呈逐年下降趋势;而肥胖率平均为6.92%,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男生营养不良率低于女生,肥胖率高于女生.营养不良率总体趋势为初中、高中>小学,而肥胖率总体趋势为初中>小学>高中.结论 洛阳市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情况不容忽视,防治工作应在降低和控制营养不良的基础上,重点控制肥胖.

    作者:张玉兰;胡喜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北京市1138名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状况

    目的 了解北京市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海淀区2所大学的1 138名在校学生,从饮食和锻炼行为、故意和非故意伤害行为、网络成瘾和赌博等成瘾性行为、吸烟饮酒和吸毒等物质成瘾行为以及性行为5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4.4%的大学生没有足够的体育锻炼;14.8%的大学生考虑过自杀;94.3%的大学生使用互联网,34.4%的大学生上网时间超过自己的预想;16.7%的大学生有吸烟行为,2.6%的大学生曾经使用过毒品等成瘾性物质;11.4%的大学生有过性行为.结论 北京市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不容忽视,迫切需要开展各种健康促进活动.

    作者:翟蕾;孙冰洁;王晓智;张莉;申跃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不刷牙儿童行为矫正的案例分析

    行为矫正是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1-3],在许多领域被广泛使用,尤其在儿童的行为塑造和改变上,作用更为显著[4-6].本研究通过对1名12岁没有刷牙习惯的儿童实施行为矫正,来探讨对此类儿童的辅导方法及辅导的有效性,为相关研究和教育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帮助.

    作者:徐儿;刘宣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四川大学学生住院疾病构成情况

    学生因病住院是影响学习生活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学生住院疾病的构成情况,以便为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笔者对四川大学江安医院住院学生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晶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枣庄学院学生消化性溃疡107例临床分析

    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是高校学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近年来大学生消化性溃疡患病率逐年上升.为了解枣庄学院学生消化性溃疡的患病特点,笔者对2001年1月-2005年12月该校大学生经胃镜证实的10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隋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九江市2001-2005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随着人们对健康知识认知度的提高,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肥胖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全面了解九江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发展趋势,以便为指导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及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该市15所小学、12所中学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灵芳;黎哲程;王晖;廖吉;胡海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四川某县农村中小学校自备饮用水卫生状况

    合江县地处四川盆地,总人口约84万,为农业县.农村中小学校师生约6万人,在校期间师生生活饮用水的来源形式多样.为了解该县农村中小学校自备饮用水卫生质量,笔者于2005年8-12月进行了卫生学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亢跃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北京市不同营养状况中学生胰岛素抵抗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不同营养状况青少年胰岛素抵抗状况,为早期预防胰岛素抵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北京市东城区选择初中三年级学生935名,进行身体测量、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标的测定.结果 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中学生胰岛素抵抗指标FINS(空腹胰岛素),HOMA-IR(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IAI(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BMI(体质指数)的升高,FINS,HOMR-IA,IAI绝对值逐渐升高.结论 青少年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存在一定相关性.超重和肥胖青少年已经出现胰岛素抵抗的现象,应重视并积极防治.

    作者:王海俊;马军;阿布都艾尼·吾布力;尹遵栋;徐轶群;潘勇平;高爱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