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晶晶
目的 探讨长期饮用高氟水对儿童血清骨钙素和降钙素含量的影响,为儿童氟斑牙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依据水氟浓度选择高氟区和对照区,随机抽取8~12岁儿童88名进行健康体检,其中高氟区儿童62名,对照区26名.检查氟斑牙患病情况;采集空腹静脉血,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素(BGP)和降钙素(CT)水平.结果 高氟区儿童血清BGP含量为(6.77±3.87)ng/L,对照区为(3.78±1.80)ng/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氟区儿童血清CT含量为(492.00±526.70)ng/L,对照区为(948.57±747.23)ng/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氟区氟斑牙患者、非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清BGP水平和C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氟区氟斑牙患者与非患者BGP及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饮高氟水会影响儿童骨代谢.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高氟区居民饮用水的氟含量.
作者:马晓英;刘洋;朱静媛;李世宏;程学敏;崔留欣;巴月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海淀区2所大学的1 138名在校学生,从饮食和锻炼行为、故意和非故意伤害行为、网络成瘾和赌博等成瘾性行为、吸烟饮酒和吸毒等物质成瘾行为以及性行为5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4.4%的大学生没有足够的体育锻炼;14.8%的大学生考虑过自杀;94.3%的大学生使用互联网,34.4%的大学生上网时间超过自己的预想;16.7%的大学生有吸烟行为,2.6%的大学生曾经使用过毒品等成瘾性物质;11.4%的大学生有过性行为.结论 北京市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不容忽视,迫切需要开展各种健康促进活动.
作者:翟蕾;孙冰洁;王晓智;张莉;申跃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进食被污染的食物后,一般8~24h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的可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等,也可引起心内膜炎.近年来,由食物传播的Lm在人群和动物中已引起多次爆发流行,也引起世界各国食品卫生界的高度重视,20世纪90年代WHO将其列为食源性四大致病菌之一.
作者:姜明杰;李彩云;高洁;高群;卢国际;王翠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大学生人际依恋风格及其与焦虑情绪的关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人际依恋风格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对某大学学生854名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在逃避依恋风格上存在性别和专业差异,男生明显高于女生(P<0.01),理科生明显高于文科生(P<0.05).大学生的4种人际依恋风格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有显著相关(P值均<0.01).与低分组相比,逃避依恋和焦虑依恋高分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较低,而安全依恋和排除依恋高分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较高.结论 大学生的人际依恋风格与人格有关,而且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李彦章;魏世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06年3月,河北省职工医学院东校区发生了一起麻疹爆发流行,现将此次爆发经过报道如下.
作者:邬雪山;袁志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1995-2005年韶关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及防治情况,为进一步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和<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工作技术规范(试行)>,对韶关市6所监测点校部分在校中小学生进行监测.结果 1995,2000和2005年韶关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分别为7.9%,4.7%和7.3%,不同年度、不同性别、不同学习阶段学生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韶关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状况波动不小,需加强对重点人群的防治.
作者:杨继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学生因病住院是影响学习生活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学生住院疾病的构成情况,以便为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笔者对四川大学江安医院住院学生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晶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06年4月28日,杭州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接到投诉举报:某幼儿园有多名儿童不同程度出现脸部灼痛、眼角膜灼伤、不停流泪及怕见光等症状.杭州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立即对此次事件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小仙;倪大中;吕胜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中小学教师心理亚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小学教师心理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调查问卷,对武汉市某区所属62所中小学校的全部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中小学教师心理亚健康检出率为66.17%,<40岁青年女教师心理亚健康检出率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的男教师(χ2=15.181,P<0.01 ).影响该人群心理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睡眠时间不足、感到工作繁忙、没有知心朋友、对工作条件不满意、缺乏体育锻炼、对家庭生活不满意、感到事业无成就等.结论 中小学教师的心理亚健康状况检出率较高.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采取各种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刘晴;刘文华;向浩;刘长娜;王增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合江县地处四川盆地,总人口约84万,为农业县.农村中小学校师生约6万人,在校期间师生生活饮用水的来源形式多样.为了解该县农村中小学校自备饮用水卫生质量,笔者于2005年8-12月进行了卫生学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亢跃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医科大学学生亚健康现状及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为制订对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新乡医学院784名学生的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医学院学生亚健康人群比例较高(70.66%),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长期持续疲劳、记忆力减退、经常感冒、烦躁不安、失眠多梦等.造成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是心理负荷压力大、饮食起居不规律、人际关系差、缺乏运动等.结论 应重视医科大学生亚健康问题,及早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作者:傅兰英;凌文杰;郑聪;王培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中学生的情绪和行为能力现状,探索能够有效评价中学生心理社会能力的评估工具.方法 采用优势与劣势问卷和情商问卷,对北京市东城区8所中学1211名学生进行情绪和行为问题调查.结果 6.3%的学生行为劣势得分处在危险/问题范围.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中学生的情绪和行为能力得分不同,女生情感症状问题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品行问题和同伴问题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初中生品行问题和同伴问题得分显著高于高中生,高中生的情感和过度活跃问题得分显著高于初中生.无论性别还是年级,只有约50%的中学生情商总分处于正常范围内.中学生行为劣势与情商水平呈负相关,行为优势与情商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学生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有所不同,进行健康教育时要有所侧重.
作者:王超;马迎华;潘勇平;高爱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是高校学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近年来大学生消化性溃疡患病率逐年上升.为了解枣庄学院学生消化性溃疡的患病特点,笔者对2001年1月-2005年12月该校大学生经胃镜证实的10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隋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成就动机是个体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力求达到成功的内在动力,其主要内涵是行为的目的性、主动性和坚持性.父母教养方式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以亲子关系为中心的、父母在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待孩子固定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倾向[1].
作者:龚艺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的Trp64Arg变异与UCP2基因Ala55Val变异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是否存在交互作用,为儿童单纯性肥胖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UCP2基因Ala55Val及β3-AR基因Trp64Arg的多态性,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各基因型的发生频率以及不同基因型之间BMI、血液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 β3-AR的变异频率在单纯性肥胖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UCP2基因的变异频率在2组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45).当只有单一的UCP2或β3-AR变异基因型时,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当UCP2 和β3-AR基因同时发生变异时,病例组的变异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组(OR=4.002,95%可信区间为1.636~9.884).结论 UCP2基因Ala55Val变异与β3-AR基因Trp64Arg变异同时发生时,会明显增加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发生的危险性.
作者:李芹;徐济达;张云;莫宝庆;敖淑清;刘思浚;何云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强、可操作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以促进和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遍开展.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研究对象,采用日常观察记录和心理测量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小学生心理控制行为过分内控和过分外控的占6.8%,过分自尊和缺乏自尊的占6.6%,有孤独倾向的占7.9%.心理活动在心理控制源、需要层次、自我意识的发展、社会认知发展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结论 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发展教育是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心理发展教育应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刘素群;张选民;刘宏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行为矫正是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1-3],在许多领域被广泛使用,尤其在儿童的行为塑造和改变上,作用更为显著[4-6].本研究通过对1名12岁没有刷牙习惯的儿童实施行为矫正,来探讨对此类儿童的辅导方法及辅导的有效性,为相关研究和教育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帮助.
作者:徐儿;刘宣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05年9月14日,某学院发生1例军训中突发心搏骤停的病例,经救治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佐兴;王润娟;刘隆铃;唐艳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实际需求,为教育部门修订相关政策,完善我国学校健康教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全国26个省(市),采用阶段整群抽样共调查中小学校153所,接受调查学生8008名,家长8008名,教师771名.结果 学生、家长、教师对学校提供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求顺位有所不同,并对学校健康教育的开展方式存在一定的选择倾向.结论 学校健康教育内容框架的形成必须与学生的整体健康需求以及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学生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应进一步探讨学校健康教育适宜的课程载体,以便为学生提供系统、可操作、实用的健康知识、技能和实践.
作者:余小鸣;张芯;石晓燕;周绍英;杨土保;王书梅;朱广荣;柴海鹰;张兵;王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学校、托幼机构是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场所,但同时又是一个薄弱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适龄儿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接受预防接种.托幼机构和学校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未按规定接种的儿童应当及时补种.
作者:胡丽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