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加详;虎翼;张悦;吴世彩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左房及左心耳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房颤组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70例,对照组同期选择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70例,两组都进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与计算。结果房颤组的LA容积明显高于对照组,而LAA-EF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SEC发生率为0%,房颤组的SEC发生率20.0%(14/70),房颤组的SEC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6.552,P<0.05)。 Pearson分析显示LAA-EF与LA容积呈现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心房颤动的诊断有利于判断左房体积及左心耳血栓情况,从而指导疾病诊断、治疗与判断预后。
作者:于慧娟;姚辉梅;袁国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胎肩新式分娩机转处理肩难产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42例肩难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0例采用McRoberts 处理方法,治疗组22例采用胎肩新式分娩机转处理,对比分析两组处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新生儿窒息1例、臂丛神经损伤1例,而对照组则分别为9例和6例,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锁骨骨折1例、软产道损伤0例、产后出血0例,对照组则分别为4例、3例和2例,治疗组少于对照组,但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肩新式分娩机转处理肩难产和传统处理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显著减低并发症的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燕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研究新式微创经骶骨前入路腰骶椎内固定系统在材料力学方面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对新式微创腰骶椎中轴固定螺钉进行有限元建模,并以材料(不锈钢)和负荷状态(生理负荷或极限负荷)为边界条件,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其在不同边界条件组合下的载荷强度和分布状况。结果在人体腰骶椎生理和极限两种负荷状态下,中轴固定螺钉所承受的大压强值为489MPa,此数据小于冷轧加工和冷锻条件下不锈钢的屈服强度(792MPa和1213MPa),说明以这两种加工条件所制造的不锈钢为制造材料,新式微创内固定系统均可达到强度要求,而且机械性能特点基本相同。结论新式微创经骶骨前入路腰骶椎内固定系统在材料力学方面达到了设计要求,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吕宏琳;刘洪涛;杨显刚;郑文杰;周跃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观察组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照组进行心电图常规检查,比较两组的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及异常情况。结果观察组检出室性心律失常29例(41.43%),室上性心律失常18例(25.71%),心肌缺血15例(21.43%),对照组检出室性心律失常17例(24.29%),室上性心律失常8例(11.43%),心肌缺血9例(12.86%),观察组的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出患者的房室传导阻滞26例(37.14%),ST-T段改变15例(21.43%),对照组检出房室传导阻滞13例(18.57%),ST-T段改变8例(11.43%),观察组检出房室传导阻滞、ST-T段异常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于患者是否伴有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预测更加准确,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峪毅;罗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及比较不同术式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疼痛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0月于本院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常规开腹手术组)35例和B组(腹腔镜微创手术组)35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前1d及术后1d、3d、5d的疼痛程度评分及血清疼痛应激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B组术后1d、3d、5d的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A组,而血清血清疼痛应激指标水平也显著低于A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微创手术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疼痛应激指标的不良影响小于常规开腹手术,故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易旺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在本院诊治感染患者102例作对照组,合理抗菌药物联动管理干预后感染患者104例作研究组。结果显示研究组总疗效比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联动管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抗菌药物的用药强度和使用率,进而降低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作者:赵建丽;刘宗春;孙爱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和观察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2年7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11例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编号及三线平均划分法随机选取对象随机分成A组、B组及联合组,A组患者单独给予阿司匹林治疗,B组单独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胶囊治疗,联合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胶囊治疗,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和对比临床治疗效果、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A组、B组及联合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7.6%、73.0%和94.6%,平均心绞痛次数分别为(3.4±0.8)次/周、(3.1±0.6)次/周和(1.1±0.4)次/周;对比显示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显著性高于A组、B组,平均心绞痛次数均显著性低于A组、B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两项指标对比差异均不明显(P>0.05);三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应用阿司匹林联合复方丹参睇完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显著,药物副作用轻,安全性高,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这对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生活质量提升及预后改善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滕显娥;安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胆囊癌的CT影象表现,旨在提高胆囊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2例经手术以及病理证实胆管癌患者的CT影像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囊癌患者CT检查均有明显改变,主要有胆囊壁增厚型、腔内结节型、肿块型、合并肝脏和其他脏器受侵、以及淋巴结转移、胆管扩张、胆囊结石等间接征象。结论 CT诊断技术在胆囊癌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细心分析胆囊及其周围的结构、器官的改变,有助提高胆囊癌的 CT 诊断水平。
作者:孙振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柴芍承气汤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48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24例与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柴芍承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恢复至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的IL-6、IL-15、MIF检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3~7 d的IL-6、IL-8、MIF检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柴芍承气汤应用于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治疗中,其通过对机体白细胞介素的调节作用,有效改善了患者免疫功能,缩短了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缓解时间,对提高临床疗效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国顺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对3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观察与护理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6月-2013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临床治疗和护理,分析患者的治疗情况和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止血效果较好,救治成功率为96.67%,死亡率为3.33%。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发病急,并且并发症比较多,应给予细致、系统的护理,提高其治疗的有效性,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薛涛;李丽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本研究所谓构建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危机管理模式,就是把在大型综合性医院医疗活动中所产生的争端和纠纷当成一种危机事件来应对,并进行相应的处置,在研究和探索中形成一整套相对科学和合理的模式。这其中包括制定危机事件管理体系的目标和原则、成立危机事件管理小组、制定各类医疗事件的标准化操作程序、监管制度、开展危机事件的阶段自查、实战演练、应对方法培训、积极制定危机事件中各个环节的应对方式和整改措施。危机事件管理对于大型综合性医院管理部门的人员来说是一个相对前沿的管理学研究领域,可有效地指导医院管理者减低医疗危机事件风险率,解决现今日益激化的医患争端,减少医患矛盾具有里程碑性的指导意义。
作者:金飞;方茜;赵盈葶 刊期: 2014年第18期
褪黑激素(Melatonin, MT, N-acetyl-5-methoxytryptamine)作为一种高效的抗氧化剂及自由基清除剂,目前已广泛应用在新生儿领域中,包括用于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缺血性脑病及败血症,与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关系密切。本文将对MT在新生儿时期的分泌特点、对新生儿的保护作用以及影响新生儿MT水平的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裴金娟;麦智广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将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以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两组消化性溃疡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78.00%,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8.00%,两组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具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较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佳,在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方面明显优于阿莫西林,治疗中不良反应出现率更低,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以姗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上采用中医疗法治疗胫腓骨骨干双骨折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8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诊断为胫腓骨骨干双骨折的患者5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25例患者行中医正骨手法配合及骨牵引复位固定治疗,对照组的25例患者则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或者透视下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分析。结果术后一年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中痊愈2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中痊愈15例,有效5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实验组疗效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诊疗方法治疗胫腓骨骨干双骨折,疗效显著,患者预后得到极大程度改善,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红保 刊期: 2014年第18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盛行,现代医疗行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战略管理能力也随之成为了医院长远发展的关键能力之一。而对于医院管理说,不仅要具备精细化的科学管理,而宏远的战略管理和战略思想更是决定了其长远发展的走向。本文通过论述战略管理在医院的重要性,同时介绍财务战略在医院管理中的推行,从而使得医院管理者清晰领会到战略管理在医院经营和长远发展的地位,为战略管理今后在医院的不断积极的推行起到良性作用。
作者:罗加详;虎翼;张悦;吴世彩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及其抑制因子1(TIMP-1)和TIMP-2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IN患者78例,分为CINⅠ、CINⅡ和CINⅢ三组。采用RT-PCR检测组织中MMP-2、MMP-9、TIMP-1和TIMP-2 mRNA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同时,选取正常宫颈组织标本3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相关因子表达差异。结果 CINⅢ组患者MMP-2、MMP-9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分别显著高于CINⅡ组、CINⅠ组和对照组,TIMP-2、TIMP-1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分别显著低于CINⅡ组、CINⅠ组和对照组(P<0.05)。 CINⅡ组患者MMP-2、MMP-9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分别显著高于CINⅠ组和对照组,CINⅡ组患者TIMP-2、TIMP-1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INⅠ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MMP-2、MMP-9及TIMP-1、TIMP-2表达变化可能在CIN的发生、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游泳;杜莹莹;曹媛;李真珍;张胜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进入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消化内科患者128例,将这12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64例,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64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对观察组64例患者采取风险管理的方法,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64例患者采用风险管理的方法,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64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5.9%。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8.5%,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7.5%。观察组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与总满意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护理的总满意率和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通过采用风险管理的方法,能够提高临床护理的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效霞;伊冬梅;颜淑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诊治方法以及治疗的效果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48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所选取的患者均进行切开复位、外固定支架、钢板固定技术以及克式针治疗,然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之后,患者骨折的症状都有明显的改善,48例患者的Sarmiento评分结果优良率高达87.5%,复位的评分结果优良率高达83.3%。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外固定支架、钢板固定技术以及克式针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患者在手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的首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沈兵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早期诊断小肝癌临床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1年5月-2013年5月间,来我院通过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为小肝癌的患者为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小肝癌的超声表现。结果低回声患者病灶在0.5~1.0 cm为28例,1.1~2.0 cm为10例,2.1~3.0cm 为9例;强回声患者病灶在0.5~1.0 cm为3例,1.1~2.0 cm为2例,2.1~3.0 cm为1例;等回声患者病灶在0.5~1.0 cm为8例,1.1~2.0 cm为2例,2.1~3.0cm为5例。彩超病灶在0.5~1.0 cm为5例,检出率71.4%,1.1~2.0 cm为24例,检出率92.3%,2.1~3.0cm为34例,检出率97.1。灰阶超声病灶在0.5~1.0 cm为4例,检出率57.1%,1.1~2.0 cm为21例,检出率80.7%,2.1~3.0cm为31例,检出率88.6%。结论超声在早期诊断小肝癌是比较理想的定性诊断手段,对于小肝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葛一晴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给予萎缩性胃炎患者养阴活胃合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诊治的萎缩性胃炎患者11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其中研究组给予养阴活胃合剂,对照组给予西医的常规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61.8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胃脘胀满、胃脘嘈杂、泛酸烧心、嗳气和纳呆食少等症状,均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活胃合剂应用于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胃脘痛、口干、嗳气等临床症状,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马荣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