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庆华;孙建平
目的了解江苏省初中生营养知识与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营养干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儿少/学校卫生中心编制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中有关营养知识与态度的内容,调查江苏省初中生7 527人.结果体质量指数知晓率仅为22.4%;大部分初中生有较好的营养态度,但营养知识和态度与地区、年级、性别、父母的教育程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江苏省初中生营养知识贫乏,且存在不良饮食行为,应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干预工作.
作者:张华;史祖民;刘锦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认知疗法(cognitive therapy)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霍姆于20世纪初创立的,至20世纪60~7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成为西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殷鸿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合理营养尤其是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以及适当锻炼,能够促进其生长发育、预防疾病和提高学习效率,而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掌握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改进措施,保护学生身体健康.为此,笔者于2000~2004年对延庆县20 633名7~18岁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
作者:张荣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4年儿童麻疹强化免疫接种情况,为评价免疫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统一表格在免疫活动结束后逐级汇总上报,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抽查快速评估法评价接种效果.结果麻疹强化免疫总的报告接种率为98.87%,自治区快速评估总接种率为98.60%;接种在校小学生2 400659人,报告接种率为99.10%,自治区快速评估接种率为100%;免疫13岁以下辍学儿童22 493人,接种率为96.41%,自治区快速评估接种率为96.33%.结论强化免疫达到了预期总目标.
作者:热孜万;刘全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结核菌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感染状况及PPD试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河北省8所高校,对其在2001~2004年新入学大学生的PPD试验记录及监测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接种人口数量明显增多;经χ2检验,2001~2004年PPD试验的阳性率、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阳性率随时间呈明显下降趋势、强阳性率随时间呈缓慢上升趋势.结论高校应进一步加强PPD试验的监测力度,提高PPD的监测质量.
作者:葛景荣;袁从英;马立新;张建彩;马维树;郭付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幼儿园的膳食营养结构直接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为保障幼儿生长发育,使他们得到合理的营养,笔者于春、秋季2次对唐山市某私立幼儿园的膳食结构进行了调查.调查时间分别为2004年3月17~21日,2004年9月15~19日.
作者:宗勇南;米涵;付学红;王治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掌握河南省儿童青少年口腔疾病患病现状,为制订口腔保健规划与目标,合理配置口腔卫生保健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不等比、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4个地市12,15,18岁年龄组儿童青少年6 959人(城乡、男女各半)进行口腔检查.结果河南省3个年龄组儿童青少年龋齿的患病率为28.2%,以窝沟龋和浅龋为主,恒牙龋均(DMFT)为0.54,龋患牙充填率为10.11%,需治龋牙86.71%为单面洞.结论河南省儿童青少年龋病患病率和充填率均较低,应加强龋病的早期检查和治疗,控制儿童青少年的龋患率.
作者:杨汴生;何健;钟娅;张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唐山市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现状,以便为加强学生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唐山市市区和农村8~15岁中小学生466名,利用微量荧光法测定血清中维生素A含量.结果城市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为(1.39±0.46)μmol/L,农村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为(1.14±0.3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市区和农村不同性别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农村儿童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所占比例较高,为9.66%.结论唐山市农村儿童亚临床状态维生素A缺乏比例较高,消除维生素A缺乏需从加强儿童营养入手.
作者:刘华;徐国卉;白玉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索城市中小学生开展近视防制的评价指标,为制定近视预防和控制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特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对32位专家进行问卷咨询.结果3轮回表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72.经过分析,共筛选出4项指标.结论在进行中小学生近视防制项目的规划、监督及评估时,可以将拟定的指标(视力不良发病率、视力筛查覆盖率、健康教育覆盖率和体育锻炼时间达标率)作为参考.
作者:亓德云;汪玲;钱序;谭晖;安爱华;王震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丹东市小学生肥胖现状,为制定有效的预防与控制肥胖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丹东市35所小学的30 378名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按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儿童的营养状况.结果丹东市小学生超重检出率为8.0%,肥胖检出率为9.8%.各年级儿童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增长,肥胖检出率逐渐增高(r=0.984,P<0.01);男童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童(P<0.01);重点小学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小学(P值均<0.01).结论丹东市小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均较高,加强儿童肥胖症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作者:满永贤;郑琳琳;郭俊岩;孙云芳;唐风娟;赵洪磊;张子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淮南地区学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cagA和vacA基因分布特征,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74例有消化道症状,年龄在7~24岁的在校学生进行胃镜检查,并在胃窦部取活检粘膜作H.pylori的分离培养,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测定分离培养出的H.pylori菌株的cagA和vacA基因并进行分型.结果74例学生中,分离培养出H.pylori菌株24例,基因测定结果显示,24株H.pylori临床分离株中,94.7%(23/24)含vacA基因,70.8%(17/24)含cagA基因;其中慢性胃炎vacA和cagA基因检出率分别为94.7%(18/19),70.6%(12/17);2例胃溃疡及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均全部为vacA和cagA阳性;进一步分型发现89.5%(17/19)的慢性胃炎为vacA+和cagA+,而5例溃疡患者均为vacA+和cagA+.结论淮南地区学生H.pylori感染多为vacA+和cagA+菌株,应充分重视H.pylori毒力因子的监测.
作者:汪雪峰;崔玉宝;王克霞;陈琳;吴静;胡友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大学生的绝对人数也在不断上升.目前,高校贫困生的比例约占30%,而在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为此,教育部和各高校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为贫困生完成学业提供了经济保障.
作者:周炎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应付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相关关系,确定与大学生应付方式相关较密切的父母教养方式应激源.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91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AS统计软件包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仅第1、第2对典型变量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517 7和0.348 3,累积贡献率分别达到0.537 1和0.739 6.第1对典型变量中,解决问题、求助及合理化等积极的应付方式与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的标准化典型系数较大;第2对典型变量中,退避的应付方式和母亲的惩罚、严厉的标准化典型系数较大.结论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解决问题、求助及合理化等积极的应付方式呈正相关,母亲的惩罚、严厉与退避的消极应付方式呈正相关.
作者:陈炳为;卫平民;宋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无锡市3~12岁儿童睡眠时间及睡眠障碍发生情况,以便为儿童睡眠障碍防治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无锡市3个行政区3~12岁健康儿童2 354名,由专人负责对其家长进行儿童睡眠状况问卷调查.结果3~12岁各年龄组儿童的平均每日睡眠时间分别为11.6,11.3,10.9,10.5,9.8,9.6,9.4,9.2,9.1,8.9 h.睡眠障碍症总发生率为25.5%,其中睡眠频繁打鼾发生率为7.8%,喉头哽咽为0.63%,张口呼吸为6.06%,睡眠呼吸暂停为6.43%,磨牙7.7%,梦呓4.2%,梦游6.6%,遗尿1.4%,睡眠中肢体抽动3.2%,睡眠不安6.2%.结论无锡市儿童睡眠时间明显减少,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儿童睡眠障碍问题应引起重视.
作者:陈灏健;诸澎伟;谢娟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医学院大学生的生活事件与孤独之间的关系,探求孤独情绪对于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孤独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浙江省某医学院的210名大学生进行集体问卷调查.结果性别、年级以及专业对大学生孤独情绪无显著影响;大学生的孤独情绪状况与生活事件以及应对方式有不同程度的相关;不同的生活事件导致学生不同的孤独情绪水平,不同孤独情绪水平的学生倾向于不同的应对方式.结论医学院大学生的孤独有其成因和特点,必须针对这些成因和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李松英;温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2004年3月26日至4月12日,庆阳市陇东学院因生活饮用水污染发生学生群体性感染腹泻.甘肃省卫生厅和庆阳市卫生局组织省、市卫生监督所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组成调查组,对该事件进行调查处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大连市三~五年级小学生铅中毒知识的知晓状况以及健康相关行为,评价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大连市2个区15所学校的三~五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全校师生开展预防儿童铅中毒的健康教育干预,以相同的方法和相同的问卷评价干预效果.结果三~五年级小学生关于儿童铅中毒相关知识及健康相关行为,干预后平均得分均明显提高(P<0.01).不同年级学生知识得分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五年级高于四年级,四年级高于三年级(F=25.876,P<0.01);干预后四、五年级高于三年级(F=7.687,P<0.05).不同年级学生干预前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38,P>0.05),干预后三、四年级学生行为得分明显高于五年级学生(F=3.948,P<0.05).女生行为得分在干预前后均明显高于男生.结论对小学生进行预防儿童铅中毒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小学生对铅中毒的认识及预防能力.
作者:王丽;郭芳盛;夏春翔;刘春燕;姜岩;许岩玲;潘松;王红;孙守通;朱聪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的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进行临床实习指导与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需求调查问卷(UNI)和医学生学习生活状况调查表,对562名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需求程度高的是择业需求(3.62±0.86)分;自我认识需求因子得分高,为(3.90±1.03)分.女生的学习需求和择业需求显著高于男生(P<0.05).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的需求与学习的主要目的、面对压力的态度、人际交往状况、英语水平和对就业的考虑程度有关.结论根据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的需求特点开展择业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我意识辅导很有必要.
作者:宋静;李春方;余毅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为了解大学新生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以便制定科学的医疗保健措施,改进体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山东理工大学对2003和2004年入学新生进行了健康检查,结果如下.
作者:张凤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广州市城区儿童铅中毒的流行情况,为以后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广州市老城区东山区抽取5所幼儿园2~6岁幼儿395名,在东山区2所医院取婴儿脐带血57份,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进行微量血铅测定.结果449名儿童血铅值均数为(73.46±56.58)μg/L,血铅值≥100g/L的占总检测人数的19.38%,血铅值≥200μg/L的占4%.0岁组和2岁组血铅水平较高,以后随年龄下降.结论东山区儿童血铅水平依然较高,需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铅中毒对儿童的危害.
作者:戴丽萍;王进援;高永堂;谢承恩;曾维斌;袁伙有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