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吴南屏;吴灵娇;冯磊
目的 了解贵阳市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500名贵阳市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儿童生长发育的KAP问卷调查.儿童生长发育采用Z评分法评价,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儿童生长迟缓率为11.3%,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郊区大于城市;超重和肥胖率为10.2%.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儿童居住地区、家长营养知识水平、家长文化程度是儿童生长迟缓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郊区儿童生长迟缓率高于城市儿童,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尚需要提高.
作者:辛小青;聂四平;詹键;王荣;甘春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为了解高校新生军训期间发病特点、规律及主要病因,以便为开展相应的医疗保健服务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枣庄学院2005年军训期间新生就诊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隋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近年来,青年脑梗死患者有逐渐增加趋势,但青年脑梗死患者病因中有10%~37%原因不明[1-3].鉴于此,笔者对青年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流变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以期对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液指标异常方面的病因做出评价.
作者:冯兰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幼年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则80%以上幼儿将发展成无症状慢性HBV携带者[1],而预防接种是有效的免疫策略.1992年起,洛阳市开始将婴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纳入计划免疫.据报道,不论是血源性疫苗还是重组基因疫苗,完成3针接种后均有5%~10%接种者不能产生足够的HBsAb[2].为了解洛阳市儿童HBsAg携带及HBsAb产生情况,笔者于2004年9~11月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王萍;张英剑;王煜娟;李变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为了解江汉大学学生近20 a来体质变化情况,以便为提高大学生体质水平提供资料,笔者对江汉大学1984年和2004年在校本科大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资料中的可比性指标进行了分析.
作者:万琼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当今大学生处在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种种矛盾冲突相互交织,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因心理问题难以适应大学生活,因严重的心理障碍休学呈逐年上升趋势[1-3].
作者:曹召伦;陶芳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2003年5月18日~6月18日,河北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发生一起麻疹爆发流行.邢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疫情迅速得到控制,51名发病学生均痊愈.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新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痤疮又称青春痘,是中学生乃至大学生常患的一种皮肤病.临床表现有:(1)多发于青春期;(2)好发于颜面、上胸、背部、皮脂分化较多处,对称分布;(3)皮疹为多种损害,有粉刺(黑头、白头)、毛囊性丘疹、脓疮、结节、囊肿或脓肿,可形成疤痕,呈慢性经过.
作者:赵秀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安徽省0~14岁儿童伤害发生原因及其分布特征,为伤害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期间首次就诊于安徽省10个市(县)33家监测点医院的0~14儿童伤害病人为研究对象,由接诊医护人员询问调查对象,填写统一的调查表.结果 共调查0~14岁儿童伤害病例6 103人,男女性别比值为2.21.伤害原因以跌落(41.86%)、刺伤(18.78%)、交通事故(16.24%)和钝器击打(11.65%)为主.男性跌落、钝器击打和溺水等伤害构成高于女性,女性交通事故、烧烫伤和中毒的构成则大于男性;城市除刺伤和中毒外,其他伤害原因构成均高于农村;交通事故(96.9%)多发生在公路/街道,跌落(50.7%和31.5%)和钝器击打(42.5%和34.5%)多发生于家里和学校.溺水、窒息/上吊和中毒等引起伤害程度较重.影响伤害程度的因素为伤害原因、性质和伤害发生时的地点.结论 儿童伤害以发生跌落和交通事故为主.开展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已迫在眉捷.
作者:贾尚春;谢建嵘;谢文琴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为了解兰州市初中学生性观念、性生理、性心理及性道德现状,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康的性观念,纠正他们性意识中的偏差,引导他们的性意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1],笔者对兰州市初中学生性健康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宗仁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性观念、性态度及其相关行为,为高校进行适宜的性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河北省部分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2.37%的大学生报告有过婚前性行为,63.71%的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赞同或无所谓态度.在有婚前性行为的学生中,仅有49.74%以发展爱情为目的,20.51%坚持使用安全套.不同类型大学生的性观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学生的性道德观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存在着严重的自由思想和行为倾向,应针对不同对象有计划地进行性知识、性道德健康教育.
作者:孙建萍;王连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为了解德清县中小学生贫血现状及其患病规律,以便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笔者于1997,2001和2004年3次对德清县辖区内6所监测学校的7,9,12,14,17岁5个年龄段中小学生进行了贫血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董晓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大学生5项感染指标检测结果,为确保医疗用血安全提供基础性资料.方法 检测无偿献血大学生和普通献血者5项感染指标[谷丙转氨酶(ALT)、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梅毒密螺旋体(TP)],并对5项感染指标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大学生献血组与普通献血组相比,5项感染指标总阳性率较低,ALT,抗-HCV和TP 3项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校大学生经血传播疾病感染率较低,是获取安全血液的主要保障,是无偿献血的主力军.
作者:张军;余加宏;管政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青春期性教育已成必然趋势.面对举步维艰的性教育,心理工作者正在试图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青少年现状的性教育途径,以尽快获取经验并用于指导青春期性教育实践.
作者:魏彦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据2005年UNAIDS统计,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已达4 030万人,2005年新感染的人数为490万,因艾滋病而死亡的人数达310万.
作者:杨柳清;熊万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中小学校的安全状况和存在的伤害隐患,为加强校园安全和做好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深圳市106所中小学校进行校园安全状况调查,以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3.8%的学校位于交通干道边;15.7%的学校在学生上下学时无专人维护周围交通秩序;30.1%的学校经常有车辆进出校园;6.9%的学校教学楼没有紧急疏散楼梯;3.8%的学校教室内外无灭火器;6.6%的学校操场地面质地为水泥地;学校周边200m范围内有营业性网吧、游戏室的占26.8%;有1间以上饮食门店的占76.0%,54.6%的校医认为这些饮食门店卫生条件不好或很差.结论 深圳市中小学校突出的安全隐患是道路交通安全、建筑设施和学校周边情况三方面.学校应定期排查隐患和进行脆弱性评估,切实保障中小学生的安全.
作者:周丽;袁碧涛;张玲;余淑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性科学研究的发展,大学生的性健康问题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由于性生理成熟的提前和性观念的不断变化,青少年已成为性病/艾滋病的易感人群.开展性健康教育是大学生自身的需要,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素质教育和人格培养的需要.各级政府、科研机构及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区互动的、立体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家庭、社区、学校的共同作用,开展正规的、系统的、科学的性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性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洁身自爱,自重自律,避免婚前性行为,从而促进性行为的健康发展,并成为抵御性病艾滋病的生力军.
作者:吴扬;尹铁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小学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小学生营养不良、贫血可导致免疫功能、体力及智力的低下[1].为了解丹东地区小学生营养与贫血患病情况,以便为今后的防治工作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笔者于2004年对丹东市23 520名小学生营养与贫血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郭俊岩;满永贤;郑琳琳;孙云芳;唐风娟;李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疾病[1-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为一种DNA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经空气传播[3].2003年12月4日广东省东莞市某私立托幼机构发生水痘爆发流行,现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古展东;邓冰锋;廖安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药品知识掌握现状,为指导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某学院不同专业一~三年级62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多数学生对不良反应认识不足,对常见药物知识的正确回答率为59.36%,不良用药行为率为26.07%.男、女生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生及不同年级学生不良用药行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在大学生健康教育中加强药品知识教育,以改变大学生的不良用药习惯和不良就医行为.
作者:偰志平;王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