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尚春;谢建嵘;谢文琴
生长长期变化主要指儿童生长发育水平和生长速度的变化,成人身高的变化,青春期提前到来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国内外在分析这一生物现象时,多以身高作为代表.
作者:刘宝林;杨宝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和音乐教育的不断加强,音乐专业招生的数量日益扩大[1].为使广大音乐专业学生不仅能在岗位上用好嗓、护好嗓,笔者对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并提出预防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卫生学校(以下简称卫校)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职业的特殊性不仅要求他们心理健康,而且要求他们具有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作者:刘治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卫校学生伤害的发生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伤害调查表对皖南地区卫生学校学生1 581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伤害年发生率为61.23%,前5位伤害依次为跌伤(23.97%)、碰伤(23.59%)、刀或锐器伤(21.51%)、动物咬伤(16.00%)、烧烫伤(15.12%);伤害发生率与父母文化程度及是否独生子女密切相关.结论 卫校学生的伤害发生率高,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伤害的发生.
作者:汪国海;王珥梅;臧桐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哈萨克族中学生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在哈萨克族中学生中开展控烟干预活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无记名问卷进行现况调查,描述哈萨克族中学生的吸烟状况,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因素与吸烟之间的关系.结果 哈萨克族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9.45%,吸烟率为3.4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哈萨克族中学生吸烟的因素有性别、年龄、是否饮酒和父亲是否吸烟.结论 哈萨克族中学生吸烟状况不容忽视.应针对中学生与吸烟相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在中学生中及早开展控烟干预措施是控制人群吸烟率的重要途径.
作者:阿达力别克;巴合提古丽;瞿世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艾滋病(AIDS)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现已成为全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1].
作者:蒋海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我国的高血压发病率日益增高,因并发症致死、致残不断增加.防治高血压的关键不但在于积极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更重要的在于加强高血压普查的力度,使患者知道自己患病,了解坚持长期规范治疗以维持正常血压水平的重要性,从而延缓靶器官损害.为了解高血压的防治水平,笔者对河北某高校教职工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进行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玉群;齐鸣;索云锡;胡月平;马淑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青少年自杀意念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17所深圳市大、中学校学生4 000名,进行《广东青少年自杀意念》的调查.采用EPI 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以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深圳市大、中学生近1 a自杀意念发生率为20.1%,初中/高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高于大学生(χ2=21.5,P=0.000).影响自杀意念的因素包括性别、父亲文化程度、在过去1 a中孤独感、在过去1 a中因学习/成绩的压力感、在过去1 a中失眠的次数、在过去1 a中连续2周感到伤心或绝望、有网络成瘾、在过去1个月中平均每天的吸烟量、在过去1个月中平均每天的饮酒量.结论 深圳市大、中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初中/高中生更高,常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消除危险因素和加强健康教育可大限度地预防自杀的发生.
作者:袁碧涛;杨建明;周丽;黄广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大学生5项感染指标检测结果,为确保医疗用血安全提供基础性资料.方法 检测无偿献血大学生和普通献血者5项感染指标[谷丙转氨酶(ALT)、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梅毒密螺旋体(TP)],并对5项感染指标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大学生献血组与普通献血组相比,5项感染指标总阳性率较低,ALT,抗-HCV和TP 3项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校大学生经血传播疾病感染率较低,是获取安全血液的主要保障,是无偿献血的主力军.
作者:张军;余加宏;管政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学校食品安全关系到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关系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如何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工作,有效预防食源性疾患的发生,是各级卫生监督机构重要任务之一.金华市卫生监督所于2005年3月组织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食品卫生进行了检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沭仁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职高专在校学生1 154万人,占到高等教育总数的61%.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口身体素质,推进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科学、规范地开展,笔者提出制定高职学生健康促进的体育策略.
作者:冯海成;崔海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痤疮又称青春痘,是中学生乃至大学生常患的一种皮肤病.临床表现有:(1)多发于青春期;(2)好发于颜面、上胸、背部、皮脂分化较多处,对称分布;(3)皮疹为多种损害,有粉刺(黑头、白头)、毛囊性丘疹、脓疮、结节、囊肿或脓肿,可形成疤痕,呈慢性经过.
作者:赵秀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儿童慢性疲劳综合征(children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CFS)是儿童不能维持日常生活和到校学习的主要原因.
作者:武丽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幼年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则80%以上幼儿将发展成无症状慢性HBV携带者[1],而预防接种是有效的免疫策略.1992年起,洛阳市开始将婴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纳入计划免疫.据报道,不论是血源性疫苗还是重组基因疫苗,完成3针接种后均有5%~10%接种者不能产生足够的HBsAb[2].为了解洛阳市儿童HBsAg携带及HBsAb产生情况,笔者于2004年9~11月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王萍;张英剑;王煜娟;李变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永州市中学生神经衰弱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永州市10所高中高三学生进行了调查,以CCMD-3的神经衰弱标准作后医学诊断.对所得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 学生神经衰弱总患病率为2.89%,抑郁质组为6.93%,多血质组为3.50%,粘液质组为2.79%,胆汁质组为2.54%.其中抑郁质组学生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其他组之间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重点中学学生高于普通中学学生(P=0.005),也高于职业高中学生(P=0.000),而普通中学与职业高中学生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衰弱患病率高低可能与气质类型和用脑过度有关.应采取有效措施对中学生神经衰弱进行防治.
作者:罗小玲;邬力祥;刘发益;唐胜利;李素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小学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小学生营养不良、贫血可导致免疫功能、体力及智力的低下[1].为了解丹东地区小学生营养与贫血患病情况,以便为今后的防治工作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笔者于2004年对丹东市23 520名小学生营养与贫血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郭俊岩;满永贤;郑琳琳;孙云芳;唐风娟;李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合肥工业大学教职工高血压的患病情况,为制定高血压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合肥工业大学1 662名教职工的健康体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校教职工2004年高血压患病率为27.80%,高于第4次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70岁以上为发病高峰;男性教职工患病率高于女性.结论 该校教职工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应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制定相应防治对策.
作者:刘平;张丽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青春期性教育已成必然趋势.面对举步维艰的性教育,心理工作者正在试图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青少年现状的性教育途径,以尽快获取经验并用于指导青春期性教育实践.
作者:魏彦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近年来,儿童肥胖的流行病学报道越来越多,其全球流行趋势已引起高度关注[1].但是,相关报道中存在诸多技术问题,如筛查标准不统一、界值点五花八门、样本缺乏人群代表性等,给准确掌握不同国家、群体的肥胖流行现状带来困难[2].
作者:季成叶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近年来,青年脑梗死患者有逐渐增加趋势,但青年脑梗死患者病因中有10%~37%原因不明[1-3].鉴于此,笔者对青年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流变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以期对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液指标异常方面的病因做出评价.
作者:冯兰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