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尚春;谢建嵘;谢文琴
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职高专在校学生1 154万人,占到高等教育总数的61%.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口身体素质,推进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科学、规范地开展,笔者提出制定高职学生健康促进的体育策略.
作者:冯海成;崔海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博士生导师是学校高级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人才.维护和促进高校博士生导师的身体健康,对学校乃至社会进步、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等都有重要意义.现以某高校2002~2004年博士生导师为研究对象,对其健康状况进行分析.
作者:罗司军;徐关众;温志兴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性观念、性态度及其相关行为,为高校进行适宜的性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河北省部分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2.37%的大学生报告有过婚前性行为,63.71%的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赞同或无所谓态度.在有婚前性行为的学生中,仅有49.74%以发展爱情为目的,20.51%坚持使用安全套.不同类型大学生的性观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学生的性道德观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存在着严重的自由思想和行为倾向,应针对不同对象有计划地进行性知识、性道德健康教育.
作者:孙建萍;王连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原发性高血压病多发于成年人,但始于青少年时期.为了解影响本地区中学生血压的相关因素,笔者对滨州市部分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分析如下.
作者:韩吉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贵阳市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500名贵阳市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儿童生长发育的KAP问卷调查.儿童生长发育采用Z评分法评价,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儿童生长迟缓率为11.3%,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郊区大于城市;超重和肥胖率为10.2%.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儿童居住地区、家长营养知识水平、家长文化程度是儿童生长迟缓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郊区儿童生长迟缓率高于城市儿童,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尚需要提高.
作者:辛小青;聂四平;詹键;王荣;甘春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大学生5项感染指标检测结果,为确保医疗用血安全提供基础性资料.方法 检测无偿献血大学生和普通献血者5项感染指标[谷丙转氨酶(ALT)、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梅毒密螺旋体(TP)],并对5项感染指标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大学生献血组与普通献血组相比,5项感染指标总阳性率较低,ALT,抗-HCV和TP 3项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校大学生经血传播疾病感染率较低,是获取安全血液的主要保障,是无偿献血的主力军.
作者:张军;余加宏;管政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高教园区大学生对环境的满意度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为高校建设的策划和构建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级抽样方法对杭州市高教园区880名大学生进行关于学习、生活、就医、安全保障、交通、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环境变化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 42.7%的大学生对于高教园区的学习环境表示满意.大多数大学生对高教园区的交通环境、社会实践环境和安全保障环境不满意.40.5%的大学生希望尽快改善班车路线少、车次少、价格贵的交通状况.结论 高教园区的交通环境迫切需要改善,以满足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
作者:刘婷婕;吕旺盛;许亮文;马海燕;董垒;施水平;何建波;陈卫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性科学研究的发展,大学生的性健康问题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由于性生理成熟的提前和性观念的不断变化,青少年已成为性病/艾滋病的易感人群.开展性健康教育是大学生自身的需要,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素质教育和人格培养的需要.各级政府、科研机构及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区互动的、立体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家庭、社区、学校的共同作用,开展正规的、系统的、科学的性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性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洁身自爱,自重自律,避免婚前性行为,从而促进性行为的健康发展,并成为抵御性病艾滋病的生力军.
作者:吴扬;尹铁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近年来,儿童肥胖的流行病学报道越来越多,其全球流行趋势已引起高度关注[1].但是,相关报道中存在诸多技术问题,如筛查标准不统一、界值点五花八门、样本缺乏人群代表性等,给准确掌握不同国家、群体的肥胖流行现状带来困难[2].
作者:季成叶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纵向研究在校大学生屈光力的改变情况,为改善大学生视力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94名在校大学生参加屈光力测量,为期6个月,共有82人完成全部测量.将研究对象分为正视组、低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分别在2004年6月、9月和12月进行屈光力测量.结果 客观验光低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进行组间SNK两两对比,结合均值研究发现,2组均为12月高于6月和9月.结论 低度和中度近视者近视程度均有进展.
作者:付子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婚恋观念,为素质教育和婚姻咨询提供较为客观、可靠的实证资料.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对942名选修健康教育课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来源大学生的婚恋观存在着多维度、多元性的特征,且传统的婚恋观尤其是贞操观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新的《大学生管理条例》中有关大学生婚姻的规定.结论 大学生婚恋观具有理想的浪漫主义色彩,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通过健康教育逐步解决.
作者:徐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永州市中学生神经衰弱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永州市10所高中高三学生进行了调查,以CCMD-3的神经衰弱标准作后医学诊断.对所得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 学生神经衰弱总患病率为2.89%,抑郁质组为6.93%,多血质组为3.50%,粘液质组为2.79%,胆汁质组为2.54%.其中抑郁质组学生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其他组之间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重点中学学生高于普通中学学生(P=0.005),也高于职业高中学生(P=0.000),而普通中学与职业高中学生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衰弱患病率高低可能与气质类型和用脑过度有关.应采取有效措施对中学生神经衰弱进行防治.
作者:罗小玲;邬力祥;刘发益;唐胜利;李素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性病艾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极其严重的传染病.在我国,艾滋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被感染者主要是年轻人.因此,对年轻人,包括对中学生进行性病艾滋病基本预防知识的普及教育显得十分重要.为了解畲、汉族中学生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笔者于2005年3月进行了此次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刘希标;胡思丁;兰景艺;叶芬芬;陈叶长;王晓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师的期望也不断增高,这必将增加教师这一职业群体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有着巨大的示范性和感染性.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为了解苏州地区教师的主要心理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笔者对苏州地区城市和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杨鲁静;徐勇;陈凯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当今大学生处在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种种矛盾冲突相互交织,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因心理问题难以适应大学生活,因严重的心理障碍休学呈逐年上升趋势[1-3].
作者:曹召伦;陶芳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和音乐教育的不断加强,音乐专业招生的数量日益扩大[1].为使广大音乐专业学生不仅能在岗位上用好嗓、护好嗓,笔者对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并提出预防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2003年5月18日~6月18日,河北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发生一起麻疹爆发流行.邢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疫情迅速得到控制,51名发病学生均痊愈.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新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为了解江汉大学学生近20 a来体质变化情况,以便为提高大学生体质水平提供资料,笔者对江汉大学1984年和2004年在校本科大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资料中的可比性指标进行了分析.
作者:万琼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血压偏高儿童的生长发育和体质特点,为开展高血压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年龄别血压百分位数的P95从1 040名7岁儿童中筛查出214名血压偏高者为研究组,329名血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对身高、体重、胸围、心率、肺活量、血红蛋白、握力、立定跳远、50m跑、50 m×8往返跑和立位体前屈进行测量.结果 血压偏高儿童身高、体重、胸围、BMI、肥胖率和心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肺活量/体重指数、50m跑、50 m×8往返跑和立定跳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血压偏高儿童身材较高,体态较胖,心肺功能和运动素质较差.高血压一级预防应从学龄儿童开始.
作者:张迎修;王淑荣;张朋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据2005年UNAIDS统计,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已达4 030万人,2005年新感染的人数为490万,因艾滋病而死亡的人数达310万.
作者:杨柳清;熊万军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