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霞
目的:分析探讨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腹镜肝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2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镜肝切除术治疗,观察总结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腹镜肝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20例患者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手术实施时间为164~3000 min,平均手术时长为(220.5±55.4)min,出血量为200~450 mL,平均出血量为(325.4±120.6)min,住院时长为5~9 d,平均住院时长为(6.4±1.4)d,术后2~7 d拔除引流管,无残石率。2例患者术后发生胆漏,给予腹腔管引流4d后病症治愈,未发生死亡事件。随访时间为3个月~1年半,未出现结石复发,无上腹部疼痛症状。结论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腹镜肝切除术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微创;但是实践证明,术中极易发生大出血,术前应该加强CT、MRCP、ERCP等检查,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提升手术实施效果。
作者:苏楠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就诊的80例胫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40例患者采用了交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另40例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随访足踝功能(AOFA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86.2±12.5)min,观察组手术时间(85.9±14.8)min,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15.3±1.6)周,观察组折愈合时间(15.1±1.3)周,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AOFAS评分(bu84.2±3.8)分,观察组AOFAS评分(86.7±3.3)分,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11例,发生率27.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4例,发生率10%,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令人满意,均是较好的手术方案,而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在术后控制并发症发生方面更有一定的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刘胜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分析180例不同厂家生产的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以评价其经济学价值。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诊治的甲亢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90例对照组患者予国产甲巯咪唑片口服(北京市燕京药业有限公司生产),90例研究组患者予进口甲巯咪唑片口服(德国默克雪兰诺有限公司生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行成本-效果分析与敏感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为0.61元/%,敏感度分析结果为0.55元/%;对照组患者的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为0.15元/%,敏感度分析结果为0.13元/%。结论国产甲巯咪唑片治疗甲亢,兼具有效性、安全性与经济合理的优势,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湛利荣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状采用腹腔镜巨脾切除术联合断流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患者行腹腔镜巨脾切除术联合断流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长、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长等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总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热、腹水、胸腔积液、门静脉系统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巨脾切除术联合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术后康复快,具有微创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楠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阑尾炎患者应用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月-2014年5月本院58例行阑尾炎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8例患者应用传统开腹术治疗,研究组50例患者应用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数据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活动(21.18±6.02)h比对照组(37.29±6.78)h少;进食时间(24.86±3.21)h比对照组(47.57±0.15)h少;且住院时间(4.94±2.51)d比对照组(7.94±2.58)d少,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阑尾炎患者应用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相对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利科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与经阴道联合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320例,对其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与经阴道行超声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223例(70.0%),肌瘤数量428个(80.5%);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253(79.1%),肌瘤数量450个(85.0%);两组比较(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与经阴道联合诊断出子宫肌瘤312例(97.5%),肌瘤数量502个(94.4%);较单纯经腹部、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与经阴道联合诊断子宫肌瘤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临床诊断确切,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杨春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论文若系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或攻关课题(作者应附证书或文件复印件,并按期编号保存),或者曾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可在题名页标注脚注(左下角)。曾在国内学术会议上报告的论文一般不必注明。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对口腔手术局部麻醉策略与技术进行探讨。方法对口腔手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现存的问题为基础探讨口腔手术局部麻醉的临床实践策略,并介绍相应的麻醉技术。结果策略革新可通过人性化服务、动态化方案制定及科学合理的后期处理进行,同时配合引用新技术、新器械。结论革新策略与先进技术、器材设备的引用可显著提升口腔手术的整体治疗效果,后者的实际选择需考虑经济性、适用性等因素。
作者:王清芝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中药治疗是医院治疗患者的重要措施,中药调剂属于治疗的关键环节。但是,医院在中药调剂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了问题,不尽快解决会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严重可导致患者生命受到威胁。因此,文章就医院中药调剂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引起医院、工作人员的重视,为提高用药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健康打下基础。
作者:水江宜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产房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对来我院接受分娩的80例分娩产妇入院资料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将产妇根据随机数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实验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分析两组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结果产房日常护理时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如:医院管理因素、护士因素、产妇本身因素等;调研中,实验组对我院护理治疗评价较高,“90分以上”所占比例较大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4例出现并发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房中不安全因素诱因比较多,根据这些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对策能够提高产房护理质量。
作者:陆春景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了解文圣区居民死因的分布特点及对寿命的影响,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文圣区2013年死因监测资料死亡率、构成比、寿命表及去死因寿命表等指标对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进行回顾性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文圣区2013年报告死亡人数1157人,死亡率为897.67/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748.38/10万,女性死亡率为578.40/10万,男性高于女性。前五位死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占全死因的96.45%,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是造成文圣区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构成2013年文圣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刘宇虹;刘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为了研究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病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高血压病患70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为对照组中的病患提供缬沙坦与氢氯噻嗪,为治疗组中的病患提供缬沙坦与氨氯地平,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两组病患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对比两组病患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缺少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在治疗高血压病患时,联合使用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药物,不仅治疗效果好,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秦春美;杨永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儿童性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分层抽样法选取我市某小学30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并采取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儿童健康教育前后对性知识了解情况。结果300例儿童健康教育后性相关知识(月经知识、生育知识、艾滋病知识、儿童侵犯预防知识)认知程度明显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儿童性相关知识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儿童性知识认知能力,有利于其健康成长。
作者:程洪源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笔者从所在医院出发,针对目前出院结算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整合业务功能,推行住院综合窗口;医保结算与出院结账合二为一;提高工作效率、推行新绩效考核模式;采取弹性排班,推行午间结账窗口等方面提出优化医院出院结算流程的改进方案。
作者:唐静远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了解墨玉县农村维吾尔族40~65岁围绝经期妇女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脏病(CKD)等的患病率情况。方法从“新疆墨玉县农村维吾尔族成年人慢性肾脏病(CKD)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中的抽取40~65岁围绝经期妇女完整资料,使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患病率:56.57%,糖尿病患病率:5.84%,CKD患病率:11.31%,代谢综合征患病率:21.90%,肥胖患病率:18.61%。高血压人群的CKD患病率高于非高血压人群。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大于60岁(OR=3.15,95%CI:1.29~7.70),高血压(OR=2.95,95%CI:1.15~7.34)是围绝经期妇女CK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重视围绝经期妇女高血压等慢性病患病情况,制定早期防控策略,改善预后。
作者:刘珍;迪力木拉提;王梅红;刘健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对比分析不同方案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6月收治确诊为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患者共102例,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GP组(60例)和GEM+NDP组(42例),分别采取 GP治疗和 GEM+NDP治疗,对比分析二者疗效。结果在治疗2周期后,GP组和GEM+NDP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5.00%和54.76%(χ2=0.9421,P=0.3317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4周期后,GP 组和GEM+NDP 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2.50%和43.75%(χ2=0.0113,P=0.9152),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毒副反应中,GEM+NDP组的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肾功能下降发生率均低于GP组(P<0.05);两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和贫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GP方案和GEM+NDP方案治疗复发转移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大致相同,但GEM+NDP组的毒副作用更低。
作者:李新;刘薇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分析局部外用三合激素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及病理学疗效。方法选取我院48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平均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局部外用三合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氢化可的松乳膏)和治疗组(聚焦超声治疗),各为16例,对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为93.75%,治疗组治疗效果为75%,对照组治疗效果为62.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三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疾病临床上局部外用三合激素治疗方法具有一定效果,对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良好改善作用。
作者:邱玉荣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调查分析基层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对共性问题提出对策。方法参照行业标准及规范等,2011年12月对呼伦贝尔地区19所二级医院感染管理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2012年末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对感染管理重视不够、三级网络不健全、专职或兼职人员知识欠缺、微生物检测设备设施不全,对质量持续改进措施追踪检查不完善等,是目前我区基层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共性的根本问题。结论通过提高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培训、完善检测设备及设施、坚持质量持续改进,针对重点、突出问题的管理,有效改善基层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
作者:张秀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分析三级传染病医院的医院感染特点,总结优化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4328例传染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及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4328例患者中有265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0.77%;医院感染患者中,119例为腹腔感染,腹腔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的感染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患者中慢性重型肝炎所占比例高,急/亚重症肝炎次之,均显著高于其他疾病类型(P<0.05);病原体检验培养出82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为53.7%,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30.5%)和真菌(15.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危险因素、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有效途径。
作者:陈燕达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万托林联合普米克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4月入住我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小儿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万托林联合普米克治疗、单独万托林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IL-4、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及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EF(89.35±12.65)L/min较治疗前(57.67±14.86) L/min明显改善,对照组治疗后PEF(76.22±13.34)L/min较治疗前(55.87±14.65) L/min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PEF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IL-4、IL-10水平分别为(57.35±5.43) pg/mL、(25.46±6.01) 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97.79±10.06) pg/mL、(53.36±5.89)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托林联合普米克可以有效改善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时的症状及肺功能,同时更好的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悦 刊期: 201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