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阳性淋巴结对数比分期对Ⅲ期直肠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张颖;周维国;赵丽波

关键词:阳性淋巴结对数比, 直肠癌, pN分期, 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阳性淋巴结对数比(LODDS)分期对Ⅲ期直肠癌患者术后3年无疾病生存(DFS)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Ⅲ期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数据,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计算LODDS的佳截点值并分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pN分期、LODDS分期对3年DFS的预后评估能力.结果 LODDS分期佳截点值为-0.355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15)、癌结节(P=0.000)、神经侵犯/脉管癌栓(P=0.004)、术前CEA水平(P=0.012)、pN分期(P=0.000)和LODDS分期(P=0.001)均与本组患者3年DFS相关,不同分组间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N分期(HR:2.258,95%CI:1.175-4.338,P=0.015)和LODDS分期(HR:2.638,95%CI:1.318-5.281,P=0.006)、癌结节(HR:1.860,95%CI:1.017-3.402,P=0.044)是本组患者3年DFS的独立预后因素.LODDS分期的AUC=0.730,pN分期的AUC=0.72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7).结论 LODDS分期是Ⅲ期直肠癌患者术后3年无疾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CD147在多种肿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CD147 又称为细胞外基质 金属蛋 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是由 Biswas 等[1]发现的含有 269个氨基酸的跨膜糖蛋白,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成员[2].CD147 分子广泛存在 于人体诸多组织器官中,有研究证实,CD147 分 子在 肿瘤细胞中的高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以及转移有关.CD147 通过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结合,降解肿瘤细胞外基质,从而促进肿瘤的浸润及播散[3,4].CD147 与 MMP 作用的同时又可产生 VEGF,刺激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肿瘤血管重建,增强肿瘤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5-7].本研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六种肿瘤患者血清中CD147 水平,比较和健康对照组的差别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作者:吴雪峰;孙洪帅;李晓鸥;于秀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磁共振成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在结直肠癌分期中的前瞻性比较研究

    目的 无肿瘤侵入骨盆结构的前提下,预测原发性直肠癌患者体内淋巴结转移情况时,探究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成像和背景体信号抑制的加权成像(DWIBS)的准确性.方法 52例直肠癌患者术前用CT和1.5T下的磁共振相控阵线圈MRI评估.术前淋巴结分期与影像学检查(CT,MRI和DWIBS)与终组织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T,MRI和DWIBS的准确率分别为71.2%,71.2%和80.8%.DWIBS对原发性直肠癌患者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的准确性高于CT和MRI.CT和MRI对淋巴结影像学和病理学的分期相当一致(Kappa值分别为0.331和0.348,P=0.01),而DWIBS相对较弱(Kappa值=0.174,P<0.05).当以淋巴结边界信息为标准时,CT和MRI的准确性分别为71.2%和71.2%,当使用淋巴结增强图像为标准时,增强CT和MRI的准确性分别为71.2%和68.5%.结论 MRI对原发性直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预测比CT更准确.DWIBS在鉴别小恶性淋巴结和良性淋巴结方面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黄松;奚月凤;顾文华;阮娇妮;邱志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胱抑素C的动态变化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预后及临床诊疗价值

    妊娠高血压疾病(PIH)为妊娠 20 周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妊娠高血压疾病属于妊娠期常见并发症,多见于高龄妇女[1].有统计资料显示[2]:全球范围内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约为 7%-12%,我国约为 9.4%.早期疾病控制不良可导致孕妇胎盘早剥、心肾功能衰竭甚至造成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对母婴的生命健康危害极为严重.胱抑素 C(CysC)主要 应用于临床肾功能损伤的早期监测,与心血管疾病关系也十分密切.

    作者:范芸;归巧娣;施瑞洁;解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血清CA-125、IL-6、PKM2检测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意义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常规体检时应用超声、细胞学检查等可促进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和发现[2].另外,血清学肿瘤标志物如糖原抗原 CA125 等的检测对于子宫内膜癌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3].但 CA125 检测缺乏特异性、敏感性,阳性率低.目前认为,肿瘤的种种生物学特性都与物质、能量的代谢息息相关.丙酮酸激酶 M2 型(PKM2)负责调控肿瘤代谢,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而白细胞介素-6(IL-6)是其上游调控因子[4,5],因此,本研究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CA125、PKM2、IL-6,探讨三项指标在子宫内膜癌早期发现、诊断与监测中的意义.

    作者:蔡尚霞;姜海英;杨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miRNA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癫痫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高度同步放电所导致的脑功能短暂异常的结果,临床表现主要以反复发作的抽搐及意识改变为主,严重的影响人们的工作、日常活动及身心健康.目前据统计全球约有5×107 例癫痫患者,其中约有 80%在发展中国家,我国约有 900 万例癫痫患者,每年仍有 4.5×105 例癫痫患者新发[1].近年来通过研究发现,癫痫发作的患者脑组织中存在多种细胞蛋白代谢,这些结果的表现与多种基因模式的改变有关.近年来基因芯片的出现,为进一步探索 miRNA 与癫痫的发生发展关系、癫痫的治疗及预后方面提供了有利的帮助.这些 miRNA 主要在癫痫的发作过程参与了神经系统中的炎症反应、神经元坏死、神经细胞凋亡、树突生长、突触重塑、胶质细胞增生、癫痫网络形成、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功能受损等过程.综上所描述的一系列神经系统的各种病理改变,终形成了海马内回返兴奋性环路,导致了癫痫的发生和发展.以下将几种 miRNA 与癫痫的发生发展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陈爱玲;刁丽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自然绝经后女性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与骨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自然绝经后女性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SHyper)对骨密度以及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纳入绝经后亚临床甲亢女性50例为研究组,健康体检人员5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一般指标,年龄、体重、体质指数;甲状腺功能指标,TSH、FT3、FT4、T3、T4;骨代谢指标,Ca2+、P3+、PTH、β-CTX、P1NP、VD3、N-MID及正位腰椎的骨密度(DXA)情况.结果 亚临床甲亢组T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骨代谢指标 β-CTX、P1NP、N-MID、DX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2+、P3+、PTH、VD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Hyper组TSH水平与P1NP、β-CTX、N-MID无明显相关性,与DXA呈高度负相关;FT3与β-CTX、P1NP、N-MID、DXA无明显相关性;FT4与N-MID成低度负相关,与DXA成低度正相关,与β-CTX、P1NP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自然绝经后女性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影响骨代谢功能,导致骨密度降低.

    作者:陶德明;张久丹;郑杨;夏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维生素D与小儿喘息性疾病

    维生素D(Vitamin D)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近年来因其在影响肺部发育及免疫调节方面的重要作用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喘息性疾病作为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研究显示,维生素D 可通过多方面作用影响小儿喘息性疾病的发病及严重程度,多项研究提示补充维生素D 可使喘息患儿获益.本文对维生素D 与小儿喘息性疾病相关性作一综述.

    作者:宋航;陈雷;张云峰;田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孤儿核受体Nur77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卵巢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三位,死亡率居首位,其发生发展机制一直是临床研究探索的重点.Nur77 属于孤儿受体超家族,该家族有 3个成员:Nur77、Nurr1 和 Nor-1.研究发现,Nur77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是把双刃剑,既能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又能导致其凋亡.而其在决定细胞死亡或生长方面表现出不同的作用主要依赖于其在线粒体或细胞核的不同定位.Nur77 广泛表达于各种组织,在肺癌、胃癌、结肠癌和横纹肌肉瘤等肿瘤中常过度表达[1-3],但在卵巢癌中 Nur77 是否过度表达,以及Nur77 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是发挥了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还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目前尚无定论.本研究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Nur77 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卵巢癌组织中 Nur77 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手术分期及术后 3 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

    作者:张慧慧;王佩;何茂旭;裴越;付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白细胞介素16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糖尿病的相关性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互相作用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生理作用受损导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虽然糖尿病的病因和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是,炎症作为糖尿病的病理基础已成为共识[1,2].白细胞介素 16 (IL-16)作为一种促炎细胞因子,参与多种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3,4].胰岛中 IL-16 的表达增加与侵入性胰岛炎症的发展相关,可作为胰岛移植预后评估的血清学标记物[5,6].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 IL-16 的三个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 )即rs4778889、rs11556218 和 rs4072111 与我国汉族人群糖尿病的相关性,旨在为完善糖尿病的病因学说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贾慧;黄丽敏;刘颖;谷洁冰;唐栋;孙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嗜铬细胞瘤患者困难气道处理1例

    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素能系统嗜铬细胞, 90%的嗜铬细胞瘤位于肾上腺髓质内.内源性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分泌过多是嗜铬细胞瘤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由此可产生高血压、高代谢、高血糖等系列与此有关的临床症状[1].手术切除嗜铬细胞瘤仍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2].麻醉诱导以及手术中创伤刺激,肿瘤部位的挤压等均可诱发儿茶酚胺的释放,出现严重高血压危象,循环功能表现的这种急剧变化是麻醉与手术危险性的根本原因.尽管有适当的术前准备,嗜铬细胞瘤患者的麻醉依旧是一个挑战,麻醉医生必须采取适当的麻醉方法来避免应激反应导致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进而对嗜铬细胞瘤患者产生致命后果.现将2017 年 12 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嗜铬细胞瘤患者困难气道处理 1 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美堃;李伟萍;许丽妍;宋雪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肝癌患者血清GP73变化及对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

    近年临床研究发现高尔基体糖蛋白 73(GP73)与原发性肝细胞癌(PHC)关系密切,作为肝癌的诊断标志物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5].本文主要对肝癌患者血清 GP73 变化及对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逵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2015-2017年长春市某哨点医院发热门诊流感样病例的监测结果分析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的传染性极强,曾多次引起世界范围内的暴发和流行,其中 2009 年 甲 型 H1N1 流感大流行致 180 余万人感染,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及严重的损害.目前,每年约 5% 的儿童和 20%的成年人患 1 次流感.流感一般多发生于冬春季节,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可导致发热及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重症者可危及生命.因此,加强流感监测,及时掌握流感的流行趋势及其特点,及早发现病毒变异株,为流感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洋;白贞子;许晓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副肿瘤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1例报道

    视神经脊髓炎 (NMO)是不同于多发性硬化(MS)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NMO高度特异性的水通道蛋白 4(AQP4)抗体的发现,扩展了 NMO 谱系疾病(NMOSD)的定义.临床上一部分 NMOSDs 患者在发病之前或之后被证实患有肿瘤,被诊断为副肿瘤性 NMOSDs[1].现将我科收治副肿瘤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1 例报道如下.

    作者:孙玲玲;赵冰洁;王靖靖;王兴文;朱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CYP2C19基因野生型氯吡格雷抵抗1例分析

    1 临床资料唐某某,男,64 岁,2017 年 11 月 15 日入住吉林大学中日联医院神经内二科.三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易困倦,无意识障碍.发现血压、血糖升高一个月,血压高 160/90 mmHg,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5 mg 1/日,倍他乐克 47.5 mg 1/日;餐前口服二甲双胍 0.5g 2/日,餐后口服三消平丸;控制尚好.

    作者:李宏洋;谷东旭;刘铁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长期预后关系的探讨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水平与长期预后间的关系.方法 连续性入选2013年10月28日至2014年4月30日就诊于我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98例,按患者总胆红素水平分为对照组(TB≤17.1μmol/L)共482例和实验组(TB>17.1μmol/l)共116例.随访3年,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共发生MACE事件21例(18.10%),其中,再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3例(2.59%),心衰4例(3.45%),死亡14例(12.07%).对照组共发生MACE事件128例(26.56%),其中再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37例(7.68%),心衰45例(9.34%),死亡46例(9.54%).实验组再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心衰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降低(P=0.049,0.038).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胆红素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P=0.001,OR=1.030,95%CI 0.930-0.999),尤其是对心衰(P=0.029,OR=0.931,95%CI 0.874-0.993)和再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P=0.012,OR=0.906,95%CI 0.839-0.978),而胆红素对全因死亡无明显影响.结论 血清胆红素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之一.

    作者:臧希文;陈涛;齐向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神经电生理检查技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糖尿病(DM)属于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会累及全身各器官或系统,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主要特征为持续性高血糖,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 DM 患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显著,主观感觉症状也并不强烈,因 而DPN 患者容易错过佳诊治时机[1].神经电生理技术是通过神经系统活动时的电变化指标分析神经系统活动规律及神经活动传导途径,主要有定量温度觉测定技术、交感皮肤反应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NCV)等[2],据报道,神经电生理技术在 DPN 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3].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分析神经电生理技术在 DM 患者中的检查结果,探析神经电生理技术在 DPN 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子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多重耐药菌的种类、耐药情况、标本类型及临床分布.为临床多重耐药菌的治疗、预防控制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统计我院2015-2017年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阳性菌株,分析各菌株中多重耐药菌产生的种类、耐药情况、标本类型及临床分布.结果 3年间我院分离的多重耐药菌共1281株,占阳性标本(5936株)的21.58%,其中以产超广谱的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居首位(629株,49.10%),其次是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295株,23.0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00株,15.61%)、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88株,6.97%)和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69株,5.39%).数量排在前3位的科室为重症监护室(225株,17.56%)、泌尿外科(183株,14.29%)、普外科(123株,9.6%).主要存在于痰液(376株,29.35%)和中段尿(318株,24.82%)标本中.痰液中分离多的多重耐药菌是鲍曼不动杆菌(236株,62.77%),中段尿中分离多的是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273株,85.85%).结论 我院多重耐药菌的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应制定相关措施,做好对高危科室和易感人群的防控工作,遏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作者:赵峻英;董剑;杨静;谢铌奇;潘莉娟;梅小亿;田时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外泌体及其在疾病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患者组织和器官损伤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就已经出现,常规检测方法往往不能检测其早期损伤,对早期病情演变可靠检测指标的缺乏,使患者的管理越来越复杂.新兴的纳米生物技术通过监测细胞信号传导分子水平的变化,能够较为准确的检测组织和器官早期损伤[1].从细胞水平了解临床疾病的发生机制有助于患者的治疗,而由旁分泌因子介导的细胞间通讯对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应激反应的发生起关键作用[2].外泌体(exosomes)由细胞分泌,是载有 DNA、RNA、脂质和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纳米级信使,通过协调各种细胞的自分泌和旁分泌,介导细胞间通讯、参与免疫调节和其他生理反应[3].目前对外泌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泌体的功能、在疾病发生和进展中的作用和机制以及能否用于临床疾病的诊疗,在本文中,我们对外泌体的部分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希望为外泌体的深入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亚龙;杨舒婷;赵一安;罗云纲;刘国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同年龄段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围手术期血清BNP、cTn-T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

    髋部骨折以老年人群居多,主要由骨质疏松引起,包含股骨粗隆间骨折及股骨颈骨折.目前,临床多通过关节置换术、内固定术治疗髋部骨折,在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研究指出,经手术治疗 1 年后髋部骨折患者病死率为 10%-45%,约有33.33%患者独立生活能力较患病前差[1].加以老年患者多并发心脑血管疾病,术中麻醉方案、手术创伤、并发症均对心血管功能存在不利影响,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疾病,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难度.研究表明,于围手术期准确评估髋部骨折患者心脏功能,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2].BNP 作为心衰定量标记物,其水平变化可反映心功能损伤程度、心血 管事 件 发生风险.cTn-T 是一种心肌肌肉收缩调节蛋白,多用于诊断心肌梗死、急性胸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等疾病.本研究选取 76 例不同年龄段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围手术期血清 BNP、cTn-T 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详情如下.

    作者:赵玉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血清内脏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不规则趋化因子水平变化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分析血清内脏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水平变化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的关联性及其与疾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 2013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4例为实验组,依据临床综合诊断结果分为实验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n=36)、实验B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n=48),同期选取52例存在胸部不适症状但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检测比较3组血清Vaspin、Fractalkine与心肌损伤有关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水平,并以超声心动图测定对比3组心功能有关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分析血清Vaspin、Frac-talkine水平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及心肌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A组及B组血清Vaspi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Fractalkin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A组血清Vaspin水平低于实验B组,血清Fractalkine水平高于实验B组(P<0.05);实验A组及B组LVESD、LVEDD与血清CKMB、CK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A组高于实验B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Vaspin水平与LVESD、LVEDD及血清CKMB、CK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血清Fractalkine水平与LVESD、LVEDD及血清CKMB、CK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结论 血清Vaspin、Fractalkine参与冠心病心绞痛发生、进展过程,且其表达水平和患者心功能及心肌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对其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徐春红;沈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