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军医大学研究生自测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赵静波;解亚宁

关键词:精神卫生, 自我评价(心理学),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学生, 医科
摘要:目的了解军医大学研究生的自测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为改善该人群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广州市某军医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189名,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生活事件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等进行调查.结果军医大学研究生的自测健康状况高于常模水平;人格的内外向和神经质维度、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与自测健康各子量表的得分和总分相关显著.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格的内外向和神经质维度、社会支持和生活事件是影响军医大学研究生自测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路径分析显示,情绪的稳定性是对自测健康总分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的重要变量,生活事件通过人格的神经质维度间接影响健康状况的作用更明显.结论军医大学研究生的自测健康状况较好,保持情绪稳定、完善个性、寻求社会支持、减轻生活事件的影响、减少消极的应对行为是提高他们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剑川县2003年白族学生贫血状况

    贫血是学生常见病之一,能使学生发育受阻,体力下降,从而使学习能力降低.为了解剑川县(白族人口占91.80%)白族学生贫血状况,笔者于2003年10月对剑川县10所学校不同年龄阶段的白族学生进行了血红蛋白的测定.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专女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

    目的了解中专女生生活事件发生率、应激强度以及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症状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为加强中专学生心理卫生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市2所中专学校1 602名在校女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焦虑、抑郁症状的评定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生活事件评定采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S),应对方式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进行评定.结果中专女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2.46%,焦虑症状检出率为13.92%.较常发生的生活事件为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健康适应方面的问题,有明显抑郁、焦虑症状女生的生活事件应激强度明显高于无明显症状者,其积极应对较少而消极应对的倾向大.应激量高、消极应对水平高的女生抑郁与焦虑症状共存的检出率高.高年级、积极应对是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消极应对是抑郁、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中专女生抑郁、焦虑发生情况不容乐观,负性生活事件发生频度较大,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负性情绪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

    作者:黄锟;陶芳标;高茗;李光友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武汉市青少年节食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中学生和大学生人群中节食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武汉市城区的中学生和大学生1 883名,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节食程度、节食观点、肥胖行为相关因素等.结果轻度、中度、重度节食的学生分别有1 341,491,8人,依次占总人数的71.2%,26.1%,0.4%.女大学生中节食率显著高于初中和高中女生;初中男生节食率显著高于大学男生和高中男生.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有年级、体重意向、节食是否不利于健康的观点、肥胖是否是一种疾病、健康状况5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结论在武汉市青少年健康教育中,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节食行为.

    作者:柳春红;段纪俊;夏江;龚洁;周敦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高中毕业班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高中毕业班学生使用互联网成瘾情况,探索该人群网络成瘾的综合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滁州市4所高中三年级毕业班学生518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1.5%的学生使用过互联网.使用过互联网的学生中网络成瘾者占4.5%.网络成瘾与性别、上网地点、每次上网时间、每周上网次数及费用、接触过网络游戏种类及家长态度等存在关联.结论高三毕业班学生中仍有部分存在网络成瘾现象.学校、家庭及社会各界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学生网络成瘾.

    作者:张栋栋;孙业桓;张秀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南昌地区小学生肥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南昌地区小学生肥胖及超重现状,探讨影响小学生肥胖的相关因素.方法以学校为单位,随机抽查南昌地区年龄为7~13岁的小学生3 468名,采用体质量指数(BMI)评价肥胖及超重;通过问卷调查,对289名小学生进行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多分类有序反应变量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昌地区小学生超重率为8.7%(男生为11.3%,女生为5.6%);肥胖率为5.2%(男生为6.3%,女生为3.9%),肥胖及超重合计检出率为13.9%(男生为17.6%,女生为9.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小学生肥胖或超重患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肥胖或超重的危险因素有男性、爱吃肥肉、常或偶尔挑食、常暴饮暴食.结论南昌地区小学生肥胖及超重率较高,儿童肥胖问题应受到重视.

    作者:刘菲菲;郑辉列;刘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某小学2002~2003学年学生外伤情况分析

    伤害是造成我国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死亡率高达67.13/10万,伤害也已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儿童期的重要健康问题[1],而伤害多表现为外伤.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在校期间外伤的发生情况,了解不同年级、不同时间、不同场所伤害发生的差异,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伤害的发生,笔者于2002~2003学年度对某小学学生在校期间外伤发生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

    作者:姬春燕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嘉兴市农村小学生伤害预防健康促进项目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开展农村小学生伤害预防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农村小学生预防伤害的认知和行为水平.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对试点学校开展以预防伤害为重点的健康促进综合干预活动,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不同学龄段小学生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提高幅度为3.7%~24.3%,大多数(20项)健康行为干预后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农村学校预防伤害发生健康促进项目对于提高学生健康知识水平和建立预防伤害健康行为效果显著.

    作者:陈中文;俞慧芳;周哲华;胡煜;陈怡;杜哲群;张新卫;吴方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一起水痘爆发的调查

    2004年4月20日接到太原某小学电话报告,该校某班学生发生水痘22例,遂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彦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银川市某私立学校学生膳食营养状况

    目的了解私立学校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改善学生膳食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记帐法和称量法调查某私立学校住宿学生1 007名的膳食情况.结果平均每人每日能量和各种营养素摄入量为:能量13.05 MJ(3 120 kcal),蛋白质85.4 g,脂肪92.6 g,碳水化合物486.2 g.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分别为10.96%,26.64%,62.30%,蛋白质供能占总能量比例低于12%.常量及微量元素中钾、钠、磷、镁、铁、铜、锰及维生素PP均达<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要求,但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E、钙、锌、硒摄入量不足.结论应加强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的教育,逐步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

    作者:赵海萍;张惠英;朱玲琴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枣庄学院2002~2004年新生血压异常状况分析

    为了解枣庄学院新生血压异常状况及其规律,从而为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2002~2004年枣庄学院6 378名新生血压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隋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玉溪市中学新生尝试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玉溪市中学新生尝试吸烟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4所学校的初一和高一年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共抽取的1 24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尝试吸烟率为53.1%,学生得到第1支烟的方式多为朋友给(52.5%),吸第1支烟的地点多在上学或放学路上(23.4%),吸第1支烟时的同伴多为朋友或同学(70.7%),吸第1支烟的原因多为好奇(69.0%),吸烟后的感觉多为不舒服(61.0%).影响尝试吸烟的因素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为性别、兄弟姐妹中有人吸烟、年级和父亲吸烟.结论玉溪市中学生较其他地区的中学生具有更为普遍的尝试吸烟的行为,说明了在学校开展控制吸烟活动的必要性.

    作者:张郝鹏;肖霞;黄莹;李晓亮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攻击性行为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中的攻击性行为分量表和自制的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调查表,对湖北省黄冈市487名学龄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总检出率为8.83%,男女学前儿童攻击行为分别为10.32%和6.80%,不同性别、年龄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检出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年级攻击性行为检出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攻击行为的检出率随着年级的上升而下降.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有玩具或图书数量多、睡前讲故事、单亲家庭,而喜欢玩仿制枪玩具、父母教育方法不一致、母子感情差、母亲孕期精神状态差等是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学龄前儿童攻击行为问题受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需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管红云;王声湧;刘治民;陈青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厦门市2004年中小学生形态发育状况

    为了解厦门市中小学生的形态发育状况,探讨学生生长发育规律,改善生长发育状况,以便为制定学校体育、卫生决策及保健措施提供依据,笔者对2004年厦门市学生体质调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余红;邱爱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枣庄市城区2004年小学生龋齿患病状况

    龋齿是危害小学生身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为了解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以便制订防治措施,更好地开展学校卫生工作,笔者于2004年4~6月对枣庄市城区8所学校的20 064名小学生进行了龋齿患病情况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孙宝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四川彭州市大中学生吸烟现状

    目的了解彭州市大中学生吸烟现状,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彭州市有代表性的中学2所及大学1所,共计1 605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不记名群体问卷法,现场填写.结果大中学生吸烟率为25.31%,男生(37.19%)明显高于女生(3.34%).随年龄增加,吸烟者明显增多,14~18岁组吸烟者所占比重大(70%),出于好奇而吸烟的占33.1%.结论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禁止学生吸烟,保证学生身心健康.

    作者:何运成;陈孝华;罗国金;冯正云;梅桂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南阳市宛城区中小学生乙肝疫苗普种效果观察

    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全国目前乙肝病毒携带率平均在10%左右.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方法,对阻断乙肝的传播、控制发病率起到重要作用.宛城区自1992年开始,对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并于1998年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乙肝疫苗普种工作.为了解中小学生乙肝疫苗接种后的抗体阳转情况,2003年3~5月份,笔者对在校中小学生59 265名进行了乙肝表面抗体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富克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行为主义理论在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中的应用探析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成瘾已成为当今大、中学生十分突出的心理卫生问题,使众多的青少年成为这一病态行为的受害者.网络成瘾作为一种特殊行为成瘾,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并且缺乏明确、易操作的诊断标准,使得许多人对网络成瘾现象认识不够深刻,从而阻碍了其研究和矫治.根据网络成瘾的临床实证研究,该文就行为主义原理在网络成瘾的形成及矫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网络成瘾行为找到有效的心理行为干预方法.

    作者:杨容;阮昆良;郑涌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江苏省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愈来愈受到重视,本研究试图从学校、家庭、社会、个体多因素和多角度系统研究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冯一星;杨建文;董美华;张敬平;孔庆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267名高中学生家长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态度

    学校开展艾滋病知识及相关的行为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有效的手段.但预防艾滋病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密切配合,家长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水平及态度将影响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效果.因此,笔者对青岛高新职业学校的高一、高二年级的267名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江爱青;朱雪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屈光不正托吡卡胺散瞳前后计算机验光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10~25岁屈光不正者原瞳计算机验光结果的准确性,为开展对计算机验光的方法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拓普康A 7000计算机验光仪,对屈光不正400例(800只眼)进行托吡卡胺散瞳前后验光结果对比分析.结果睫状肌麻痹前后验光对比结果:球镜差值≤0.50 DS的有688只眼,占86.0%;柱镜差值≤0.50 DC的有586只眼,占94.5%;柱镜轴向偏差小于10°者有591只眼,占95.3%.结论原瞳孔下计算机验光值可以作为屈光检查的起点,再根据配镜原则进行人工验光试片后予以配镜处方.

    作者:石桂梅;陈嘉莹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