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新超;汪思应;方昆;宋伟;王颖
目的对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力品质进行探讨,以便为提高学习困难儿童的学习成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筛选各类型学习困难儿童和正常儿童各58名,对其进行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的测试.结果除注意转移能力外,学习困难儿童在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的划削错误率和注意分配能力上与正常儿童相比差异都存在着显著性.结论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力品质可能存在一定缺陷.
作者:张曼华;杨凤池;张宏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能量消耗情况,以确定其合理能量摄入量.方法采用生活观察法,对烟台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130名进行能量消耗量调查.结果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每日能量消耗量男生平均为14.53MI,女生为12.81MI,超出了DRIs中的重体力活动者的参考摄入量.1 d参加体育活动时间男生平均为119.72 min,女生为106.21 min,明显高于医学院校学生的重体力活动时间.学生1 d参加体育活动时间与总能量消耗之间有较显著的正相关.结论评价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能量需要量时,应适当高于DRIs中的重体力活动者的参考摄入量.对于有课余训练的学生,其能量需要量还要适当增加.
作者:史祝梅;王爱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身高、体重中等儿童每日能量总消耗及运动能量消耗水平,以便为小学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X-1型能量检测仪,记录小学二-六年级学生100名每日能量总消耗(TEE)及运动能量消耗(ECPA),连续检测7 d,其中学习日5 d,休息日2 d.对资料齐全、有效的75名小学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男、女生每日TEE分别为(7055.30±1176.84)kJ和(5789.72±683.72)kJ;ECPA分别为(1116.85±375.91)kJ和(858.61±319.64)kJ.每日运动能量消耗占总能量消耗的百分比,男女学生分别为15.8%和14.8%.结论男女学生每日运动能量消耗占总能量消耗的比例较低,学习日和休息日能量消耗差异不明显,说明学生运动不足.
作者:尹遵栋;马军;龙海珍;宋逸;潘勇平;凌诒淑;万左红;储大公;方秀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2003年初,广东出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其传染之快、危害之大前所未见.学校作为特殊的公共场所,当出现病例时,疫情更容易扩散和蔓延,因此受到教育、卫生部门高度的重视.广州市某中学曾出现1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由于患者发病早期仍在校上课,密切接触者多,且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在1个月内死亡,在社会上一度引起恐慌.笔者依照防制要求做了大量调查及控制处理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安抚,稳定了学校教学秩序.
作者:倪莉红;马林;林国桢;李泽荣;陈健;林琳;赵宇腾;刘小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自<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发布实施以来,我国的学校卫生工作逐步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学校卫生工作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其他卫生法规相比较,也暴露出了<条例>的一些缺陷,它不但束缚了学校卫生工作的发展,同时使有些地方的学校卫生工作陷入困境.
作者:张玉祥;罗玉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壮族居民较多的集居省份.为了解壮族女生月经初潮和男生首次遗精年龄,探讨其性发育规律,以便更好地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笔者于2002年9月~12月,对桂林市大中专院校壮族学生进行了女生月经初潮及男生首次遗精年龄的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骆耐香;戴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了解陕西省内厂矿子弟学校学生营养状况,有效降低营养不良及肥胖的发生率,2000年5~6月份,笔者对陕西省6所厂矿子弟学校在校中小学生进行了健康检查,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莉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早餐是一日三餐中重要的一餐,是获取一天所需营养素的基础.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正值智力和体格发育的重要时期,又是学习繁重的时期,因此,是否吃早餐以及早餐质量对这一时期学生的生长发育更为重要.为了解卫校学生早餐状况,以便开展早餐膳食营养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合理营养,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笔者于2002年9月对大同市卫生学校学生进行了早餐状况调查.
作者:冯玉荣;段爱旭;范利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流行性感冒(流感)由于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重症流感病死率高等特点而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几次世界性的流感大流行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目前,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成为防控流感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杨爱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对伤害的认知情况和相关行为,为开展伤害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浙江省4个县区的42065名中小学生伤害的认知和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6.74%的学生听说过意外伤害,76.07%和66.12%的学生在玩耍、运动时会想到伤害,44.02%的学生骑车带人,27.93%的学生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线.中学生伤害认知和行为较小学生差,农村学生认知程度和不良行为高于城市学生.结论中小学生对伤害认识不足,应结合学生特性有针对性地开展伤害知识与行为的教育,以减少中小学生伤害的发生.
作者:胡如英;钟节鸣;俞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保护师生身体健康,按照卫生部<关于开展学校食品卫生突击大检查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紧急通知>)的要求,柳州铁路卫生监督所于2003年7月15~31日对辖区内23所中小学校的食品卫生进行了监督执法检查,旨在为制定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钟祖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大学特困生的社会支持情况,并探讨社会支持对大学特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主要测查工具,对大学特困生445名进行评定.结果不同性别的大学特困生在客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差异有显著性,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特困生在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差异有显著性,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大学特困生在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差异有显著性;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大学特困生的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有显著的影响.结论社会支持对大学特困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影响.
作者:叶金辉;毛庆江;郑霞;李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乙肝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传染病.新资料表明,我国大约有1.2亿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为有效杜绝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新生入校、饮食服务行为的从业人员都要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以便及时筛查HBsAg阳性者,防止互相传染.但是,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只通过检测HBAg筛选乙型肝炎健康携带者还存在着弊端.现就2002年青海省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学生健康检查结果分析报道如下,并就乙型肝炎健康筛查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如后.
作者:王海玲;王莉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全面系统地了解泰安市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及变化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卫生部、教育部有关要求,泰安市于1985,1991,1995和2000年进行了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加强了学生常见病防治,现将1985~2000年的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刘金英;张振民;王进力;郑光丽;丛庆;李学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上网行为对大学生学习成绩、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引导大学生科学地应用网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长沙市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大学的本、专科学生945人,对学习成绩、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专业兴趣、抑郁、玩网络游戏与学习成绩有关(P<0.05),学习任务、专业兴趣、平均每天上网时间、网龄与心理健康有关(P<0.05).结论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与网络行为密切相关.
作者:吕媛;易银沙;邓昶;易尚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桂西山区少数民族中学生伤害的发生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以便为预防和控制青少年伤害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桂西3所中学1 855名中学生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作伤害问卷调查.结果伤害总发生率为32.02%,发生2次及以上伤害的发生率为10.51%;初中生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高中生,男女生伤害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发生伤害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未发生伤害的学生,尤以强迫、精神病性、焦虑、躯体化、抑郁较为突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父亲文化程度以及SCL-90因子中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为伤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心理健康状况可能是影响伤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加强心理健康维护可控制伤害的发生.
作者:马迎教;吴琪俊;邓树嵩;林健燕;谭盛葵;廖建英;蒙仕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2003年以来,各地学校集体食物中毒发生频繁.据卫生部统计,2003年二季度学校食堂发生重大食物中毒49起,中毒2 447人,分别比2003年一季度上升8.4倍和5.0倍[1].为使广大学校卫生监督人员、学生餐生产单位的管理人员掌握有关法规对学校食堂卫生要求及相关标准,预防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障广大师生食品卫生安全,笔者对1989年以来现行的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和卫生常识进行了归纳、整理,以便于广大专业人员和从业人员理解和应用.
作者:范正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5年于日内瓦召开的<全面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家委员会>会议的倡导,结合多年从事学校卫生工作的实践,我们立足县情,以开设健康教育课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卫生行为习惯为导向,以普及卫生知识为切入点,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创新,逐步形成了具有射阳特色的学生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孙家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掌握郑州市小学生龋病的患病情况,为牙病预防和社区服务提供资料.方法对郑州市13所小学在校学生10615人进行口腔普查,按照<全国学生龋病、牙周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标准进行.检查前进行有关刷牙情况和口腔保健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 混合牙列患龋率为45.62%,其中乳牙患龋率为35.06%,充填率为15.82%;恒牙患龋率为20.85%,充填率为69.46%.坚持每天2次刷牙的有73.57%,使用保健牙刷的有85.97%,使用正确刷牙方法的有29.95%,每次刷牙达到3 min的有7.79%.结论郑州市小学生龋患率较高,应加强小学生的龋齿防治工作.
作者:孟广魁;李季;孟燕;涂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东乡族学生的视力状况,为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学生的视力保护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按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工作手册>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对东乡族中小学生3137人进行视力调查.结果东乡族学生的视力不良率为31.69%,女生的视力不良率高于男生,中学生视力不良率高于小学生;东乡族学生的视力不良率低于本省汉族城市学生,且有逐年上升趋势,15 a中增长了27.3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长1.82个百分点.结论东乡族学生视力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东乡族中小学生的视力保护工作.
作者:韩鸣辉;汪淑娟;韩淑娥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