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高;廖可育
目的探讨影响医科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相关因素,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分量表的人际关系敏感量表及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医科大学生1040名进行问卷调查,在SPSS支持下进行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被调查者的人际关系敏感量表评分均值为(1.32±0.61)分;单因素分析表明,高分组和低分组在生活习惯、家庭影响、生理满意度及多项心理行为因素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特质焦虑、社交苦恼和退缩、负性生活事件强度及消极应对方式等7项影响因素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应加强医科大学生健康个性的培养及社会交往能力和技巧的指导.
作者:梁执群;卢莉;朱素娟;籍继颖;于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安徽省巢湖地区农村学龄前儿童血压的分布及变化趋势,为学龄前儿童高血压的诊断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了巢湖市3个乡镇的1 245名3~6岁的学龄前儿童,由专业人员对血压进行测量,并对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童血压的分布呈正态分布;3岁与5~6岁组组间儿童的收缩压(SRP)和舒张压(DBP)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且学龄前儿童的血压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性别间的差异不明显.血压偏高的检出率为5.9%,其中男性为5.0%,女性为7.3%.农村幼儿血压偏高的诊断参考值标准为110/70 mmHg.结论 3~6岁儿童血压的分布呈正态分布,且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建议对农村幼儿血压偏高情况进行早期防治.
作者:唐晓武;潘发明;叶冬青;余万春;祝高峰;范引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桂西山区少数民族中学生伤害的发生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以便为预防和控制青少年伤害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桂西3所中学1 855名中学生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作伤害问卷调查.结果伤害总发生率为32.02%,发生2次及以上伤害的发生率为10.51%;初中生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高中生,男女生伤害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发生伤害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未发生伤害的学生,尤以强迫、精神病性、焦虑、躯体化、抑郁较为突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父亲文化程度以及SCL-90因子中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为伤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心理健康状况可能是影响伤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加强心理健康维护可控制伤害的发生.
作者:马迎教;吴琪俊;邓树嵩;林健燕;谭盛葵;廖建英;蒙仕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5年于日内瓦召开的<全面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家委员会>会议的倡导,结合多年从事学校卫生工作的实践,我们立足县情,以开设健康教育课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卫生行为习惯为导向,以普及卫生知识为切入点,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创新,逐步形成了具有射阳特色的学生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孙家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龋齿是儿童少年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疾病,WHO将龋齿列为世界范围内需重点防治疾病的第3位.为了解西部儿童的龋患状况,WHO委托四川大学口腔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于2002年对德阳市旌阳区儿童少年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培秀;刘宗心;徐梅;黄林军;孙权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石林县民族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对少数民族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447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石林县民族中学学生焦虑检出率为1.79%,其中学习焦虑问题非常明显;撒尼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在MHT各因子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初二年级与高一年级学生过敏倾向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男生与女生的学习焦虑因子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2个民族中学生学习焦虑问题均较严重,民族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但过敏倾向和学习焦虑因子分各年级之间与性别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作者:张姣妹;李菊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极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现将1例中学生狂犬病案例报道如下.
作者:韩业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大学是一生中各种营养素需求量大的时期,营养不良和肥胖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将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只有科学合理地摄入各种营养素,才能保证大学生的学习和健康需要.然而,合理的营养素摄入受自身营养知识的影响.为了解宁夏大学农学院学生营养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笔者对农学院部分大学生的营养知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邵佩兰;徐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缺铁性贫血(IDA)及核黄素缺乏是发展中国家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其中青春期女生的发病率较高.为探讨核黄素含量和IDA的关系,以改善女生的营养状况,降低贫血和核黄素缺乏的患病率,笔者于2001年5~6月对聊城某中等学校女生进行了调查.
作者:杨芳;张风芝 刊期: 2004年第02期
2003年8月29日,吴忠市某中学共有175人在校食堂就餐,发生中毒144人,且中毒人员均有恶心、呕吐、抽搐、头晕.有一小部分呼吸困难、意识不清.吴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8月29日8:00接到举报电话,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了调查.
作者:康进玉;李晓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的关系,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人格问卷(16PF)对华南地区某农科高校研究生373名进行调查.结果被试SCL-90总分超过160分的研究生占总人数的22.93%,SCL-90的总分和因子分性别差异均无显著性,SCL-90总分与16PF的多数因素有显著性相关.结论研究生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值得重视,人格的培养和完善有利于促进其心理健康.
作者:李梅;钟向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人民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对传染病管理力度的加强,儿童传染病发病得到有效控制.托幼园所的儿童由于其集居的特点,在传染病防治方面尤其受到重视.为此,笔者于1999~2002年对北京市东城区托幼园所儿童的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雪辉;韩志民;李金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神经心理学因素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儿童的学习成绩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运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临床记忆量表、H-R神经心理成套测验等多种神经心理学测试方法对不同学习成绩的儿童进行测试.结果不同学习成绩的儿童在智力、记忆力、抽象思维能力、注意力、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能力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根据儿童的神经心理学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学业进步.
作者:匡华;王枫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探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影响因素,以便为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以整群抽样方式对医大一年级医学生266名进行SCL-90、EPQ、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测查分析.结果被试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1.65%,SCL-90总分主要受N分和负性生活事件得分影响.结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个性特征和生活遭遇.
作者:俞少华;张亚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学生常见病是根据<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终期考评方案>中确定的蛔虫、沙眼、贫血、龋齿、视力低下、营养不良和肥胖等7种疾病.成都市于1995~2000年间,按照<学生常见病防治技术方案>的要求,开展了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工作,2001年接受了四川省卫生厅专家组的考评,现将考评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李才明;张涛;汪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全面系统地了解泰安市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及变化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卫生部、教育部有关要求,泰安市于1985,1991,1995和2000年进行了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加强了学生常见病防治,现将1985~2000年的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刘金英;张振民;王进力;郑光丽;丛庆;李学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身高、体重中等儿童每日能量总消耗及运动能量消耗水平,以便为小学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X-1型能量检测仪,记录小学二-六年级学生100名每日能量总消耗(TEE)及运动能量消耗(ECPA),连续检测7 d,其中学习日5 d,休息日2 d.对资料齐全、有效的75名小学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男、女生每日TEE分别为(7055.30±1176.84)kJ和(5789.72±683.72)kJ;ECPA分别为(1116.85±375.91)kJ和(858.61±319.64)kJ.每日运动能量消耗占总能量消耗的百分比,男女学生分别为15.8%和14.8%.结论男女学生每日运动能量消耗占总能量消耗的比例较低,学习日和休息日能量消耗差异不明显,说明学生运动不足.
作者:尹遵栋;马军;龙海珍;宋逸;潘勇平;凌诒淑;万左红;储大公;方秀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是指学生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的效果,达到学习的目标,而在进行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1].
作者:左银舫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青少年是21世纪的主人,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也是我国参与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后备力量.为承担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教师不仅要赋予他们扎实的科技文化知识,培养他们合格的思想品德,还必须塑造他们强健的体魄.
作者:秦荣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学业受挫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为学业受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萍乡高等专科学校408名学业不及格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SCL-90测量,比较不同性别、不同补考次数学业受挫大学生心理异常情况.结果学业受挫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为36.03%,且多为中度以上异常.心理异常检出率,男大学生高于女大学生;4次以上补考学生高于初次补考学生;学业受挫大学生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结论学业受挫非大学生情愿,且易导致大学生心理异常.多次学业受挫会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应对学业受挫大学生实行心理帮助.
作者:史小力;魏汉添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