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小力;魏汉添
青少年是21世纪的主人,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也是我国参与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后备力量.为承担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教师不仅要赋予他们扎实的科技文化知识,培养他们合格的思想品德,还必须塑造他们强健的体魄.
作者:秦荣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了解陕西省内厂矿子弟学校学生营养状况,有效降低营养不良及肥胖的发生率,2000年5~6月份,笔者对陕西省6所厂矿子弟学校在校中小学生进行了健康检查,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莉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小学生冬季体育课运动能量消耗情况,以便为小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某小学一~六年级参加体育课的小学生260名,应用能量监测仪进行体育课运动能量消耗测量.结果小学一~六年级学生体育课能量消耗在113.04~276.32kJ,平均为212.55kJ,其中基本活动部分学生能量消耗在74.82~167.kJ,平均117.01 kJ.结论体育课学生能量消耗与课程内容安排有关,体育课3个组成部分的能量消耗分配只有1个年级比较合理.应尽快制定小学生体育课能量消耗的标准.
作者:宋逸;马军;尹遵栋;方秀君;潘永平;兰跃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影响中学生尝试吸烟的因素,为开展中学生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对昆明市2所中学学生601名进行调查.结果中学生认知香烟品牌的途径为广告、亲戚朋友和父母.经Logistic回归分析,香烟品牌的认知数量和替亲戚购买香烟是影响学生尝试吸烟的主要因素,说明替亲戚购买香烟和知道香烟品牌数量越多的学生,更有可能尝试吸烟.结论在控烟工作中,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避免青少年各种途径接触香烟,是防止青少年吸烟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李红卫;王明;邓艳红;董海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女生月经初潮和男生首次遗精是青春期发育的重要标志.为了解陕西省女生月经初潮和男生首次遗精年龄及其变化规律,以便有效地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现将2000年陕西省女生月经初潮和男生首次遗精年龄与1995年同类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凤亭;杨瑾;姚翰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石林县民族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对少数民族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447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石林县民族中学学生焦虑检出率为1.79%,其中学习焦虑问题非常明显;撒尼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在MHT各因子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初二年级与高一年级学生过敏倾向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男生与女生的学习焦虑因子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2个民族中学生学习焦虑问题均较严重,民族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但过敏倾向和学习焦虑因子分各年级之间与性别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作者:张姣妹;李菊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5年于日内瓦召开的<全面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家委员会>会议的倡导,结合多年从事学校卫生工作的实践,我们立足县情,以开设健康教育课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卫生行为习惯为导向,以普及卫生知识为切入点,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创新,逐步形成了具有射阳特色的学生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孙家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中学生对青春期性知识和艾滋病知识的掌握和需求情况,以便为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4所中学初一至高二年级的2 51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 9.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随年龄增长,学生的性知识水平逐渐提高,但还不适应身体发育的需要;学生对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有一定了解,但仍有大部分学生认为日常生活接触可以传播HIV/AIDS;多数学生希望获得系统的青春期性知识和AIDS知识.结论目前学校的性教育、艾滋病知识教育滞后于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学校应开展正规的性教育和AIDS知识教育.
作者:姚绍芳;吴凤玲;侯俊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某医学院4个不同专业毕业生实习前后的心理状况,为探索医学院校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医学院4个不同专业的644名毕业生进行心理状况测试,并分类比较分析.结果 644名毕业生实习前后SCL-90中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和偏执等因子分实习前优于实习后,差异有显著性.实习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与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和护理学3个专业学生的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躯体化、焦虑、抑郁等因子分差异均有显著性,且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差于其他3个专业.结论该医学院毕业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特别是临床医学专业.应加强对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金世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吸烟已经成为引起死亡的主要可预防因素,控制吸烟已经成为全世界的一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世界上1/3的吸烟人口在中国,有3亿之多[1].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吸烟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为了解中学生吸烟及其影响因素,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并为制定中学生控烟健康促进项目提供依据,笔者于2001年10月在杭州市中学生中进行了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
作者:姜彩霞;裘欣;程彬;项海青;毛一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了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及时发现卫生安全隐患,防止学校集体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确保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笔者于2003年6月对三峡库区230所学校的食堂进行了卫生监督,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定珍;谭兴元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在1982年的乙肝会议上,将我国、东南亚及热带非洲划为乙肝高度流行区(高度流行区HBsAg阳性率为8%~20%),病人以婴幼儿及青少年为主[1].为了解惠州学院及其附属中学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笔者对该校1998级至2001级大学新生及2000级、2001级初中新生进行了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田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神经心理学因素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儿童的学习成绩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运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临床记忆量表、H-R神经心理成套测验等多种神经心理学测试方法对不同学习成绩的儿童进行测试.结果不同学习成绩的儿童在智力、记忆力、抽象思维能力、注意力、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能力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根据儿童的神经心理学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学业进步.
作者:匡华;王枫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新生的体质状况,是关系到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问题.为进一步了解南京大学入学新生的体质状况,笔者对2000~2002年入学新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保健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孙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健康危险行为是指吸烟、饮酒、过早不安全性行为、不合理膳食、缺乏体育锻炼及各种导致意外伤害的行为,这些行为直接或潜在地威胁着青少年现在及将来的健康[1].针对大学生的危险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对于制定相应干预策略和解决办法,减少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维护大学生身体健康和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张会来;李广宇;张宝荣;戴国盛;武常宏;范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上网行为对大学生学习成绩、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引导大学生科学地应用网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长沙市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大学的本、专科学生945人,对学习成绩、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专业兴趣、抑郁、玩网络游戏与学习成绩有关(P<0.05),学习任务、专业兴趣、平均每天上网时间、网龄与心理健康有关(P<0.05).结论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与网络行为密切相关.
作者:吕媛;易银沙;邓昶;易尚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医疗技术的发展,急诊急救医学有了长足的发展,急救医学工作日益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高等院校是人口稠密集中的地方,也是人才聚集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工作节奏的加快,老龄化等诸多原因,经常出现一些紧急情况,特别是人为因素所导致的突发性、群体性意外伤害.
作者:吴美玲;熊先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儿童不同营养状况对血压、血糖及血脂的影响,以便为中小学生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河北省农村整群抽取933名7~14岁健康儿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FS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用Friedwald's公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将调查人群分为超重肥胖组、体重正常组和体重偏低组,比较儿童血糖、血压、血脂各指标的差别.结果 7~14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率为16.83%,随性别及年龄的变化不明显.与体重正常及偏低组相比,超重和肥胖组儿童具有明显的血压、血糖及TG偏高现象,且HDL-C水平明显较低.此外,超重和肥胖组儿童血压、TG及HDL-C异常的检出率也明显高于体重正常及偏低组.结论儿童时期超重及肥胖同血压、血糖及血脂异常关系密切.
作者:谭凤珠;董少霞;贾建起;杨华英;杨辉;冯彦军;郭占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寻找筛查小学生行为问题的适宜方法,以便调查者选择较为准确的调查量表.方法对1608名小学生分别用Rutter儿童行为父母问卷和教师问卷进行评定.结果儿童行为问题的症状具有情境性.父母问卷较容易发现N行为症状,教师问卷较容易发现A行为症状.结论 A行为问题以教师问卷较可靠,N行为问题以父母问卷更实际.
作者:章殷捷;叶文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了解青岛市学生健康状况,按照<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案>的统一要求,于2000年5月对青岛市中小学生进行了健康监测,现将2000年学生视力低下、龋齿、贫血、蛔虫感染等常见疾病的调查结果与1991和1995年调查资料比较分析如下.
作者:李泽民;陈柬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