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萍
目的探讨影响医科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相关因素,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分量表的人际关系敏感量表及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医科大学生1040名进行问卷调查,在SPSS支持下进行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被调查者的人际关系敏感量表评分均值为(1.32±0.61)分;单因素分析表明,高分组和低分组在生活习惯、家庭影响、生理满意度及多项心理行为因素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特质焦虑、社交苦恼和退缩、负性生活事件强度及消极应对方式等7项影响因素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应加强医科大学生健康个性的培养及社会交往能力和技巧的指导.
作者:梁执群;卢莉;朱素娟;籍继颖;于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早餐是一日三餐中重要的一餐,是获取一天所需营养素的基础.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正值智力和体格发育的重要时期,又是学习繁重的时期,因此,是否吃早餐以及早餐质量对这一时期学生的生长发育更为重要.为了解卫校学生早餐状况,以便开展早餐膳食营养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合理营养,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笔者于2002年9月对大同市卫生学校学生进行了早餐状况调查.
作者:冯玉荣;段爱旭;范利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力军.其心理是否健康,人格是否健全,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且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刻的、长远的[1].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已经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是造成学生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根源[2],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作者:杜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中学生对青春期性知识和艾滋病知识的掌握和需求情况,以便为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4所中学初一至高二年级的2 51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 9.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随年龄增长,学生的性知识水平逐渐提高,但还不适应身体发育的需要;学生对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有一定了解,但仍有大部分学生认为日常生活接触可以传播HIV/AIDS;多数学生希望获得系统的青春期性知识和AIDS知识.结论目前学校的性教育、艾滋病知识教育滞后于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学校应开展正规的性教育和AIDS知识教育.
作者:姚绍芳;吴凤玲;侯俊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2003年初,广东出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其传染之快、危害之大前所未见.学校作为特殊的公共场所,当出现病例时,疫情更容易扩散和蔓延,因此受到教育、卫生部门高度的重视.广州市某中学曾出现1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由于患者发病早期仍在校上课,密切接触者多,且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在1个月内死亡,在社会上一度引起恐慌.笔者依照防制要求做了大量调查及控制处理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安抚,稳定了学校教学秩序.
作者:倪莉红;马林;林国桢;李泽荣;陈健;林琳;赵宇腾;刘小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大学生吸烟状况,探讨吸烟对大学生血压的影响,以便为开展大学生控烟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安徽理工大学学生2 137人进行吸烟问卷调查,随机选取日吸烟量≥10支男性大学生34例为吸烟组,不吸烟者31例为对照组.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大学生总吸烟率为40.2%,男生吸烟率为58.2%,女生吸烟率为9.8%.男生日吸烟量≥10支者占男生吸烟总人数的38.6%.24h动态血压监测显示,吸烟组24h、日间及夜间平均血压均高于不吸烟组,日间血压相差非常显著(P<0.005);24 h血压波动曲线图显示,吸烟组血压高于不吸烟组,分时段相差显著、相差不显著以及部分时段血压不稳定3个阶段;吸烟组吸烟时心率显著高于不吸烟组.结论大学生吸烟率高,吸烟可致正常血压者血压升高及心率加快,尤其舒张压升高更为明显,应采取有效措施禁止学生吸烟.
作者:余新超;汪思应;方昆;宋伟;王颖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了解学生考试成绩与考试期间经前紧张综合征的相互关系,以便为消除由其所致成绩差异提供参考依据,笔者对本校1996~2002届女生2080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建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2003年2月22日~3月29日,信阳市浉河区龙潭村小学发生一起传入性麻疹爆发.全校6个班(含学前班)309名学生,共发病39例,罹患率12.6%.无死亡病例.
作者:葛显成;胡宝文;林晶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自<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发布实施以来,我国的学校卫生工作逐步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学校卫生工作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其他卫生法规相比较,也暴露出了<条例>的一些缺陷,它不但束缚了学校卫生工作的发展,同时使有些地方的学校卫生工作陷入困境.
作者:张玉祥;罗玉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组辅导过程中人际交往与人格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通过分析影响人际交往的相关因素,探索大学生人际交往小组辅导的策略.方法采用人际关系心理诊断量表、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参加小组辅导的36人进行测试,对其中人际关系困扰程度较高的22人的3项测验进行比较.结果 16PF测试中,兴奋性因素、适应与焦虑次级因素与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71,0.610,P值均<0.01.SCL-90测试中,症状总分、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因子与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70,0.665,0.646,P值均<0.01.结论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与人格诸多因素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相关,与心理健康诸多因子亦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相关.人际关系小组辅导应在思路、方法等方面体现出整合性.
作者:王瑶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女生月经初潮和男生首次遗精是青春期发育的重要标志.为了解陕西省女生月经初潮和男生首次遗精年龄及其变化规律,以便有效地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现将2000年陕西省女生月经初潮和男生首次遗精年龄与1995年同类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凤亭;杨瑾;姚翰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对初中毕业生焦虑、抑郁的影响,为开展相关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31名初三毕业生,分成研究组125人,对照组206人,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心理健康教育前后进行测查.心理健康教育采取集体上课方式,包括青春期心理教育、焦虑和抑郁的表现与心理干预、心理防御方式、学习与考试心理,每周2学时,共10周20学时.结果研究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前后SAS得分分别为(31.76±8.22)分和(28.58±9.34)分,SDS得分分别为(35.41±10.16)分和(30.80±11.21)分,差异均有显著性.对照组SAS和SDS干预前后得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减轻初三年级学生的焦虑与抑郁.
作者:张玉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2003年8月29日,吴忠市某中学共有175人在校食堂就餐,发生中毒144人,且中毒人员均有恶心、呕吐、抽搐、头晕.有一小部分呼吸困难、意识不清.吴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8月29日8:00接到举报电话,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了调查.
作者:康进玉;李晓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学业受挫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为学业受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萍乡高等专科学校408名学业不及格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SCL-90测量,比较不同性别、不同补考次数学业受挫大学生心理异常情况.结果学业受挫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为36.03%,且多为中度以上异常.心理异常检出率,男大学生高于女大学生;4次以上补考学生高于初次补考学生;学业受挫大学生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结论学业受挫非大学生情愿,且易导致大学生心理异常.多次学业受挫会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应对学业受挫大学生实行心理帮助.
作者:史小力;魏汉添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抗生素应用情况,以及进行健康教育后认知、行为的效果,以便为大学生进行合理选用抗生素类药物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浙江师范大学部分学生进行了抗生素应用常识的认知干预.结果认知干预对患者服药后无效行为、服药方式、服药时间、停药时间、发热是否用抗生素、服用抗生素前检查有效期等认知、行为产生了显著性影响.而抗生素信息来源、选择抗生素的价格、抗生素价高效好、患病后就医方式等认知干预未能产生显著性影响.结论健康教育能改善大学生抗生素滥用行为,使大学生能合理用药.
作者:叶利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身高、体重中等儿童每日能量总消耗及运动能量消耗水平,以便为小学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X-1型能量检测仪,记录小学二-六年级学生100名每日能量总消耗(TEE)及运动能量消耗(ECPA),连续检测7 d,其中学习日5 d,休息日2 d.对资料齐全、有效的75名小学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男、女生每日TEE分别为(7055.30±1176.84)kJ和(5789.72±683.72)kJ;ECPA分别为(1116.85±375.91)kJ和(858.61±319.64)kJ.每日运动能量消耗占总能量消耗的百分比,男女学生分别为15.8%和14.8%.结论男女学生每日运动能量消耗占总能量消耗的比例较低,学习日和休息日能量消耗差异不明显,说明学生运动不足.
作者:尹遵栋;马军;龙海珍;宋逸;潘勇平;凌诒淑;万左红;储大公;方秀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人民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对传染病管理力度的加强,儿童传染病发病得到有效控制.托幼园所的儿童由于其集居的特点,在传染病防治方面尤其受到重视.为此,笔者于1999~2002年对北京市东城区托幼园所儿童的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雪辉;韩志民;李金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全科医学(General Practice)又称家庭医学(Family Medicine),诞生于20世纪的6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与完善,全科医学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学观和方法论,填补了高度专科化的生物医学的不足,真正实现了医学模式的转变.
作者:梁万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国自然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约10%[1].1992年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3~6岁儿童HBsAg感染率为3.92%.1993年以来,通过对拟入幼儿园儿童的肝功能及HBsAg进行普查,并对易感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接种,使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2].2003年2~3月笔者对965名拟入园儿童及其家长进行了HBAg和相关因素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申修贵;陈安昀;阳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吸入性肺炎多见于儿童、反应性差的老年人及一些因麻醉、醉酒、癫痫发作等原因所致的神志不清者,正常情况下,青年人较少发生.笔者在工作中曾先后治疗了13例大学生吸入性肺炎病例,其发生与治疗有一定的共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雪梅;杨晓明;郭涛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