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娟;张秀兰
2002年6月20~23日,丹东市某高校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中毒学生96人.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证实为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
作者:黄黎生;张羽;白志诚;孙云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学校食堂是一种特殊的食品加工经营场所,其加工经营的食品是否卫生安全,不但关系着师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会影响教学秩序及社会的稳定.近年来,全国曾多次发生学生集体用餐食物中毒事件,宁海县学校食堂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卫生安全隐患,如一些学校领导对食堂卫生管理的认识不到位,从业人员卫生意识淡薄,食堂基本卫生设施简陋,功能布局不够合理等.针对这一情况,宁海县卫生局在教育部门的配合下,开展食堂卫生调研.
作者:王平;王莉微;胡为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结核病知晓情况,以便为高校学生预防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某市10所高校,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14个院系的二~四年级本科在校学生1 638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结核病的病源、传染源、传播途径、药物预防及其危害的知晓率低于50%.大学生担心的是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并表现出对结核病的恐慌.获得结核病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宣传画、书籍、杂志(66.5%).结论大学生的结核病相关知识、信念和卫生行为与其文化知识水平不相符,在大学生中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大学生所表现的良好愿望和态度,是结核病健康教育顺利进行的保证.
作者:丁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市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迅速普及,随之沉迷上网而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关注,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成为近年来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网络成瘾是指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1].为了解城市初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程度和网上行为特点,以便及早地对初中学生进行网络健康教育,笔者于2002年12月~2003年1月对某市2所中学初中生网络使用程度和网络行为进行了调查.
作者:张晓阳;席震芳;严红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是人类口腔的常见病之一.近40 a来,国内外学者对TMD进行了一些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研究,尤其是国外有较多的报道,主要集中在焦虑、抑郁、人格等方面[1].为了解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相关症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笔者对某医科大学2002年入学新生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成森;张黎;马军成;沈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健康教育是实现心身健康的有效的途径之一.心身健康是一种基本的素质,是从事学习、工作和成就一切事业的先决条件.高校要培养出合格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就必须建立大学生健康教育体系,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
作者:何泽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从出生到5岁是个体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城区与城市郊区间经济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儿童体格发育水平相应地发生了一些变化,营养不良率呈不断下降趋势.为了解常熟市5岁以下婴幼儿营养状况,笔者采用Z评分法(也称标准单位法)[1]于2001年对常熟市11个城镇5岁以下婴幼儿的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张明芝;朱虹;杨永生;王玉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中小学大规模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为科学预防接种提供依据.方法在筛查的基础上,对乙型肝炎5项指标全阴性的中小学生接种乙肝疫苗,0.5 a后评价其免疫效果.结果筛查13 731名中小学生中,HBsAg阳性携带率为3.85%,抗-HBs阳性率为50.02%,5项指标全阴性率为46.13%.对5项全阴者6 250人接种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0.5 a后,中、小学生抗-HBs阳转率分别为23.5%,20.7%;乡镇、市区小学生阳转率分别为25.5%,19.2%.结论小学生仍然处在乙肝感染高危状态,在市区中学和乡镇小学对学生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大规模接种的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范珊荣;李勇;杜丽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建立适合我国小学生基本数学能力测试量表的评定常模,以满足心理测量的需要.方法参照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分别在城区与农村抽取样本7 377例和7 316例.结果常模样本构成比例与人口资料基本吻合,样本在各年级及男女性别分布基本均衡,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城乡儿童的数学能力测试得分在大部分分测试中差异存在显著性,而大部分分测试得分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因此分别建立城区和农村2套常模.结论小学生基本数学能力测试量表的评定常模基本达到了设计目的和预期水平.
作者:李丽;吴汉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在大西北的祁连山中,聚居着一个稀有、也是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裕固族,其90%聚居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为了提高裕固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和及早发现该民族学生各种心理疾病,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笔者于2002年7月对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中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裕固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作者:欧阳林;陈宗武;石岩;余志琪;张雁鸿;马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畲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为少数民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测试工具,以当地汉族中学生为对照组,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研究方法,调查福建省部分畲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汉畲族中学生在抑郁、恐怖等因子中差异均有显著性,与对照组不同,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存在显著性.结论畲族中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汉族学生.应针对畲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健康的指导和干预工作.
作者:白丽英;叶一舵;王东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军校学员的孤独感状况,为提高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水平和进行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UCLA孤独量表对某军校一~三年级155名学员孤独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一~三年级军校学员孤独感得分分别为(43.37±8.53),(46.64±7.79),(45.81±7.75)分,差异无显著性;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得分分别为(44.31±8.02)和(46.10±8.23)分,差异亦无显著性;但城市、乡镇学员间孤独感得分差异存在显著性(F=3.87,P<0.05).结论军校学员孤独感明显高于地方高校学生,要加强军校学员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田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大连市青少年性教育状况,探索合理的性教育途径.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大连市4区中小学学生的性知识、性观念、性知识来源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5.8%的男生和7.2%的女生对月经初潮不甚了解,30.0%的男生和66.4%的女生对男生首次遗精不了解;青少年性知识的来源以传媒为主(41.6%);47.7%的青少年对当前的学校性教育不满意;青少年需要的性知识是性生理知识和性健康保健知识.结论大连市青少年的性知识较缺乏,学校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科学系统的性教育.
作者:程然;宋桂荣;马莉;李晓枫;高晓虹;张翠莉;邹有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营养教育对合肥市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以便为学龄前儿童的营养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合肥市选取8所幼儿园,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组幼儿园,悬挂营养挂图,按照编写的教材和教案,开展营养教学活动(持续1学年);定期举办家长营养知识培训班,将编写的幼儿营养知识手册分发给家长.收集干预前期、中期和终期幼儿人体测量指标、功能性指标、营养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组间比较发现,干预组男童和女童的体重、坐高、胸围和上臂围及男童的ZHA、ZWA和ZWH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唇苍白、龋齿的比例低于对照组.自身对照显示,干预组女童的体重,男童和女童的身高、坐高、头围、胸围、上臂围、肺活量、握力均增加,女童的ZWA、ZWH和BMI降低,干预组患面色苍白、唇干裂、唇炎的比例减少.结论应加强早期营养教育,使儿童获得良好的营养,促进其形态和功能的发育,改善其健康状况.
作者:叶青;赵亮;高永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儿童性侵犯的认识,为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个人深入访谈的方法对21名在校医学生进行访谈.结果绝大多数被访者听说过儿童性侵犯案例.被访者在以往的学校学习中都没有接受过正式的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对儿童性侵犯问题的了解主要来自书本、杂志和互联网.多数被访者认为预防儿童性侵犯的主要措施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绝大多数被访者对性侵犯受害儿童表示同情,并认为不应该歧视受害儿童,应多给予关怀与帮助.结论医学生对儿童性侵犯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仍较片面.
作者:韩萍;陈晶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了解大学生肺结核病流行特征,寻找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笔者对中原工学院7 a间大学生肺结核患病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杨进生;王素玲;吕茹;王丽娟;刘晶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对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及性行为的影响,为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3年9月对辽宁省1所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353名进行自填式、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有36.3%的学生在学校(从小学到大学)曾听过预防艾滋病方面的课或讲座.与没有听过课的学生比较,听过课学生的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和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歧视态度得分明显较高.婚前性交行为,听过课与没听过课的学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总的看来,相当部分的被调查大学生仍缺少基本的预防艾滋病知识.结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可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促进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歧视态度的形成,且未导致学生性交行为的增加.在中学和大学,应迅速普及预防艾滋病教育.
作者:陈晶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从2000年起,广州市第六中学每年接收40名新疆考入广州的学生,进行为期4 a的预科和高中的学习生活,至今已有3批,共120名学生.自然环境、生活习惯、地理状况、气候、水质、风俗等方面的变化,对他们的生长发育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者:侯宾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营养性贫血是学生常见病之一,贫血不仅影响青少年学生生长发育,而且对智力及人体免疫功能均有影响.为了解甘肃省天水市中小学生贫血状况,以便采取防治措施,笔者于2002年8月对天水市部分中小学校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鲜红;雷小婷;鲜晓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其病毒感染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期,并随年龄增长而增高[1].
作者:陈华明;柴辉;程学强;柯于强;张茂海;彭国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