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成星;王谦信;徐青华;傅美华;陈水芳;曾红霞;徐国勇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学校供餐部门是学生集体用餐的生产加工和经营者.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学生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时有发生,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关注.为探索学校食物中毒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学生饮食卫生安全,笔者对宜昌市中小学校1960~2003年食物中毒案例进行整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文中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um,UU)是引起生殖道感染的主要支原体,在人体的定植可有2次上升趋势.UU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性接触传播.McCormark[1 ]报告,女性阴道UU携带率随性伙伴增加而上升,可由30%上升到77.5%.临床中,约有40%~60%的非淋病性尿道炎由UU引起[2].笔者通过对37名在校二年级大学生的尿沉渣进行UU培养和PCR检测,以了解UU在大学生泌尿道中的感染情况及不同检测方法对UU在泌尿系统感染中的辅助诊断一致性.
作者:申元英;王涛;王晶;白丽;郭利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肺活量是反映肺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十几年来,我国儿童少年肺活量呈下降趋势[1].然而,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和社会环境都有较大差别,为探讨这些因素对儿童少年肺活量发育的影响,笔者分析了2000年中国27省市汉族儿童少年肺活量发育的地域特征.
作者:张迎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高校扩招后大学生生命质量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提出提高生命质量干预建议.方法按照生命质量程度的高低,自制45项问卷,按1~5级评分法对大学生430名进行调查.结果男生的生命质量总分主要受健康环境、交通状况、教师、教学环境、处理日常事物的能力、朋友支持、时间支配等因素及其满意度影响,女生的生命质量总分主要受睡眠质量、行动能力、性问题及其满意程度的影响.结论男女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存在不同特点,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李广宇;刘立军;孙德荣;方向丽;路玉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性教育的佳方式、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东北电力学院选修性教育的大学生169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1.1%的学生认为现行的性教育方式较好,15.4%表示不好;大学生较为喜欢的性教育方式依次为电化教学(65.1%)、心理咨询(48.5%)、传授式教学(33.1%)、同伴教育(28.4%)、院报知识窗(25.4%)、宣传板报(21.3%)、问题解答式(18.3%)和自我学习(13.0%).95.2%的学生认为学校应开设专门的教育课程性教育课,75.2%的学生需要相应的教材.有82.8%的学生在中小学上过性教育课,但仅有10.1%的学生认为学得较好.结论高校必须尽快开设专门的性教育课程,完成教材体系,紧密结合社会,联系学生实际,分对象、有重点、分层次、多方式地实施性教育.
作者:迟淑艳;焦淑丽;邹强;谷来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视力低下是学生常见病中患病率高的疾病之一.为了解杭州市西湖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患病情况,以便为保护中小学生视力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2003年杭州市西湖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小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医学生个性特征与焦虑、抑郁状况的关系,以便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医学院校本科生639名,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的测评.结果医学生的焦虑、抑郁状况与人格特性之间显著相关;不同性别学生的个性特征差异明显.结论塑造健康的个性是降低焦虑、抑郁,减少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梦龙;黄旭;静进;刘建安;李秀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儿童行为问题(Behavior Disorder),亦称儿童问题行为,是指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超过相应年龄所允许偏离正常范围5%~15%的非正常行为,包括儿童在行为和情绪两方面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各种违纪行为和神经症行为.
作者:吴汉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含量对雌二醇(E2)分泌的影响,为儿童青少年肥胖的防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8~15岁单纯性肥胖和正常女生各60名进行血清瘦素、雌二醇含量测定.同时调查月经初潮时间.将肥胖组与正常组按年龄划分为8~10岁、11~13岁和14~15岁3个年龄段.结果肥胖组女生血清瘦素水平为(34.20±5.06)ng/mL,显著高于正常组女生[(9.00±3.06)ng/mL](P<0.01);肥胖组女生月经初潮时间为(11.78±0.78)岁,早于正常组女生[(12.93±0.96)岁](P<0.01);肥胖组女生雌二醇水平为(61.08±36.21)pg/mL,低于正常组女生[(75.94±41.76)pg/mL],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瘦素与雌二醇呈负相关(r=-0.54,P<0.01).结论血清瘦素浓度过高可能会抑制卵巢分泌雌二醇的功能.
作者:耿敏学;陈姜;陈琴;张德甫;胡巧云;张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城市与乡村大学生在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方面的差异,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1985年和2000年海南省大学生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5 a间,海南省大学生反映机能水平的肺活量下降,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速度、下肢爆发力等身体素质提高,但柔韧性、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下降;身体形态发育有所改善,身高、体重显著增加,胸围出现负增长.结论应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作者:龙碧波;莫燕娜;黄锁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人们由于国籍不同,工作生活习惯不同,身体健康状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笔者从2000年延边大学教职工体检资料中抽出韩国籍工作人员与中国籍教职工(职业、性别、年龄基本相同)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尹凤琳;金英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检验理视健眼操的实际应用效果,更好地预防青少年近视.方法采用理视健眼操与现行眼保健操对比实验法观察2 a,实验组做理视健眼操,对照组做眼保健操.结果实验组视力保持稳定和改善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小瞳电脑验光和散瞳电脑验光证明,实验组屈光度加深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眼轴延长的平均值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理视健眼操预防中学生近视眼的发生和控制近视程度加深的效果优于现行眼保健操.
作者:李美红;潘丽萍;雷建明;任志华;雷文生;吴伯乐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单纯性肥胖症儿童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以便为成年期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陆良县3~12岁儿童进行单纯性肥胖症的群体调查,应用全自动血黏度分析仪和生化仪,检测中、重度单纯性肥胖儿童(肥胖组)80例和正常体重健康儿童(对照组)70名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结果肥胖组儿童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LDL-C分别为(0.92±0.1)mmol/L,(5.1±1.0)mmoL/L,(1.93±0.3)mmol/L,对照组相应为(0.72±0.1)mmol/L,(4.1±1.0)mmol/L,(1.73±0.3)mmol/L;肥胖组的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分别为(1.77±0.25)mpa·s,3.89±0.55,对照组相应为(1.52±0.20)mpa·s,3.54±0.48,2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指标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值均<0.05),表现为肥胖组的血浆黏度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减低及血脂增高.结论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出现血液流变学改变和脂代谢紊乱,提示单纯性肥胖症对心血管功能有潜在的危害,是成人肥胖症、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孔广生;孔文妍;孙琼华;邹乔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和评价太原市重工业区新生儿脐血铅水平与神经行为发育现状,为预防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采集脐带血,用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血铅水平.用新生儿神经行为评价指数(NBNA指数)评价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状况.结果重工业区的新生儿血铅水平比市区新生儿高0.966 μmol/L;NBNA指数比市区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重工业区的新生儿血铅平均水平高于0.483μmol/L,且高于市区水平,并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有影响.
作者:戴伏英;范淑兰;岳晓燕;成要平;邢玉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乙型肝炎是全球性传染病,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地区之一.据有关资料报道[1],全球约有3亿人携带乙肝病毒,我国HBsAg携带者有1.2亿左右,携带率约10%,HBV(乙型肝炎病毒)总感染率为60%.病毒性乙型肝炎是导致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防治肝炎已是一项关系到民族兴衰的大事.为了解大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以便掌握在校学生HBV感染的发展动向,寻找防治对策,笔者对广东某大学5届新生的HBsAg携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仁基;黄小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2002年10月~2003年6月,德州市第一中学某班先后有3名学生被确诊为肺结核病.为控制疫情发展,阻断传播,笔者配合德州市结核病防治所对该班学生、任课教师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采取了预防和控制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可欣;陈英杰;刘迎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1985,2000年青海省土族、撒拉族中小学生体能素质指标发育水平变化情况,为制定能合理、科学地提高学生体能素质的教学与锻炼计划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体质测试法、逻辑分析法对1985、2000年体质调研资料进行比较.结果2000年青海省土族、撒拉族学生7~18岁男女生体能素质与1985年相比总体呈增长趋势,速度与爆发力有明显提高;力量素质男生有所提高,女生呈下降趋势;耐力素质呈下降趋势.结论应加强以耐力素质为中心目标的体育锻炼,改善心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作者:张青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烧伤的认识状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以便为高校大学生开展预防伤害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4所大学的8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烧伤认知水平平均得分为(17.83±3.83)分(总分30分),影响得分高低的因素有专业、来源地和是否接受过烧伤相关知识的教育.结论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大学生对烧伤认识的教育,重点是非医学专业和来自境外的学生.
作者:刘刚;吴赤蓬;刘国宁;王声湧;范存欣;王惠苏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