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保国;陈思东;朱顺贤;欧阳炳惠;林文红;张明霞;郑浩东
目的探讨血清睾酮(T)、生长激素(GH)对青少年矮身材及骨龄的影响,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疗和指导工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把低于当地同年龄、同性别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以下者定为矮身材组(观察组),再选取同学校、同年级、同民族、同性别、同年龄身高位于x~(x±2s)范围的学生作为对照组.对所有被选学生进行T、GH放免测定,同时进行体格检查与骨龄评定.结果观察组血清T(x=54.53 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x=157.19 μg/L)(P<0.001);观察组儿童骨龄(11.05±0.76)岁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1.94±0.69)岁(P<0.001),年龄骨龄差高于对照组,且T与身高(r=0.462,t=0.530)、骨龄(r=0.444,t=0.493)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01);GH与身高、骨龄的相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T,GH含量高低与青少年生长发育有关系,且T较GH影响大.
作者:黄海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龈炎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常见病之一,多由局部刺激因素造成,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逐渐发展为牙周炎,危害很大.为了解宁夏中小学生龈炎的发病情况及口腔卫生状况与龈炎的关系,我们对8 551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龈炎发病情况的调查,现将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作者:张敬;马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影响广州市中学生吸烟的因素,为预防和控制中学生吸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6所中学在校学生,作吸烟情况及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总的吸烟率为5.31%,其中男生为9.06%(240/2 650),女生为1.30%(32/2 468),男女生之间吸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中生总吸烟率为5.83%(179/3 069),且随着年级的增高,其吸烟率逐渐上升;高中生总吸烟率为4.54%(9./2 049),且随着年级的增高,其吸烟率也逐渐上升.开始吸烟的原因主要是好玩、好奇和闲得无聊以及消除紧张;中学生吸烟主要受社会、家庭、环境等的影响.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认为吸烟能帮助思考和集中精神、能使人放松、是个人自由等是吸烟的危险因素;而认为吸烟对学习不利、是浪费钱财及有害健康是吸烟的保护因素.结论广州市中学生吸烟率不高,但初中生吸烟率高于高中学生,初中生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早于高中生,提示控烟应从低龄做起.
作者:汪保国;陈思东;朱顺贤;欧阳炳惠;林文红;张明霞;郑浩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学生午餐营养及供应链状况,为改善学生午餐营养状况,保障食品供应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分析上海市学生午餐的营养、卫生、供应链、加工工艺等状况,采用定期抽检的方法,应用SNHAS对营养素、食品安全、感官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各单位样本综合评价均合格,其中热量、蛋白质、脂肪均能达到或超过DRIs供给量的要求,但矿物质中Ca(仅为AI的32%)、视黄醇当量(仅为AI的57%)供给量较低.对供应链及卫生状况的分析表明,大型企业对各个环节控制严格,产品质量较好,但也存在保存时间过长等问题.结论应进一步完善供应体系,建立高效的质量控制体系,推广营养配膳系统.
作者:赵渝;Ryan B.Zhao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ies, LD)是学龄儿童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它是指不存在智力低下和视、听觉障碍,也没有环境和教育剥夺以及原发性情绪障碍而出现阅读、书写、计算、拼写等特殊学习技能获得障碍的一组综合征.LD儿童主要表现是智力正常,有适当的学习机会,但是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水平.典型特征是1门或多门功课成绩低下,阅读障碍,计算、拼写障碍,手、眼和动作协调障碍.国内外报道,儿童LD的患病率为6.5%~17.8%[1],男明显多于女,比例约为4∶1.学习障碍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复杂,目前机制仍不明确.因此学习障碍的防治应该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措施.
作者:吴汉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大学男生膳食营养的影响,为改善男大学生的膳食营养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某大学男生198人,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在教育前后分别进行5 d的膳食调查,了解其营养素摄取情况.结果膳食营养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男生膳食中动物性食物的摄入比例,提高了各种营养素的摄取量.蛋白质、磷、铁、维生素A的摄取量占推荐量的百分比分别从教育前的94%,213%,227%,135%提高到教育后的114%,230%,360%,226%,钙、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的摄入量占推荐量的百分比分别从教育前的54%,71%,69%提高到教育后的79%,93%,74%.结论营养健康教育是一种简单易行,又切实有效地改善男大学生膳食营养的方法.
作者:王南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描述蚌埠市0~14岁儿童伤害死亡变化趋势和特点,为开展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2~2001年蚌埠市市辖区生命统计年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年间,蚌埠市0~14岁儿童伤害死亡率为12.7/10万~44.8/10万,占全死因构成的12.7%~37.4%,居0~14岁儿童全死因的前3位;伤害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伤害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伤害死因别中溺水、机械性窒息和机动车交通事故是主要因素.伤害死亡率郊区高于市区.结论 0~14岁儿童伤害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仍是主要死因之一,尤其在郊区.
作者:何泽民;程孝连;张益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掌握昭通地区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和规律,确保贫困地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方法对比1962,1981,2000年学生发育形态指标,同时用1995年该区学生资料与云南全省资料对比.结果昭通地区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基本符合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1981年、2000年学生形态指标均值显著高于1962年,2000年学生形态指标均值显著高于1981年,但1962年到1981年的增长幅度大于1981年到2000年;与全省学生身高均值相比,昭通地区学生略为领先.结论昭通地区学生生长发育正处于长期加速趋势,加速增长幅度领先于其他地区.
作者:杜远见;徐宏遥;杨晓云;王以力;吕燕;陈波涛;唐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教学和科研质量的提高,关系到院校的发展.有研究发现,地方院校有心理问题的教师约占30%[1].为了解军队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SCL-90),对军队院校教师进行了测试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杨国愉;冯正直;蒋静;田恒轩;汪涛;廖雅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据国家教委的一项调查报告证实,在调查的126万名大学生中,心理疾病患病率高达20.23%.医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特殊层次,既有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共性趋势,又有其职业定向的个性特征.因此,研究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仅对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现实意义,而且对其他学校开展此项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潘晓军;孙英梅;张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了解云南省汉族大学生视力低下情况,以便更好地为预防学生视力低下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将1985,1991,1995和2000年云南省汉族大学生视力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鹂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宁夏大学农学院学生有关营养知识的现状及饮食行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知识教育.方法随机抽取大学生494名,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大学生的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结果大部分农科大学生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不了解与合理膳食密切相关的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和食物分类;学生中存在许多不良饮食行为,如挑食、偏食及不吃早餐等.结论大学生对营养知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希望得到营养指导.为保证大学生身体健康、顺利完成学业,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的教育,纠正不良饮食行为.
作者:邵佩兰;徐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青少年自虐行为的发生诱因,为青春期心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某市年龄在18~19岁男生1 032人,女生980人,共计2 012人.结果自虐行为发生率为12.77%,自虐行为2次或2次以上者占74.32%,青少年自虐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大;男、女生自虐行为的发生诱因有差异.结论家庭和学校应给予正确的引导,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及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作者:郭有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了解江门市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现状,我们于2001年10~11月对江门市区25所幼儿园的1 915名儿童进行了体质测试.现对体质测试中有关生理机能指标分析如下.
作者:彭晓珊;梁翠媚;张淑琨;关欲晓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YDV)的免疫效果,为乙肝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HBV检测全部阴性的某高等专科学校学生158名为对象,按免疫程序接种YDV,于12个月和24个月后分别随机抽取血清33份和125份,检测血清抗-HBs情况.结果单项抗-HBs阳性率高达39.71%,男(39.90%)女(39.20%)相近.全程接种后1 a,抗-HBs阳转率为51.51%,2 a后已降至44.80%,呈逐年下降趋势.与血源疫苗接种后的抗体阳性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4.41,P<0.05;χ2=6.08,P<0.01).结论对学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开展HBV感染标志的动态监测,扩大乙肝疫苗接种面等措施,是乙肝防制中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智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2001年10月,朝阳市某中学的学生食堂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经调查系由病源性大肠埃希菌及福氏志贺菌引起.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郭向梅;孟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994年9月至2002年7月,安徽财贸学院在校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共10 023人.笔者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发生意外伤害、患疾病时保险金索赔情况进行调查,以便为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魏新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平顶山矿区学生单纯性肥胖发病现状,探讨体质指数(BMI)在筛查儿童肥胖中的实用性.方法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小学生3 576人,年龄范围7~15岁,以常规方法测量身高、体重,分别采用身高标准体重和BMI 2种方法筛查肥胖儿童.将2种筛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用身高标准体重法检出肥胖儿童212人,检出率为5.93%;用BMI法检出肥胖儿童41人,检出率为1.15%,2种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BMI筛查儿童肥胖时应选用相应年龄、性别的标准,不宜使用某一固定值标准,否则有可能得出错误结论.
作者:张德甫;程国春;耿敏学;胡巧云;陈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与智商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之间的关系,为诊治儿童智商和ADH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DSM-IV诊断标准确定ADHD病例60名,按年龄、性别1∶1匹配正常对照组儿童,应用听觉oddball模式诱发事件相关电位(ERP),采用韦克斯勒学龄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WISC-CR)法进行智能测定,应用SAS统计软件对2组儿童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DHD组事件相关电位计数正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P2、N2、P3潜伏期显著延长;N1P2峰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2次记录P3波重复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智商,包括总智商(FIQ)、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P2、N2、P3潜伏期与FIQ、PIQ呈显著负相关;N1P2峰峰值与FIQ、VIQ呈显著正相关.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PIQ、VIQ对ADHD的直接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且N1P2峰峰值与VIQ之间明确地有着交互作用.结论支持ADHD是由于额前区执行功能不成熟的病因学说.
作者:王改青;王慧聪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描述合肥市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病率,探讨心理社会因素与FD的关系.方法对合肥市2所大学576名一~三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临床诊断.选取FD病人44名,同时选取同班级、性别比例相同的44人为对照,评定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特质焦虑等心理社会因素.结果 FD患病率为7.6%,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生活事件应激程度、应对方式评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负性社会经历和特质焦虑评分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FD在大学生中十分常见,负性社会经历和特质焦虑与FD呈统计学关联.
作者:吴正祥;王巧民;张明黎;张开光;郑邦海;殷保书;梁立超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