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兰州市伤害住院青少年主要伤害类型分析

胡晓斌;白亚娜;屈燕;赵迟;裴鸿波

关键词:青少年, 创伤和损伤, 住院病人
摘要:目的探讨伤害住院青少年的主要伤害类型,为预防青少年伤害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兰州市2所综合性医院1994~2001年青少年伤害住院病历1 828份,对不同伤害类型进行分析.结果青少年伤害住院病人以他杀、交通事故多,分别为27.74%,25.55%.交通事故平均住院时间为22.6 d,意外跌落为18.5 d,二者均高于平均住院时间17.38 d.交通事故和意外跌落治愈率分别为73.88%,70.60%,均低于80.42%的平均水平;病死率分别为4.50%,4.12%,均高于2.24%的平均水平.结论青少年伤害住院病人以他杀、交通事故多,交通事故和意外跌落危害大.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舟山海岛监测点校学生的常见病患病状况

    舟山市为海岛城市,有人居住的大小岛屿共89个,总人口98万,地处沿海经济开放地区,物质生活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了解海岛地区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状况,以便进一步加大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的力度,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我们于2000年9~12月对舟山市监测点校学生进行了常见病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殷志跃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儿童生长长期趋势的几个研究热点

    儿童身高加速生长现象19世纪就已经被观察到,进而人们关注到青少年性发育的提前,学者们将这些表现称之为生长的长期加速(secular growth acceleration)现象.但这一术语不能反映儿童因战争、政治动荡、自然灾害等引起生长的负向变化.因此,生长的长期趋势(secular growth trend)或生长的长期变化(secular growth change)等术语得到应用.生长的长期趋势既在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和月经初潮等敏感指标上得到反映,也见于头围、脑重、牙龄、运动能力等发育指标的变化;既反映在体格发育方面的变化,也反映在智力方面的变化;既见于儿童期,也见于成人期.

    作者:陶芳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蚌埠市1992~2001年儿童伤害死亡率分析

    目的描述蚌埠市0~14岁儿童伤害死亡变化趋势和特点,为开展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2~2001年蚌埠市市辖区生命统计年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年间,蚌埠市0~14岁儿童伤害死亡率为12.7/10万~44.8/10万,占全死因构成的12.7%~37.4%,居0~14岁儿童全死因的前3位;伤害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伤害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伤害死因别中溺水、机械性窒息和机动车交通事故是主要因素.伤害死亡率郊区高于市区.结论 0~14岁儿童伤害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仍是主要死因之一,尤其在郊区.

    作者:何泽民;程孝连;张益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心理社会因素与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

    目的描述合肥市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病率,探讨心理社会因素与FD的关系.方法对合肥市2所大学576名一~三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临床诊断.选取FD病人44名,同时选取同班级、性别比例相同的44人为对照,评定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特质焦虑等心理社会因素.结果 FD患病率为7.6%,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生活事件应激程度、应对方式评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负性社会经历和特质焦虑评分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FD在大学生中十分常见,负性社会经历和特质焦虑与FD呈统计学关联.

    作者:吴正祥;王巧民;张明黎;张开光;郑邦海;殷保书;梁立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上海地区学生午餐营养及供应链状况研究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学生午餐营养及供应链状况,为改善学生午餐营养状况,保障食品供应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分析上海市学生午餐的营养、卫生、供应链、加工工艺等状况,采用定期抽检的方法,应用SNHAS对营养素、食品安全、感官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各单位样本综合评价均合格,其中热量、蛋白质、脂肪均能达到或超过DRIs供给量的要求,但矿物质中Ca(仅为AI的32%)、视黄醇当量(仅为AI的57%)供给量较低.对供应链及卫生状况的分析表明,大型企业对各个环节控制严格,产品质量较好,但也存在保存时间过长等问题.结论应进一步完善供应体系,建立高效的质量控制体系,推广营养配膳系统.

    作者:赵渝;Ryan B.Zhao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梧州护校女生气质类型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气质是个性特征之一,是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1].就其特点而言,气质是一种具有天赋性质的个性心理特征,但一个人的气质在某种程度上会因环境和受教育程度的改变而改变.笔者对在校护生的气质类型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进行了调查,以便为各种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黄夏冰;谭立宁;皮至明;宁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云南中小学生蛔虫感染动态分析及防治对策

    目的研究云南中小学生10 a间蛔虫的感染趋势和地区分布特征,为降低和控制学生蛔虫感染率,制定具有科学、实用和可操作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监测1992~2001年云南省城乡7,9,12,14,17岁年龄组在校学生,共210 696人次.分析蛔虫感染与学生健康相关指标(贫血、营养不良和身高、体重的发育等级)及驱蛔投药率的相关关系,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回归、动态数列和相对数的统计分析.结果云南省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1992~2001年中小学生年平均蛔虫感染率在40.19%~12.96%之间,年平均递减率为7.08%.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由高至低的排序为滇东北、滇西北、滇西、滇南、滇中.贫血与蛔虫感染呈高度正相关(r=0.837,t=4.044,P<0.01),感染率与驱蛔投药率呈高度负相关(r=-0.734,t=4.297,P<0.05).结论预防中小学生蛔虫感染应以健康教育为主线,治理环境为首选,切断虫卵入口传播途径为原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为宗旨.农村是预防学生蛔虫感染的重点地区.

    作者:杜海云;吕慧;李姣;郑志华;张旭辉;徐文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哈尔滨市动力区初中生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动力区初中生行为问题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哈尔滨市动力区12~16岁的初中生708名进行调查.结果行为问题(以下简称问题)总检出率为21.89%,其中男生19.42%,女生23.81%;在各种问题中,男生的强迫性检出率高,为8.74%,女生的分裂样高,为15.04%.结论母亲文化程度低、家庭缺陷、母教养方式不良、学生存在不良人格倾向等疑为危险因素.该地区初中生心理问题较严重,应加强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全人格培养.

    作者:陈晓慧;王丽敏;夏薇;吕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北京西城区中小学生1996~2001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由于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各种免疫机能尚不够完善,且人群高度聚集,易发生交叉传染,是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分析传染性疾病在学生中的发病和分布情况,有利于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作者:张亚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大气污染致儿童免疫功能损害效应的研究

    目的探讨大气污染对儿童健康所致的早期损害,筛选敏感指标.方法分别在辽宁省大气污染程度不同的本溪、沈阳、大连市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小学一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共300名为研究对象,检测儿童上呼吸道菌群和机体免疫功能.结果大气污染可使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A降低,IgE水平以重污染区为高.重污染区儿童咽部菌群密度显著高于轻污染区儿童,并出现了非正常细菌,重污染区儿童咽部正常菌群--甲型链球菌的检出率显著低于轻污染区.结论大气污染能够使机体免疫水平发生变化,IgE可以作为筛选过敏人群的早期监测指标,儿童上呼吸道甲型链球菌可作为检测的指示菌.

    作者:席淑华;孙文娟;叶丽杰;王雨;肖纯凌;崔金山;盛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上海市徐汇区中小学生甲肝免疫措施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对经济文化背景相似的长桥、漕河泾2地区甲肝接种和疫情资料分析,评价甲肝疫苗免疫效果.方法对2地区经济、文化等均衡性进行分析,比较免疫措施前后2地区甲肝发病率及年龄别发病率的变化.结果甲肝疫苗免疫后,长桥地区25岁以下人群的甲肝发病率(15.59/10万)比漕河泾地区(34.28/10万)低54%.结论徐汇区针对中小学生实施的甲肝疫苗免疫措施,对该人群甲肝发病率的下降有影响.

    作者:刘长青;李燕婷;阮玉华;汪萱怡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江苏省10~15岁中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分析

    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个性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为了解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学生个性特征发展规律,同时也为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0年9~12月对江苏省有代表性的5个城市10~15岁的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

    作者:冯一星;杨建文;张敬平;董美华;孔庆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淮南地区校内人群尘螨过敏情况

    目的了解校内人群尘螨过敏情况,为更好地防治青少年变态反应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点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淮南地区部分学生和教职工进行皮肤挑刺试验(SPT).结果 SPT阳性率为13.86%,其中男女分别为13.75%和14.00%,差异无显著性(P>0.05);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教职工SPT阳性率依次为7.38%,9.87%,14.74%,17.75%,23.52%,差异有显著性(P<0.001).SPT阳性327人中,患鼻炎、哮喘、皮炎、荨麻疹、药物过敏症者共188人,患病率为57.49%,明显高于SPT阴性人群(P<0.01);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和皮肤病的474人中,SPT阳性212人,占44.73%,明显高于无呼吸系统疾病和皮肤病人群(P<0.01).结论校内人群尘螨过敏情况应引起重视.

    作者:崔玉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学校如何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2002年11月至2003年5月,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我国华南、华北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流行,造成数千人感染,340余人死亡,并迅速蔓延到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政府于2003年5月9日由国务院总理签署并开始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今后进一步防制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我国人民带来的危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

    作者:袁长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网络成瘾--一种新的心理障碍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改变着人们信息存储、加工、传递的方式,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变革,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心理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越来越频繁的人与互联网的交互作用中,个体的心理状况,甚至人格特征会受到怎样的影响,以及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近来,国内外新闻媒体陆续报道由网络成瘾引发的心理障碍个案,心理门诊中因为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情绪障碍、家庭矛盾、社会适应问题的来访者也日渐增多.怎样尽可能地减少网络对个体心理的负面影响,使网络真正成为提高个体活动效率、丰富个体精神生活的有益媒介,有关的研究迫在眉睫.

    作者:张朝;于宗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咸宁市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模式的变化使儿童营养过剩和单纯性肥胖发病率逐年增高.小儿时期肥胖是成人肥胖症、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前驱症[1],肥胖所致的慢性疾病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为探讨咸宁市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提出早期预防措施,笔者于2001年10~12月随机抽取咸宁市区12所幼儿园2~6岁的幼儿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汝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锦州铁路地区小学生营养状况追踪分析

    为了解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身高、体重的增长是否影响其营养状况的变化,笔者对锦州铁路6所小学同一年级的学生6 a营养状况变化情况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改革眼保健操的必要性

    在防近探索中,常听到这样的提问:家长不近视,孩子为什么会近视?天天做眼保健操,学生近视发病率怎么还这么高?广播体操都推广到第9套了,眼保健操为什么不改革?眼保健操40多年没变,老曲调、老动作,老师和学生都厌烦了,不愿意做.

    作者:李美红;任志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厦门市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为了解厦门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并制定相应干预措施,笔者对厦门市1997年和2001年的学生体检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余建梅;张联合;许绩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某高校教职工体块指数与血压、血糖及血脂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校教职工不同体块指数(BMI)对血压、血糖及血脂的影响,做好高校教职工的保健工作.方法对上海市某高校教职工2 889份完整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男性1 620份,女性1 269份.按BMI≥23为界,分不同年龄对血压、血糖及血脂进行比较.结果血压(SBP,DBP)、血糖(GLU)、血脂(CHO,TRG,LDL-ch)的平均值均随BMI的增加而明显增加(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h)则随着BMI的增加而降低(P<0.01).结论高校教职工保健的重点是降低超重或肥胖症的发生,尤其是男性教职工.

    作者:白莲萍;吴华南;吴佩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