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东乡族学生形态发育15年动态分析

韩淑娥;杲强

关键词:生长和发育, 学生, 少数民族
摘要:东乡族绝大部分居住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县,全省现有东乡族人口451 622人.东乡县于1955年改为自治县,该县地处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北部,平均海拔在2 610 m,低为1 736 m.全县以农业为主,生活比较贫困,文教卫生事业比较落后.为了掌握东乡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甘肃省于1985年、1995年、2000年先后3次对东乡族学生进行了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的测试.笔者仅对东乡族学生15 a来的形态发育变化情况分析如下.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中小学生焦虑情绪及其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目的从心理和生理2个层面探讨焦虑情绪对中小学生健康状况的影响,为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对中小学生424名进行测验,由所得标准分推断中小学生的焦虑水平.同时将患有某些常见病、多发病的学生与受测总体进行焦虑水平比较,并检验其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中小学生高度焦虑者占2.4%,在各个不同侧面存在焦虑倾向者占14.6%;但各年级学生间低焦虑比例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肥胖、贫血、营养不良的学生,患有月经不调或痛经的女生,全量表总均分显著高于受测总体均分.结论中小学生中高度焦虑者或在不同侧面存在焦虑倾向者比例较高,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与焦虑情绪之间存在一定的统计学关联.

    作者:林慰慈;袁传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北京海淀区230名初三学生对突发SARS疫情的反应

    目的了解初三学生对非典型肺炎(SARS)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心理反应和行为改变,为开展相关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从北京市海淀区12所中学的初三学生中取样本230例,其中男生为111人,女生119人,平均年龄为(15.3±0.9)岁.采取电话问答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37.8%的学生知道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为冠状病毒,85.2%知道传播途径,98.7%知道主要的预防措施,91.7%的学生关注相关的新闻和报道,关注非典型肺炎相关报道和进展的学生对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知晓率均高于不关注的学生.27.4%的学生有过恐惧心理,其中女生的比例高于男生.91.7%的学生洗手比以前更频繁.74.3%的学生主动打电话关心亲朋好友,女生的比例显著高于男生.学生对政府所采取措施的满意率为97.0%.结论学生对SARS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高,大多数学生的卫生习惯在向好的方向改进.

    作者:续美如;张力;龚丽云;倪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合肥市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因素结构及其人口统计学特征

    目的分析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项目的因素结构,描述主要危害健康行为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为分析危害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确定协变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修订的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问卷(YRBS),对3 127名合肥市城乡中学生进行无记名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危害健康行为的因素结构,用x2检验分析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中学生主要危害健康行为发生率的差异.结果34项危害健康行为归类为12个因子,分别是性行为、饮酒、吸烟、故意伤害、体像和体形控制、过量饮酒、接触毒品、迷恋上网、非故意伤害、缺乏运动、不健康减肥行为、少食蔬菜水果.每个因子取1项作为主要(代表性)危害健康行为,这些主要危害健康行为发生率在不同性别、年龄、年级、学习成绩、城乡、学校类型、父亲和母亲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中分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我国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因素结构基本符合美国CDC的YRBS危险行为分类思想.在分析危害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时,要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混杂作用.

    作者:陶芳标;高茗;卫国;李莹莹;张金霞;苏普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在初中生中开展性与生殖健康同伴教育初探

    目的了解以小组活动方式在初中生中开展性与生殖健康同伴教育的效果,为进一步研究提供资料.方法同伴教育采取同伴教育者与学生小组活动的形式,每次活动分3或4种模式,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测量学生知识和正向态度得分情况,比较教育前后的变化并了解学生对同伴教育的评价.结果女生本班组知识和正向态度得分教育前后的平均增长高于外班组(P<0.05),男生本班组远高于对照组(P<0.05);学生对同伴教育以积极的评价为主.结论同伴教育是青少年乐于接受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在学校内建立性与生殖健康同伴教育社团值得探索.

    作者:王作振;王克利;苗鹏;王书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安徽财贸学院急性结膜炎爆发流行调查

    安徽财贸学院于2002年8月25日~9月26日爆发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新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小学生412名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我国历年来病毒性肝炎的报告数占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的40%左右,属甲、乙、丙、戊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1].为了解中小学生甲、乙、丙、戊4型肝炎的感染情况,为学生肝炎防制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1年6~12月进行了本次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孙鲁民;聂希会;王延臣;康伟民;徐继光;郑英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宁波二中学生1990~2001年视力变化状况分析

    为了观察中学生近视的发生、发展规律,以便为学校开展防近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宁波市第二中学从1990年开始连续12 a对在校学生进行了视力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吴琪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甘肃省7~22岁汉族学生肥胖检出情况

    营养过剩或不均衡所导致的肥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肥胖的发生除有明显的遗传因素外,营养过剩或营养不均衡是肥胖的主要原因.笔者对甘肃省2000年汉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的肥胖检出情况进行了分析,以便为开展学生肥胖预防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汪淑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阳泉市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动态分析

    为了解阳泉市中小学生常见病的发生规律及变化趋势,以便为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笔者对阳泉市1998~2002年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雅伶;张俊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局部封闭治疗神经性皮炎46例疗效观察

    江苏大学职工医院1997年2月~2001年3月对门诊就诊的46例神经性皮炎患者采用利多卡因和异丙嗪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杏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天津市蓟县56所学生食堂卫生状况

    为了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加强学生食堂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根据天津市<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笔者于2002年9月对蓟县幼儿园、小学、中学食堂的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王志才;李克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1998~2001年宁波市区监测点校中学生营养状况

    营养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营养状况是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保障.为了解宁波市区中学生营养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笔者对1998~2001年宁波市区监测点校中学生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冯碧君;吴梦奎;赵薇;蔡建忆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西华县城区中小学生结核病普查结果分析

    为了解西华县城区中小学生结核病的感染及发病情况,控制肺结核病在学生中传播,加强学生结核病的早防早治工作,笔者于2001年4月对该县城区学生进行了普查.

    作者:刘立新;宋晨星;王文忠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济南市部分大中小学生电脑上网现状

    为探讨大中小学生电脑上网现状,引导学生正确上网,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笔者于2002年5~6月份进行了相关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席庆兰;毕振旺;王晶;王果林;焦春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汉中市810名技校学生营养状况及营养知识·态度·行为

    目的了解技校学生现时营养状况以及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以便为制订营养教育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对陕西省汉中市某技校810名学生进行调查,测查身高、体重,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营养状况.结果该校学生营养不良率为37.3%,超重率为3.0%,肥胖率为1.0%.学生营养知识平均分数为(11.7±3.1)分(总分为20分),营养知识得分随学龄增高而增高;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知晓率仅为5.2%.27.0%的学生不能保证每天吃早餐,且进食早餐者的早餐质量不佳;部分学生进食速度过快,经常吃油炸、熏烤食品.大部分学生有较好的营养态度,愿意通过多种途径获得营养知识.结论该技校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较高,营养知识贫乏,且存在不良的饮食行为,应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教育.

    作者:薛晚利;陈天庆;李选社;侯如兰;高小雁;魏建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徐州市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学生的营养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和学习能力,而且对成年期的体质、健康状况有较大影响.为了解徐州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学校膳食指导,笔者对2001年该市学生健康体检资料进行了分析.

    作者:曹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医学研究和论文写作中常见统计学问题

    判断医学研究可信性的基本条件是:课题设计、方法学和数据处理的科学性,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均与统计学有关.统计学设计的3项要素为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和实验效应,须严格遵循对照、随机和重复的原则.

    作者:王立龙;张承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长期营养干预对全日寄宿制学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观察持续7a营养干预对全日寄宿制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学生的合理饮食与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1993年开始,每年对2 000多名在校学生实施全年逐日全程营养干预计划,并对干预时间满7 a的451名7~19岁学生进行追踪观察,采用身高、体重百分位评价法对其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学生接受营养干预后,身高发育中下等以下(<P25)男生由1994年的20.71%降至2000年的4.65%(P<0.005),女生由1994年的17.24%降至2000年的6.67%(P<0.05);发育中上等以上(> P75)男生由1994年的18.68%上升至2000年的41.53%(P<0.005),女生由1994年的24.14%上升至2000年的36.66%(P<0.05).体重发育中下等以下(<P25)男生由1994年的19.70%降至2000年的4.65%(P<0.005);发育中上等以上(>P75)男生由1994年的18.68%上升至2000年的41.20%(P<0.005).结论持续7 a的营养干预对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效果明显,在全日寄宿环境下,对学生的膳食进行全年营养干预和营养监控,能非常显著地改善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

    作者:刘建平;何志谦;涂剑玲;佘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阳江市628名初三学生家长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与态度

    艾滋病(AIDS)自20世纪80年代初流行以来,正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各地蔓延.目前,我国AIDS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1].

    作者:冯郭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本溪市小学食堂卫生监督结果分析

    学生属于特殊群体,是多种传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和集体食物中毒的多发人群,小学生更是如此.为了解本溪市小学食堂的卫生状况,笔者于2002年9月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现将监督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长宏;张大伟;韩冬梅;柏华;周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