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丽;陈林;毕桂彬;赵松;靳风艳;牛丰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在内镜诊断早期咽喉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因主观症状就诊于我院门诊,经电子喉镜检查发现咽喉粘膜异常增生及喉肿物疑似恶性病变的104例患者,分别在白光和 NBI 模式下观察咽喉部黏膜,记录病变的大小、范围,同时进行 NBI 分级,并对病灶性质做出预判,对 NBI 模式下发现的117个病灶均取活检,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将其他检查结果与之作对照。结果1.窄带成像技术在对病损轮廓、黏膜表面及粘膜下微血管形态显示方面均明显优于普通白光内镜图像,差异有显著性(P <0.05)。2.104例怀疑喉癌或癌前病变的患者中共发现117个病灶,其中白光模式下病变检出率为89.7%,应用 NBI 模式检出率为99.1%。NBI 内镜对咽喉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诊断的灵敏度为91.4%,而普通白光内镜的灵敏度为74.1%,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NBI 分级与病理诊断的关系:声带息肉等良性病变主要表现为 NBI Ⅰ级(10/12),慢性喉炎等炎性病变主要表现为 NBI Ⅱ级(15/19),轻度不典型增生主要表现为 NBI Ⅲ级(10/15),重度不典型增生主要表现为 NBI Ⅳ级(5/7),重度不典型增生及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 NBI Ⅴ级(52/64)。结论与白光模式相比,NBI 模式能清晰地显现病变的轮廓及黏膜表层及黏膜下层微血管的各种形态变化,可增强病变的可识别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操作简便、安全,较白光模式更易发现细微变化的病灶,亦可使活检阳性率明显提高,在早期咽喉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于红;高圣锐;孙志;祝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根据肿瘤统计结果,肺癌是我国男性患者中常见的癌症类型和主要的肿瘤致死原因。2000-2005年,我国肺癌的发病人数增加了11.6万,死亡人数增加了10.1万。肺癌5年生存率仅约15.6%,主要原因是约75%的患者在诊断时已属晚期肺癌[1,2]。肺癌可因早期诊断不足而致预后差,从组织学来看,腺癌在肺癌中占38.5%,是常见的一种类型,由于腺癌呈贴壁式生长(是指肿瘤细胞沿着肺泡生长,没有基质,血管以及胸膜侵袭),在 CT中多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GGO),近年来多排螺旋CT 技术的应用使得很多小 GGO 结节发现率大为提高。肺癌病理组织学对于肺癌的预后判断和治疗非常关键,但在一般情况下要通过手术,支气管镜或者穿刺才能了解患者的病理结果[3,4],而很多患者可能不具备获得病理标本的条件,因此通过无创技术(如 CT)对患者进行组织学分类意义重大,对手术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5],但是,就我们所知,目前国内还没有系统性研究观察 CT 结果与肺癌组织类型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检测 CT 结果能否为肿瘤组织学预测提供特征性指标,以及这些特征是否与肿瘤大小和分型有关。
作者:方思月;杨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通过临床流行病学研究,高原地区海拔在2100 m 至4000 m,居民因为长期处于低压缺氧状态,致使红细胞代偿性增加,血液粘稠度随着红细胞的代偿性增加而增加,所以易产生血栓[1]。在高原地区2型糖尿病中,45%的患者会出现微血管病。其特点是微血栓形成,基底膜变厚,这类微血管病变的特异性的症状[2],同时还会出现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中。本实验通过对血液学相关指标:HbAlc、PLT、MPV、PDW、U-mAlb、血清 Mg2+浓度的水平检测,讨论分析高原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与血液学指标的相关性。
作者:张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急性阑尾炎为儿科腹部外科疾病中常见的急性疾病,临床医师经常以患儿的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以及查体的结果来诊断急性阑尾炎[1]。由于小儿对身体疼痛具体位置和性质未能做出准确描述,因此小儿患有急性阑尾炎的情况极易漏诊和误诊。因此准确快速的诊断是提高其治疗成功率的关键[2,3]。尿常规检验用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优点在于准确性和敏感性较高[4]。为了对尿常规检验在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的准确性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把初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超声检测和尿常规检验,对其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对比,并对尿常规合并手术病理确诊的患儿尿常规检验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宁;马靖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随着我国近视人数的增加,眼镜验配不合格率的增多,眼镜行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也相应的增高。以知识的系统传授为目的的学科体系课程,将学习与工作分开,已经无法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那么,如何开发与构建既反映企业岗位需求,又遵循学习规律,遵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的课程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王锐;谷树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节律基因 per2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与白血病融合基因 bcr/abl 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和9例健康对照的骨髓标本,RT-PCR 检测 per2和 bcr/abl 融合基因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之间表达的关系;不同浓度甲磺酸伊马替尼作用 K562细胞不同时间后,通过 RT-PCR 检测 bcr/abl 和 per2水平变化。结果研究发现 per2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表达降低,并且与 bcr/abl 的表达呈负相关。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处理 K562发现,随着 bcr/abl 的表达降低,per2的表达升高。结论per2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表达下降,并且和bcr/abl 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 per2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作者:李杰;杨帆;封建凯;孙成铭;黄万里;张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近年来由于医疗植入物如导管、人工心瓣膜、人工关节等的广泛应用以及人口老龄化及免疫力低下人群的出现等因素,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导致的生物膜相关性疾病逐年上升,至今尚无药物能有效地控制这类感染。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是一个多基因调控、多因子参与的延续性过程,包括初始黏附、聚集、成熟、脱落四个阶段,而细胞间多糖黏附素(polysaccharid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PIA )是存在于细菌细胞表面的多糖黏附因子,在 SE 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细菌聚集阶段发挥十分重要作用。因此,深入研究 SE 生物膜形成中 PIA 的调控机制对治疗 SE 引起的生物膜感染意义重大。
作者:易辉;李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肺硬化性血管瘤(scerosing hemangioma of the lung, SHL)是肺内的一种至今仍不能完全确定其组织来源和性质的少见肿瘤,易与肺腺癌、炎性假瘤等混淆,诊断率低,易误诊。因此,本文对36例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邹玉凤;李旭丹;白信花;孙岩;王亦飞;武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随着国际交流合作的日益广泛,来华的医学留学生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目前,留学生教育已经成为国内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高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1]。因此,针对留学生的特点,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是目前高校教师面临的崭新课题。
作者:李艳茹;王琳;王建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下部胸腔在回收胸腔液体方面具有更大的作用,这是由于它的间皮细胞在通过细胞转运蛋白吸收水和电解质方面有更强的能力[1,2],同时下部胸腔具有更丰富的淋巴网络和更丰富的淋巴孔道[3]。由于在胸腔内的外科操作和创伤,使这些机制受到破坏。在肺叶切除过程中,肺叶表面的脏层胸膜不可避免的被一起切除,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时,胸壁的操作孔位于下部胸腔,对下部胸腔的壁层胸膜也造成了损伤,同时不同类型的全胸腔镜肺切除手术对胸腔造成的损伤部位及程度也不同。全胸腔镜肺上叶切除、肺下叶切除及楔形切除术后做比较,胸腔液体回收的能力不同,胸腔积液产生的量也不同,因此术后引流量也不同。这对于确定全胸腔镜下什么类型的肺切除术后较早拔管可能引起积液相关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研究全胸腔镜肺上叶切除、肺下叶切除及肺楔形切除术后胸腔引流量的差别及它们与术后积液相关并发症的关系。
作者:于海翔;王跃;楚振宇;姜皓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观察老年急性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及生存质量情况变化,来诊断心脏介入手术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26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保守治疗组与介入治疗组,保守组130例,予常规抗凝、抗血小板、调脂、扩张冠状动脉等治疗。介入组134例,入院后行心脏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治疗,后给与常规抗血小板、抗凝、调脂、扩冠等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心肌酶谱、心电图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①实验结束后,介入组肌酸激酶、肌钙蛋白、hs-CRP、BNP 较保守组改善,P 均<0.05;②实验结束后,介入组 Q 波时间、Q 波/R 波、ST 偏移较保守组改善明显,P <0.05;③实验结束后,介入组生存质量各项指标较保守组优异,P <0.05。结论心脏介入手术可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缺血供应状态,减轻心肌细胞不可逆坏死状态,改善心电图坏死 q 波及 ST 段水平,并提高患者后期生存质量。
作者:张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选择舒芬太尼和曲马多为研究药物,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探讨阿片类一非阿片类镇痛药对术后伤口疼痛性刺激的药效学相互作用。方法选择 ASAI-II 级、年龄20-60岁手术患者70例,随机设定舒芬太尼浓度(0-1.8μg/ml,梯度间隔为0.2μg/ml),同时分别联合不同浓度曲马多(0-6.4 mg/ml,梯度间隔为0.8 mg/ml)。术终患者清醒后,以5ml/h 持续泵注不同浓度镇痛药,1 h 后观察患者静息下及体动下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 VAS)。对两种药物镇痛效果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响应曲面分析,并通过 NONMEM 软件求算响应曲面模型参数。结果舒芬太尼与曲马多相互作用的响应曲面分析表明,二者在抑制术后疼痛刺激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结论响应曲面分析法成功揭示了两种药物镇痛效果间的作用规律。临床应用浓度范围内,舒芬太尼与曲马多在抑制术后疼痛刺激中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其中在抑制体动下 VAS 评分协同作用更为明显。
作者:刘鹏飞;关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尿路感染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异常繁殖所致的尿路感染性疾病。以细菌感染常见,诊断有赖于尿细菌培养。近年由于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等因素的影响,尿路感染病原体谱发生了变化,革兰阳性菌及耐药菌所致的尿路感染有增加的趋势。监测尿液标本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提供参考,对治疗泌尿系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我院2014年尿液标本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监测结果。
作者:吕宁宁;刘军;权明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居泉沙雷菌(Serratia fonticola)是近年来才命名的较新菌种[1,2]。居泉沙雷菌属沙雷氏菌属,在自然界的水及动植物中广泛存在,但因其引起的人类感染则较为罕见[3]。居泉沙雷氏菌从临床医学标本中也可分离出,主要见于创口渗出液[4],但居泉沙雷氏菌的生化反应(VP、明胶酶、脂酶、DNA酶阴性)不典型,目前医学界对于居泉沙雷菌的认识尚少之又少[5,6]。2015年我院发现1例居泉沙雷菌致菌血症的严重感染的病例,实属罕见。为增加医务工作者对居泉沙雷菌认识,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莹莹;钟专;康春阳;刘晓阳;陈加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是我国医学教育结构中高层次的教育,既担负着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任,又担负着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重任。妇产科是医学院校相对重要且相对独立的科目,“生理-心理-社会”是一种现代化的医疗模式,更注重培养医学生的技能水平、医学及非医学素质,如何提高妇产科研究生的质量,任重而道远,是每个高等医学院校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研究生们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获得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总结。
作者:刘俊宝;王雪;刘名;舒振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新生入学体检是检查新生身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为进一步了解吉林大学新入学大学生肝功异常情况,对2010-2014年五年新生体检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肝功异常原因,以便及早给予针对性干预。
作者:任艳蕾;于淑艳;黄忠秀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常用的肌松药中,顺式阿曲库铵因起效较慢,药物半衰期较短,在腹腔镜手术中肌松效果往往不令术者满意。而罗库溴铵起效迅速,作用时间较长,能产生深度肌松效果。在腹腔镜中,4个成串刺激(Train of four stimulation,TOF)为0和强直后计数(Post-tetanic count,PTC)为1-2的深度肌松比中度肌松可能更加改善手术操作条件。同时,深度肌松的逆转时间可能更长,可能比中度肌松更影响心肺功能[1-3]。但近有研究表明肌松拮抗剂 Sugam-madex 可以快速逆转高剂量罗库溴铵引起的深度肌松[4]。理论上讲,肌松药罗库溴铵和肌松拮抗剂 Su-gammadex 的组合既可以获得改善腹腔镜手术操作条件,又不用担心延长逆转时间和存在不完全肌松逆转的可能。但罗库溴铵对肌松的程度和手术操作条件的影响尚缺乏相关文献评价。本研究探讨了罗库溴铵和阿曲库铵联合美维库铵对全腔镜下食管癌手术的手术操作条件的影响。
作者:林风武;高宏伟;张强;程坤鹏;于磊;韩阳东;赵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随着甲状腺发病率的增长,甲状腺手术的例数亦不断增加,术后发生切口粘连的例数亦不断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回顾性分析1995-2009年间甲状腺手术1320例,发生不同程度粘连240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洪东;田宇;李雪飞;王伟;王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 RhoGDI2与 EMT 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行手术切除且随访满5年的结直肠癌患者组织标本8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 RhoGDI2与 EMT 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各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探讨 RhoGDI2与 EMT 相关蛋白间的相关性。结果 RhoGDI2、E-cadherin、Vimentin 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5%、23.6%、48.7%。结直肠癌组织中,RhoGDI2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 分期及5年生存率相关(P <0.05);E-cadherin 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 分期及5年生存率相关(P <0.05);Vimentin 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 分期及5年生存率相关(P <0.05)。结直肠癌组织中,RhoGDI2与 Vimentin 的表达呈正相关(r=0.295,P <0.05);RhoGDI2、Vimentin 与 E-cadherin 的表达呈负相关(r=-0.278、r=-0.309,P <0.05)。结论RhoGDI2与 EMT 相关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密切相关,我们推测 RhoGDI2可能通过促进 EMT 的发生导致了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及不良预后。
作者:陈颖;姜昊声;马俐君;柳思琪;金珍婧;徐庆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大肠息肉是常见的大肠疾病。目前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大肠癌起源于腺瘤性息肉,通过腺瘤、腺癌序列发生癌变[1]。早期诊断及治疗腺瘤性息肉,对预防大肠癌及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内镜医生在大肠镜检查中准确判断息肉性质,是及时诊断及治疗息肉样病变的关键环节。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arrow-band imaging,NBI)一种内镜下的电子染色技术,并日臻成熟地应用于临床。已有内镜专家研究表明,应用大肠镜下 NBI 技术对大肠息肉表面毛细血管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在鉴别息肉为肿瘤性或非肿瘤性方面具有与病理学相接近的诊断能力[2]。
作者:张莹;李长锋;初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