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唐山市小学生家长营养教育效果评价

唐咏梅;宁鸿珍;周瑞华;闫红;刘辉

关键词:营养, 卫生教育, 教育考核, 学生, 家庭
摘要:目的评价对小学生家长开展营养教育的效果 .方法在3所小学整群抽取学生家长1 169名,按班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 照组.对教育组以宣传资料、营养咨询等形式进行2个月的营养教育;采用问卷调查,比较营养教育前后家长营养知识、态度、相关行为的变化.结果教育组家 长接受营养教育后,营养知识和行为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其学生的早餐质量和零食问题有所提高和纠正.结论营养教育是改善营养行为的有效途径,但需 进行长期的指导.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张掖地区中小学生5种类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

    为了解甲、乙、丙、戊和庚型(以下简称5种类型)肝炎病毒在张掖地区中小学生中的流 行现状及其流行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我们于1998年11月至2000年1月,对张掖地 区6县(市)18所中小学及幼儿园进行了5种类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杜玉桂;赵金光;马世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杭州市1994~1999学年中学生常见病分析

    为全面系统地了解杭州市中学生常见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变化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 可靠的依据,我们对杭州市1994~1999学年的学生常见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玲;黄可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青铜峡市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

    为了解青铜峡市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以便为提高学生的营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0年5~10月对市属6所学校在校中小学生4377名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谢爱梅;雷晓丽;刘清池;潘磊;雷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集宁市小学生常见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肠道寄生虫病是影响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一种常见病.为了解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的感染 情况,我们于1997年5月~10月,对集宁市5所学校的939名小学生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作者:苏士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武汉地区部分铁路中小学生早餐及认知情况

    早餐是一日三餐中重要的一餐,获取的是1 d所需的基础能量[1].吃好早 餐对中小学生的重要性早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国内外有关研究报道很多[1-5] .为了解中小学生早餐及认知情况,以便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笔者于2000年11~12月在12所铁路中小学校进行了本次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劼;胡新秀;冯振海;黄晨;李承尧;高建红;夏斐斐;褚树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营养干预对学生血红蛋白量的影响

    近年来,深圳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强了对中小学生的营养干预.为评价干预效果,根据<全国中小学生贫血防治方案>的要求,我们连续3年对区属3所中学和3所小学的学生进行了血红蛋白监测.结果表明贫血率呈逐年下降,并已达到国家2000年终期考评的目标要求.

    作者:吴冬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淮南工业学院学生肠道菌群调查

    目的探讨正常大学生人群肠道菌群特点,为防止和控制因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引起的肠道腹泻提供依据.方法用常 规细菌培养、SWF-A系统生化反应和多价诊断血清分离鉴定肠道菌,用沙保氏培养基常规分 离鉴定肠道真菌,同时选择15种抗生素用Kirby-Bauer(K-B)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 HTH〗结果共分离出7种细菌和1种真菌,即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变形菌、志贺氏 菌、哈夫尼亚菌、克雷伯氏杆菌、沙雷氏杆菌、阴沟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检出率分别为7. 3%、4.2%、7.3%、2.5%、6.2%、2.0%、3.9%和3.9%,相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痢特灵对多种肠道菌敏感,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对多种肠道菌耐药. 结论正常大学生人群肠道菌群分布具有多样性,以条件致病菌多见,当 肠道菌群相互比例失调,易引起肠道腹泻.部分抗生素对肠道菌产生耐药性.

    作者:王健;钱中清;朱玉霞;杨庆贵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高州二中教职工B超声波检查结果分析

    B超检查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对肝、胆、肾、脾、盆腔、前列腺等脏器的病变诊断灵敏、可靠,对人体无明显致伤作用,是临床诊断疾病的有效辅助措施之一。

    作者:黄东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稀盐酸治疗口腔溃疡80例疗效观察

    稀盐酸是助消化药物,笔者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口腔溃疡8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杏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某医专学校部分实习生焦虑抑郁情况

    目的调查不同阶段医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实习阶段的三年级医专学生49名和在校学习的二年级医专学生48名进行测查,并做统计分析.结果实习组焦虑评分高于在校组(P<0.01),实习组与在校组抑郁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缓解实习阶段医专学生焦虑症状应成为该人群心理健康促进的重点.

    作者:王莉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南宁市大中专院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现状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大中专院校的招生人数急剧增加, 但 由于学校后勤卫生保障措施未能及时落实,致使学生集体性食物中毒发生起数、中毒人数上 升,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为贯彻实施199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下达的预防食物中毒 工作计划,我们于2000年4~5月对57所驻邕大中专院校的食品卫生开展了全面清理整顿 工作.现就如何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控制学生集体性食物中毒的发生谈几点看法.

    作者:杨虹;陈绍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对控制儿童蠕形螨感染的效果观察

    蠕形螨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内.蠕形螨的感染与毛囊炎、脂溢性皮炎、 痤疮等皮肤病的发病有密切联系[1],同时也是酒渣鼻病变的原因[2].为了有效地控制蠕形螨的感染,探讨健康教育对控制儿童蠕形螨感染的影响,我们于1998~20 00年在开封市的2所小学进行了实验观察,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王国英;王国建;都景芳;张军;王金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邗江县中小学生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

    目的了解邗江县中小学生1995年与20 00年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的变化.方法分析、比较邗江县1995年与2000年中小学生身高、体重指标的等级评价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中小学男女生身高、体重上等率2000年均高于1995年,且体重上等率增长幅度大于身高.超重肥胖率2000年高于1995年,营养不良率2000年低于1995年.结论学校、家长应教育学生不偏食、合理营养,减轻课业负担,加强室外体育活动,保证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

    作者:薛同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非创伤性修复治疗小学生龋齿的效果观察

    龋齿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儿童患龋病以后,不仅由于疼痛影响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继而影响生长发育.

    作者:王文兰;陈慧萍;孙嘉陵;胡秋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兰州市中小学生贫血状况

    目的掌握兰州市中小学生贫血状况,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调查 样本,用WHO推荐的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结果兰州市中小学生贫血 率为13.16%,有随年龄增大而逐渐降低的趋势.小学生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中学生,城乡学 生的贫血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兰州市中小学生贫血的防治工作应以小学生为重点对象.

    作者:古丽萍;肖克慧;杨仁民;赵英杰;张继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不同视力状况学生眼球发育的年龄特征

    目的研究青少年学生视力低下防治的佳年龄阶段.方法测量472名中等水平中小学校8~16岁学生视力、眼轴长度 、角膜曲率.结果平均视力在9岁时高,针孔视力在11岁时开始高于裸眼视力,眼轴长度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各年龄角膜曲率均值差异无显著性.讨论 10~14岁是眼轴延长的发生期,预防近视应在8~9岁眼轴延长之前开始.

    作者:陈宁;杨波;王锐;雷锋;冯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大理州学校卫生监督执法检查结果分析

    为深入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强化学校卫生监督,促进学校卫生管理水平的提高,按照卫生部开展学校卫生监督执法检查的要求,于2000年9月15日~25日在大理白族自治州范围内抽取69所大中小学校进行了监督执法检查.

    作者:刘宇珠;张桂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某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现况

    目的了解师范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安徽师范大学1 380名大学生进行 测试.结果师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其中心理症状检出 率为12.83%.文科学生的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等症状水平明显高于理科学生,女生 的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等症状水平高于男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以四年级为低.结论应针对师范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开展心理健康促进活动.

    作者:方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校园文化环境与学生心理健康

    校园文化是在教育活动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具有自身的特 征和功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健康成长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认识校园文化环境的心理学和 卫生学意义,发挥其应有的育人效能,积极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高汉运;裴国栋;段成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厦门市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动态分析

    月经初潮是女性青春期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标志.月经初潮年龄早晚既是儿童青少年个体生长发育的必然规律,又是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机体本身的结果.为了解厦门市女生月经 初潮年龄及其变化规律,现将2000年厦门市女生月经初潮年龄与1995年、1985年同类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陈美娟;吴卡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