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丽努尔;张立荣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卫校学生的人格特征差异.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以下简称16PF)对1990年绍兴 卫校在校生及1998年在校生进行测查.结果在16个人格因素和8个次级因 素中,1998年和1990年两组学生有17个因素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20世 纪90年代初末两期学生人格有很大的差异,说明环境是学生人格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俞爱月;苏巧荣;任光圆;石富娟;夏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掌握通州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的动态,以便制订今后学生贫血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取受检者左手无名指末端血,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结果中小学生贫血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中学生男女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显示该年龄段为女生生理性贫血高峰.结论中小学生贫血应引起教育、卫生工作者和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
作者:施永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了解青铜峡市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以便为提高学生的营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0年5~10月对市属6所学校在校中小学生4377名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谢爱梅;雷晓丽;刘清池;潘磊;雷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了解泗水县贫困山区小学生健康教育现状,探索适合山区学校健康教育模式,提高小学生卫生意识及自我保健能力,我们于1996年对处于边远山区的圣水峪、大黄沟、泗张、高峪4个乡镇的村级小学进行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并实施了干预措施,又于1999年对干预效果进行调查,并作比较分析.
作者:刘德柱;刘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肠道寄生虫病是影响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一种常见病.为了解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的感染 情况,我们于1997年5月~10月,对集宁市5所学校的939名小学生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作者:苏士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了降低学生肠道蠕虫感染率,1991年起,我们按照<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 方案>(试行)及<广西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对宜州市中小学生进行规范防治,使学生蛔虫感染率逐年下降.现将防治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邹桂英;黄任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中小学校领导对学校健康教育的认识、态度和需求.方法对6省(直辖市)下属的12个市(县)的57所学校中10 3名中小学校领导进行访谈调查.结果多数学校按要求开设了健康教育课 ,部分学校已将其纳入了学校工作计划,并成立了领导小组.学校领导普遍认为有必要在中 小学设置健康教育课,多数人对现有教材及其内容表示满意.认为社会各界对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不够,多数人未接受过健康方面的专门培训.结论学校领导 提高认识,是做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首要前提.领导小组成员除学校员工代表和学校领导 外,还应包括学生、家长和学校所在社区人员.对学校领导进行定期的、系统的健康知识培训有助于推动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作者:胡小琪;张辉;高树军;刘爱玲;潘慧;马冠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近视与Zn、Se、Fe、Cu、Mn 5种微量元素关系及耳穴贴压法对其影响.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46例近视患儿头发中Zn、Se、Fe、Cu、Mn 5种元素的含量.结果治疗后头发中Zn、Se元素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Fe、Cu、Mn的含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耳穴贴压法治疗可明显改善少儿近视患者对Zn、Se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作者:方骏;吴勇勇;吴运军;姚应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师范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安徽师范大学1 380名大学生进行 测试.结果师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其中心理症状检出 率为12.83%.文科学生的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等症状水平明显高于理科学生,女生 的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等症状水平高于男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以四年级为低.结论应针对师范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开展心理健康促进活动.
作者:方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中小学校校园内、外出现了不少 以销售副食品为主的校园商店.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学生,所经营的副食品品种较多,以 小型定型包装食品为主.由于学生对商品的识别能力较弱,校园商店容易以次充好,销售过 期变质食品.为了解枝江市校园商店食品卫生现状,进一步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 .我们于1999年6月、10月对辖区内校园商店卫生现状进行了调查.
作者:潘爱明;蒋艳红;罗素芳;李绪强;严清明;代文生;杨成望;李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了解住校学生乙肝病毒(HBV)的携带情况,以期为学生乙型肝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自1993年至2000年,笔者结合每年1次的学生体检,对全日制住校学生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 BsAg的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施培铨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索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和自编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重庆市2所中学的初一至高三学生及家长各347名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负性教养行为、亲子气氛、教育困惑比正性教养行为对子女人格特征有更大的影响.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人格特征有关.
作者:李彦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笔者对浙江省1995~1999年各级卫生防疫站上报的各类学校与幼儿园确认的18起食物中毒资料进行了汇总分析,揭示了其特点、规律和主要因素,以便有效地控制和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徐浩行;赵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20世纪50年代初,Hauga报道第1起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此后各地陆续报道了多起该 菌引起的食物中毒[1],并根据其临床特点分为呕吐型和腹泻型,呕吐型主要为剩米饭或炒饭引起,短潜伏期为0.5 h[2].笔者调查的一起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是学生集体早餐食用饼干所致,其临床特点为呕吐型,短潜伏期仅10 min,与以往资料有
作者:索少斌;张占义;于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管理,保障学生的饮食卫生安全,防止发生食物中毒,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管 理办法>的要求,1999年6月盐都县卫生防疫站对全县的中学食堂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1 存在问题
作者:黎雅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爱因斯沃斯把成人的依恋类型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安全型成人很容易 与人相处并信任对方;回避型成人怀疑周围的人,害怕离他们太近会受到伤害;焦虑-矛盾 型的成人对同伴的爱缺少安全感,以致过于苛求对方[1].成人依恋类型的不同, 反映出对人不同的信任程度,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社会支持的获取.本研究旨在探讨 卫校在校学生的人际信任与父母养育行为的关系,寻找影响信任的因素,为培养安全型的成人依恋行为提供依据.
作者:苏巧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配合全国中小学生体质调研工作,我们于2000年10月对呼市中小学生进行蛔虫感染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月清;张凤贤;王大伟;邢丽萍;许向云;胡瑞林;徐玉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青少年学生视力低下防治的佳年龄阶段.方法测量472名中等水平中小学校8~16岁学生视力、眼轴长度 、角膜曲率.结果平均视力在9岁时高,针孔视力在11岁时开始高于裸眼视力,眼轴长度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各年龄角膜曲率均值差异无显著性.讨论 10~14岁是眼轴延长的发生期,预防近视应在8~9岁眼轴延长之前开始.
作者:陈宁;杨波;王锐;雷锋;冯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了解沙湾县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我们于1999年采用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法对沙湾县21所中小学校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古丽努尔;张立荣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