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市学前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姚彬

关键词:儿童行为障碍, 危险因素, 儿童, 学龄前
摘要:目的探讨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构成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调查某市5所幼儿园4~6岁儿童594名,同时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以行为各因子超出相应因子98百分位数判为有行为问题.结果行为问题检出率为 14.31%.男女差异无显著性.单因素分析发现,对学前儿童行为问题有影响的因素有孕初期父亲饮酒、父亲职业、儿童躯体疾病、母亲怀孕年龄、父母婚姻状况、教育方式不良、新生儿状况、母亲孕期服药以及父亲文化程度.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母孕初期父亲饮酒、教育方式不良以及儿童躯体疾病是学前儿童行为问题危险因素,父亲文化程度及其年龄则是保护因素.结论学前儿童行为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中瘦素水平及其调控因子研究

    目的研究单纯性肥胖儿童血中瘦素水平及其调控因子.方法检测42对10~12岁肥胖儿童血中瘦素(Leptin)及其调控因子胰岛素(Ins)、神经肽Y(NPY)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肥胖儿童血中Lepin含量[(9.33±2.14)ng/ml]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含量[(3.47±2.57)ng/ml](P<0.01),肥胖组Ins[(24.75±12.75)mIu/L]亦高于对照组[(19.19±6.39)mIu/L](P<0.05),肥胖组TNFα[(12.62±4.50)ng/ml]非常显著地低于对照组[(14.43±5.56)ng/ml](P<0.01),NPY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女性血中Leptin水平[(10.00±1.12)ng/ml]显著高于男生[(3.72±1.11)ng/ml](P<0.01),重度肥胖组Leptin水平(16.59ng/ml)高于轻度肥胖组(7.91ng/ml)(P<0.05).结论肥胖儿童血中Leptin含量升高;肥胖者体内Ins含量增加,NPY和TNFα产生减少与Leptin的调控有关.

    作者:王家林;何敏;农清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京津两市中学生青春期发育与性行为比较

    目的了解中学阶段青少年的性发育和性行为发生状况,为开展适宜的生殖健康教育及服务提供建议.方法采用不记名的自我报告式问卷,于1998~1999年对北京和天津市4所中学的初、高中一、二年级1 506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两地中学生绝大部分均已进入青春发育期,其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的平均年龄与全国资料相比,基本接近.手淫在两市中学生中均普遍存在,总发生率为 33.6%,两地比较,天津高于北京,性别差异主要见于男性.性行为发生率为2.2%,北京高于天津.中学生性行为发生为酒后冲动以及对性经历的好奇和对两性关系纯理想化的观念所致.同时发现中学生性经历存在感染性传播疾病和非意愿怀孕的高危险倾向.结论应重视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建立对性问题的正确态度、责任感和安全性行为.

    作者:余小鸣;潘勇平;王嘉;籍红;杨溢;杨书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安康市5 057名中小学生视力状况

    为了解安康市直属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及在小学减负、大学扩招的情况下,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课业负担、精神负担减轻后,近视的发生发展规律,现将1999年9~12月安康市直属两所重点学校5 057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视力检测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王秋丽;梁开国;李康琳;刘安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玉林师范学院学生1991年和2000年的体质状况

    2000年玉林师范学院(前身是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的要求和规定,对该校大学生进行了体质与健康检测.本文以这次体质健康调查研究资料为依据,与1991年体质与健康研究资料对比,对玉林师范学院大学生10年来体质健康状况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评价,为进一步提高21世纪的大学生体质水平,以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永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大屯矿区离异家庭学生心理状况分析

    为了解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于2001年5月采用SCL-90量表对大屯矿区离异家庭学生进行测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明;张殷;李凡;张跃琴;曹霞;张桂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晋江市中小学生3年营养状况分析

    营养不良和肥胖不但能降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身体的其他功能,还会严重阻碍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为了解晋江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我们于1998~2000年3次对7~18岁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劲松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某民族中学结核病普查结果分析

    1999年下半年,据某西藏民族中学校医报告,该校有结核病例发生.为防止结核病的进一步传播,尽早发现病人,及时治疗,南通市卫生防疫站立即组织相关专业人员,于1999年12月底对该校全体师生进行了结核病普查.

    作者:李勇;吴玉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蚌埠铁路地区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蚌埠铁路地区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探讨防治对策.方法采用现状调查法对蚌埠铁路地区7~18岁中小学生6 963名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用身高标准体重法作出营养评价.结果蚌埠铁路地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低于1995年全国调查学生营养不良率平均水平,而肥胖率高于1995年全国平均水平.且营养不良率女生高于男生,中学生高于小学生;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小学生高于中学生.结论不良饮食和运动行为是影响中小学生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建议家长培养孩子建立起良好的生活方式.

    作者:曹雪玲;杜慧;王志华;郭广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邻水县城乡中小学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状况调查

    为更好地开展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工作,提高中小学生食品卫生质量,控制食物中毒发生,我们于2000年3~11月对本县城乡中小学校学生食堂、小学课间餐配餐室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陈世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高中生艾滋病和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近期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在高中生中开展艾滋病和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的近期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采用非等同比较组设计的研究方法,于2000年11月以两所重点中学的823名高中二年级学生为对象,并将其分为干预组、内对照组及外对照组.结果干预组在同伴教育后生殖健康和艾滋病知识的答对率比教育前提高,与内、外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而教育后内、外对照组提高不显著.教育后比教育前3组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态度和安全性行为意向的均分均有所增加,但只有干预组教育前后对安全性行为意向均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中还显示高中男生和女生中性交行为的发生率分别为1.8%和0.2%.结论在高中生中开展艾滋病和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是有效而可行的.

    作者:王燕玲;常春;钮文异;张红霞;孙昕(雨英);吕姿之;高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马鞍山市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和自编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问卷,对马鞍山市区3 804名6~13岁儿童进行调查和评定.结果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5.46%,以违纪行为(A行为)为主.不同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但有些因素对各类行为均有影响.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学习成绩差、婴幼期疾病、父母健康状况差、母亲性格内向、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不正确、教育态度不一致、亲子关系差、3岁前寄养或全托、母孕期情绪不良、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结论学龄儿童不同行为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作者:彭迎春;倪进发;陶芳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武汉工业学院学生艾滋病知识和态度调查

    艾滋病(AIDS)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青年人为AIDS的高发人群,面对该人群开展以学校为中心的AIDS健康教育是预防AIDS的有效措施.为此,我们对武汉工业学院学生进行了AIDS知识和态度的调查,以便为学校对青年学生开展预防AIDS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黄万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不同年级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和探讨各年级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差异.方法采用儿童学习适应性调查表对小学一~六年级389名学生进行学习适应性评定.结果二~六年级小学生与一年级小学生学习适应性比较均较差,以二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差.结论学习适应性问题普遍存在于小学生中.创造良好环境使小学生适应学习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吴冬娜;林勇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招远市中小学生血红蛋白5年检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招远市城区中小学生血红蛋白(Hb)水平以及贫血情况,我们对1996~2000年连续5年检测的中小学学生Hb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军剑;范洪斌;徐丽芳;刁培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广西某中等卫校学生A型性格调查

    心理、行为等因素与疾病的关系,正在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为了解中等卫校学生的性格特征及其与学校环境的关系,使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我们于2000年6月对广西某中等卫校学生进行了A型性格的调查.

    作者:凌媛;曾文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成都地区农村学生常见病监测分析

    为了解成都地区农村学生常见病、多发病患病情况,为今后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笔者于2001年5月,对地处成都市周边县农村学生常见病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李新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大庆市中小学校瓶装纯净水卫生质量监测

    为了解我市各中小学校饮用纯净水卫生状况,防止水源性疾病在学校发生,保证学生的饮水安全,我站于2001年5月~11月,对全市有饮用瓶装纯净水的学校进行了卫生指标监测,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黄霞;孙桂清;程志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青少年第三磨牙缺失与阻生的研究

    人类有28~32颗恒牙,之所以数目不定,是因为第三磨牙(也称智齿,以下简称M3)变异很大.M3是发育、萌出晚的牙齿,又是先天缺失多的牙齿.M3在萌出过程中常因空间不足而阻生,进而导致智齿冠周炎、龋齿、牙根吸收等并发症.所以,M3一直是青少年颌面生长发育中被关注的焦点.笔者拟就国内外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续美如;吕冰峰;霍益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汕头市中小学生饮水卫生状况调查

    为了解汕头市中小学生饮水卫生状况,我们对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王普生;姜广胜;吴伟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某校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目的研究大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更好地预防其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问卷调查法.结果运动损伤大部分发生在上课和课外活动时;发生多的是关节韧带扭伤;常发生的部位是踝关节;在众多的项目中,以篮球、田径和体操居多;在引起运动损伤的原因中,主要的是准备活动不合理和技术动作错误.结论在体育运动的开展过程中,必须加强安全运动的教育,针对大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取有效的预防手段和方法,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作者:岳文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