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观平;周永源;蒋东达
因病休、退学监测是学校保障学生健康的一项措施.为了解大学生因病休、退学状况,我们采用回顾性调查,对上海市32所高等院校1999与2000年在校大学生398 765名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提高学校医疗保健部门预防保健水平,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华南;吴佩荣;白莲萍;王礼康;邱晓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鲁南地区青少年形态发育动态变化规律.方法抽取1963年、1980年和2000年城乡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的有效卡片,分别统计7~17岁青少年的身高、体重、胸围3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体重增加较快,身高增高次之,胸围变化较小.结论 1963年至1980年的17年间,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发育较改革开放后的20年(1980年至2000年)为慢.
作者:苑灿明;张咏梅;万广枫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检验青少年心理控制源与吸烟、饮酒及烟酒并存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88名高中男生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心理控制源的测定.后者使用内在性、有势力的他人和机遇控制源量表(IPC).资料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结果吸烟、饮酒及烟酒并存行为都与有势力的他人控制源有显著联系,吸烟行为也与机遇控制源有关联.结论青少年吸烟、饮酒及其并存行为主要受外在控制源、特别是有势力的他人控制源的影响,反映了他们的自我行为控制能力较差.
作者:褚猷模;杨廷忠;黄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比较理视健眼操和现行眼保健操预防近视的效果.方法采用单盲法,追踪1年,观察理视健眼操和现行眼保健操对儿童青少年视力和屈光度的影响.结果理视健眼操与现行眼保健操相比,能明显防止学习期儿童青少年视力下降(P<0.01),防止屈光度负向增加(P<0.01),提高或保持学习期儿童青少年的远视力(P<0.01),可防止正视眼和近视眼视力下降(P<0.05).结论理视健眼操预防近视效果显著优于眼保健操,对视力保健和防止近视的发生发展均有一定作用.
作者:王萍;姚兴家;白英龙;孙平;翟铃铃;满懿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导致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意外伤害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宁夏11所中学、10所小学的6~19岁在校中小学生7 000人在1年中伤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伤害发生率为20.4%,男生(23.76%)高于女生(16.93%)(P<0.005),中学生(23.19%)高于小学生(17.63%)(P<0.005),回族学生(22.11%)高于汉族学生(19.6%)(P<0.05).前5位伤害依次为跌伤(8.51%)、碰伤(3.38%)、刀割伤(1.88%)、车辆伤(1.34%)和烧烫伤(0.87%).意外伤害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民族、地区、性格、心理状况、母亲文化程度、父母职业、父母婚姻状况、家庭多子女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有一定关系.结论青少年意外伤害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应加强预防研究.
作者:赵建华;黄淳;刘明智;黎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为探讨韶关市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现状、规律及发展趋势,韶关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于2000年对韶关市城市(市区)和乡村(南雄市)6~18岁中小学生形态和机能发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继红;陈锡永;邓伟焕;杜韶女;付宏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平凉地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现况和常见伤害类型的原因,为伤害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平凉地区8所学校中小学生4 820名1年内的伤害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1年内发生伤害2 287人,发生率为47.4%.男性高于女性(50.5%和44.0%),城市高于农村(49.8%和45.2%),发生率随年龄升高的趋势十分明显,13~19岁为高发年龄段.位居伤害前3位的依次是跌伤、刀或锐器伤、碰伤,其中城市是跌伤、碰伤、刀或锐器伤;农村为跌伤、刀或锐器伤、动物咬伤.这些伤害常发生在玩耍、做家务、运动和走路时,多发性伤害与是否是独生子女有关.结论伤害在中小学生中常见、多发,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学习,已成为危害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胡世芳;李志义;席国平;王转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各种教育、文化、道德、观念同商品经济一样也受到外来冲击.国外的性文化通过各种渠道影响着我国青少年.如何根据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为他们提供性健康教育,以保护她们健康成长,已受到学者们的广泛的关注.为此,笔者对某大学的女生有关性健康和生殖健康知识和态度进行了调查.
作者:常燕;柯敏;曾立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湖南农村儿童生长发育、疾病和智力发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国家统一的体格测量检查方法及残疾筛检方法,对湖南省衡山县福田乡271例0~7岁儿童进行生长发育、疾病、发育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同时与当地1989年的体检资料对比.结果该乡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较10年前明显提高;视、听、语言、肢体运动、智力等方面发育障碍分别为1.5%、0.7%、0.7%、0.7%、15.9%.结论父母亲文化程度、母亲疾病与妊娠年龄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
作者:赵淑英;尹逊强;雷雳;袁朝晖;袁万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笔者自1995年至2002年,用自拟败毒消疹汤治疗病毒性疱疹与面部痤疮获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历菊;陈已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为了解河南大学学生不良的生活方式,我们于2000年11月对部分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辉;任书阁;张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实施计划免疫后,低年龄组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近年来学生中麻疹爆发日益增多,甚至出现爆发流行.本文对1999年至2001年丽水市13起学校麻疹爆发流行的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石观平;周永源;蒋东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军校护理专业不同层次学生中抑郁症状的表现及流行状况.方法选用Beck抑郁自评问卷,对某军校护理专业大、中专学生438名进行抑郁状况调查.结果大专和中专学生之间Beck抑郁自评问卷总分和18个单项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中专学生总分及各项分均高于大专学生;中专学生不同年级之间总分及多个单项分差异亦有显著性,年级越低,抑郁程度越高.结论抑郁症状在护理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多数为轻度,中专学生较大专生严重,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刘芳娥;化前珍;刘利兵;王安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审美教育,能够使学生以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支配自己的情感、意识和行为,以高雅的审美修养、审美情趣丰富、发展、完善自己的认知、情操、人格,促进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对于即将走上救死扶伤岗位的医学生来说,通过美育,提高审美创造能力十分必要.
作者:姚文兵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尤其在医学院校,学生的学习负担重、压力大,业余生活单调贫乏,因此会有更多的心身问题出现[1].基于此,笔者每年3~4月份举行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目的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加学生的心理保健知识,增强自信心及交友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适应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张曼华;杨凤池;张宏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已日益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据我国有关统计数据表明,5~14岁人口中,城市和农村地区意外伤害死亡分别占该年龄组死亡总数的46.3%和51.7%[1].为了掌握黄浦区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发生情况,为今后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笔者对黄浦区2000学年中小学校发生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
作者:袁加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视力低下是指裸眼视力小于5.0者,从屈光学的角度可以分为近视、远视、散光和屈光参差.我国学生中视力低下的检出率很高,其中98%以上属于近视,它是影响中国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着重分析2000年山东省不同学习阶段学生视力低下情况及近视检出率的变化趋势.
作者:于厚贤;刘兵;巍霞;于凤平;于善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大学生入学体检中,结核菌素试验作为筛查大量人群结核杆菌感染状况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试验以注射部位皮肤硬结纵横平均直径大小为判定依据.许多强阳性反应的学生,注射局部的皮肤化脓、破溃,笔者在采用常规化脓感染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改用链霉素溶液冲洗并用其湿敷,效果显著并缩短了病程,给患者减轻了痛苦.现摘选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彦超;贾文祥;梁琦;苏玉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龋病是影响广大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常见病之一.WHO已将龋病列为世界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并提出口腔健康奋斗目标.为了解济南市学生的龋齿患病情况,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济南市儿童青少年龋齿患病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王春美;王心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年来,肥胖在儿童少年中的发病率日趋增高,且对少儿身体形态,重要器官的生长发育及生理机能都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又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为了解陆良县儿童少年肥胖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其致肥胖因素,为预防少儿肥胖提供依据,促进儿童少年正常发育,我们就陆良县4所学校7~19岁的学生肥胖及其原因进行了调查.
作者:郑荣祥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