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起学生食用鲜黄花菜引起集体中毒的调查报告

王建锋;王好森;徐凌峰;王克保

关键词:食物中毒, 鲜黄花菜, 学生
摘要:1999年7月8日晚栖霞市寨里镇中学陆续有60余名学生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系学生食用鲜黄花菜造成的集体食物中毒.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肥东农村中学生焦虑与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学生处在生长发育突增与性生理逐渐成熟的时期,心理发育经历一个渐趋完善的过程,学习、生活、社会交往以及生理成熟的压力易在中学生中形成不良的情绪症状,其中焦虑、抑郁情绪为常见,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农村中学生面临的升学、就业和生活的压力更大,他们的焦虑、抑郁症状是否更为常见,父母文化程度、学习成绩以及所处年龄和年级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作者:邵福泉;梁华栋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闸北区某小学学生早餐状况调查

    目的:为制作城市小学生的营养教育材料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小学生早餐膳食营养状况和饮食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有8.4%的学生早餐有时吃,有时不吃;早餐食物主要为牛奶、鸡蛋、面包,碳水化合物食品摄取量相对偏少;早餐热能和蛋白质摄入量未达供给量的学生占43.0%和37.9%.上午有饥饿感的学生达48.5%,其中第二、第三节课饥饿者占56.5%.结论:目前城市小学生早餐质量仍需重视,合理安排.

    作者:刘艺敏;王朱逸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月经初潮年龄与骨龄和形态指标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月经初潮与骨龄及形态指标的关系.方法:对1991年入学的沈阳市某小学60名8岁女生进行9年追踪调查,对初潮年龄、初潮骨龄、初潮体重、BMI指数、瘦体重等指标进行比较,应用SA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发生月经初潮时,形态指标变异系数均较时间年龄大,骨龄的变异系数小.无论哪种类型初潮时瘦体重、BMI指数均较接近.结论:骨龄预测月经初潮较准确;BMI指数是形态指标中预测月经初潮有代表性的一个指标,当BMI指数达到17.91左右,即可能发生月经初潮.

    作者:张迪;程颖;白春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了解儿童少年攻击性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YG-WR性格量表对武汉1 032名7~10岁的小学生进行了性格检测和攻击性行为的筛查,并对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率为6.30%,男(8.77%)明显高于女(3.83%),男女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儿童本身的性格类型与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儿童的性格特点和师生关系是影响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有攻击性行为儿童的神经递质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儿童攻击性行为受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及神经递质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

    作者:吴汉荣;余毅震;徐学俊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昌平县初一学生贫血状况及其与血型关系的调查

    目的:了解昌平县初一学生贫血现状及与ABO血型系统的关系.方法:用氰化高铁法对2 375名初一学生进行血红蛋白测定,并用标准A、B血清鉴定血型.结果:贫血率为12.00%,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的贫血率无显著性差异;血型分布为B>0>A>AB,贫血分布为0>A>AB>B,贫血在各血型中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女生贫血率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和女生的贫血率在各血型中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加强对学生贫血的防治,适当调整诊断标准.

    作者:张文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淄川区118所中小学校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为正确评价淄川区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开展过程和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按国家教委制定的<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我们于1998年4~7月对淄川区城乡118所普通中小学校进行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作者:吴利;吕波;夏新玲;田忠昌;黄玉敏;陈光熙;李强绪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枣庄八中女生月经情况调查

    月经初潮是女性青春期发育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解高中女生月经初潮及围经期身心症状情况,为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提供科学依据.1999年9月对枣庄八中在校女生进行了调查.

    作者:李兴英;沈圣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某校学生因病缺课调查分析

    因病缺课调查是了解学生健康状况的方法之一.本文试图应用某小学1998年9月~1999年1月学生因病缺课资料,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为学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卢利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青铜峡市儿童补碘后碘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青铜峡市儿童碘营养状况和碘缺乏病现状,为碘缺乏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青铜峡市盐碘含量、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水平及盐碘含量进行调查.结果:居民食盐中碘含量中位数为41.50mg/kg,尿碘中位数为385.80μg/L,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检出率为6.48%;病区食用碘盐加服碘油丸可降低甲状腺肿大率.结论:合理补碘完全能够纠正碘缺乏,改善儿童碘营养状况.

    作者:朱桂清;王玉宏;冯占录;李清明;刘清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粤东地区大学生性知识和性观念的调查

    目的:了解粤东地区大学生的性知识水平、性心理和性观念.方法:对粤东地区医学院和师范学院的一、二年级84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的性知识水平较低,平均得分为5.752分.男生高于女生,医学生高于师范学院学生,其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大学生手淫发生率较低,为31.4%(男生为44.5%,女生16.7%).调查对象中分别有11.1%和6.6%的人在回答是否与异性或同性性接触的问题时选择了肯定回答.结论:在粤东地区大学生中进一步开展性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李丽萍;石嵩山;王树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中学生用眼卫生行为的心理因素调查

    为了解存在于中学生中的用眼卫生知识的普及与忽视用眼卫生不良行为并存的知与行矛盾的心理因素,以便有的放矢地加以疏导,我们就此作了调查.

    作者:陆志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一起学生食用鲜黄花菜引起集体中毒的调查报告

    1999年7月8日晚栖霞市寨里镇中学陆续有60余名学生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系学生食用鲜黄花菜造成的集体食物中毒.

    作者:王建锋;王好森;徐凌峰;王克保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如何把握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度(一)

    编者按:今年4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主持召开了防治艾滋病性病协调会议,这标志我国政府已将预防性病、艾滋病提上了议事日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的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工作者不断探讨青春期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努力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取得了一定成就,性健康教育已被列为对青少年学生开展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对青少年学生在性教育方面一直采取禁锢和回避的态度,认为对青少年谈性问题,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因此,如何把握其度已是摆在广大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医学生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于性病/艾滋病的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于1999年6月对锦州医学院及锦州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共613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医学生并没有完全掌握性病/艾滋病的有关知识,68.68%的学生知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有区别;76.35%的学生认为患性病的母亲生小孩时会把性病传染给孩子;58.08%的学生同意避孕套不仅用于避孕还可以预防性病/艾滋病的观点;29.36%的学生认为每次性交均使用避孕套是预防性病/艾滋6病的可靠方法.结论:医学生需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预防性病/艾滋病的有关知识,建议在医学院校开展健康教育课,加强性道德教育,强化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柳晓琳;李淑云;程晓萍;高显会;潘峰;杨桂琴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丽水地区实验学校学生血红蛋白和视力状况调查

    丽水地处浙江西南山区,经济欠佳,人均收入为全省末位.为了解本区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指导今后学生卫生保健工作,1999年5月对条件相对较好的丽水地区实验学校的8、10、12、13岁的学生进行了血红蛋白检测和视力的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则彬;黄金星;朱利明;李美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我国4城市儿童少年食用西式快餐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儿童少年快餐饮食行为现况,为制订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广州、上海、济南和哈尔滨4城市抽取3~16岁的儿童少年10 216名,采用问卷方式调查他们知晓快餐店的情况、食用快餐的比例和频率以及对快餐营养的认识.结果:90.0%的城市儿童少年知道快餐,其中92.3%的食用过快餐.在食用过快餐的儿童少年中平均每月食用快餐1~3次的占18.8%,每月食用4次以上的占2.9%.有关快餐的信息主要来自广告、父母和同伴.大多数儿童少年对快餐营养的认识不全面.结论:我国城市儿童少年食用快餐行为普遍存在,因此应加强儿童少年的饮食营养知识教育并引导和培养他们良好的饮食行为.

    作者:吴瑾;马冠生;胡小琪;马文军;于玲;程桂兰;付柏颖;解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高师生健康信念、健康行为和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然教学实验法,以高师三年级学生126人为实验组,进行54个课时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并以同校同级学生109人为对照组.用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调查表和Cawte健康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进行调查和测试.结果:在心理健康信念、行为与健康水平上实验组的前测与对照组测验结果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而实验组前测、后测结果之间、实验组后测与对照组测验之间存在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进了高师生的健康信念、健康行为与身心健康水平.

    作者:郑雪;王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零陵卫校学生焦虑障碍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卫校学生焦虑障碍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表(SAS),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自拟调查表对零陵卫校246名学生进行焦虑障碍调查,探讨焦虑障碍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关系,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其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女生焦虑障碍现患率均高于男生,一年级新生是焦虑障碍高危人群;SAS分与EPQ中N量表分、P量表分、L量表分均呈显著正相关;焦虑障碍危险因素有父亲职业,N量表分、P量表分、学校学习、生活的适应性、L量表分、归因模式、毕业就业忧虑、个人期望.结论:焦虑障碍与人格特征有关,也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影响.

    作者:卢桂珍;刘建安;陈学彬;卜长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凤台县中学生视力状况调查

    对凤台县1997年以来参加大学、中专升学体检的高、初中毕业生8 624人的视力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近视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以供开展近视防治工作参考.

    作者:方严;赵长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广州市中专学校综合性卫生监督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各中专学校卫生现况,促进学校卫生工作.方法:按卫生部学校经常性卫生监督监测内容和评分标准进行11个项目的检查评分.结果:30所学校总评均达到合格分,但单项评分中环境噪声、教室采光和教室照明合格率较低,分别为33.3%、60.0%和74.3%,其他项目合格率为微小气候100%、黑板90.0%、厕所93.3%、食品卫生83.3%、生活饮用水86.7%、传染病管理80.0%、图书馆100%、体育馆100%.结论:广州市中专学校卫生状况总体较好,部分不合格项目是由于未落实新建、改建校舍的报建和竣工验收制度,应组织各校领导学习有关卫生法规和卫生标准,以引起对学校卫生工作的足够重视.

    作者:林国桢;杜琳;任亚琦;邓小冰;林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