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迪;程颖;白春玉
目的:探讨卫校学生焦虑障碍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表(SAS),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自拟调查表对零陵卫校246名学生进行焦虑障碍调查,探讨焦虑障碍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关系,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其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女生焦虑障碍现患率均高于男生,一年级新生是焦虑障碍高危人群;SAS分与EPQ中N量表分、P量表分、L量表分均呈显著正相关;焦虑障碍危险因素有父亲职业,N量表分、P量表分、学校学习、生活的适应性、L量表分、归因模式、毕业就业忧虑、个人期望.结论:焦虑障碍与人格特征有关,也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影响.
作者:卢桂珍;刘建安;陈学彬;卜长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月经初潮与骨龄及形态指标的关系.方法:对1991年入学的沈阳市某小学60名8岁女生进行9年追踪调查,对初潮年龄、初潮骨龄、初潮体重、BMI指数、瘦体重等指标进行比较,应用SA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发生月经初潮时,形态指标变异系数均较时间年龄大,骨龄的变异系数小.无论哪种类型初潮时瘦体重、BMI指数均较接近.结论:骨龄预测月经初潮较准确;BMI指数是形态指标中预测月经初潮有代表性的一个指标,当BMI指数达到17.91左右,即可能发生月经初潮.
作者:张迪;程颖;白春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青铜峡市儿童碘营养状况和碘缺乏病现状,为碘缺乏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青铜峡市盐碘含量、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水平及盐碘含量进行调查.结果:居民食盐中碘含量中位数为41.50mg/kg,尿碘中位数为385.80μg/L,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检出率为6.48%;病区食用碘盐加服碘油丸可降低甲状腺肿大率.结论:合理补碘完全能够纠正碘缺乏,改善儿童碘营养状况.
作者:朱桂清;王玉宏;冯占录;李清明;刘清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了解漳平市小学生营养状况的变化规律,我们于1993年4月对城区192名小学生进行了6年的追踪观察(即从一年级观察到六年级).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秀美;陈文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大学新生入学体检是一项常规工作,而静脉采血时,常有晕厥现象发生.为此,我们对4 680名新生静脉穿刺采血时空腹与否,采血过程中对疼痛的耐受性与采血后发生晕厥反应的关系做了初步调查,并就采血后发生晕厥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潘冬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为制作城市小学生的营养教育材料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小学生早餐膳食营养状况和饮食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有8.4%的学生早餐有时吃,有时不吃;早餐食物主要为牛奶、鸡蛋、面包,碳水化合物食品摄取量相对偏少;早餐热能和蛋白质摄入量未达供给量的学生占43.0%和37.9%.上午有饥饿感的学生达48.5%,其中第二、第三节课饥饿者占56.5%.结论:目前城市小学生早餐质量仍需重视,合理安排.
作者:刘艺敏;王朱逸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中学生处在生长发育突增与性生理逐渐成熟的时期,心理发育经历一个渐趋完善的过程,学习、生活、社会交往以及生理成熟的压力易在中学生中形成不良的情绪症状,其中焦虑、抑郁情绪为常见,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农村中学生面临的升学、就业和生活的压力更大,他们的焦虑、抑郁症状是否更为常见,父母文化程度、学习成绩以及所处年龄和年级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作者:邵福泉;梁华栋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重庆市中小学生现实营养状况.方法: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对重庆市20546名7~18岁中小学生的现时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学生总的营养不足率为28.67%,营养过剩为10.66%.城区学生的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率均显著高于乡村学生.中学生的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率均显著高于小学生.女生的营养不足率显著高于男生,而营养过剩率则显著低于男生.结论:营养干预的重点在青春期.
作者:刘平;王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开展中学生艾滋病预防教育方式.方法:采用参与式方法培训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骨干,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项目学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水平高于非项目学校.结论: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知识教育是可行和有效的.
作者:李晓亮;李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各中专学校卫生现况,促进学校卫生工作.方法:按卫生部学校经常性卫生监督监测内容和评分标准进行11个项目的检查评分.结果:30所学校总评均达到合格分,但单项评分中环境噪声、教室采光和教室照明合格率较低,分别为33.3%、60.0%和74.3%,其他项目合格率为微小气候100%、黑板90.0%、厕所93.3%、食品卫生83.3%、生活饮用水86.7%、传染病管理80.0%、图书馆100%、体育馆100%.结论:广州市中专学校卫生状况总体较好,部分不合格项目是由于未落实新建、改建校舍的报建和竣工验收制度,应组织各校领导学习有关卫生法规和卫生标准,以引起对学校卫生工作的足够重视.
作者:林国桢;杜琳;任亚琦;邓小冰;林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音乐活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对70名音乐活动小组成员采用SCL-90自评量表进行测试.结果:音乐活动小组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不参加音乐活动的学生(P<0.05).结论:音乐活动可以增进心理健康,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时敏;于惠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校是一所幼师学校,在新生录取时,按省招生办规定,报考幼师专业考生,体检时HBsAg阳性者不得录取.故每年学生体检需肝功能正常,HBsAg阴性.然而,进校3年内难以保证每一学生HBsAg阴性,如阳性者毕业时则面临择业的困难.为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和顺利就业,学校决定从1994年起对入学新生进行全程乙肝疫苗接种.现将接种与未接种乙肝疫苗学生HBsAg感染情况浅析如下.
作者:黄和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了解高考学生的健康状况变化趋势及限报专业的原因,以指导和促进学校卫生工作,笔者对延边地区1989~1998年高考学生的体检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作者:金香兰;李松花;李正烈;黄龙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食品卫生法>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我站于1997年5~6月份对东坎地区各类学校集体食堂卫生状况进行卫生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编者按:今年4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主持召开了防治艾滋病性病协调会议,这标志我国政府已将预防性病、艾滋病提上了议事日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的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工作者不断探讨青春期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努力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取得了一定成就,性健康教育已被列为对青少年学生开展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对青少年学生在性教育方面一直采取禁锢和回避的态度,认为对青少年谈性问题,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因此,如何把握其度已是摆在广大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3~1998年我们对市区应届高中毕业生进行了体检.现将色觉检查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亓立新;陈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高师生健康信念、健康行为和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然教学实验法,以高师三年级学生126人为实验组,进行54个课时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并以同校同级学生109人为对照组.用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调查表和Cawte健康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进行调查和测试.结果:在心理健康信念、行为与健康水平上实验组的前测与对照组测验结果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而实验组前测、后测结果之间、实验组后测与对照组测验之间存在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进了高师生的健康信念、健康行为与身心健康水平.
作者:郑雪;王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了解存在于中学生中的用眼卫生知识的普及与忽视用眼卫生不良行为并存的知与行矛盾的心理因素,以便有的放矢地加以疏导,我们就此作了调查.
作者:陆志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8年4月南溪县人民医院收治因野外春游摘食马桑果致中毒的小学生38例,经及时抢救全部治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学英;周江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