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庆市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评价

刘平;王宏

关键词:营养状况, 身高标准体重, 中小学生
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中小学生现实营养状况.方法: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对重庆市20546名7~18岁中小学生的现时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学生总的营养不足率为28.67%,营养过剩为10.66%.城区学生的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率均显著高于乡村学生.中学生的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率均显著高于小学生.女生的营养不足率显著高于男生,而营养过剩率则显著低于男生.结论:营养干预的重点在青春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大学生考试焦虑与个性特征的对照研究

    大学生的主导活动是学习,因此考试是大学生的应激源,可引起考试焦虑.影响考试焦虑的因素很多[1],本调查拟从大学生的焦虑和个性特征方面分析.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哈尔滨医科大学二、四年级预防和临床专业学生214人,其中男生94人,女生120人;二年级学生82人,四年级学生132人.

    作者:李玉杰;方庆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中学生个性特征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本研究采用SCL-90和EPQ测查一组初中生和高中生,旨在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其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的相关程度,以及年龄(年级)的递增对心理健康、个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为推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累经验和资料.

    作者:王秋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怀远县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水质分析

    为加强学校卫生监督工作,掌握怀远县学校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1999年对全县39所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进行抽样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玉珍;刘淼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小学生营养不良对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目的:了解营养不良对小学生生长发育影响的程度.方法:比较分析营养不良学生与正常学生在身高、体重、胸围、血压、脉搏和肺活量6项指标的差异及趋向.结果:营养不良学生的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均比正常学生差.结论:小学生营养不良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对营养不良的学生要采取积极的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石忠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粤东地区大学生性知识和性观念的调查

    目的:了解粤东地区大学生的性知识水平、性心理和性观念.方法:对粤东地区医学院和师范学院的一、二年级84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的性知识水平较低,平均得分为5.752分.男生高于女生,医学生高于师范学院学生,其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大学生手淫发生率较低,为31.4%(男生为44.5%,女生16.7%).调查对象中分别有11.1%和6.6%的人在回答是否与异性或同性性接触的问题时选择了肯定回答.结论:在粤东地区大学生中进一步开展性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李丽萍;石嵩山;王树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食用马桑果致急性中毒38例报告

    1998年4月南溪县人民医院收治因野外春游摘食马桑果致中毒的小学生38例,经及时抢救全部治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学英;周江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延边地区1989~1998年高考学生健康状况调查

    为了解高考学生的健康状况变化趋势及限报专业的原因,以指导和促进学校卫生工作,笔者对延边地区1989~1998年高考学生的体检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作者:金香兰;李松花;李正烈;黄龙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青铜峡市儿童补碘后碘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青铜峡市儿童碘营养状况和碘缺乏病现状,为碘缺乏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青铜峡市盐碘含量、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水平及盐碘含量进行调查.结果:居民食盐中碘含量中位数为41.50mg/kg,尿碘中位数为385.80μg/L,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检出率为6.48%;病区食用碘盐加服碘油丸可降低甲状腺肿大率.结论:合理补碘完全能够纠正碘缺乏,改善儿童碘营养状况.

    作者:朱桂清;王玉宏;冯占录;李清明;刘清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视力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建议

    按照教育部、卫生部1998年联合下发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1999年高考体检完全合格率为15%,其中视力限考率在70%以上.广州市1999年的21 886名考生中,竞有76.3%视力不合格.江苏省某地1998年高考体检完全合格者仅占5.9%,在限考者中,近视就占66%.山东省1999年是较1998年有所好转的一个省,但在近30万考生中体检,合格者也不及10万人,其中视力受限为突出,在71%的受限率中,视力一项就占了58%,115 455名考生因视力而放弃了应当选择的专业.广东省1998年征兵适龄青年12.4万人,全面合格者3.4万,逾万人为视力原因被淘汰.

    作者:汪芳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月经初潮年龄与骨龄和形态指标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月经初潮与骨龄及形态指标的关系.方法:对1991年入学的沈阳市某小学60名8岁女生进行9年追踪调查,对初潮年龄、初潮骨龄、初潮体重、BMI指数、瘦体重等指标进行比较,应用SA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发生月经初潮时,形态指标变异系数均较时间年龄大,骨龄的变异系数小.无论哪种类型初潮时瘦体重、BMI指数均较接近.结论:骨龄预测月经初潮较准确;BMI指数是形态指标中预测月经初潮有代表性的一个指标,当BMI指数达到17.91左右,即可能发生月经初潮.

    作者:张迪;程颖;白春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漳平市实小学生营养状况6年追踪观察

    为了解漳平市小学生营养状况的变化规律,我们于1993年4月对城区192名小学生进行了6年的追踪观察(即从一年级观察到六年级).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秀美;陈文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以学校为基础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实践

    目的:探索开展中学生艾滋病预防教育方式.方法:采用参与式方法培训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骨干,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项目学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水平高于非项目学校.结论: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知识教育是可行和有效的.

    作者:李晓亮;李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东坎地区学校食堂卫生状况调查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食品卫生法>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我站于1997年5~6月份对东坎地区各类学校集体食堂卫生状况进行卫生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桂林与融安两地铁路小学生健康差异状况调查

    儿童少年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而营养不良、肥胖、贫血、龋齿等常见病直接影响着儿童少年的健康.为了解桂林、融安两地铁路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常见病患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我们于1997年5月对桂林和融安两地铁路小学1 393名学生进行了体检.

    作者:叶绍燕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嘉兴市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为了解市区学生的营养状况,以便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我们于1998年10月对市区中小学生进行现时营养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叶聚隆;陆亚琦;周亚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昌平县初一学生贫血状况及其与血型关系的调查

    目的:了解昌平县初一学生贫血现状及与ABO血型系统的关系.方法:用氰化高铁法对2 375名初一学生进行血红蛋白测定,并用标准A、B血清鉴定血型.结果:贫血率为12.00%,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的贫血率无显著性差异;血型分布为B>0>A>AB,贫血分布为0>A>AB>B,贫血在各血型中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女生贫血率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和女生的贫血率在各血型中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加强对学生贫血的防治,适当调整诊断标准.

    作者:张文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肥东农村中学生焦虑与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学生处在生长发育突增与性生理逐渐成熟的时期,心理发育经历一个渐趋完善的过程,学习、生活、社会交往以及生理成熟的压力易在中学生中形成不良的情绪症状,其中焦虑、抑郁情绪为常见,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农村中学生面临的升学、就业和生活的压力更大,他们的焦虑、抑郁症状是否更为常见,父母文化程度、学习成绩以及所处年龄和年级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作者:邵福泉;梁华栋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中学生用眼卫生行为的心理因素调查

    为了解存在于中学生中的用眼卫生知识的普及与忽视用眼卫生不良行为并存的知与行矛盾的心理因素,以便有的放矢地加以疏导,我们就此作了调查.

    作者:陆志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吸烟对青少年肺功能影响的调查

    作者为了证明吸烟对青少年肺功能的影响而测定了10~18岁男女青少年的肺功能并对吸烟习惯进行调查.

    作者:许宇桐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逸夫幼师学生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观察

    我校是一所幼师学校,在新生录取时,按省招生办规定,报考幼师专业考生,体检时HBsAg阳性者不得录取.故每年学生体检需肝功能正常,HBsAg阴性.然而,进校3年内难以保证每一学生HBsAg阴性,如阳性者毕业时则面临择业的困难.为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和顺利就业,学校决定从1994年起对入学新生进行全程乙肝疫苗接种.现将接种与未接种乙肝疫苗学生HBsAg感染情况浅析如下.

    作者:黄和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