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封市中学生贫血状况与小剂量补铁效果的调查

韩怀忠;张红;王煊

关键词:中学生, 贫血, 乳酸亚铁
摘要:目的:了解开封市中学生贫血状况及小剂量乳酸亚铁对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开封市1056名15~18岁初、高中学生测定血红蛋白(Hb)进行贫血筛查.从贫血者中随机抽取133人测定原卟啉(FEP),从中随机抽取60人口服乳酸亚铁.结果:贫血率为30.2%,男(25.0%)、女(37.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8.364,P<0.01).乳酸亚铁对缺铁性贫血有效率(90.9%)高于非缺铁性贫血(18.8%)(P<0.01).结论:贫血主要为轻度缺铁性贫血,小剂量乳酸亚铁对缺铁性贫血疗效显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广州市中专学校综合性卫生监督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各中专学校卫生现况,促进学校卫生工作.方法:按卫生部学校经常性卫生监督监测内容和评分标准进行11个项目的检查评分.结果:30所学校总评均达到合格分,但单项评分中环境噪声、教室采光和教室照明合格率较低,分别为33.3%、60.0%和74.3%,其他项目合格率为微小气候100%、黑板90.0%、厕所93.3%、食品卫生83.3%、生活饮用水86.7%、传染病管理80.0%、图书馆100%、体育馆100%.结论:广州市中专学校卫生状况总体较好,部分不合格项目是由于未落实新建、改建校舍的报建和竣工验收制度,应组织各校领导学习有关卫生法规和卫生标准,以引起对学校卫生工作的足够重视.

    作者:林国桢;杜琳;任亚琦;邓小冰;林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青铜峡市儿童补碘后碘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青铜峡市儿童碘营养状况和碘缺乏病现状,为碘缺乏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青铜峡市盐碘含量、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水平及盐碘含量进行调查.结果:居民食盐中碘含量中位数为41.50mg/kg,尿碘中位数为385.80μg/L,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检出率为6.48%;病区食用碘盐加服碘油丸可降低甲状腺肿大率.结论:合理补碘完全能够纠正碘缺乏,改善儿童碘营养状况.

    作者:朱桂清;王玉宏;冯占录;李清明;刘清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在吸烟行为研究中问卷调查的可靠性评价

    目的:为评价问卷调查结果的可靠性.方法:对华西医科大200名一年级大学生进行了吸烟问卷调查,同时采用气象色谱法检测他们头发中尼古丁含量,以作为评价吸烟与否的客观指标.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891,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90.1%.结论:证明问卷调查结果真实可靠,对实验室检测所需的样本含量估计问题也做了初步探讨.

    作者:张雅娟;马骁;佘玉群;李钋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中小学生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及预防对策

    目的:探讨中小学生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及预防对策.方法:对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1988~1998年间收治的甲、乙型病毒性肝炎268例中小学生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病中小学生中甲肝170例,乙肝98例;且乙型肝炎起病缓慢,多见于15岁以上的中学生,甲型肝炎发病较多,多见于7~15岁的中小学生;两种肝炎均为农村学生多于城市学生.结论: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普种甲、乙型肝炎疫苗以及严格控制传染源等是较为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赵守松;朱丽红;高春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父母养育方式对壮族大学生人格影响初探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对壮族大学生人际信任和人格影响.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信任他人量表(TIP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广西某师院97名壮族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壮族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父母情感理解因子分低于常模,父母惩罚严厉因子高于常模,母亲过份保护低于常模(P<0.05),艾森克人格评定结果均显示男女E、N、L与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信任他人量表测查结果显示以关心自己为主;相关分析显示FF1、MFi与各项信任指标呈正相关,其中与B因子呈显著正相关,FF1、MF1与P和N显著负相关,FF2与P呈正相关.结论:父母养育方式对壮族大学生的人格有重要影响.

    作者:伍业光;唐全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高校学生食用蔬菜携带蛔虫卵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高校食堂蔬菜中蛔虫卵污染情况.方法:样本经刷洗沉淀,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蛔虫卵.结果:检查的10种蔬菜中,其中7种蔬菜发现了蛔虫卵.200份标本中有40份阳性,检出率为20%,其中以小白菜检出率高,黄瓜次之.结论:学生在食堂就餐有感染蛔虫卵的机会.

    作者:巴彩凤;徐新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浙江省3市眼镜经营行业基本情况调查

    浙江省历年学生常见病监测结果显示,学生视力低下率呈现居高不下、稳中略升的趋势.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需要通过验光配镜来矫正视力,为了解我省眼镜经营单位的经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为制订相关卫生法规提供基础资料,我们于1998年6~7月对杭州、宁波、东阳3市区的眼镜经营单位进行了基本情况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倪胜;陈卫平;王文兰;孙嘉陵;陈慧萍;胡秋华;楼方贺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重庆市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评价

    目的:了解重庆市中小学生现实营养状况.方法: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对重庆市20546名7~18岁中小学生的现时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学生总的营养不足率为28.67%,营养过剩为10.66%.城区学生的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率均显著高于乡村学生.中学生的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率均显著高于小学生.女生的营养不足率显著高于男生,而营养过剩率则显著低于男生.结论:营养干预的重点在青春期.

    作者:刘平;王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音乐活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目的:了解音乐活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对70名音乐活动小组成员采用SCL-90自评量表进行测试.结果:音乐活动小组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不参加音乐活动的学生(P<0.05).结论:音乐活动可以增进心理健康,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时敏;于惠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吸烟对青少年肺功能影响的调查

    作者为了证明吸烟对青少年肺功能的影响而测定了10~18岁男女青少年的肺功能并对吸烟习惯进行调查.

    作者:许宇桐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福州市历届高中毕业生色觉检查分析

    1993~1998年我们对市区应届高中毕业生进行了体检.现将色觉检查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亓立新;陈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漳平市实小学生营养状况6年追踪观察

    为了解漳平市小学生营养状况的变化规律,我们于1993年4月对城区192名小学生进行了6年的追踪观察(即从一年级观察到六年级).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秀美;陈文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如何把握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度(一)

    编者按:今年4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主持召开了防治艾滋病性病协调会议,这标志我国政府已将预防性病、艾滋病提上了议事日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的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工作者不断探讨青春期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努力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取得了一定成就,性健康教育已被列为对青少年学生开展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对青少年学生在性教育方面一直采取禁锢和回避的态度,认为对青少年谈性问题,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因此,如何把握其度已是摆在广大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广东省某私立学校学生膳食营养调查

    目的:了解全日制私立学校中学生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探索一条可供推广的解决学生营养问题的办法.方法:采用4日称重法对广东省一所全日制私立学校13~18岁学生共873人进行营养调查.结果:该校中学生的每日平均热能、蛋白质、视黄醇当量、VPP、VitC的摄入量均达到或超过RDA,但钙、铁、锌、铜、VitB1不足.男生的身高与体重显著超过全国参考值(P<0.05).女生除13~、15~岁组身高高于全国参考值(P<0.05)外,其余年龄组身高和体重与全国参考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均显著低于WHO参考值(P<0.05).贫血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该校中学生营养状况良好,膳食结构基本合理.本研究提示,在营养师指导下,加上合理的膳食管理制度,是解决学生营养问题的一条可行办法.

    作者:陈起萱;曾万山;梅节;凌文华;谭荣韶;卢春丽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大学新生体检静脉采血发生晕厥的处理

    大学新生入学体检是一项常规工作,而静脉采血时,常有晕厥现象发生.为此,我们对4 680名新生静脉穿刺采血时空腹与否,采血过程中对疼痛的耐受性与采血后发生晕厥反应的关系做了初步调查,并就采血后发生晕厥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潘冬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了解儿童少年攻击性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YG-WR性格量表对武汉1 032名7~10岁的小学生进行了性格检测和攻击性行为的筛查,并对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率为6.30%,男(8.77%)明显高于女(3.83%),男女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儿童本身的性格类型与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儿童的性格特点和师生关系是影响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有攻击性行为儿童的神经递质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儿童攻击性行为受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及神经递质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

    作者:吴汉荣;余毅震;徐学俊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零陵卫校学生焦虑障碍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卫校学生焦虑障碍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表(SAS),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自拟调查表对零陵卫校246名学生进行焦虑障碍调查,探讨焦虑障碍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关系,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其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女生焦虑障碍现患率均高于男生,一年级新生是焦虑障碍高危人群;SAS分与EPQ中N量表分、P量表分、L量表分均呈显著正相关;焦虑障碍危险因素有父亲职业,N量表分、P量表分、学校学习、生活的适应性、L量表分、归因模式、毕业就业忧虑、个人期望.结论:焦虑障碍与人格特征有关,也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影响.

    作者:卢桂珍;刘建安;陈学彬;卜长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青岛大学师范生性观念和性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知识、性观念和性行为现状,确立高等院校性健康教育的侧重点.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师范学院1~4年级1 472名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赞成非婚同居的大学生占11.01%(男生17.91%,女生6.72%);手淫率为21.33%(男生37.94%,女生11.01%);有婚前性行为体验的大学生达3.87%(男生6.74%,女生2.09%);希望在大学受到系统性教育的大学生占70.52%(男生79.08%,女生65.20%),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大学生因性科学知识贫乏而普遍渴求性健康教育,高校应适时开展以人格为基础、以性纯洁为核心的性教育;男生与来自乡村的大学生是性教育的重点人群.

    作者:樊晓光;周东明;李艳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河北区学生沙眼患病状况调查

    为了加强中小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我们在天津市河北区部分在校生中开展了沙眼患病状况的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罗德文;李祥华;厥大通;张化先;刘凤霞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我国4城市儿童少年食用西式快餐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儿童少年快餐饮食行为现况,为制订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广州、上海、济南和哈尔滨4城市抽取3~16岁的儿童少年10 216名,采用问卷方式调查他们知晓快餐店的情况、食用快餐的比例和频率以及对快餐营养的认识.结果:90.0%的城市儿童少年知道快餐,其中92.3%的食用过快餐.在食用过快餐的儿童少年中平均每月食用快餐1~3次的占18.8%,每月食用4次以上的占2.9%.有关快餐的信息主要来自广告、父母和同伴.大多数儿童少年对快餐营养的认识不全面.结论:我国城市儿童少年食用快餐行为普遍存在,因此应加强儿童少年的饮食营养知识教育并引导和培养他们良好的饮食行为.

    作者:吴瑾;马冠生;胡小琪;马文军;于玲;程桂兰;付柏颖;解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