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岛市大中小学生健康状况综合分析

李泽民;刘春;李跃勤

关键词:健康状况, 学生
摘要:为了解青岛市学生的健康状况,根据<1998年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要求,对青岛市大、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依靠科学确保健康

    近几年来,以治病健身为诱饵的学练活动,传播比较广泛.我们全体医务人员,不相信这个反科学的歪理邪说,广泛宣传自我保健常识和医学知识,号召师生员工积极参加校医院组织的保健查体,并为他们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做到某些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有病相信医生、相信先进的仪器设备及诊疗技术、相信药物的治疗作用、广泛宣传和介绍有益的健身活动,如多种方式的晨练、早操、太极拳、太极剑、老年健美操、老年迪斯科等.

    作者:刘灿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福州市历届高中毕业生色觉检查分析

    1993~1998年我们对市区应届高中毕业生进行了体检.现将色觉检查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亓立新;陈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青岛大学师范生性观念和性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知识、性观念和性行为现状,确立高等院校性健康教育的侧重点.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师范学院1~4年级1 472名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赞成非婚同居的大学生占11.01%(男生17.91%,女生6.72%);手淫率为21.33%(男生37.94%,女生11.01%);有婚前性行为体验的大学生达3.87%(男生6.74%,女生2.09%);希望在大学受到系统性教育的大学生占70.52%(男生79.08%,女生65.20%),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大学生因性科学知识贫乏而普遍渴求性健康教育,高校应适时开展以人格为基础、以性纯洁为核心的性教育;男生与来自乡村的大学生是性教育的重点人群.

    作者:樊晓光;周东明;李艳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零陵卫校学生焦虑障碍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卫校学生焦虑障碍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表(SAS),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自拟调查表对零陵卫校246名学生进行焦虑障碍调查,探讨焦虑障碍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关系,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其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女生焦虑障碍现患率均高于男生,一年级新生是焦虑障碍高危人群;SAS分与EPQ中N量表分、P量表分、L量表分均呈显著正相关;焦虑障碍危险因素有父亲职业,N量表分、P量表分、学校学习、生活的适应性、L量表分、归因模式、毕业就业忧虑、个人期望.结论:焦虑障碍与人格特征有关,也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影响.

    作者:卢桂珍;刘建安;陈学彬;卜长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嘉定区1994~1997年学生常见病防治分析

    为及时掌握全区学生常见病(视力低下、沙眼、营养不良、贫血、龋齿、肠道蠕虫)的发病动态,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卫生部、国家教委、全国爱委会发出的防治方案和总体防治规划,我区于1994年建立了常见病防治监测点,现把1994~1997年监测点学校常见病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张一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漳平市实小学生营养状况6年追踪观察

    为了解漳平市小学生营养状况的变化规律,我们于1993年4月对城区192名小学生进行了6年的追踪观察(即从一年级观察到六年级).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秀美;陈文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蚌埠市中小学厕所卫生学评价

    厕所是学校重要的建筑设施,其设施及卫生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与身体健康.为了解蚌埠市中小学厕所卫生状况,笔者对中、小学厕所的类型、硬件设施及卫生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张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开封市中学生贫血状况与小剂量补铁效果的调查

    目的:了解开封市中学生贫血状况及小剂量乳酸亚铁对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开封市1056名15~18岁初、高中学生测定血红蛋白(Hb)进行贫血筛查.从贫血者中随机抽取133人测定原卟啉(FEP),从中随机抽取60人口服乳酸亚铁.结果:贫血率为30.2%,男(25.0%)、女(37.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8.364,P<0.01).乳酸亚铁对缺铁性贫血有效率(90.9%)高于非缺铁性贫血(18.8%)(P<0.01).结论:贫血主要为轻度缺铁性贫血,小剂量乳酸亚铁对缺铁性贫血疗效显著.

    作者:韩怀忠;张红;王煊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一起高校学生食物中毒的调查

    1997年9月10日,某县市属某高校发生了一起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查,证实本次食物中毒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雅儿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广东省某私立学校学生膳食营养调查

    目的:了解全日制私立学校中学生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探索一条可供推广的解决学生营养问题的办法.方法:采用4日称重法对广东省一所全日制私立学校13~18岁学生共873人进行营养调查.结果:该校中学生的每日平均热能、蛋白质、视黄醇当量、VPP、VitC的摄入量均达到或超过RDA,但钙、铁、锌、铜、VitB1不足.男生的身高与体重显著超过全国参考值(P<0.05).女生除13~、15~岁组身高高于全国参考值(P<0.05)外,其余年龄组身高和体重与全国参考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均显著低于WHO参考值(P<0.05).贫血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该校中学生营养状况良好,膳食结构基本合理.本研究提示,在营养师指导下,加上合理的膳食管理制度,是解决学生营养问题的一条可行办法.

    作者:陈起萱;曾万山;梅节;凌文华;谭荣韶;卢春丽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在吸烟行为研究中问卷调查的可靠性评价

    目的:为评价问卷调查结果的可靠性.方法:对华西医科大200名一年级大学生进行了吸烟问卷调查,同时采用气象色谱法检测他们头发中尼古丁含量,以作为评价吸烟与否的客观指标.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891,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90.1%.结论:证明问卷调查结果真实可靠,对实验室检测所需的样本含量估计问题也做了初步探讨.

    作者:张雅娟;马骁;佘玉群;李钋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昆明市学龄儿童膳食营养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解决城市学龄儿童合理营养问题.方法:于1995年至1999年,对昆明市某小学学龄儿童进行膳食营养监测,内容包括:对学生本人及家长实施营养教育,学龄儿童课间餐状况调查,通过调查-改善-再调查-再改善,不断提高学龄儿童的膳食营养水平.结果:极大地改善了城市学龄儿童膳食营养状况,绝大部分营养素的供给充足,膳食结构合理,起到了平衡膳食,促进健康的作用.结论:营养干预有利于改善学龄儿童营养状况.

    作者:赵春;周玲仙;殷建忠;熊祥玲;张雪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小学生营养不良对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目的:了解营养不良对小学生生长发育影响的程度.方法:比较分析营养不良学生与正常学生在身高、体重、胸围、血压、脉搏和肺活量6项指标的差异及趋向.结果:营养不良学生的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均比正常学生差.结论:小学生营养不良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对营养不良的学生要采取积极的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石忠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浙江省3市眼镜经营行业基本情况调查

    浙江省历年学生常见病监测结果显示,学生视力低下率呈现居高不下、稳中略升的趋势.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需要通过验光配镜来矫正视力,为了解我省眼镜经营单位的经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为制订相关卫生法规提供基础资料,我们于1998年6~7月对杭州、宁波、东阳3市区的眼镜经营单位进行了基本情况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倪胜;陈卫平;王文兰;孙嘉陵;陈慧萍;胡秋华;楼方贺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先天性心脏病对学龄期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究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学龄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方法:调查学龄期儿童先心病患者的身高、体重,分析生长发育与疾病程度、先心病类型的关系,比较不同年龄之间的差异.结果:先心病学龄期儿童的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青紫型先心病对身高的影响较重,非青紫型先心病对体重的影响随年龄增长而加重.结论:先心病影响学龄期儿童的生长发育,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随年龄增长而加重,早期治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柯雪琴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大学中专招生及新版书信息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六合县农村与县城小学生形态发育水平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了明显增长.据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形态发育水平明显提高.与10年前相比,7~18岁学生平均身高增长3.09cm,平均体重增长2.5kg.但是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的资料是中国29个省会城市的孩子,所得出的结果是大城市孩子的平均体重和平均身高.那么农村的孩子怎样呢?为此从六合县教委1999年全县约11万中小学生的健康体检档案中,抽取10所农村小学和县实验小学(县城)进行小学生身高和体重的检测数据的比较与分析.

    作者:孙光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重庆市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评价

    目的:了解重庆市中小学生现实营养状况.方法: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对重庆市20546名7~18岁中小学生的现时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学生总的营养不足率为28.67%,营养过剩为10.66%.城区学生的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率均显著高于乡村学生.中学生的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率均显著高于小学生.女生的营养不足率显著高于男生,而营养过剩率则显著低于男生.结论:营养干预的重点在青春期.

    作者:刘平;王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父母养育方式对壮族大学生人格影响初探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对壮族大学生人际信任和人格影响.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信任他人量表(TIP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广西某师院97名壮族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壮族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父母情感理解因子分低于常模,父母惩罚严厉因子高于常模,母亲过份保护低于常模(P<0.05),艾森克人格评定结果均显示男女E、N、L与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信任他人量表测查结果显示以关心自己为主;相关分析显示FF1、MFi与各项信任指标呈正相关,其中与B因子呈显著正相关,FF1、MF1与P和N显著负相关,FF2与P呈正相关.结论:父母养育方式对壮族大学生的人格有重要影响.

    作者:伍业光;唐全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肥东农村中学生焦虑与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学生处在生长发育突增与性生理逐渐成熟的时期,心理发育经历一个渐趋完善的过程,学习、生活、社会交往以及生理成熟的压力易在中学生中形成不良的情绪症状,其中焦虑、抑郁情绪为常见,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农村中学生面临的升学、就业和生活的压力更大,他们的焦虑、抑郁症状是否更为常见,父母文化程度、学习成绩以及所处年龄和年级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作者:邵福泉;梁华栋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