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济宁医学院学生精神抑郁症现状调查

杜召云;仲伟法;祖久胜

关键词:抑郁症状, Beck抑郁自评问卷, 医学生
摘要:目的:了解医科类大学生抑郁症状流行情况.方法:采用现况研究方法,对1 414名某高等医学院的大学生进行Beck抑郁自评问卷(BDI-13)调查.结果:该组医学生BD-13问卷总计分平均值(x-±s)为6.002 1±4.681 6,抑郁症状总流行率为54.24%,轻度、中度和严重抑郁症状流行率分别为22.91%、26.80%和4.53%.结论:应重视大学生精神卫生和心理保健工作.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中小学生贫血状况及其对生长发育影响的调查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全球性的营养缺乏病,我国已将其列为儿童青少年重点防治疾病之一.有研究证实,缺铁性贫血不但导致儿童青少年体力、智力和免疫能力的降低,严重者还会产生呼吸、循环系统症状[1].根据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工作的统一布置,山东省对济南、济宁、烟台、青岛、泰安、荷泽、胜利油田7市地7~17岁中小学生进行了贫血监测,现将调查结果及贫血对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指标的影响进行分析.

    作者:居建云;杨育林;徐留臣;刘美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四川省凉山彝族儿童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彝族儿童现时营养状况和健康水平.方法:对3~14岁4 231名彝族儿童的身高、体重进行检测,评价营养状况.结果:彝族儿童的营养不良率为12.69%.其中轻度为8.74%,中度为2.74%,重度为1.21%.学龄前儿童与学龄儿童,男童与女童间营养不良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营养良好率为79.34%;营养过剩率为7.97%,其中肥胖率为1.77%,超重率为6.06%,且学龄前儿童的营养过剩率高于学龄儿童,男女间营养过剩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提高经济不发达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是改善儿童营养状况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晓淳;杨进;谭萍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杨浦区某小学学生膳食与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杨浦区小学生现时膳食和营养状况,为以后改善学生膳食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膳食调查和体格检查的方法.结果:平均每人每日热能、蛋白质、铁、硒、维生素E、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PP的摄入量达到RDA,但维生素A、维生素B1和钙摄入量不足,脂肪摄入量偏高,而碳水化合物偏低.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1.21%,肥胖率为12.16%(男生高达15.77%),学生贫血率为17.22%,上午第三节课后血糖平均浓度为4.74±0.41mmol/L.结论:应加强小学生膳食营养和营养状况的监测,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实行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教育.

    作者:陆永良;张龙妹;钱佩英;杨存娣;邱瑶琴;葛存洁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父母养育态度与儿童少年行为问题关系研究

    目的:了解父母养育态度与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采用<亲子关系诊断测验(PCRT)>及<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郑州市596名中小学生进行测试.结果:42%~92%家庭分别存在各种不良的养育方式,如拒绝、过严、干涉、溺爱、期待、盲从、矛盾、不一致等.不良教养家庭的学生行为问题量表均值显著高于教养良好家庭的学生.结论:家庭的不良教养更易使学生产生各种反社会行为,如:反抗、破坏、不合作;以及非社会行为,如:自卑、不适应、孤独、抑郁、逃避、依懒等.

    作者:李幼辉;张焕峰;宋志宇;吴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新疆维、哈、柯、汉族学生视力3次调查分析

    研究学生生长发育的现状、规律,分析探讨某些疾病的内在联系、特征和差异,加强防治,促进健康,是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1985年、1991年和1995年我区学生体质调研数据,对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及汉族学生的视力状况进行了动态分析.

    作者:马达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济宁市11 534名小学生龋病情况调查

    龋病是人类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龋病排在心血管疾病与癌症之后,列为全世界需重点防治疾病的第三位[1].为了解济宁市小学生龋患情况,更好地开展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笔者于1997年5~6月对济宁市11 534名小学生的龋齿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张月云;张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西安一年级大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大学一年级学生艾滋病(AIDS)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指导当地开展AIDS健康教育.方法:用心理因素量化问卷在医学、非医学两所院校进行调查;对认知状况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学生掌握了AIDS的一些基本概念,知晓其主要传播途径;不歧视AIDS患者,认识到广泛预防的重要性,并愿意参与宣教工作.但对AIDS传播途径存在严重错误认识,造成普遍存在恐惧心理.医学生认知水平较高.结论:应结合学生特点及他们的知识需求有组织地开展AIDS健康教育.

    作者:庄贵华;吴谦;王学良;亢瑜莉;应洪琰;党小红;朱琪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山西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大学生在遭遇负性生活事件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编负性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评定量表及相关因素调查表对山西省境内5所高校1 90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评分分别为4.690±2.017和4.204±1.943;个体在遭遇负性生活事件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与个性心理、行为习惯、学习状态、家庭影响有一定相关关系;负性生活事件频度与消极应对方式呈相关关系.结论: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多种因素相关.

    作者:梁执群;卢莉;刘爱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武汉市青少年沙眼感染状况调查

    为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结合武汉市中、小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武汉市卫生防疫站于1998年2~11月对城区青少年沙眼感染状况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作者:张捷;周敦金;包敏;段勇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阜阳市大中专院校医疗室消毒效果调查

    消毒工作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加强对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的监测是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笔者于1999年3月对阜阳市13所大中专院校医疗室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胡冰;何素勤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福州市闽清县中学生5年营养状况比较分析

    目的:了解闽清县城乡学生5年前后营养状况.方法:对闽清县城乡9 359名中学生5年前后营养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城乡中学生总营养不良率为11.56%,女生营养不良率(13.16%)高于男生(10.21%).中学生总肥胖率为3.39%,男生肥胖率(4.31%)高于女生(2.29%).城区中学生营养不良率(10.16%)低于乡镇(12.87%),城区肥胖率(5.15%)高于乡镇(1.75%).结论:中学生营养状况出现两个极端现象,即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

    作者:邓邦昌;俞朱东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华侨大学学生性心理状况与性教育方式探讨

    目的:探讨在华侨综合大学开展性教育的方式.方法:对某华侨综合大学采用问卷方式进行性心理调查.结果:华侨大学学生获取性知识的渠道与同地区综合大学学生相一致,认为手淫是生理现象的比率也与同地区大学生相近;有婚前性行为的比非华侨大学的学生少(P<0.005);认为卖淫是可耻行为的也略多于非华侨大学学生.结论:华侨大学学生对性心理和性行为有较理性的认识.如继续加强性病的预防,把性行为的安全性与性道德伦理教育结合起来,可能效果更佳.

    作者:张韵;周小兵;廖碧珠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医学院校学生应加强环境保护教育

    本文就医学院校如何把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卫生化学课程中,总结了教学尝试方法,使环境保护教育与卫生化学课有机结合.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了环境中各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同时对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

    作者:黄丽英;林晨;康杰;唐威;罗红斌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六神丸治疗早期甲沟炎的应用

    甲沟炎是一侧或两侧甲沟及其周围组织化脓性感染,若不及时治疗常扩散,甚至造成不同程度的病残,影响患指(趾)功能,笔者采用以六神丸制成水糊剂,局部外敷的方法治疗甲沟炎,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个性特征对医科毕业生社会支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了解个性特征对当前医科学生的社会支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EPQ、SSRS和WHOQOL-100量表对上岗前医科毕业生进行自评调查.结果:医科毕业生个性特征之间的社会支持和生存质量在多个维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回归分析得出类似结果.结论:良好的个性对即将进入社会的医科毕业生在获得社会支持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海程;黎锦团;刘珍妮;罗弦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影响中学生健康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为了探讨影响中学生健康的因素,以便为制定干预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自制影响中学生健康因素调查表,对城市4所中学944名中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学习成绩不理想、精神压力大、心理负担重、家庭环境不利等因素对学生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农村学生、小年龄学生、女学生更为敏感.结论:不同的因素对中学生健康的影响是不同的,在城乡、性别、年龄、家庭环境等差别有显著性.农村学校是健康教育的薄弱环境,应有针对性地大力开展健康教育.

    作者:谢为民;王爱婷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德阳市区女学生月经初潮及相关因素分析

    女生发生月经初潮是进入性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它表明卵巢、子宫的形态、功能发育达到了一定水平,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将月经初潮作为青春期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进行观察分析.我市是新建城市,该项目尚为空白,为掌握市区女学生的月经初潮发生情况,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1998年9~10月对市区女学生的月经初潮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培秀;刘宗心;孙权;骆澍晴;田红兵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补钙对男性低膳钙青少年骨矿含量的影响

    大量流行病学及临床实验调查结果表明,钙摄入不足可能是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1].适量的钙摄入以达佳骨峰值,对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是有效的[2].因此在儿童及青少年期给予足够的钙对于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是有积极意义的[3,4].据报道增加低膳钙儿童和青春期少女的钙摄入可增加骨矿含量和骨密度的增长速度[5].然而补钙对于青少年有何影响,是本实验的目的所在.

    作者:王晓红;周波;王松涛;韩中凝;刘威;魏金枝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南京城郊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南京城郊小学生营养状况并采取一定干预措施.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称重法结合询问法、体格检查及临床检测的方法调查小学生营养状况.结果:膳食调查表明每天热能摄入能满足学生要求,但分布不合理.蛋白质、脂肪摄入量偏高,钙的缺乏比较严重.膳食调查结果与体格检查结果以及营养知识及行为习惯调查结果之间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为保证小学生健康成长,开设营养教育讲座及其他干预措施很有必要.

    作者:蒋晓青;薛妹朗;刘琛;江芸;陶明煊;钱汉生;饶积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辽宁省普通高校学生健康教育评估结果分析

    为了贯彻国家教委、卫生部联合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辽宁省教委组成了大学生健康教育检查评估专家组,于1997年5月至1998年1月对省内42所普通高等学校进行了健康教育检查评估,现将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胡玉明;阚志英;于利娟;胡忠良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