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郭伟;修志强;徐臻荣;付德润;刘卫民
微量元素与头发有特殊的亲和力,它们与发中蛋白巯基键合,使其蓄积于头发中,其浓度可以反映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本文对东莞地区240名健康在校大学生头发中14种微量元素进行测定,为进一步研究微量元素与疾病的关系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程发良;宁满霞;洪茜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贫困地区小学校长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对云南贫困地区184名小学校长进行调查.结果:小学校长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成人正常水平,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成人常模,贫困地区小学校长心理问题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的趋势.结论:贫困地区小学校长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重视.
作者:苏雯;李文权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是学生时期常见的心脏病.为了解中学生患病及手术治疗的情况,笔者于1997年3月至1999年5月对在东城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体检的初高中毕业生进行了专题调查.
作者:方秀君;高爱钰;储大公;陆润新;王桂琴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前,在我国高等学校中,素质教育已全面推行和展开,心理素质对人才整体素质的影响已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然而,在注重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时,却对心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性心理,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无疑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缺陷,如不及早引起警觉,势必会给人才的整体素质带来不利影响.
作者:陈荣忠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性传播疾病(STD)是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其传染很强,对人数健康的危害性很大,并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和后遗症,直接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社会和家庭问题.
作者:胡乃东;周荣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保护学生视力,探索矫治近视的良好途径,是学校卫生重要课题之一.为摸索较好的调节性近视矫治方法,探讨不同程度近视的矫治规律,我们于1999年6月,在安丘市第一中学进行了4种方法矫治调节性近视效果观察.
作者:刘建昌;冯丽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农村中学生补充维生素A、β-胡萝卜素前后的血清变化,评价补充效果.方法:选取82名农村中学生补充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并测定血清中维生素A、β-胡萝卜素的含量.结果:农村中学生维生素A、β-胡萝卜素本底水平分别为(323.1±90.4)μg/L和(356.0±81.4)mg/L.每天补充2mg和6mg β-胡萝卜素,6周后效果相同.而补充维生素A组血清水平高于补β-胡萝卜素组.结论:长期每天摄入4mgβ-胡萝卜素能基本保证中学生生理情况下对维生素A的营养要求,同时也说明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性食品在维生素A营养中的重要性.
作者:王燕;王亚伟;李宏耀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青少年身体健康状况如何,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速度,而且对成年以后的身体健康状况有深远的影响.为了解本分局管辖内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笔者于1997~1999年对此进行了调查,现分析如下.
作者:郭文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北京市宣武区中小学生身体成分及其影响因素,比较1995年与1986年身体成分变化.方法:对宣武区7~18岁男女学生进行体格发育测量并运用长岭体密度公式和Brocek体脂公式推算体密度和体脂.结果:1995年宣武区7~18岁男女生与1986年相比皮褶厚度和体脂率发育水平明显提高,瘦体重发育水平有所下降,女生明显.随着年龄增长,男生体重增长以瘦体重增加为主;女生则以脂肪增加为主.皮褶厚度和体脂率增加是胸围和体重增长的主要因素.结论:目前宣武区中小学生体重明显增长似以脂肪增长为主.肥胖儿体重超出正常部分全部为脂肪,瘦体重普遍低于正常学生.
作者:周洵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意外伤害是影响儿童少年健康和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已被国际学术界确认为20世纪儿童少年期重要的健康问题,是14岁以下年龄组第一位或第二位的死亡原因[1],为探讨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原因和规律,预防和控制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我们于1998年10月对邯郸市小学生进行了调查.
作者:高玉梅;王菊香;韩永霞;刘秋燕;丁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铅(Pb)是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一种有毒重金属,其对发育中的神经系统危害更甚.儿童代谢和排泄功能不十分完善,解毒功能较成人差,血脑屏障成熟较晚,铅更易进入中枢神经引起大脑损伤,导致智力降低.Pb和锌(Zn)在人体内有拮抗作用,深入探讨铅、锌含量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对促进智力发育有积极意义.
作者:徐国卉;于萍;邱忠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中学生生长发育状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延边地区朝、汉族初中、高中学生1 697名体格指标进行了调查.结果:无论男性或女性汉族学生的身高均值显著高于当地朝鲜族学生(P<0.01).汉族女学生体重明显高于朝鲜族(P<0.01),而男生体重差异无显著性.按身高标准体重法,无论男生和女生,朝鲜族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平均略高于汉族学生,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延边地区学生超重和肥胖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延边地区中学生现时营养过剩,必须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和学校体育教育,如合理营养、健康教育、增强体质等.
作者:方今女;全贞玉;崔莲花;韩香子;金昌吉;金相哲;金钟久;金龙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前,我国城市儿童肥胖检出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有研究指出,少年肥胖者对将来成年后的生理功能有影响,且为某些成人疾病如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的危险因素.为探讨与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有关的饮食因素,笔者采用1:1配对的方法,进行了调查.
作者:段佳丽;谢瑾;曹若湘;刘泽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青春发育早期矮身材女生骨发育和性发育状况.方法:在9~13岁女生体格发育状况调查的基础上,筛选出身高在x-2s以下矮身材女生及其对照女生共43对,进行形态和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矮身材女生的形态、功能发育以及性发育均落后于对照组女生,其骨龄落后于对照组女生1.402岁.且矮身材组第Ⅱ掌骨皮质厚度、横径及骨皮质指数均落后于对照组;矮身材女生的父母平均身高较对照组女生的父母平均身高矮.结论:青春发育早期矮身材女生形态、功能发育指标及骨龄和性发育均处于落后状态.
作者:刘丽艳;刘宝林;张慧颖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对可能造成心理上的冲突或挫折的某种事物的紧张不安、恐惧和担扰.在高等院校,考试焦虑常常困绕着部分大学生,使他们寝食不安,思维受限,影响考试成绩.考试焦虑是指应试者对考试的担忧、恐惧和紧张的情绪状况,本文调查了医学大专生出现考试焦虑状态的情况,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赵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勐腊县位于云南南疆,经济、文化较为落后,为云南省边远地区贫困县之一.海拔480~2 023m,属热带季风气候,居住着多种少数民族.主要经济作物有橡胶、甘蔗.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为了解中、小学生在校生活卫生状况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1998年开展了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
作者:赵来发;李玉升;苏伟忠;岩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蛔虫感染是农村学生中的常见病之一,对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据调查,我市农村小学生蛔虫感染率达54.9%.为此,从1986年开始,在全市农村中小学生中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集体服药驱蛔,经过连续10年的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有力地保障了农村中小学生的健康.
作者:戴寿桂;耿玮民;徐晓虹;孙中友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青少年的性成熟年龄提前,首次性交平均年龄越来越小和婚前性行为增多,影响身心健康,并可导致学业荒废及性病流行,因此,了解他们的性行为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性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作者:段信美;胡培基;刘景曾;于瑞龙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结核病流行已有数千年历史,它对人类危害严重.尤其在人群高度集中的大、中、小学校,更易造成本病的传播与流行.为了解学生结核免疫水平和卡介苗的保护效果.现将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市第29中学及太原理工大学子弟小学近10年间PPD试验结果及近5年间卡痕检测结果统计报道如下.
作者:张小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我国青少年的吸烟状况、烟草知识及对使用烟草的态度.方法:在中国的天津市、山东省、重庆市、广州和深圳地区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200所中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本调查人群吸烟率为4.6%,有22.3%的学生曾尝试过吸烟,吸烟者中10岁前开始吸烟的占30.5%;吸烟者与不吸烟者对烟草知识和态度显著不同;学校对吸烟有关方面的教育尚不普及.结论:我国青少年的控烟工作任重道远,社会、家庭和学校需共同合作,以减少烟草对青少年健康的危害.
作者:王燕玲;黄悦勤;李爱兰;石立红;张桂芝;刘宝花;刘肇瑞;孙江平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