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腹症多层螺旋CT一站式检查及影像诊断

王保海

关键词:急腹症, 多层螺旋, 一站式, 检查图像, 容积扫描, 病死率, 治疗及预后, Spiral CT, 诊断价值, 诊断方法, 影像特征, 血管成像, 急性腹痛, 干预措施, 腹部, 动态增强, 病因, 横断面, 并发症, 选择
摘要: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伴腹胀、呕吐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发病急,病情重且进展迅速,病因复杂,病死率较高.因此选择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尽早明确病因是决定治疗及预后、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突出的优势是快速连续容积扫描,一次检查可以覆盖整个腹部,获得平扫薄层横断面容积图像、动态增强检查图像及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图像,真正实现腹部一站式容积扫描.本研究旨在探讨MSCT对急腹症的诊断价值及影像特征,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专业留学生病理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及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留学生教育作为我国医学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呈现大发展态势,已得到国内各高校的高度重视[1].自2005年,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开始招收医学专业留学生进行学习.病理学作为医学教育中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是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对留学生医学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提高留学生病理学教学质量、培养国际化高水平医学人才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崭新课题.现将留学生病理学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及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总结,以进一步探索和推动病理学全英教学的发展.

    作者:张海英;石英爱;翟颖仙;何旭;杨宏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胸片与CT检查在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胸片与CT检查在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周围型肺癌患者共35例,上述患者均经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本组所选患者分别进行胸部X线检查和CT检查,分析两种检查下征象显示情况.结果 CT检查下周围型肺癌患者厚壁孔洞显现率为54.2%、胸膜凹陷征显现率为48.5%、空泡征与支气管象征显现率为22.8%、血管凝聚征显现率为48.5%、肺门与纵膈淋巴结肿大征象显现率为7.4%,分别显著高于X线检查下的显效率(厚壁孔洞显现率为8.5%、胸膜凹陷征显现率为11.4%、空泡征与支气管象征显现率为2.8%、血管凝聚征显现率为11.4%、肺门与纵膈淋巴结肿大征象显现率为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在周围型肺癌中诊断价值高于X线检查,但CT检查医疗成本高;而X线检查简单经济,可用于周围型肺癌的初步诊断,两种诊断方法和结合起来应用.

    作者:雷红卫;冯友银;郑卫华;万迪弘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支气管哮喘临床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哮喘是一种常见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病因复杂,表型多样,多年来单纯从基因方面研究并没有取得哮喘诊治方面的突破.基因是源头,真正发挥功能的是蛋白质.一般来说,机体在出现病理变化之前,体内的蛋白质在成分和量方面都会发生相应改变,因此,以研究疾病相关蛋白的蛋白质组学应运而生.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揭示哮喘病理状态下异常表达的蛋白质以及疾病不同时期的蛋白变化水平,可以筛选出与哮喘相关的蛋白标志物,特别是可能发现以往从未被与哮喘相关联的新蛋白,从而有助于哮喘的诊断、病情评估、预后的预测,由此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的生物治疗.本文将主要就哮喘临床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卢洪华;李艳春;华树成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氨基酸分析仪法测定金属硫蛋白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的化学名称为金属硫组氨酸三甲基内盐,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低分子量(6-7 kDa)、富含半胱氨酸、热稳定性、可诱导型非酶蛋白[1]它具有重金属解毒、参与必需金属元素的储存、运输和代谢、清除自由基等多种生物功能.金属硫蛋白含量测定方法文献报道有金属结合法[2]、电化学法[3]、免疫法[4]、蛋白质印迹分析法[5]、巯基显色法等.本文建立了氨基酸分析仪法测定金属硫蛋白含量的方法,此方法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朱海超;王洋;杨丽;朱玉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一穴肛合并生殖系统畸形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儿女,12岁,无月经来潮,以周期性下腹痛3个月就诊,妇科检查:幼稚型外阴,肛门外形不整,略红,会阴体长约2.5 cm.小阴唇间仅见直径1 cm的单一开口,深约2 cm,分开该开口可见尿道口位于其前壁顶端,肛诊子宫稍小,下方可扪及扩张的阴道上段,于子宫左侧可扪及5 cm×3 cm肿物.妇科彩超显示子宫前位,3.1 cm×2.3 cm,内膜0.5 cm,内膜分离0.5 cm,宫颈及阴道内见6.7 cm×5.0 cm的低回声,紧贴宫体偏左侧见4.2 cm×3.0 cm低回声,周边可见子宫肌层样回声.

    作者:秦永超;王占东;邹颖刚;向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临床研究

    目的 监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及CD8+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人群间的变化,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细胞免疫方面的动态.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监测外周血CD3+、CD4+及CD8+细胞数量变化,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数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健康人群(P<0.01),而CD8+细胞数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转氨酶异常者外周血CD3+、CD8+细胞数明显升高(P<0.01);CD4+细胞数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CD4+/CD8+比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的改变,可导致细胞免疫功能改变,使得乙肝病毒难以清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8+细胞数与血清转氨酶浓度有平行关系.

    作者:江浪进;陈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诊治进展

    肝脏是参与人体代谢过程的重要器官,特别是糖代谢过程,包括糖原的合成、分解以及糖异生,对人体血糖水平有重要的的调节功能,肝功能受损常会影响正常的糖代谢,严重时甚至发生糖尿病,1906年Naunyn等学者首次将这种发生在慢性肝实质损害基础上的糖尿病称为肝源性糖尿病(Hepatogenous diabetes,HD)[1-3].有数据显示,约有50%-80%的慢性肝病患者的葡萄糖耐量减低,其中20%-30%终发展至HD,慢性病毒性肝炎继发糖尿病的几率达17.5%,而正常人发生糖尿病的几率仅有0.6%[4].近年来H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有待研究,笔者结合有关HD近几年的文献资料,从HD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总结.

    作者:满珂;王永勤;董鹏;杨岚岚;乔士兴;金珍婧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三维适形放疗对不同诊断分期食道癌的选择优势探讨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根治食道癌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根治不同诊断分期食道癌(简称放疗组)和50例手术后加辅助放疗治疗食道癌(简称手术组),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并分析各自的优势.结果 两组对比,无论早期晚期食道癌放疗组患者和手术组近期疗效和1年生存率均相近,无统计学差异;但3-5年生存率放疗组患者疗效优于手术组;两组不良反应放疗组略重,但均能耐受,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和根治性手术治疗食道癌相比,根治性放疗治疗食道癌放疗耐受好,损伤恢复快疗效好,说明三维适形根治性放疗具有明显的治疗选择优势,值得临床医生重视并广为推广.

    作者:卜桂兰;李飞舟;朱海军;杨少华;李黎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c-Met蛋白、端粒酶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c-Met蛋白和端粒酶(Telomerase)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对42例肝细胞癌组织,和10例肝细胞癌癌旁组织中的c-Met蛋白和端粒酶进行定量的检测.结果 ①c-Met和hTERT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19%和88.09%,对照组分别为30%和40%,两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Met和hTERT在肝细胞癌中表达两者之间无相关性(r=0.140,P>0.05);③c-Met的表达与性别、年龄、有无包膜、肝硬化及HBsAg无关(P>0.05),与肿瘤的转移有关(P<0.05);hTERT与性别、年龄、有无包膜、肿瘤的转移及HBsAg均无关(P>0.05),与肝硬化有关(P<0.05);④hTERT阳性肝细胞癌组织中c-Met (+ + +)、(+ +)、(+)和(-)分别为15、9、5和8例.hTERT阴性肝细胞癌组织中c-Met (+ + +)、(+ +)、(+)和(-)分别为0、2、1和2例,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Met蛋白和端粒酶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预后存在着密切关系;端粒酶阳性的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能力要明显的强于端粒酶阴性的肝细胞癌组织,对二者定量的检测能给临床的治疗及预后带来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曹扬;张玫娜;郭志鹏;王广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血浆脑钠肽、一氧化氮及血管紧张素Ⅱ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及相互关系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一氧化氮(NO)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选取CHF患者60例及正常人30例,检测BNP、NO、AngⅡ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EF),进行组间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 1)CHF组BNP、NO、Ang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EF水平相反(P<0.01).2)随着心功能减退,BNP、NO、AngⅡ水平逐渐升高 (P<0.01或0.05).3)EF与BNP、NO、AngⅡ呈负相关,BNP、NO及AngⅡ之间呈正相关(r>0或r<0,P<0.01).结论 BNP、NO、AngⅡ参与了CHF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且与CHF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纪明阳;于浩;刘奇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FRAP法测定短期禁食对人体总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生物体处于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以维持生存.机体内的许多酶类和非酶类抗氧化物质通过清除代谢产生的氧自由基,使氧化和抗氧化处于平衡状态.这种平衡又随着机体应激发生改变,当氧自由基大量增加时,可导致机体组织和细胞损伤,引起多种疾病.因此,评价机体的总抗氧化状态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短期禁食和限制食物作为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的手段,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实验旨在探讨短期禁食对人体总抗氧化水平和机体抗氧化物质以及氧自由基代谢产物的影响.

    作者:王文丽;唐玉萍;吕青;何培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36例临床同型血疑难配型原因的分析

    在临床交叉配血过程中,经常遇到同型血交叉配血不相合的情况.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很多,排除人为操作失误原因以外,主要有同种抗体、自身抗体或ABO亚型抗体等原因.为患者提供安全、合适血源,输血前作好ABO、RhD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1]是确保输入的红细胞能在患者体内发挥输血作用并且无不良反应的保证.本文收集了2011年3月-12月的36例疑难配型病例,综合分析原因报告如下.

    作者:梁义安;秦次贵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宫颈癌人群中NF-κB信号传导通路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宫颈癌人群中NF-κB信号传导通路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医院2008年9月-2009年9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各100名为研究对象,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法检测研究对象该通路相关基因的基因多态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NF-κB信号传导通路相关基因多态性型别在两组研究对象中出现的频率无显著性差别,P>0.05;变异等位基因出现频率与以往结果相一致.结论 NF-κB信号传导通路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无明确的相关关系.

    作者:宋红林;张洁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MMP-2与TIMP-2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发展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MMP-2与TIMP-2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MP-2在正常宫颈、CIN、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逐渐增高(P<0.05),MMP-2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正相关(P<0.05);TIMP-2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负相关(P<0.05);MMP-2与TIMP-2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MMP-2及TIMP-2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联合检测MMP-2及TIMP-2对预测CIN的转归及判断宫颈鳞癌的预后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为宫颈癌的基因治疗提供靶点.

    作者:朱丹;刘晓军;潘颖;左超;付久园;景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关节滑液中MCP-1和IL-8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骨质溶解、关节磨损关系的探讨

    目的 研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关节滑液中白介素8(IL-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人工关节周围骨质溶解及关节磨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5例陶瓷-陶瓷、16例金属-金属材质人工关节置换组和10例对照组中MCP-1和IL-8的表达水平,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分析人工关节周围骨质溶解及磨损微粒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陶瓷-陶瓷及金属-金属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关节滑液中大量表达MCP-1及IL-8,且金属-金属人工关节置换组关节滑液中MCP-1的水平明显高于陶瓷-陶瓷组;金属-金属组中有8例患者发生了骨质溶解,陶瓷-陶瓷组中未检测到骨质溶解;MCP-1与骨质溶解及关节磨损微粒之间相关性较差,而IL-8与骨质溶解及关节磨损微粒的产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人工关节存在促使大量MCP-1及IL-8表达,且IL-8大量产生能引起金属-金属人工关节周围发生骨质溶解及产生磨损微粒,表明有可能通过触发炎症反应引起骨质溶解诱导的人工关节松动,提示具有作为人工关节松动标记物的潜力,同时为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赵旭红;伍骥;李松林;初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在妇科肿瘤患者开腹手术全麻中的应用

    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是两种严重影响妇女生命的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这两种肿瘤一般需要进行开腹切除,其根治性手术一般范围较广,创伤较大,疼痛更剧烈,且术中患者心率和血压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差,应激反应更为强烈.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因其具有剂量依赖性镇静催眠作用,还具有抑制交感活性、镇痛、无呼吸抑制等药理性质[1],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妇科肿瘤患者开腹手术的全身麻醉中.

    作者:周姝;宋智敏;张春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10个学期教师授课反馈意见分析

    教师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的有效手段,现已受到各医学院校的高度重视,并已得到广泛开展.本文通过本教研室对实验诊断学教师授课情况的学生评价意见反馈分析,并结合同行专家听课反应,对教师授课质量保证问题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霞;马明;郭晓临;尚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小儿手足口病时心肌钙蛋白T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变化及实验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手足口病(HFMD)患儿心肌钙蛋白T(TnT-Hs)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以探讨其在疾病中的临床价值及实验意义.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160例HFMD患儿血清TnT-Hs和NSE水平,并设立30名正常对照组,将患儿TnT-Hs和NSE水平与正常儿童进行对照.结果经统计学处理,HFMD患儿血清TnT-Hs和NSE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并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HFMD患儿血清中TNT水平和NSE水平均有显著程度的升高,说明在HFMD的病理过程中,除了有心肌的损害且同时伴有神经细胞的损伤,神经细胞的损伤相对于心肌细胞的损伤,其危害性更大,后果也更严重.

    作者:徐嘉昌;谈华;徐立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miRNA在胰腺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miRNA在胰腺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比较40例胰腺癌患者(观察组)及40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血浆中的4种miRNA(miR-190、miR-196a、miR-221和miR-222)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分化程度及CA199水平的关系.结果 胰腺癌患者血浆中4种miRNA表达量的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患者血浆中miR-196a的高表达与胰腺癌的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因素无关.其他3种miRNA的表达与以上因素均无关,而且4种miRNA的表达量与血清中CA199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miRNA作为敏感而特异的胰腺癌肿瘤标志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牛海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

    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过量脂肪在肝细胞内持久积聚,代谢平衡失调所致的疾病[1].脂肪肝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存在多种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可进展为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甚至导致死亡.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脂肪肝的发病率和检出率日渐增多,已成为一个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隐患[2].调查显示,对健康人群普查的报道中脂肪肝发生率为3%左右,对肥胖儿童和成人的检查结果发病率为10%左右,男性高于女性,单纯性肥胖儿童中脂肪肝发病率为30%左右[3,4].在诊断中,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各种肝功与血清学指标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学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