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英;石英爱;翟颖仙;何旭;杨宏路
目的 探讨脑静脉血栓(CVT)和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静脉系成像(MRV)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磁共振诊断和临床治疗的58例脑静脉(窦)血栓病人的资料.全部有MRI平扫,其中39例有2D PC法MRV成像,观察脑静脉窦、脑静脉内和脑实质内信号改变.结果 脑静脉窦血栓49例:单独静脉窦血栓31例,8例合并浅静脉血栓,其中3例合并出血;4例合并脑深静脉血栓;6例同时合并深、浅静脉血栓.单独脑深静脉血栓9例.结论 MRI 结合MRV 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首选和有效而又无损伤的检查方法.
作者:王建立;吴仁昌;卢贺峰;周宏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PCR-膜芯片技术直接应用于痰标本中结核杆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采集82例痰标本(结核患者64例,非结核患者18例),TB膜芯片检测标本中的结核杆菌IS6110基因,阳性者利用12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多重PCR,扩增产物与含有59个探针的耐药-TB膜芯片反向点杂交检测结核杆菌耐药基因突变,测序验证并与药敏试验比对.结果 TB膜芯片检测痰标本中的结核杆菌IS6110基因,特异度为100%(18/18),灵敏度为81.3%(52/64),阳性预测值为100%(52/52),阴性预测值为60%(18/30);在52例结核杆菌IS6110基因阳性的痰标本中,耐药-TB膜芯片检出INH基因突变的1例,RFP 基因突变的1例,INH和RFP基因同时突变的2例,INH、RFP和SM基因同时突变的1例,其中4例结果与药敏及DNA测序结果基本符合,1例突变位点与测序一致,但细菌培养阴性.结论 应用PCR-膜芯片技术可提高痰样中结核杆菌基因的检出率;耐药-TB膜芯片检测结果对临床耐药结核病的快速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谭景尹;胡水秀;韦世录;李翠萍;何晓;何敏;黄惠妮;郑艳燕;周昌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宫颈癌人群中NF-κB信号传导通路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医院2008年9月-2009年9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各100名为研究对象,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法检测研究对象该通路相关基因的基因多态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NF-κB信号传导通路相关基因多态性型别在两组研究对象中出现的频率无显著性差别,P>0.05;变异等位基因出现频率与以往结果相一致.结论 NF-κB信号传导通路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无明确的相关关系.
作者:宋红林;张洁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sestamibi,99Tcm-MIBI)/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 glucose,18F-FDG)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技术(DISA)检测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导致心力衰竭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老年患者存活心肌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4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1支以上冠脉闭塞导致心力衰竭型冠心病的老年患者,PCI术前1周行99Tcm-MIBI/18F-FDG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检查,根据DISA结果,分为有心肌存活组和无心肌存活组.分别比较PCI术前后2组患者血浆BNP值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结果 有心肌存活组经PCI术后LVEF由41.12±5.97升至47.12±4.86,LVFS由16.79±5.64升至25.86±7.43,血NT-proBNP值由4287.25±401.56 ng/L降至427.43±91.47n g/L;术前与术后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无心肌存活组经PCI术后LVEF由40.03±3.48升至41.31±3.56,LVFS由16.35±5.86升至18.75±3.51,血NT-proBNP值由4495.32±347.72 ng/L降至3827.53±97.28 ng/L,术前与术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核素心肌显像能有效检测冠状动脉完全闭塞致心力衰竭型冠心病老年患者存活心肌,而有存活心肌者PCI术后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故双核素心肌显像对老年冠心病CTO病变行PCI术有指导意义.
作者:武国东;孙明莉;王素侠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在临床交叉配血过程中,经常遇到同型血交叉配血不相合的情况.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很多,排除人为操作失误原因以外,主要有同种抗体、自身抗体或ABO亚型抗体等原因.为患者提供安全、合适血源,输血前作好ABO、RhD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1]是确保输入的红细胞能在患者体内发挥输血作用并且无不良反应的保证.本文收集了2011年3月-12月的36例疑难配型病例,综合分析原因报告如下.
作者:梁义安;秦次贵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在我国,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我国哮喘病患者占全世界哮喘的10%[1],而儿童患病率也高达3.3%[2],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3],因此,应及早正确诊断该疾病并进行规范治疗.尽管目前支气管哮喘的病理机制不甚明确,但普遍认为气道慢性炎症学说是较为公认的[4],且已有研究证实血清白介素-16(IL-16)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表达水平高[5],为确定IL-16是否具有辅助诊断价值,我院对支气管哮喘儿童患者进行IL-16检测,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兵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米库氯铵(mivacurium chloride)是苄异喹啉类短效非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滞药,是自1975年savarese等[1] 提出理想肌松药概念以来,符合理想肌松药的一种新型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肌松药是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前膜及后膜(终板)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的药物.肌松药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后膜受体,阻滞了神经肌兴奋的正常传递,产生肌肉松弛.目前肌松药作为全麻的基础用药,根据其作用机制不同分为去极化肌松药和非去极化肌松药两大类.去极化肌松药目前国内常用为氯化琥珀胆碱,琥珀胆碱在临床应用中常常出现心律紊乱(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或室性兔逸搏心律等)、肌束震颤、升高血钾、高血压、眼内压及颅内压升高、恶性高热等副作用,这使得琥珀胆碱在一些短小手术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非去极化肌松药又分短效、中效及长效肌松药.我国目前常用的为中长效类肌松药,尤其是以中效肌松药为主,药品相对比较多,包括维库溴铵、罗库溴铵、阿曲库铵、顺式阿曲库铵以及新近出现的短效肌松药米库氯铵等.常用非去极化肌松药插管剂量、补充剂量和持续输注速率见表1[2,3].从表中可以看出我们常的非去极化肌松药多为中长效,临床作用时间多在40-60分钟左右.对于一些短小手术,由于琥珀胆碱的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米库氯铵作为新型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具有安全、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恢复迅速、无蓄积作用并且副作用相对较小的肌松药,可以满足更高要求的手术,为了更好,更全面的学习、应用米库氯胺,现综述如下.
作者:吕慧;马鹤;朱卓;潘晨宇;潘振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前研究表明,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是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病理基础,炎症因子启动或加速了这一病理过程[1],C反应蛋白成为衡量炎性反应程度的标志物之一.急冠发生后血脂水平的增高更加剧炎症反应.他汀类药物是干预血脂异常的基石,然而临床实践应用中有其局限性,依折麦布作为一种新型调脂药物,除降脂以外还具有抗炎作用.本研究主要观察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以hs-CRP为考察指标,通过hs-CRP水平的变化来判断患者的预后.
作者:赵文;刘勇;李焕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颅内原发性肿瘤很多,如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神经纤维瘤等,临床常见的一种情况是颅内单发肿瘤,即一种质地的一个瘤体组织,如单发脑膜瘤;另一种比较少见的情况是多发肿瘤,它一般分为同源性多发肿瘤和异源性多发肿瘤两种.同源性多发性原发性肿瘤,即一种质地的多个瘤体组织,如多发星形细胞瘤,多发脑膜瘤等;而异源性多发性颅内肿瘤实为少见,临床报道较少,而在同期并同一部位原发性多发性异源性颅内肿瘤报道十分罕见.现将我科2011年5月收治的1例左侧桥小脑角区听神经瘤合并脑膜瘤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冉;张广宁;王海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是人类常见的慢性感染源之一.许多研究表明,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对人类健康构成危协.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会已将HP定为Ⅰ级或明确的人类致癌因子[1].因此,在健康人群中进行HP感染检测,旨在了解HP感染状况,早期发现HP感染,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降低胃癌等重大疾病的发生风险,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秀娟;王桂杰;吴嘉秀;龚明月 刊期: 2013年第07期
1 病例简介患者,男,74岁,于劳累后出现胸闷、气短症状,伴双下肢浮肿半个月,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肺动脉CTA检查见肺动脉主干栓塞可能性大,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遂来我院诊治.本病例特点:①老年男性,起病较急.②既往:否认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③入院查体:血压:135/90 mmHg.双肺呼吸音粗,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作者:代翠;赵怡璇;胡艳兵;吕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教师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的有效手段,现已受到各医学院校的高度重视,并已得到广泛开展.本文通过本教研室对实验诊断学教师授课情况的学生评价意见反馈分析,并结合同行专家听课反应,对教师授课质量保证问题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霞;马明;郭晓临;尚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人工流产是终止意外妊娠的有效措施之一,但近年来,尤其是随着我院无痛人流的广泛开展,人工流产率有着明显上升的趋势.其中未婚女性人工流产又占据较大的比例.未婚先孕人工流产,不仅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就近期465例未婚女性人工流产的情况进行调查回顾性分析,从而探讨干预措施,以期减少人工流产率,保护妇女生殖健康.
作者:郭伟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生物体处于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以维持生存.机体内的许多酶类和非酶类抗氧化物质通过清除代谢产生的氧自由基,使氧化和抗氧化处于平衡状态.这种平衡又随着机体应激发生改变,当氧自由基大量增加时,可导致机体组织和细胞损伤,引起多种疾病.因此,评价机体的总抗氧化状态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短期禁食和限制食物作为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的手段,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实验旨在探讨短期禁食对人体总抗氧化水平和机体抗氧化物质以及氧自由基代谢产物的影响.
作者:王文丽;唐玉萍;吕青;何培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检测TLR4及α-SMA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LR4在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两步法的方法,检测60例不同病变程度NASH 穿刺肝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TLR4表达,分析其与NASH 病变以及与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的关系.结果 正常肝组织中TLR4的表达主要位于个别库否细胞及星状细胞的胞膜及胞浆,在NASH组中,它们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连续切片免疫组化观察,α-SMA表达的星状细胞一部分表达TLR4,且TLR4与α-SMA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TLR4在NASH组中的表达与炎症活动程度分级和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TLR4在NASH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其在NASH中的作用很有可能是通过肝星状细胞的活化来完成的.
作者:窦艳;邱鹏;陈江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放化疗与手术是宫颈癌的三大治疗手段,放疗,化疗都会造成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增加了住院期间感染和出血风险,并延长疗程导致疗效降低.低血红蛋白造成的肿瘤细胞缺氧降低了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影响疗效.如何解决放化疗中出现的骨髓抑制,成为宫颈癌治疗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2011年以来,本科使用芪胶升白胶囊辅助宫颈癌患者放化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对63例宫颈癌患者放化疗中造血功能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斐;王铁君;陈玉丙;韩志龙;宋新灵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若乙型肝炎感染患者不能及时得到诊断及有效的治疗,终会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的肝病,对患者的生命构成着重大的威胁[1].临床上,乙型肝炎病毒的检验对于乙型肝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查项目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等乙肝5项指标[2,3].为提高乙型肝炎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对622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病毒学检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岳志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及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留学生教育作为我国医学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呈现大发展态势,已得到国内各高校的高度重视[1].自2005年,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开始招收医学专业留学生进行学习.病理学作为医学教育中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是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对留学生医学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提高留学生病理学教学质量、培养国际化高水平医学人才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崭新课题.现将留学生病理学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及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总结,以进一步探索和推动病理学全英教学的发展.
作者:张海英;石英爱;翟颖仙;何旭;杨宏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一氧化氮(NO)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选取CHF患者60例及正常人30例,检测BNP、NO、AngⅡ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EF),进行组间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 1)CHF组BNP、NO、Ang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EF水平相反(P<0.01).2)随着心功能减退,BNP、NO、AngⅡ水平逐渐升高 (P<0.01或0.05).3)EF与BNP、NO、AngⅡ呈负相关,BNP、NO及AngⅡ之间呈正相关(r>0或r<0,P<0.01).结论 BNP、NO、AngⅡ参与了CHF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且与CHF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纪明阳;于浩;刘奇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脊柱骨折十分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5%-6%,其中胸腰段脊柱(T10-L2)处于两个生理弧度的交汇处,是应力集中之处,因此胸腰段脊柱骨折多见.胸腰椎骨折是一种高能量损伤,常累及脊柱的三柱,不但造成脊柱的稳定性严重破坏,而且容易致脊髓神经损伤,其主要治疗目标是恢复脊柱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序列,重建其稳定性,挽救脊髓神经功能.胸腰椎骨折一般分为6种损伤类型:①单纯性楔形压缩性骨折;这是脊柱前柱损伤的结果.②稳定性爆破型骨折;这是脊柱前柱和中柱损伤的结果.③不稳定性爆破型骨折;这是脊柱前、中、后柱同时损伤的结果.④Chance骨折;为椎体水平状撕裂性损伤.⑤屈曲-牵拉型损伤;⑥脊柱骨折-脱位.椎弓根螺钉技术发起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多年临床实践与发展,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已成为胸腰椎骨折的为经典及常用的手术方式;后路短节段复位固定(跨伤椎固定) 已成为胸腰椎骨折常用的手术方法.经过大量的临床印证,该方法在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中存在伤椎难以完全恢复至原来高度、后凸畸形矫正不满意、易发生内固定失效等缺点.因此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出通过经伤椎植入螺钉来分担载荷.
作者:马帅;丁志国;张树泉;赵奕;赵宝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