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中TNF-α和sICAM-1表达的研究

张凡;邓林;王波

关键词: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肿瘤坏死因子, 可溶性细胞粘附因子-1
摘要: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腹水中TNF-α和sICAM-1水平与肝硬化患者并发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集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91例,经确诊结果分为两组:SBP组(45例),无SBP组(46例).分别用ELISA发检测各组腹水中TNF-α和sICAM-1的水平.结果 SBP组患者腹水TNF-α和sICAM-1水平明显高于无SBP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诊断SBP以TNF-α的参考值96.54 ng/ml为临界值时,灵敏性88.9%,特异性82.6%,准确率为85.7%;以sICAM-1的参考值234.62ng/ml为临界点时,灵敏性91.1%,特异性78.3%,准确率为84.6%;两种指标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SBP的检出率.结论 SBP腹水TNF-α和sICAM-1的水平显著增高,对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有无合并SBP有明显的鉴别诊断意义.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因重组DLK1蛋白肝癌疫苗研制的初步结果

    DLK1是胚胎干细胞表面分子标记之一,属于EGF超家族,具有6次跨膜结构,参与细胞分化和决定[1].成年人,DLK1在除脑组织外的健康体细胞不表达,但在部分肿瘤中表达,如小细胞肺癌、骨髓纤维化和肝癌[1,2].由于DLK1是细胞膜表面蛋白,因此其作为疫苗具有一定可行性,本文将讨论此方面的内容.

    作者:吕中文;金仲慧;赵立哲;张海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在院前急救中误漏诊40例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4例, 女16例, 年龄40-83岁,平均年龄为62岁,其中≥60 岁者22例, 60-40岁之间者14例, 40岁以下(不包括40岁)者4例.AMI的诊断标准为参照1997年WHO标准,(1)冠心病的易患因素(2) 临床表现; (3) 心电图有典型的AMI动态改变.

    作者:金玉粉;刘甲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应用ABC法检测淋球菌病48例

    亲合素-生物素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是近些年来引入免疫诊断学中的一种新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可溶性细菌[1]、病毒[2,3]及真菌[4]的抗原及抗体的检测中是免疫组织化学的一个进展[5].但用此法将免疫学与形态学相结合检测淋球菌报道较少,2004年尹占东、张亚芹建立了ABC法检测淋菌的新技术[6].本文应用此方法对淋病患者分泌物涂片进行检测,显微镜下观察淋球菌的形态,有效地提高了淋菌的检出率.

    作者:张亚芹;王军荣;丛宪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儿童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的感染情况分析

    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是引起儿童严重细菌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尤其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菌,还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等侵袭性感染[1].它的耐药性已引起广泛重视,从70年代中后期,Hi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逐渐上升,但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2].由于Hi的生长需要X和V因子等特殊条件,分离和培养相对困难,临床上对其检出率较低,从而导致临床治疗失败.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了Hi检测,现对分离及耐药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实验性冠状动脉痉挛心脏损害的病理生理及形态学研究

    冠状动脉痉挛(CAS)是指心外膜下传导动脉发生一过性收缩,引起血管部分或完全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的一组临床综合症,冠状动脉痉挛是构成多种心脏缺血性疾病的基本病因.冠状动脉痉挛不仅可引起心绞痛,甚至可导致急性心肌梗塞和心脏猝死[1].本研究旨在探索急性期CAS心脏组织损害的病理生理基础及病理学意义.

    作者:常学锋;刘国辉;高长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是人体皮肤粘膜正常菌群之一,但近年来的临床和实验室结果证实CNS已成为医院性感染的常见病原菌[1].其中溶血葡萄球菌(SHA)也成为重要条件致病菌和免疫受损者的感染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MRSH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日趋加重,而且常呈多重耐药.现将我院2006年1月-2008年6月间从临床各种标本中检出的49株MRSHA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希涛;赵霞;张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肿瘤患者血清中刀豆蛋白A结合型IgG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血清中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结合型糖基化IgG的变化.方法 选择16例胃癌、10例肝癌和2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硫酸铵-氯化钠沉淀法粗提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再以Con A-Sepharose沉淀法除去其中Con A结合型免疫球蛋白,后ELISA方法检测经Con A-Sepharose沉淀前后IgG的变化.按计算公式(ODC-ODT)/(ODC-OD空白)×100%得到Con A结合型IgG的百分比.结果 对照组、胃癌组和肝癌组血清中Con A结合型IgG的百分比分别为7.25±6.92%、14.58±7.51%和23.06±6.73%,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癌症患者血清中含有高水平的Con A结合型IgG,并且肝癌患者Con A结合型IgG较胃癌患者更高.

    作者:陈军浩;刘燕兰;顾光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正常妊娠孕妇外周血及蜕膜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变化

    目的 研究正常妊娠孕妇外周血及蜕膜中CD4+CD25+ T细胞的比例变化,探讨CD4+CD25+ T细胞在母胎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正常妊娠孕妇早期、晚期、分娩发动期外周血及蜕膜中CD4+CD25+ T细胞的比例变化.结果 正常妊娠过程中孕妇外周血中CD4+CD25+ T细胞比例变化:妊娠早期较高,明显高于妊娠晚期及分娩发动期(P<0.05),分娩发动期低;蜕膜中CD4+CD25+ T细胞比例变化:妊娠早期及妊娠晚期高于分娩发动期(P<0.05),但妊娠早期与妊娠晚期二者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CD4+CD25+ T细胞在正常妊娠的免疫耐受及分娩发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德红;凌斌;蒋丽莎;周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学习和继承裘老的优秀品质,做一名人民欢迎的好医生

    裘老离开我们已一年了,总觉得他老人家仍然和我们在一起,他的音容笑貌总一幕幕浮现在眼前.裘老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他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令我尊敬的是,裘老始终是一位救死扶伤的普通医生.

    作者:杨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胰腺癌15例误诊分析

    1 临床资料1.1 入选病例我院2002-2006年住院确诊胰腺癌、临床资料详细者42例,全部病人均有相关临床症状,其中入院后满1周或门诊就诊3次未诊断胰腺癌后经检查或手术证实胰腺癌者判定为误诊病例,共15例.

    作者:魏义臣;宓钕缮;柴晶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冠心病病人血清PA与hs-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多种炎症因子与冠心病(CHD)有密切的关系,许多炎症标志物可提示和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作为一种炎症标志物,其与动脉粥样硬化、CHD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1].血清前白蛋白(PA)是肝细胞合成的一种血清蛋白质,是监测肝损害及机体营养状态的敏感指标,同时它又作为一种负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20例健康人与60例不同类型CHD病人血清中PA和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CHD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华;李敏;申振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男性不育患者精浆锌含量的变化分析

    精液锌主要来自前列腺,国外有学者通过对小鼠的研究发现前列腺内存在对锌的主动转运机制[1],使精浆锌离子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浓度.精浆中含有如此丰富的锌.为探讨各类型男性不育患者精浆锌含量的变化情况,本文对精液液化异常,弱精症,少弱精症,死精症,无精症和正常生育者精浆锌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胜萍;吴蓉;刘自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非细胞毒性病毒,机体感染HBV后并不直接对肝细胞造成伤害,免疫功能紊乱是其主要发病机制[1].为了探讨乙肝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状态,本文对150例乙肝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含量的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金娟;裴豪;邓历;李荔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肝包虫囊肿自发破裂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4岁,已婚,无疫区接触史,患者于入院前2天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到个体医院就诊,就诊过程中,出现右上腹疼痛,并很快扩散全腹,伴恶心、呕吐、腹痛呈进行性加重,腹穿抽出白色乳糜样液体,立即转入我院.入院后查体:急性病容.Bp:110/80 mmHg,躯干四肢皮肤可见散在红色斑片状丘疹,腹平,肝脾触诊不满意.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尤以右侧腹为著.叩诊无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痛,肠音0-1次/分.

    作者:国同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流式细胞术检测HLA-B27临界值的设置对强直性脊柱炎诊断的影响

    目的 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白细胞HLA-B27的表达强度并根据临床诊断,探讨HLA-B27临界值的设置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诊断的影响.方法 利用美国BD公司流式细胞仪检测148例AS患者、296例非AS(包括骶髂关节炎68例,反应性关节炎124例,其他关节病104例)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HLA-B27表达强度.结果 以美国Becton Dickinson 公司设定的界值≥荧光强度146道数为准,AS组中,HLA-B27阳性仅87例(58.78%),其中有24例检测值在140-145道数之间;非AS组中,HLA-B27阳性13例(4.40%);健康对照组中,HLA-B27阳性2例 (5.00%).结论 AS组阳性率过低,与临床不符.进口试剂盒设置的临界值过高,会漏诊相当一部分AS患者.如降低其临界值,可提高流式细胞术检测HLA-B27抗原的阳性率,在AS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文英;汤艳萍;叶于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MCV和RBC脆性及血红蛋白电泳在产前筛查地中海贫血的价值

    目的 评价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RBC)脆性试验、血红蛋白(Hb)电泳在产前筛查地中海贫血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来我院产前检查的经基因诊断确诊的地中海贫血患者140例,正常对照100例,分别进行MCV测定,RBC脆性试验和血红蛋白电泳试验,分析各单项试验及三项试验联合检测地中海贫血的灵敏度、特异度等评价指标.结果 MCV、RBC脆性试验、Hb电泳单项检测对地中海贫血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3.6%、89.3%、82.1%及78.0%、92%、97%;MCV与红细胞脆性及Hb电泳3项平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为100%、80.0%;系列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为71.1%、100%.与各单项试验比较,平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高(P<0.05)、系列联合检测的特异度高(P<0.05).结论 MCV、RBC脆性试验及Hb电泳对产前地中海贫血筛查有较高价值,三项联合检测能更有效地筛查出地中海贫血携带者.

    作者:王晓忠;曾学辉;占葆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急检CRP和WBC对发热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滥用抗生素已超出临床医疗成为社会问题,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1,2,3].住院患者由于可以全面的对病原体进行检查,一般都能合理规范的使用抗生素治疗.

    作者:荣墨克;石晓群;林伟;单桂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单核细胞增高筛选建立显微镜复检标准及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医院已广泛应用,它不仅能快速检测更多参数,提高准确性,而且血细胞仪分析检测的细胞数目大大超过显微镜法的细胞数,重复性也较好[1].

    作者:孙彦平;王英辉;付振艳;李蕾;赵红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尿氨基末端肽在转移性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溶骨性骨代谢生化指标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uNTX)检测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4例骨转移患者及34例无骨转移的患者,利用ELISA方法测定uNTX水平.结果 骨转移组患者uNTX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P<0.01),多发转移组明显高于单发骨转移组(P<0.01).结论 uNTX检测可作为恶性肿瘤患者骨转移辅助检查手段.

    作者:王玲;王宏;邱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以肠梗阻为征象的阑尾炎64例临床特点分析

    我科自2005年10月-2007年12月起临床接诊经术后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并发不同类型、不同程度肠梗阻患者共64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天戟;宋海涛;赵海鹏;姜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