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CD34、CD95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王学霞;王越;孙建荣;于文征;韩兆东;张化道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D34, CD95(Fas), 流式细胞术
摘要:目的 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CD34+细胞比率及CD34+细胞CD95(Fas)表达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6例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CD34+细胞比率及CD34+细胞Fas表达率.结果 MDS患者CD34+细胞比率RAEB、RAEB-T组较RA组、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RAEB、RAEB-T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RA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CD34+细胞Fas表达率RA、RAEB、RAEB-T组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RA与RAEB、RAEB-T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RAEB与RAEB-T组间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D34+细胞比率进行性升高系提示MDS病情进展的标志;CD34+细胞Fas表达率在MDS显著增高但于疾病恶性转化过程中其表达率逐渐降低;细胞增殖与凋亡异常可能系MDS主要发病机制之一.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聊城地区泌尿系统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分析

    支原体、衣原体是导致非淋病性尿道炎的病原体之一,它可引起一系列泌尿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普遍增多,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也在增加[1].

    作者:金红;谭晓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伯泰血培养瓶对细菌培养生长能力和敏感性分析

    目的 用已知细菌检测伯泰血培养瓶细菌培养生长能力.方法 将已知细菌稀释成不同浓度,定量加入伯泰血培养瓶,观察细菌生长情况.结果 需氧瓶对需氧菌的阳性检测率为100%,检测敏感性为10 CFU /ml;厌氧瓶对厌氧菌的阳性检测率为100%,对黑色消化球菌、厌氧消化链球菌和脆弱类杆菌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10 CFU /ml、100 CFU /ml和1 000 CFU/ml;厌氧瓶对兼性厌氧菌的阳性检测率为100%,检测敏感性为10 CFU /ml.结论 伯泰血培养瓶对需氧菌、厌氧菌及兼性厌氧菌的检测能力可以满足临床要求.

    作者:樊新;徐修礼;尤涛;孙怡群;刘家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HA测定的意义

    骨性关节炎是骨科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病理变化是以退行性软骨的生化及代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及关节软骨进行性变性和消失,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质的反应性变化为病理特点的疾病.

    作者:王长军;卫力晋;郭恒冰;孙凤龙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动态检测8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20名正常对照者的hs-CRP变化,分析hs-CRP与梗死面积大小,病情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s-CRP水平与病情及预后关系密切,其中大面积梗死组hs-CRP升高,持续时间长,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预后越差;与中、小面积梗死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缺血性卒中患者hs-CRP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客观指标,hs-CRP越高,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作者:齐英斌;白春艳;周艳;刘敏;马爽;孙宏侠;江新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少弱精子症、弱精子症患者精浆活性氧浓度检测及其应用价值

    本研究旨在对少弱精子症、弱精子症,患者精浆中活性氧浓度进行分析,以探索活性氧检测在少弱精子症、弱精子症患者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居理;罗明;卢雪芳;杜俊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

    目的 探讨感染丙型肝炎(HCV)与血液透析(HD)、输血的关系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用ELISA和PCR法检测128例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中抗HCV和HCV-RNA.结果 HD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D输血组明显高于非输血组(P<0.01),而HD输血组与非输血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血液透析(HD)易感染丙型肝炎病毒,输血是引起HD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接受异体输血的次数和输血量越多,感染的机率越大,阳性检出率则越高.

    作者:夏凌志;蔡长争;钟慧霞;牛青云;张俊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实时定量PCR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单核细胞中Siglec-1 mRNA的表达

    目的 检测Siglec-1(sialic acid-binding immunoglobulin-like lectins,唾液酸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CD169)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上的mRNA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实时荧光相对定量PCR方法检测3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30例肝炎后肝硬化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Siglec-1 mRNA的含量;生化常规测定所有入选者血清GGT、ALP指标水平.结果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Siglec-1 mRNA 的相对表达量为健康对照组的3.42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BC患者Siglec-1 mRNA增高与GGT(r=0.482,P<0.01)和ALP(r=0.365,P<0.05)密切相关.结论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单核细胞中mRNA含量显著增加,说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已经发生巨噬细胞化,单核巨噬细胞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周晔;蒋廷旺;谷明莉;陈燕;奚伟强;姚定康;邓安梅;仲人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CD14的价值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而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微血管并发症,是目前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何英;万德云;张玉兴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pS2表达与ER、PR和组织学分级相关性的研究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有关其治疗及预后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作者:陈桂秋;杨华;孙大菊;续哲莉;田鸿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Wegener肉芽肿肺部HRCT的影像学诊断

    Wegener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是一种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的,以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等为病理学特征、多系统受侵的综合征,主要侵犯上、下呼吸道和肾脏.由于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肺部的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极易漏诊误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晚期或未及时治疗病例常因肾功能衰竭死亡.

    作者:蔡宝坡;邰智慧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乙肝相关疾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HBV-DNA含量相关性研究

    正常情况下,身体内各T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相互作用,维持着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当不同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和功能发生异常时,就可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亚群的功能失衡所导致的组织损伤与乙型肝炎的发生有关,是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邱清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异丙酚在小鼠血清和脑组织中的相关性

    目的 观察小鼠尾静脉单次注射异丙酚后血清和脑组织中浓度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昆明小鼠140只,按给药后1、2、3、4、5、6、7、8、9、10、15、30、45、60 min分为14组,n=10.单次经小鼠尾静脉推注异丙酚,采取动脉血,断头取全脑.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测定血清和脑组织中异丙酚浓度.结果 小鼠尾静脉单次推注异丙酚后血清的达峰时间为1 min,脑组织的达峰时间为3 min.结论 脑组织中的峰浓度滞后于血清中的峰浓度.异丙酚在小鼠血清和脑组织中浓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作者:李群;吴新民;蒋建渝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中骨桥蛋白及CA125检测的诊断、监测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作为卵巢上皮性卵巢癌标志物及联合检测CA125对卵巢上皮癌的临床诊断、病情监测的价值.方法 采集卵巢上皮癌患者 52例、卵巢上皮类良性肿瘤患者50例及健康妇女50例的血清样品,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OPN和CA125含量.结果 卵巢上皮癌患者血清OPN和CA125的含量明显高于卵巢上皮类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妇女组.OPN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4.6%、94.0%,CA125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5.0%、90.0%,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为92.1%、94.0%.卵巢上皮癌患者术前血清OPN和CA125明显高于术后,Ⅲ期卵巢癌患者的OPN和CA125明显高于Ⅰ、Ⅱ期.结论 OPN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卵巢上皮癌肿瘤标志物,其血清水平可作为卵巢上皮癌诊断和病情监测的临床指标,联合CA125检测对提高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吴富菊;关爽;黄冰玉;魏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R/PEEK) 与钛合金对血液血浆蛋白及补体的影响比较

    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 PEEK)是近年来广泛研究和应用的一种高分子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理化特性及良好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已经获得了广泛应用.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R/PEEK)通过复合碳纤维增强了PEEK的强度,改善了纯PEEK强度不足的缺点,扩大了其使用范围.若将其应用于人体,发挥其自身优势,可部分代替金属材质制成内固定器械,从而改善和提高现有的治疗方式和水平.

    作者:张大伟;刘军;高庆国;郭永刚;吴敏飞;朱庆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8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8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和非冠心病患者27例为研究对象,AMI组、UAP组和SAP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26例、双支病变组47例和三支病变组33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血清TNF-α和IL-18含量并与病情程度和病变冠脉支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AMI组血清TNF-α和IL-18水平显著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均P<0.01),UAP组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均P<0.01),SAP组血清TNF-α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但IL-1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对照组血清TNF-α和IL-18水平显著低于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组(均P<0.01),单支病变组显著低于双支和三支病变组(均P<0.01),双支病变组血清TNF-α水平与三支病变组无差异(P>0.05),但IL-18水平显著低于三支病变组.结论 TNF-α和IL-18与ACS冠脉病变密切相关并介导了动脉粥样斑块的易损和破裂,其血清水平变化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反应程度和不稳定破裂的观察指标并有助于诊断和预测ACS的发生、发展和预后.

    作者:魏仲航;李苹;郑雪冰;孙晓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L-12,IL-18测定的意义

    研究证实,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尤其是T淋巴细胞亚群与细胞因子的调节失调与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本文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L-12、IL-18测定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阳;王立波;王长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外周血骨桥蛋白表达水平与乙肝相关性疾病

    目的 研究骨桥蛋白(OPN)在乙肝相关性疾病中外周血表达情况,探讨骨桥蛋白与乙肝相关性疾病的关系,是否能作为判断疾病发展的一个有效血浆标志物.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85例患者外周血骨桥蛋白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乙肝相关性疾病的关系.结果 骨桥蛋白在原发性肝癌组表达水平高,肝硬化组次之,单纯肝炎组低,三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且OPN水平与肝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以及与肝硬化肝功能损害程度及并发症情况关系密切.结论 外周血OPN表达与乙肝相关性疾病关系密切,可作为判断疾病发展、病情评估的有效的血浆标志物.

    作者:潘留兰;周玉华;侯松萍;杨岚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PET/CT显像剂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神经胶质瘤简称胶质瘤,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1],约占颅内肿瘤的40%~50%.传统的CT、MRI影像学检查手段都是解剖学显像方法,虽然其强化原理基本相似,但均不能反映肿瘤的细胞代谢水平.

    作者:程勋全;钱立庭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肾盂癌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肾盂癌肉瘤(Carcinosarcoma of the renal pelvis)发病率不到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3%[1],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肾盂恶性肿瘤.目前文献报道的多为单发病例.

    作者:高嘉林;安伟;高宝山;金美善;傅耀文;王金国;陈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沉默HeLa细胞端粒酶活性对其在裸鼠体内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目的 沉默HeLa细胞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uman telomerase catalytic subunit,hTERT)基因、抑制细胞端粒酶活性,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和其对裸鼠体内移植接种成瘤能力的影响.方法 RNAi技术,脂质体转染,筛选沉默hTERT基因稳定转染细胞株和无干扰效果的对照细胞株,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TRAP-ELISA)测定所筛选的细胞株端粒酶活性;进一步绘制各细胞株的生长曲线;裸鼠移植接种实验观察各株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能力.结果 成功获得稳定转染具有沉默hTERT基因,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的实验组细胞株2个即T1,T2,同时获得对照细胞株1个(N1),还以无转染的HeLa细胞为亲本对照.细胞生长曲线显示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T1,T2)生长速度明显减慢(P<0.05).裸鼠体内成瘤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皮下肿瘤形成,移植接种20天后,处死裸鼠取出肿瘤称量结果显示对照组形成的实体肿瘤平均重量分别为:0.057 7±0.034 9 g和0.054 4±0.033 5 g,而实验组T1和T2组肿瘤重量明显减轻(P<0.05),仅分别为:0.024 5±0.010 9 g和0.027 2±0.007 5 g.结论 沉默Hela细胞hTERT基因降低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使细胞的体外增殖速度减慢,在裸鼠体内皮下成瘤能力受到明显抑制.

    作者:石英爱;赵强;张海英;张丽红;王光兰;陈爽;王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