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李勤;龚志伟;赵剑书;毛荷莲;侯万乐
恶性肿瘤氟脱氧葡萄糖(FDG)摄取增高本质上是因为恶性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和葡萄糖代谢的变化导致.许多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上调在18F-FDG摄取率增高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冬;魏仲航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肾盂癌肉瘤(Carcinosarcoma of the renal pelvis)发病率不到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3%[1],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肾盂恶性肿瘤.目前文献报道的多为单发病例.
作者:高嘉林;安伟;高宝山;金美善;傅耀文;王金国;陈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原因不明少精子症睾丸生精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39例原因不明少精子症患者留取精液,制备细胞块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生精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P16的表达;采用原位3′羟基末端标记法(ISEL)观察生精细胞凋亡.15例正常精液作为对照.结果 原因不明少精子症患者精液细胞块PCNA增殖指数(16.6±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1±5.7)%,P<0.001;P16蛋白表达阳性率(17.4±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2.1)%,P<0.01;生精细胞凋亡指数(1.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3±0.1)%,P<0.01,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原因不明少精子症患者精子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生精细胞增殖能力减少及凋亡增加造成增殖与凋亡平衡失调,此种失衡可能与P16蛋白的异常表达有关.精液细胞块监测生精细胞可以作为一种监测少精子症患者的非创伤性指标.
作者:刘悦;张杰;聂树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我院自2003年以来,共收治儿童外伤性脑梗死18例,均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波;杜超;刘德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支原体、衣原体是导致非淋病性尿道炎的病原体之一,它可引起一系列泌尿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普遍增多,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也在增加[1].
作者:金红;谭晓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正常情况下,身体内各T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相互作用,维持着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当不同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和功能发生异常时,就可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亚群的功能失衡所导致的组织损伤与乙型肝炎的发生有关,是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邱清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60,70在各级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人脑胶质瘤标本中热休克蛋白60,70的表达.结果 HSP60,70在脑胶质瘤中有表达,且表达程度随着脑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而升高,不同级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在同一级别脑胶质瘤中HSP60的表达程度超过HSP70的表达程度.结论 检测脑胶质瘤组织中HSP60,70能够快速、准确地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状态及评价预后,对判定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且HSP60优于HSP70.
作者:葛岩;王医术;张海英;高婷;瘳翔宇;李玉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8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和非冠心病患者27例为研究对象,AMI组、UAP组和SAP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26例、双支病变组47例和三支病变组33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血清TNF-α和IL-18含量并与病情程度和病变冠脉支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AMI组血清TNF-α和IL-18水平显著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均P<0.01),UAP组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均P<0.01),SAP组血清TNF-α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但IL-1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对照组血清TNF-α和IL-18水平显著低于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组(均P<0.01),单支病变组显著低于双支和三支病变组(均P<0.01),双支病变组血清TNF-α水平与三支病变组无差异(P>0.05),但IL-18水平显著低于三支病变组.结论 TNF-α和IL-18与ACS冠脉病变密切相关并介导了动脉粥样斑块的易损和破裂,其血清水平变化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反应程度和不稳定破裂的观察指标并有助于诊断和预测ACS的发生、发展和预后.
作者:魏仲航;李苹;郑雪冰;孙晓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为探讨肝硬化、慢性肝炎、急性肝炎、重症肝炎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对102例肝病患者与35例健康人的凝血功能4项指标对照检测分析.
作者:徐兆珍;姜波;张淑静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感染丙型肝炎(HCV)与血液透析(HD)、输血的关系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用ELISA和PCR法检测128例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中抗HCV和HCV-RNA.结果 HD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D输血组明显高于非输血组(P<0.01),而HD输血组与非输血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血液透析(HD)易感染丙型肝炎病毒,输血是引起HD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接受异体输血的次数和输血量越多,感染的机率越大,阳性检出率则越高.
作者:夏凌志;蔡长争;钟慧霞;牛青云;张俊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检测Siglec-1(sialic acid-binding immunoglobulin-like lectins,唾液酸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CD169)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上的mRNA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实时荧光相对定量PCR方法检测3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30例肝炎后肝硬化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Siglec-1 mRNA的含量;生化常规测定所有入选者血清GGT、ALP指标水平.结果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Siglec-1 mRNA 的相对表达量为健康对照组的3.42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BC患者Siglec-1 mRNA增高与GGT(r=0.482,P<0.01)和ALP(r=0.365,P<0.05)密切相关.结论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单核细胞中mRNA含量显著增加,说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已经发生巨噬细胞化,单核巨噬细胞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周晔;蒋廷旺;谷明莉;陈燕;奚伟强;姚定康;邓安梅;仲人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分析592例ELISA手工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复检结果特点,进一步提高ELISA手工检测的质量.方法 以0.7≤S/CO<10作为复检范围,从67 070例ELISA手工检测HBsAg的结果中筛选出592例进行复检,两次结果一致则报告结果;如不一致则再次ELISA复检或采用MEIA进行复检,以两次一致的ELISA或MEIA结果报告.分析初检时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的原因.结果 按照2007年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复检要求,以0.7≤S/CO<2为复检范围,复检率为0.48%(325/67 070);本实验室扩大复检范围,以0.7≤S/CO<10为复检范围,复检率为0.88%(592/67 070),初复检结果符合率为65.88%(390/592),初检假阴性率为1.35%(8/592),初检假阳性率为32.77%(194/592).结论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扩大复检范围,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
作者:刘华;王蕾;吴树英;骆铱洪;王隽;高锋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荧光原位杂交法,快速检测鉴定伤口中的常见病原菌,指导临床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采用荧光同位素标记的,设计针对引起伤口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常见五种病原菌的核糖体16 SrRNA序列的互补的DNA寡核苷酸探针,将探针置于玻片上于50℃杂交1 h,用杂交缓冲液于50℃洗涤10 min,干燥后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整个过程大约需要2 h的时间.结果 经438例临床标本测试,与培养法比较,荧光原位杂交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1%和81.1%.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伤口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快速检测鉴定.
作者:何永贵;谢圣高;王沛;陈学兵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沉默HeLa细胞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uman telomerase catalytic subunit,hTERT)基因、抑制细胞端粒酶活性,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和其对裸鼠体内移植接种成瘤能力的影响.方法 RNAi技术,脂质体转染,筛选沉默hTERT基因稳定转染细胞株和无干扰效果的对照细胞株,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TRAP-ELISA)测定所筛选的细胞株端粒酶活性;进一步绘制各细胞株的生长曲线;裸鼠移植接种实验观察各株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能力.结果 成功获得稳定转染具有沉默hTERT基因,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的实验组细胞株2个即T1,T2,同时获得对照细胞株1个(N1),还以无转染的HeLa细胞为亲本对照.细胞生长曲线显示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T1,T2)生长速度明显减慢(P<0.05).裸鼠体内成瘤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皮下肿瘤形成,移植接种20天后,处死裸鼠取出肿瘤称量结果显示对照组形成的实体肿瘤平均重量分别为:0.057 7±0.034 9 g和0.054 4±0.033 5 g,而实验组T1和T2组肿瘤重量明显减轻(P<0.05),仅分别为:0.024 5±0.010 9 g和0.027 2±0.007 5 g.结论 沉默Hela细胞hTERT基因降低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使细胞的体外增殖速度减慢,在裸鼠体内皮下成瘤能力受到明显抑制.
作者:石英爱;赵强;张海英;张丽红;王光兰;陈爽;王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山东地区汉族人群TLR-9基因rs187084单核苷酸多态性,探讨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等方法对9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88名健康对照TLR-9基因rs187084C/T多态性进行分析,计算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1)SLE患者TLR-9基因rs187084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185、0.413和0.402,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χ2=2.99,P>0.05);(2)SLE患者TLR-9基因rs187084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0.394、0.606,与对照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χ2=3.07,P>0.05).结论 山东汉族人群SLE的易感性与TLR-9基因rs187084多态性无关.
作者:宋卫青;李化会;陈华波;原江水;殷晓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检测Hiwi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切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Hiwi基因在膀胱癌组织切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Hiwi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在不同临床分期的膀胱移行细胞癌即浅表性膀胱癌(Tis、Ta、T1)和浸润性膀胱癌(T2、T3、T4)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Hiwi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病理级别增高而递增,不同病理分级(G1、G2和G3)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Hiwi基因可能成为膀胱癌一个潜在的基因治疗靶点,并作为基因治疗靶点的体外实验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陈岐辉;卢绩;许建成;王春喜;荆明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64 层螺旋CT 肝脏多期血管成像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66例肝脏多期增强扫描患者,行肝动脉期血管成像,采用大密度投影(MIP) 、容积再现技(VRT) 、表面遮盖显示(SSD) 重建技术,分析三种重建方法对肝动脉以及肝肿瘤血管性病变( HTVPC) 显示情况.结果 肝动脉期CT血管造影术(CTA) 对二级肝动脉、三级分支以下肝动脉、显示率分别约90 %、68 %.MIP 与VRT 对二级肝动脉分支及肿瘤供血动脉显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级以下肝动脉分支及肿瘤血管的显示有显著性差异( P< 0.05),以MIP 显示率为高.结论 64层螺旋CT肝血管成像是了解肝动脉系统状况及肝肿瘤血管性病变的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可为外科手术及介入术前供重要信息及指导作用.
作者:丛也彤;张可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类具有严格宿主范围和组织特异性的病毒,主要感染人的皮肤或黏膜上皮细胞,引起感染部位发生病变.目前大量研究已证实HPV是感染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宫颈癌是一个由癌前病变逐渐衍变为癌的连续性病理过程.
作者:郭玉姝;孙捷;陈亚丹;尹一子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含量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影响.方法 用ELISA方法研究6例食管良性疾患和4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含量.结果 12例正常健康体检和6例食管良性疾患病人血清中都有一定量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而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HGF含量(397.4±339.9 pg/ml)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和食管良性疾患患者(P<0.05),其含量与病理类型、病理组织分级和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3年随访36例病例中死亡(23例),其血清HGF含量明显高于生存(30例)者(P<0.05).结论 增高的血清HGF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预示了一种更具有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血清HGF含量水平可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高危因素指标.
作者:王岩;赵维;高楠;杨斌;韩振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是近年广泛用于判断炎症感染的重要指标,而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是传统炎症感染主要监测手段,至今被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辉;李勤;龚志伟;赵剑书;毛荷莲;侯万乐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