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媛;张桂珍;杜珍武;杨绍娟;卜莉莎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盐酸氨基胍单独或联合治疗8周,以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肾皮质荧光值即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含量,行肾组织PAS染色测定平均肾小球截面积(MGA)及体积(MGV),放免法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肌酐清除率(Ccr)、肾重/体重比值、血糖水平等.结果 8周时,各组糖尿病大鼠Ccr、UAER、MGA、MGV、肾重/体重比值、AGEs含量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或P<0.01).还原型谷胱苷肽、盐酸氨基胍单独或联合治疗组Ccr、UAER、MGA、MGV、肾重/体重比值、AGEs含量均较糖尿病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苷肽及盐酸氨基胍均可减少肾组织糖基化终末产物生成,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具保护作用.
作者:罗健华;那宇;张晓暄;李银辉;胡秀丽;杨晓春;郑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为了防止由于输血引起的临床疾病传播,卫生部规定了一些血液筛查项目标准[1],但标准中无血液酒精含量的检测.为了保证血液质量和临床输血安全,我们调查分析了2003年5月到2004年7月威海地区220例献血者血液中酒精含量和部分生化指标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吉勇;姜领;翟福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构建辐射诱导表达载体pcEgr-hp53,并研究其体外稳定转染联合X射线照射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野生型p53cDNA全长插入pcDNA3.1质粒的多克隆位点,用Egr-I的启动子替代pcDNA3.1质粒的CMV启动子,构建成pcEgr-hp53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法将重组质粒pcEgrhp53和pcDNA3.1分别转染入SKOV3细胞株,细胞株命名为SKOV3-hp53及SKOV3-vect,并经G418筛选稳定克隆并扩增培养,两组接受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观察其对肿瘤细胞生长及其凋亡的影响.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辐射诱导表达载体pcEgr-hp53构建正确,稳定转染pcEgr-hp53联合X-射线照射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辐射诱导表达载体pcEgr-hP53,体外基因-放射联合治疗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具有显著的肿瘤抑制作用.本研究将为提高临床恶性肿瘤放疗疗效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作者:董丽华;付士波;杨英;刘扬;龚守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感染情况及其血清学标志物的表现模式.方法共11367份患者的血清标本,均以Alisei全自动酶免分析仪进行检测,以手工进行复查.为表述方便,设定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项目第1-5项的排列顺序为(1)表面抗原(HBsAg),(2)表面抗体(HBsAb),(3)e抗原(HBeAg),(4)e抗体(HBeAb),(5)核心抗体(HBcAb),并以出现项目的序号为该模式的代码.结果本组标本检测结果可分为乙肝患者和非乙肝患者.乙肝患者又分为感染期模式和恢复期模式,共15种模式.常见模式9种共占总人数的99.44%,经复查确定为罕见模式的占总人数的0.56%.结论本实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常见模式所占比例较大,除实验误差外,产生罕见模式的主要原因为低浓度的乙肝病毒核心抗体及酶标试剂与包被板间的非特异性交叉反应等.
作者:梁娜;孙淑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糖尿病是常见病,根据1999年6月公布的我国19省市25~64岁20余万人群糖尿病普查结果,患病率为2.51%.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随着人群平均寿命的延长及经济收入增高,糖尿病患者总数将以每年至少100万的数量增加,成为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防治重点.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易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酸中毒时造成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的失调,诱发脑梗死.本文对2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脑梗死的患者进行分析.
作者:韩丽艳;刘艳;王丹;郝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死亡原因之一,是严重慢性并发症,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我们联合检测和比较常规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四项,以探讨糖尿病患者肾脏早期损害的监测指标.
作者:葛学顺;陈桂明;葛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骨巨细胞瘤、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骨纤维结构不良X线平片、CT及MRI征象,结合病理总结骨巨细胞瘤的X线平片、CT、MRI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经X线平片诊断为骨巨细胞瘤23例患者X线平片、CT片、MRI片,并与病理结果结合分析.结果平片简便易行,能提供病变部位整体信息.CT和MRI能够提供更详细信息.结论综合运用X线平片、CT及MRI方法,与临床表现、病人一般状况相结合将提高骨巨细胞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李颖智;高忠礼;王杨;王雪晖;杨淑琴;沈小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是引起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也是常见的通过性传播的病原体,反复的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往往引发宫颈炎、前列腺炎,从而造成不孕不育的发生.本文对来我院就诊者和健康体检者进行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素杰;王岩;闫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过敏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它发病突然,难以预见,且危及生命,尤其是药物过敏性休克,常常是导致医疗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常见的引起过敏的药物有抗生素、血清抗毒素、局麻药物或解热镇痛剂.其现行诊断依据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确切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其尸检病理表现[1]为急性喉头水肿、肺水肿、脑水肿及肝、脾、肾、肺及胃肠粘膜等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淋巴组织增生明显,均无特异性改变.这些因素常使一些医疗纠纷久拖不决.
作者:纪中华;卢英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磷脂酶A2(PLA2)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CPB)术后发生急性肺损伤(ALI)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10例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肺损伤的婴幼儿、10例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未发生急性肺损伤的婴幼儿和10例来我院门诊健康体检婴幼儿进行白介素6检测;同时对上述3组研究对象应用酶底物显色法检测磷脂酶A2活性.结果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肺损伤患儿的磷脂酶A2及白介素6均较手术前及体外循环术后无肺损伤的患儿以及健康儿童明显升高,呈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磷脂酶A2及白介素6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肺损伤中升高,并呈正相关.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肺损伤中,如果能及早应用磷脂酶A2抑制剂或早期干预细胞因子释放,对于阻止肺损伤的进一步发展,以免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丽红;黄艳智;刘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检测62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p53、bcl-2和c-erbB-2的表达情况以探讨三种基因对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bcl-2 and c-erbB-2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类,临床分期,腹水,淋巴结转移预后的关系.结果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在p53、bcl-2 and c-erbB-2的表达阳性率分别52.23%,62.90%和45.16%与卵巢瘤组和正常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晚期卵巢癌,腹水细胞阳性,有淋巴结转移组中p53、bcl-2 and c-erbB-2的表达阳性率显著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其表达率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 p53、bcl-2 and c-erbB-2多个基因表达提示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预后差,p53、bcl-2和c-erbB-2的多个基因表达的预后判断明显优于其中某个单基因的表达监测.
作者:许天敏;崔满华;林杨;何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异烟肼为广泛应用于抗结核病的药物,大剂量口服异烟肼引起急性中毒则较少见.近,我院应用大剂量维生素B6成功救治致死剂量异烟肼中毒患者1例,我们对该患者血清中几个生化指标进行了动态观察.
作者:巫振洪;陈强;包芙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建立显微镜血尿方法与尿红细胞(RBC)计数的诊断界线,证实可以列入筛查泌尿道肿瘤的程序.方法调查3批军人和一批地方体检尿分析尿红细胞,研究总结泌尿系统肿瘤574例住院病人尿红细胞(RBC)计数.结果尿试条潜血特异性为94.6%.尿沉渣定量板诊断界线为RBC≤8/μl,此相当于尿沉渣镜检RBC 0~3/hp.在10例显微镜血尿>50岁者中查出1例膀胱癌.临床106例膀胱癌病人尿红细胞为237±524/μl;门诊231例体检者尿红细胞为0.3±2.0/μl.结论尿红细胞计数RBC≥9/μl,可作为膀胱上皮细胞癌初筛标志物,显微镜血尿继以尿道造影术、尿道膀胱镜、细胞学证实.
作者:胡望平;胡盈莹;王海林;周长邵;陈云飞;陈素双;黄爱娥;兰小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国产微柱凝胶抗球蛋白卡(MGAC)常规进行血型血清学试验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MGAT)与试管抗球蛋白技术(TAT)平行试验,鉴定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同时,采用该两种技术检测新生儿溶血病及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血标本以评价国产MGAC的血型血清学诊断价值;应用前二种技术与凝聚胺技术(MPT)平行试验,检测已知IgG抗体的凝集效价来评价国产MGAC检测IgG抗体的敏感性.结果MGAT与TAT的检测特异性完全一致,其检测敏感性接近TAT,而高于MPT 1~2个凝集梯度,在新生儿溶血病及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的血型血清学诊断中,MGAT与TAT的结果也基本一致.结论国产MGAC可常规应用于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孕妇产前IgG抗体效价检测、新生儿溶血病及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的血型血清学检测.
作者:吴远军;朱学海;刘彦慧;李重江;陈宝婵;吴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作者通过对69例肘管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测,得出明确的定位诊断结果.
作者:许则民;刘飙;魏壮;邹福田;尹维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9的表达,及其随损伤后恢复时程的变化.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用明胶酶谱测定损伤后神经组织内MMP-2和MMP-9的活性变化;Western-blot检测确认所消化条带的属性.结果正常坐骨神经组织内仅表达MMP-2,不表达MMP-9;坐神经挤压伤后1 d时,M MP-9表达水平高;M MP-2在坐骨神经损伤后表达水平略有增加,7 d时高.Westernblot检测确认所消化的条带是MMP-2和MMP-9.结论 MMP-2和MMP-9参与坐骨神经损伤后的损伤修复过程.
作者:何凤君;包晓群;杨德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是一个重要的冠心病危险因子,是诊断心血管疾病重要意义的血中脂类指标之一.多数实验室应用F公式计算血清中的LDL浓度(LDL=TC-HDL-TG/2.2)[2].这个公式仅仅是一个经验公式,存在着很多缺点难以得到可靠的结果.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自动化分析仪的直接测定法已经实现了实用化.我们就应用直接测定法观察正常人群体检时的LDL,同时与F公式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作者:吴铁占;刘秀霞;吴华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随机留取2003年门诊孕检孕妇的阴道后穹隆分泌物525例(年龄23~37岁,孕周21~36周).新生儿皮肤分泌物188例.
作者:王玫;鲁辛辛;董云秋;谷晔红;孙淑美;田小波;黎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肌酸是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天然化合物,1832年由法国科学家Chenreul发现并命名,多年来人们对肌酸的代谢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发现肌酸是体内能量储存、利用的重要化合物,而红细胞内的肌酸浓度与红细胞生存时间密切相关,是判定红细胞年龄的一个理想指标[1].所以测定红细胞内肌酸浓度对于临床上与红细胞寿命相关疾病,如溶血性贫血、脾亢等的诊断、鉴别等都有很高价值,本文就红细胞肌酸测定的方法和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作者:陈芳;唐爱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血脂的测定是检查动脉硬化的常规项目.美国血脂学会指出LDL-C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子,当T-CHO超过6.2 mmoL/L并且LDL-C异常时需对患者限制饮食并采取治疗措施.从测定方法上看,多年来一直以选择沉淀法分离LDL-C部分再显色测定,这样不适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近年来有进口LDL-C双试剂引进,但价格昂贵未能普及,多以测定T-CHO,HDL-C和TG以Friedwaid公式推算LDL-C的结果[1,2].我们根据LDL-C和HDL-C的性质选择了表面活性剂,用分散剂控制LDL-C部分,防止产生大颗粒沉淀,使其反应呈溶胶状,在600~630 nm波长下其吸光度与LDL-C含量成正比.制备了LDL-C直接测定法试剂,在各型半自动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赵轶;高宇巍;蒲丹;董理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