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谭爱国;刘爱华;谢志贤
乔某,男,13岁6个月,因发现身材矮小于2004年6月9日来诊.患儿系三胎三产,出生正常,否认外伤史及特殊疾病史,父母、兄、姐健康,家族史无特殊记载,无明显自觉症状,其家人认为身材矮小系缺钙所致,给予补钙治疗,但不见好转,故来诊.查体:体重25kg,身高126cm,上部量55 cm,下部量71 cm,两肩不等高,脊柱侧弯,偏离中线,左右腰背变形,有凸起,盆腔和腹腔间距变短.
作者:周希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构建携带HIV-1vpr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为进一步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AdEasy-1系统,通过含有目的基因片段vpr的穿梭载体pShuttle-CMV/vpr和骨架质粒pAdEasy-1在细菌内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pAdCMV/vpr.将重组质粒转染293细胞包装出重组腺病毒rvAdCMV/vpr.利用PCR等方法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结果获得表达vpr蛋白的重组腺病毒.结论成功构建出携带HIV-1vpr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为更深入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孟子辉;王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AFU)是存在于多种组织中的一种溶酶体酶,在原发性肝癌(PHC)的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已有陆续报道[1~7].但对AFU与AFP联和检测提高PHC诊断率的相关报道却很少,AFU的普及应用程度也远不及甲胎蛋白(AFP).因此,我们对160例健康对照者和原发及继发性肝癌、肝硬化患者的血清AFU、AFP进行联合检测,探讨AFU、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侯巍;于秀艳;杨述红;吴雪峰;吴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肝纤维化(HF)可贯穿于慢性肝病的发展过程,是一切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慢性肝病绝大多数有肝纤维化,其中25%~40%发展为肝硬化乃至肝癌,阻断和逆转肝纤维化已成为治疗慢性肝病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我科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研制出抗肝纤维化中药肝纤溶颗粒,临床观察及动物模型实验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将部分实验报道如下.
作者:刘铁军;杨世忠;周志益;侯丽颖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不动杆菌属细菌是临床感染的常见细菌,通常可引起患有严重基础性疾病和重症监护室内使用呼吸机等侵入性装置的患者的感染.本菌可通过多种机制对抗菌药物耐药[1].长期应用抗生素、不合理用药也是导致本菌感染的重要因素.为了了解近年来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对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2月分离出的不动杆菌耐药状况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4年来,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保持着较高的敏感性,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作者:赵金英;路娟;陈淑兰;刘文博;宋熙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及缺血耐受的脑保护机制.方法将6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预缺血+再缺血组(PC+MCAO),假手术+缺血组(SS+MCAO),假手术组(SS+SS),观察神经功能评分、脑水含量变化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xl、Bax表达.结果PC+MCAO组神经功能评分、水含量均明显低于SS+MCAO组,预处理组诱导Bcl-xl蛋白及抑制Bax蛋白表达.结论脑缺血预处理可诱导脑缺血耐受,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凋亡调控基因Bcl-xl、Bax蛋白表达变化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王晶余;徐忠信;康治臣;韩雪梅;邬英全;钱佳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的CT影像诊断特点.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肺硬化性血管瘤,全部行CT检查.结果肺硬化性血管瘤CT表现为密度均匀的孤立软组织肿块或结节,部分可有浅分叶,少数可有沙砾状钙化,纵隔、肺门未见异常肿大淋巴结.结论CT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更有价值.
作者:赵素岗;邓玉云;李红儒;孙海峰;范士珍;张景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植物雌激素对雄性生殖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在实验组(饮食中加入植物雌激素)和正常对照组(饮食中没有植物雌激素),喂养妊娠雌性大鼠,子一代雄性大鼠继续喂养同样饮食,雄性大鼠出生后18天处死,观察大鼠体重、睾丸及附睾重量、测定血清中激素水平变化、生精细胞和Sertoli细胞数量、雌激素和雄激素受体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实验组,大鼠的体重和睾丸重量减轻、生精细胞和Sertoli细胞数量降低、血清中FSH浓度升高和雌激素受体不表达,血清中FSH浓度和Sertoli细胞数量呈明显负相关.结论胎儿期和哺乳期暴露植物雌激素可影响雄性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
作者:孙梅;张兴义;张小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快速尿素酶检测(RUT)及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两种幽门螺杆菌检查方法的准确性、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95例经胃镜检查下取活检做快速尿素酶检测后立即做14C尿素呼气试验.95例患者中单纯性胃炎8例,十二指肠溃疡47例,胃溃疡13例,疣状胃炎13例,十二指肠球炎11例,食管炎3例.结果全部检查者中,RUT阳性50例,阳性率为52.63%;14C-UBT阳性60例,阳性率为63.16%;二者均阳性41例,二者均阴性214例,以14CUBT为标准,阳性符合率为68.33%/,阴性符合率为68.57%,二者总符合率为68.42%.结论快速尿素酶检测方法简便、快捷、经济、准确,无近期及远期不良反应.
作者:刘寅;孔宪忠;王振宇;任立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呼吸道感染菌群的变迁及耐药性日益严重,不动杆菌导致下呼吸道感染日趋增多,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1],尤其是多重耐药的不动杆菌的感染,使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下降,给临床用药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为此,本文对从临床分离出的113株不动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冰;滕春燕;张曙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一种低分子量的可溶性蛋白,在心肌中含量丰富.由于它目前在临床医学中,尤其在AMI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日显突出,所以,本文对其性质特征、结构特点、测定方法与应用前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淑华;王丽萍;侯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重症难治性风湿病始于九十年代后期,至今,全球已超过800例患者接受HSCT治疗.至2003年5月,欧洲骨髓移植登记(EBMT)和国际骨髓移植登记(IBMTR)资料显示的700多例患者中,386例风湿病患者采用HSCT治疗,主要为系统性硬化症(SSc 10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106例),类风湿关节炎(RA 78例),和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 51例),见表1[1].大部分患者短期疗效肯定,远期随访约5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复发.
作者:孙凌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131Ⅰ标记的抗TPS单克隆抗体(131-TPS)及正常小鼠IgG(131I-mIgG)在荷人乳腺癌裸鼠体内的放射免疫显像及生物学分布,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每只荷瘤鼠尾静脉注射标记抗体3.7MBq/0.1ml,于注射后24、48、96、120小时行SPECT,于48、96、120小时分批处死,测定肿瘤、血液、肝、肺、等重要脏器的单位重量放射性比值(T/NT)及各组织摄取百分比(%ID/g).结果131I-TPS注射后24~120小时内,SPECT可见阳性显像,阳性率为58%;瘤/血比值在120小时高,达2.51±0.71.131 I-mIgG注射后在24~120小时内未出现放射性浓聚呈全身性分布.结论抗TPS单克隆抗体在荷人乳腺癌裸鼠体内,对过度表达TPS的乳腺癌具有亲合力,可望用于作乳腺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导向载体.
作者:常伟勤;姜瑛;刘金田;周及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利用核酸扩增技术(PCR)定量检测样本中HBVDNA是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疗效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继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扩增(PCR)定性检测试剂盒批准临床使用之后,定量检测试剂盒也已陆续批准临床使用.本文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扩增(PCR)定量检测试剂盒的技术现状,国家定量检测标准品的组成、定值方法、合格标准及国产试剂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作一粗浅的介绍,以供使用者、临床医生及诊断试剂的研发者参考.
作者:张丽;高恩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血管并发症,是目前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其发病机制至今还未完全明了,本文总结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发现DN的发病与氧化应激的诱导、遗传易感因素、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堆积、多种细胞因子如TGF-β表达过多、GH-IGF轴发生紊乱、ICAM-1水平升高、糖基化末端产物(AGEs)产生过多、血小板衍化微粒(PMP)及活化血小板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导致肾动脉硬化等诸多因素有关.
作者:付海霞;张桂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纤维蛋白原(Fg;凝血因子Ⅰ)缺乏临床上很少见,即使见到多因肝脏等疾病合成纤维蛋白原不足而引起继发纤维蛋白原缺乏,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或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更是罕见,现就我科确诊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1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怀;梁东;陈银波;雷梅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存在大量自身抗体,间接反映其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的异常.而CD38在细胞免疫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它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是否存在表达异常,国内外尚有结论不同的报道[1,2].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寻找CD38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的证据,及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标的可能性.
作者:杨淑珍;孙文铸;宋玉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种致残性很高的疾病.由于其病因不十分清楚,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加之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方法,给疾病早期诊断带来一定困难.现已证明RA患者关节病变在发病后第一年发展快,发病2年内约70%~90%病人出现关节骨破坏,早期使用改变病情药物可控制疾病的进展.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RA预后的关键所在.
作者:吴东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简称FISH)技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在已有的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发展迅速,已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及临床医学等学科领域,进行基因诊断及疾病诊断,核酸序列测定等.研究显示荧光原位杂交可以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对临床标本和阳性血培养直接鉴定.以下就荧光原位杂交法在细菌及真菌的检测鉴定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王沛;彭少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抗着丝点抗体(AC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2例ACA阳性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着丝点抗体阳性可在多种疾病中出现,其中包括系统性硬化征,局限性硬度病,CREST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雷诺现象,重症肌无力,重叠综合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慢性丙型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CA阳性患者可同时出现类风湿因子,多种核型的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和多种类型的抗ENA抗体.雷诺现象为ACA阳性患者主要临床表现.结论ACA并非系统性硬化征局限型CREST亚型的特异性抗体,ACA阳性时,必须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诊断.
作者:高明;谭爱国;刘爱华;谢志贤 刊期: 2005年第01期